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
搜索文档
江苏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①“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
新华日报· 2025-10-14 07:22
思想引领与理论武装 - 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例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持续热销 [2] -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如“百姓名嘴”在村头庭院用“家常话”解读政策、宣讲员在社区广场融入百姓生活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例如镇江技师学院学生在博物馆与商周青铜器展开“零距离对话” [2] 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传承 -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 [3] - 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如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引发千万级传播,江苏有6个项目入选国家“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库 [3] 先进典型示范与道德建设 - “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和“最美人物”持续涌现,如王继才王仕花、赵亚夫、钱七虎、盖钧镒 [4] - 通过“道德的力量”巡演,用歌舞、戏曲、情景讲述等方式让模范事迹走进千家万户 [4] 文化服务供给与机制创新 - 推出文艺直通车行动,创新文化服务机制,破解基层文化服务难题 [6] - 首批配发15辆国内舞台面积最大、可一键智能启动的多功能舞台车,将优质文艺资源精准送达群众“家门口” [6] - 江都扬剧团使用现代化舞台车后演出效率大幅提升,年均演出超300场 [6] 公共文化设施优化与开放 - 出台政策推动博物馆高水平开放,解决“预约难”、“周一闭馆”等痛点 [8] - 政策落地后,全省举办各类主题展览超千个,平均每天上新近3个,91家博物馆延时开放,47家场馆接待观众人次同比增长22.05% [8] - 多家场馆取消“周一闭馆”惯例,让文化服务融入百姓日常 [8] 精神文明创建与城市治理 - 江苏共有37个全国文明城市,7个设区市以县为单位全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10] - 创建重心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背街小巷焕新颜值、便民驿站遍布街角 [10] 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如常州市钟楼区“道德讲堂”举办“家风传承”专题活动 [11] - “苏超”球迷观赛前去烈士纪念塔献花,赛后观众自发捡拾垃圾,体现文明风尚 [11] - 苏州相城区“文明实践主理人”盘活闲置空间、组织邻里读书会、带动文创坊 [11]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非遗传承 - 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11] - 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农民乐团演奏展现新时代农民精气神,香包非遗传承成为“致富经”,文旅融合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1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覆盖全国、辐射海外 [13] - 全省建有2.2万多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万多个实践点,深入城乡肌理 [13] - 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春风润心”、“点亮星夜”、“温暖秋冬”等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活起来、火起来 [13]
“西辽河印记”全媒体传播活动成果发布会在通辽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10-13 17:24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11日在通辽市文博院举行成果发布会 [1] - 活动由内蒙古日报社和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并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支持协办 [1] - 活动是继“日出西辽河”之后再次联手打造的大型全媒体文化传播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 [1] 活动内容与成果 - 采访团队深入挖掘了西辽河文化中5个代表性遗址遗迹,包括哈民遗址、南宝力皋吐遗址、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吐尔基山辽墓和金界壕遗址 [1] - 活动通过深度解读与全景呈现,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西辽河文化故事 [1] - 活动创新发布形式,设置了“发布说”、“专家说”、“馆长说”、“探馆”等环节 [1] - 主题海报、深度特刊、系列视频等核心产品在发布会上集中亮相 [1] 活动意义与目标 - 活动被描述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探寻中华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1] - 目标是将西辽河文化名片更好地保护、研究与利用,并有效转化为优质文旅产品 [1] - 最终目的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1]
从城市肌理细微处呈现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生动例证 《百姓话思想》第六季明起全网推出
解放日报· 2025-10-13 09:49
《百姓话思想》第六季以"城市掌纹"为主题,从城市肌理的细微处着眼,于日常生活场景中,探寻 人民城市的文化建构与实践足迹,紧扣上海"是文化建设的高地,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这一主 题定位,以鲜活场景、生动故事、真实话语,呈现上海打造文化自信自强样本的努力与成果,为建设习 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生动例证。 《百姓话思想》第六季共5集:《生活,创造空间》、《留住时间的样子》、《声音蒙太奇》、 《舞台这么大》、《多元,才有味道》。 2022年至2024年间,《百姓话思想》系列视频第一至第五季上线,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系列视 频第六季将于10月14日至10月18日,以每日一集的频率在本市主流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东方卫视等电 视频道、各商业网站及平台刊播。 解放日报讯 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外宣办与解放日报社共同策划制作的《百姓话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案例》系列视频第六季"城市掌纹"5集,将于10月14 日起在全网推出。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上海考察。2023年11 月,习近平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是文化建设的高地,也是展示中 ...
新华社推出系列述评,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新华社· 2025-10-12 21:33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推动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中实现文明复兴、文化进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 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 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 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二: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2周年之际,新华社连续推出4篇重磅述评,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生动实践。 从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从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到书写美美与 共的时代新篇,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人民焕发出强烈历史 自觉和主动精神,今日之中国呈现一派生气盎然的文明气象,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 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在赓续传承中推动文化进步 记者:周玮、白瀛、王思北、余俊杰、王子铭、徐壮、杨湛菲、邢拓 海报制作:栾若卉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民 ...
“《文明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Ⅰ”国际展示并全球首发的意义
北京青年报· 2025-10-12 19:24
"《文明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Ⅰ"(简称《文明长卷Ⅰ》)于2025年6月10日首个"文明 对话国际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以及联合国专门机构或相关组织所在地,多地展示并全球首发,这是中 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标志性成果。 通过《文明长卷Ⅰ》,人们看到的是大国领袖习近平主席关于人类文明的论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续不 断的影响,这表明:整个人类的生命史,是一部辽阔激荡、深远相续的文化创造史和文明演进史。只要 人类的生命在延续,人性的基本方面——真善美的文明共同性和文化多样性就在延续,沟通对话与交流 互鉴作为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最基本的方式就不可或缺。任何力量都不能割断人类生命进程的客观性和 趋势性,不能割断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共同性、以及连续性,这就是文明交流互鉴命题和人类命运 共同体构建美好新世界愿景的规律与意义。 下面将从主题缘起、核心内容、设计理念、历史背景及国际影响、未来意义等方面,对《文明长卷Ⅰ》 进行深入分析总结。通过对《文明长卷Ⅰ》在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2025年6月10日)的国际 展示和全球首发意义的多维解读,结合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和全球治理价值,展开深度剖析。 ...
信长星在调研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10-12 09:45
历史文化保护政策导向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敬畏心和责任感扎实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1] - 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2] 具体保护方法与措施 - 在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强调精心保护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实施微改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1] - 在明故宫遗址公园要求加强遗址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并做好研究阐释 [1] - 在钟岚里要求巧妙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进行保护修缮,因地制宜植入新业态 [1] - 注重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统筹保护遗产本体与周边空间肌理文化生态,实现全时空全要素保护 [2] - 注重把握传统与现代关系,在原汁原味保持老城韵味基础上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2] - 注重把握保护与利用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2] 保护工作目标与格局 - 目标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留住记忆和乡愁的同时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 [1] - 目标为更好地展现古韵今辉,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2] - 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多方协同保护格局,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受益的良好氛围 [2]
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
陕西日报· 2025-10-12 08:13
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与倡议 - 提出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应对文明隔阂与冲突 [2][7] - 中国倡议设立的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于2025年6月10日举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7] -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重申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1]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出入境达1634.3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反映"中国游"热度提升 [8] - 文化产品出海表现亮眼: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风靡世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票房榜,潮玩"拉布布"在欧美市场掀起抢购潮 [10] - 国际媒体关注中国文化潮流,英国《经济学人》指出越来越多年轻人觉得中国很"酷",中国文化产品正引领国际潮流 [10] - 专题片《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海外主流媒体播出,《文明发展论》智库报告全球发布,加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9] 文化交流活动与平台建设 - 中外文明展览互动频繁:"希腊人"展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中国·唐"展览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三个月内吸引超8万人次观展 [11]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70余个国家的560余位嘉宾参与探讨 [12] - 搭建良渚论坛、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世界古典学大会等多个文明对话平台,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13] - 通过金砖机制、上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框架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13]
信长星在调研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时强调以强烈的敬畏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扎实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新华日报· 2025-10-12 07:31
10月11日,省委书记信长星调研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 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强烈的敬畏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 作。 调研中,信长星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 划编制情况汇报。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要指 示。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山水城林于一体,文脉悠长、底蕴深厚,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更好地展现古韵今 辉。 信长星强调,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要注重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一步摸清家底,统筹 保护好遗产本体与周边的空间肌理、文化生态、景观环境等,真正实现全时空、全要素保护,确保遗产 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注重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原 汁原味保持老城韵味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注重把 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努力实现 文化价值与 ...
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 2025-10-11 23:21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题 :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 习近平 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 四 新华社记者邢拓、余俊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 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在 习近平 文化思想指引下,今日之中国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文明气象,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岿然挺 立,在与不同文明的相遇相知中交融互鉴,续写时代华章,奏响文明交响,推动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 明百花园。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在文明交流互鉴日益广泛的今 天,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人们对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推动文明进步的渴望更 加强烈,需求更加迫切。 "我们要继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书写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和平和睦 和谐相处的璀璨篇章。"这是新征程上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真诚呼吁。 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前进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 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2025年7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 在致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贺信中,再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