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德国企业南京行”开放合作发展大会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5-24 09:02
活动概况 - "德国企业南京行"开放合作发展大会于5月23日在南京举行,汇聚德国世界500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高管 [1] - 活动由南京市长陈之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张文武、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董事会主席柯曼致辞 [1] -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蒂森克虏伯罗特艾德集团首席技术官倪明等企业代表发表演讲或交流 [2] 南京投资环境 - 南京正加快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南京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便捷交通网络、丰富科教资源和良好营商环境,被德国商会视为投资沃土 [2] - 南京重点发展领域包括产业强市建设、数智赋能、绿色低碳及扩大开放 [1] 合作项目与成果 - 现场发布南京·中信全球投资贸易联合服务网络和中信·南京跨国企业共创服务中心 [3] - 为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科创发展有限公司颁发营业执照,并签约一批合作项目 [3] - 活动中举办"中德未来产业合作"专题对话 [3] 企业合作意向 - 中信集团承诺发挥桥梁作用,支持中德经贸往来、南京发展能级提升及产科技融合 [2] - 中国德国商会表示将引领更多德国企业赴宁探索合作机会,深化务实合作 [2] -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李德仁与南京市长陈之常会晤,进一步推动双边交流 [3]
组团觅商机!南京成为德企投资新热土现场签约15个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5-23 20:51
活动概况 - "德国企业南京行"开放合作发展大会吸引180余名企业代表出席,包括世界500强、隐形冠军及行业领军企业[2] - 15个对德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产业合作、贸易合作、数字化转型升级等领域[2][5] - 南京市长陈之常强调南京在科技创新、产业强市、数智赋能、绿色低碳及扩大开放方面的优势[2] 企业合作与投资 - 中信集团在南京已有20余家子公司,涉及金融、特钢、房地产、农业及产业园建设等领域[2] - 中国德国商会数据显示,超过2500家德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其中100多家化工、家电及装备制造企业深耕南京[4] - 西门子表示将继续携手中信集团在南京打造中德合作典范[4] 服务网络与创新中心 - "南京·中信全球投资贸易联合服务网络"首批欧洲服务点发布,为欧洲企业投资南京及本地企业出海提供综合服务[4] - "中信·南京跨国企业共创服务中心"落地玄武,服务外资企业落地、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及本土企业海外布局[4] - 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科创发展有限公司获颁证照,致力于国产工业软件自主可控[4] 具体合作项目 - 签约项目包括"玄武国际联合创新中心项目"、"联合服务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合作项目"等15个[5] - "江北新区X Robot Battery Technology智能电池项目"和"江宁腾亚机器人在德投资项目"等涉及智能电池及机器人领域[5] 外资企业反馈 - 迪比信可信息技术服务(南京)有限公司作为玄武区最早的外商投资企业功能性机构,累计获得超千万元补贴[7] - 公司总经理华宁称赞南京在人才建设、生活配套及产业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7] - 玄武区营商环境被评价为一流,公司定期邀请外企走进南京考察[7]
商务部:支持在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快讯· 2025-05-23 17:46
商务部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方案 核心观点 - 商务部印发工作方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并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支持有条件经开区布局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支持区内单位承担国家及地方科技计划项目 [1] - 鼓励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 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同推进技术商业化 [1] - 支持建设概念验证平台、中试验证平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质检中心等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1]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允许经开区直接申报省级科创载体 简化审批流程 [1] - 支持有条件经开区设立离岸创新基地 探索"海外研发+境内转化"路径 [1] 知识产权与品牌建设 - 鼓励创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 强化区内外知识产权合作 [1] - 推动商标品牌战略实施 探索专利池等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新模式 [1]
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大湾区正在成为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
深圳商报· 2025-05-22 04:26
论坛主题与背景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主题为"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 - 论坛设置四大圆桌论坛 包括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教育和人才高地 国际金融枢纽 [1] 大湾区建设进展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6年多来在产业科技创新 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协同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1] - 推动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整体性 系统性跃升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路径 - 提出"四个融合"思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融合 产业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数字/绿色/文化与产业融合 [1] - 目标为提升产业竞争力 增强发展韧性 拓展国际影响力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1]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大湾区成为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 形成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为主轴 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极点的空间格局 [2]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2017-2023)全国第一 [2]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横滨) [2] 创新平台与研发投入 - 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第三代半导体中心 新型显示中心 量子科学中心 智能计算平台等 [2]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R&D比重达94.9%(全国最高) 新兴产业占比41.9%(全国最高) [2]
深圳市发布科技金融行动方案 支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快讯· 2025-04-08 20:33
智通财经4月8日电,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市科技创新局等八部门印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 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金融加力支持深圳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引导银行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配套财政贴息政策,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政策覆盖 面,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深圳主体。鼓励银行主动对接市区各级产业部门发布的科技型企 业和重点科技项目清单,提升对接率、尽调率和授信率;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 经济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助力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深圳市发布科技金融行动方案 支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