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产业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三季度A股IPO募资约399亿元,超过上半年总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2:50
2025年三季度A股IPO市场总体特征 - 2025年三季度A股IPO数量为27家,募资额合计约399亿元,与2024年同期25家IPO及154亿元募资额相比,数量小幅上升,募资额同比大增 [2] - 2025年前三季度IPO总数量为78家,募资总额约为772.55亿元,其中募资额同比增长61.28% [2] - 三季度IPO总市值达6243.5亿元,对比2024年同期的2367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61.06%,呈现“数量小增、总市值大增”的特征 [2] 大市值IPO企业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超过100亿元市值的IPO企业有10家,其中3家企业市值超过700亿元 [1][3] - 华电新能以2665.5亿元市值位居榜首,屹唐股份以879.87亿元市值排名第二,联合动力以742.12亿元市值排名第三 [3] - 这是城市IPO榜单首次出现3家“大块头”企业霸榜的情况 [4] IPO企业地域分布 - 从城市分布看,上海以4家IPO企业独占鳌头,苏州紧随其后有3家 [1][4] - 江苏省和浙江省共有11家IPO企业 [4] - 北交所IPO企业达到9家,为衢州、廊坊等三、四线城市提供了上榜机会,形成“头部引领、中小补充”的格局 [1][4] 上市地与区域产业协同 - 大市值企业上市地选择多与区域产业基础深度绑定 [1][5] - 华电新能上市地选择福州市,因其在福州有海上风电项目,包括长乐外海K区海上风电场及福清的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 [5] - 联合动力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三电”系统,其上市地苏州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23年产值已突破7500亿元,并计划打造第四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6] - 屹唐股份作为晶圆加工设备厂商,上市地选择北京,依托北京经开区半导体产业集群,该区域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900亿元,产业增速超40% [6][8] 重点企业业务概况 - 华电新能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唯一平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国内风电行业市占率超过6%,光伏发电行业市占率超过4% [5] - 屹唐股份是国内少有的具备多种集成电路设备研产能力的平台型公司,客户全面覆盖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和国内行业领先芯片制造商,在科创板市值排名第十五位 [6] - 北京经开区拥有中芯国际的12英寸晶圆厂、长鑫集电以及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等企业 [7]
城市IPO季度观察丨今年三季度IPO募资约399亿元同比大增 3家“大块头”企业霸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5:57
2025年第三季度A股IPO市场总体特征 - IPO市场呈现“数量小增,募资、市值大增”的特征 [1] - 第三季度A股IPO数量为27家,募资额合计约399亿元 [2] - 第三季度募资额399亿元已超过上半年51家IPO募资总额373.55亿元 [4] - 前三季度IPO数量合计78家,募资总额约772.55亿元,募资额同比增长61.28% [5] - 第三季度27家IPO公司总市值达6243.5亿元,较去年同期25家公司的2367亿元总市值增长约161.06% [5] 大市值IPO企业分析 - 第三季度超过百亿市值的IPO企业有10家,其中3家市值超过700亿元 [1][6] - 华电新能市值达到2665.5亿元,位居榜首 [6] - 屹唐股份市值为879.87亿元,排名第二 [6] - 联合动力市值为742.12亿元,排名第三 [6] - 这是城市IPO榜单历史上首次出现三家“大块头”霸榜的情况 [7] IPO企业地域分布特征 - 从城市分布看,头部城市优势显著,上海以4家IPO企业独占鳌头 [1][7] - 苏州紧随其后,共有3家IPO企业 [1][7] - 江苏省和浙江省共有11家IPO企业 [7] - 北交所IPO企业达到9家,为衢州、廊坊等三、四线城市提供了上榜机会,形成“头部引领、中小补充”的格局 [1][7] 区域产业基础与上市地选择 - 大市值企业上市地选择多与区域产业基础深度绑定 [1][8] - 华电新能作为新能源平台,因福州海上风电项目锚定当地,其在风电行业市占率超过6%,光伏发电行业市占率超过4% [8] - 联合动力主营新能源“三电”系统,借力苏州新能源万亿级产业规划,该市新能源产业2023年产值已突破7500亿元,规上企业达430家 [9] - 屹唐股份作为晶圆加工设备厂商,依托北京经开区半导体产业集群,该区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900亿元,产业增速超40% [10] - 北京经开区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构建投资生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 [11]
从农业“出圈”到产业“智变” 句容市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9-25 07:30
丁庄葡萄产业发展 - 丁庄葡萄从零散种植升级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通过合作联社整合1927户农户,推行“五统一”模式实现规模化发展 [1] - 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于2023年成立,引进40多个新品种,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四零”服务平台的葡萄科技小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 - 通过发展“农业+旅游”模式,葡萄采摘旺季线下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线上日订单突破1500份,合作联社日供货超市超1万公斤,快递日均发货超2000箱 [2] 句容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句容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和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47位 [2] - 琅琊创新港通过“零房租”政策和“一企一助手”服务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并在推介会上成功签约14个项目 [2] - 句容市建立“兵团式”推进机制,今年累计新签约市级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额达210.2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上半年新招引科技项目84个 [3] 区域协同与产业生态构建 - 句容市积极对接南京、镇江产业布局,以“1+4+1”园区体系承接外溢产业,今年新签约项目中超半数与南京产业关联 [3] - 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培育体系,拥有5家国家级孵化器,在孵企业超过300家,并对初创企业给予租金减免等支持 [3] - 科技招商中心通过基金联动招引孵化型项目,例如铂骏科技实现3月注册、7月落户的“句容加速度” [3]
长三角产业峰会苏州启幕 西朗门业董事长杨元嘉做论坛嘉宾发言
搜狐财经· 2025-09-23 11:25
峰会概况 - 2025年信阳市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对接峰会在苏州召开 汇聚信阳市政府领导 苏州河南商会及270余名企业代表共话区域产业协同 [1] - 西朗门业董事长杨元嘉作为重要企业代表受邀出席并在“对话信阳”圆桌论坛环节发表见解 [1] 信阳市投资环境推介 - 信阳市政协副主席李俊杰强调信阳凭借区位优势 要素保障与优越营商环境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3] - 豫东南高新区 信阳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投资推介 全面展现信阳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 [3] 西朗门业公司实力 - 西朗门业是深耕苏州门业市场多年的领军企业 依托苏州智能制造产业优势 [5] - 公司在工业门 物流装卸设备领域构建完整研发 生产 销售体系 产品覆盖长三角核心城市并辐射全国 [5] - 品牌出海70多个国家 成为众多知名企业的优选合作伙伴 [5] - 公司以市场化思维布局发展 凭借差异化定制化门业解决方案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0] - 公司高度重视供应链优化与物流体系建设 依托长三角便捷交通网络实现产品高效配送 [10] 产业协同发展观点 - 杨元嘉董事长提出内陆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需强化三大软实力:优质营商环境 产业区综合配套 物流运输成本与便捷性 [8] - 提出未来招商需更趋市场化 开发区要打造独特卖点 并运用线下精准对接与线上短视频宣传的流量思维 [8] - 公司秉持协同发展理念 积极关注信阳等内陆地区发展机遇 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11][13]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长三角市场巩固领先地位 同时为推动长三角与内陆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13]
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大湾区正在成为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
深圳商报· 2025-05-22 04:26
论坛主题与背景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主题为"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 - 论坛设置四大圆桌论坛 包括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教育和人才高地 国际金融枢纽 [1] 大湾区建设进展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6年多来在产业科技创新 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协同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1] - 推动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整体性 系统性跃升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路径 - 提出"四个融合"思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融合 产业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数字/绿色/文化与产业融合 [1] - 目标为提升产业竞争力 增强发展韧性 拓展国际影响力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1]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大湾区成为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 形成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为主轴 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极点的空间格局 [2]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2017-2023)全国第一 [2]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横滨) [2] 创新平台与研发投入 - 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第三代半导体中心 新型显示中心 量子科学中心 智能计算平台等 [2]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R&D比重达94.9%(全国最高) 新兴产业占比41.9%(全国最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