Neuroinflammation
搜索文档
BioVie to Present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Phase 2 SUNRISE-PD Clinical Trial at the 30th World Congress o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IAPRD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5-07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BioVie公司将在2025年纽约举行的第30届世界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大会上展示评估bezisterim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2期SUNRISE - PD临床试验海报,该药物在帕金森病、长新冠和阿尔茨海默病等治疗领域展现出潜力 [1] 公司动态 - 公司将在IAPRD 2025大会的引导海报巡回环节展示评估bezisterim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2期SUNRISE - PD临床试验海报 [1] - 海报展示信息为标题《评估Bezisterim(NE3107)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一项2期、安慰剂对照、混合分散式研究》,时间为5月10日周六上午8:00 - 9:00 EDT,演讲者为公司执行副总裁、研发主管兼首席医疗官Joseph M. Palumbo医学博士 [2] SUNRISE - PD临床试验 - 这是一项2b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采用混合分散式设计,从初始筛查阶段到安全随访为期20周 [3] - 患者可在家或临床站点参与试验,在家参与者由研究护士拜访,神经科医生远程视频协助完成改良MDS - UPDRS第三部分检查,结果由中央评级委员会审查评分;若结果积极,参与者有资格进入长期开放标签安全研究 [4] 帕金森病行业情况 - 帕金森病是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特征是大脑黑质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丧失,核心症状有震颤、肌肉僵硬等,非运动症状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症状轻微,后期加重 [5]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左旋多巴一直是治疗基石,但长期使用会有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等并发症 [6] - 新兴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在帕金森病发病和进展中起作用,神经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形成有害循环,凸显抗炎和胰岛素增敏疗法的治疗潜力 [7] Bezisterim药物情况 - 它是口服生物可利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炎症调节剂和胰岛素增敏剂,无免疫抑制作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公司认为其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长新冠等疾病有临床改善潜力 [8] - 在帕金森病方面,公司正在招募患者进行2期SUNRISE - PD临床试验,评估其对未使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计2025年末或2026年初公布 topline 数据;2022年完成的一项2期研究显示,与单用左旋多巴相比,bezisterim与左旋多巴联用患者的“晨僵”症状显著改善,运动控制有临床意义改善,且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9][10] - 在长新冠方面,它有减轻疲劳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的潜力,公司的2期ADDRESS - LC研究是约200名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评估其治疗3个月对长新冠神经认知症状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潜在疗效 [11] - 在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公司2023年报告了评估bezisterim治疗轻至中度患者的3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多中心研究的疗效数据;2022年12月CTAD年会上展示的2期研究者发起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治疗患者的认知和生物标志物水平有所改善,美国约有600万患者 [12] 公司整体情况 - BioVie是临床阶段公司,开发治疗神经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及晚期肝病的创新药物疗法 [13] -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候选药物bezisterim抑制炎症激活,不影响ERK和NFκB的稳态功能;在肝病中,孤儿药候选药物BIV201(持续输注特利加压素)获FDA快速通道资格,正在评估并与FDA讨论3期临床试验设计 [13]
BioVie Unveils Corporate Advisory Board Featuring Neuralink Co-Founder, Former Executives from Mastercard and Apple, and High-Impact Industry Leaders to Advance BioVie Mission and Growth
Globenewswire· 2025-05-05 20:00
The seven-member Board includes Cedars-Sinai brain health leader Dr. Zaldy Tan, Parkwood marketing powerhouse Justina Omokhua, and Neuralink visionary Tim Gardner Each Board member brings deep personal conviction and cross-sector expertise to unlock value and reshape care in Alzheimer's, Parkinson's and other neuroinflammatory disorders CARSON CITY, Nev., May 05, 2025 (GLOBE NEWSWIRE) -- BioVie Inc. (NASDAQ: BIVI) ("BioVie" or the "Company"), a clinical-stage company developing innovative drug therapies for ...
INmune Bio(INMB) - 2024 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8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通过普通股和认股权证销售筹集资金2990万美元 发行普通股4,145,978股和认股权证3,898,852份 认股权证可能在积极ADO2数据后加速行权 潜在额外融资约3000万美元 [38][39] - 2024年净亏损约4210万美元 较2023年约3000万美元有所增加 [41] - 2024年研发费用约3320万美元 较2023年约2030万美元显著增长 [41] - 2024年一般行政费用约950万美元 与2023年约960万美元基本持平 [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090万美元 [41] - 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ATM额外融资540万美元 [42] - 当前现金预计足以支持运营至2025年第三季度 不包括研发退税、认股权证行权或其他融资 [42] - 截至2025年3月27日 公司流通普通股约2290万股 [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DO2阿尔茨海默病II期试验入组208名患者 筛查近800名患者 筛选失败率约72% 与行业其他AD试验一致 [15][66][67] - INCMUNE用于治疗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的CARE-PC试验 I期剂量递增部分已完成 正在II期试验的中高剂量组给药 预计2025年完成患者给药 [18][44] - Cordstrom用于治疗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 已获得孤儿药资格和罕见儿科疾病认定 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提交BLA申请 [22][4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采用精准医疗方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专注于神经炎症而非传统的斑块和缠结靶点 [9][10] - ADO2试验使用炎症生物标志物筛选患者 是唯一不使用淀粉样蛋白或tau蛋白生物标志物指导患者选择的阿尔茨海默病试验 [11][30] - 使用EMAC作为主要终点 专门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计的客观认知功能测试 [12][13] - 从血液疾病转向实体肿瘤治疗 认为INCMUNE在实体肿瘤领域有更大机会 [17] - Cordstrom提供系统性疾病修饰方法 而非局部伤口管理 区别于其他已批准的RDEB疗法 [22][23] - 公司核心是CNS公司 专注于阿尔茨海默病 围绕ExPro平台构建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过渡年 预计2025将是转型年 [8] - 预计2025年6月公布ADO2试验顶线数据 包括认知和功能证据 [28][43][55] - 积极结果可能改变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范式 支持阿尔茨海默病是免疫学疾病的观点 [14][35] - 神经炎症在多种CNS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包括FTD、帕金森病、创伤性脑损伤、中风和抑郁症等 [36] - Cordstrom有望快速上市 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25] - 公司有三条治疗平台 有望加速成为商业实体 [3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团队高度参与融资 管理层、员工和董事会成员表现出强烈参与度 [40] - 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可能收回部分研发费用 [42] - Cordstrom是一种同种异体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基质细胞平台 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旨在调节炎症、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瘙痒、疼痛和瘢痕形成 [2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12个月开放标签试验是否是申报所需 FDA和UK批准是否有不同要求 [49] - 已获得Mission EB Part 1的所有临床数据 并与FDA讨论认为这些数据足以提交BLA 但最终决定权在FDA [51] - MHRA最初批准试验作为注册试验 预计明年年初可分享数据并获得正式意见 同时需要提交CMC数据 [52] - 计划进行开放标签试验以了解效果持久性和最佳给药方案 将在美国和英国进行该试验 [53] 问题: EXPRO数据发布计划 EMAC和CDR终点是否会错开发布 [54] - 将同时提供所有评估认知和功能的临床终点数据 包括EMAC和CDR [55][56][57] 问题: FDA对EMAC的接受程度 筛查800名患者是指炎症患者还是总数 TRD患者是否使用相同的富集标准 [61] - TRD患者使用CRP和快感缺乏行为标志物进行富集 类似但略有不同 基于疾病特异性 [63] - FDA在看到数据前不会评论EMAC 但已遵循其指导原则 [64] - 筛查失败主要因诊断等典型问题 炎症生物标志物导致的筛查失败率低于10% 总筛查失败率约72% 与其他AD试验一致 [65][66][67] - 建议查看ADPD会议海报和EMAC网络研讨会了解更多细节 [68][69] 问题: EXPRO II期试验是否有脱落发生 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果结果积极何时启动III期试验 III期试验的规模、持续时间和终点考虑 [72][73] - 脱落数量低于预期 主要因老年患者常见问题 未发现与药物疗效或安全性相关的高脱落率 [75][76] - III期试验设计取决于数据结果和与FDA的讨论 可能需150至1000名患者 终点可能包括EMAC或CDR 公司将尽快推进 [77][78] 问题: Cordstrom商业化计划 是否自主商业化或寻找合作伙伴 [79] - 公司目标是推进至商业化 但预计会寻找合作伙伴 因缺乏分销和营销专业知识 但必要时也准备自主推进 [82][83][84] - 对于EXPRO同样如此 如果有预期成就 会有很多感兴趣方 [84] 问题: Cordstrom的BLA申报时间表 是否需要在2025年底完成CMC工作 预计2026年初申报 [87] - 团队正在全力投入Cordstrom 预计年底前完成FDA问题的解答 所有数据准备就绪 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提交BLA [89][90] - 正在聘请第三方进行数据外部审查和差距分析 以确保2026年第一季度准备就绪 [91] 问题: 开放标签扩展试验是否能在明年更早提交 [92] - 英国的开放标签试验已准备就绪 首批剂量已生产 美国的IND申请正在准备中 取决于资金环境 英国的CTA已获批 [93][94] 问题: Cordstrom的BLA申报是否会赶上PRV计划 PRV计划是否会被延长 [97] - 如果获得批准 PRV计划可能需要6个月时间 预计该计划会被延长 因为对美国政府没有成本且有利于罕见病药物开发 但公司仍在做两手准备 [98][99][100] - 目标是一次性提交高质量申请并通过审批 [101]
InMed Pharmaceuticals (INM)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4-11-13 04: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领域,聚焦神经炎症、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病理机制[1][6][33] - 公司:InMed Pharmaceuticals(INM),开发神经保护小分子药物INM-901,靶向CB1/CB2受体和PPARγ,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治疗[27][29][48]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疾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现有疗法(如单抗)可清除脑内Aβ,并间接降低tau和神经炎症标志物(如GFAP),但仅能延缓而非完全阻止疾病进展[15][16][17] - **神经炎症的作用**:慢性神经炎症是AD第三大病理机制,与先天免疫系统基因(如TREM2、APOE4)相关,可能通过微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加剧神经退行性变[33][35][36] - **治疗挑战**: - 动物模型局限性:小鼠模型仅模拟部分病理(如淀粉样变性),且多为预防性研究,缺乏老年模型(24月龄小鼠成本高)[8][9][10] - 临床试验多样性不足:现有试验主要针对欧洲裔白人,忽略种族/民族差异对生物标志物和疗效的影响[18][60] **2 InMed Pharmaceuticals的INM-901** - **作用机制**: - 通过CB2/PPARγ调控过度激活的微胶质细胞,促使其从促炎转为抗炎状态[49][50] - 同时诱导神经突生长(neurotogenesis)和神经可塑性,兼具神经保护与修复功能[29][93] - **临床前数据**: - 在5xFAD小鼠模型中,短期(3个月)和长期(7个月)治疗均改善行为功能(运动、记忆),并降低皮质区促炎标志物(GFAP、IL-8、TLR2等)[51][52][53] - 口服制剂血脑屏障穿透性良好,生物利用度高[30] **3 未来方向与机遇** - **联合疗法**:需结合Aβ清除、tau靶向、抗炎及增强神经可塑性的多机制药物,类似高血压的鸡尾酒疗法[114] - **精准医疗**: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如APOE4状态、炎症水平)选择治疗策略,并开发更敏感的神经炎症生物标志物(超越TSPO PET)[39][47][115] - **临床试验改进**:加强种族多样性,探索患者分层(如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以提高疗效信号[22][61] 其他重要细节 - **COVID与AD风险**:严重系统性感染(如COVID)可能通过诱发神经炎症增加痴呆风险,但具体机制仍需长期研究[100][101] - **FDA指南争议**:早期AD阶段功能终点敏感性不足,需更依赖生物标志物与认知评估[104][106] - **行业趋势**:神经炎症靶点药物数量显著增长(现有27种在研),成为AD治疗新热点[64][65] 数据引用 - 小鼠模型年龄限制:24月龄小鼠成本高且耗时[10] - 临床试验误诊率:25%患者临床诊断与病理不符(无Aβ沉积)[22] - INM-901动物实验:5xFAD小鼠治疗7个月后行为改善达统计学显著性[53] 注:未提及部分(如会议操作指南)已按任务要求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