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00267)

搜索文档
中信股份(0026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6: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752,870百万元,税前利润132,657百万元,净利润107,755百万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百万元[1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2.00元,稀释每股收益1.97元,每股股息0.55元,派息率27.5%[13]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1.2%,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2,075,425百万元,总负债10,652,411百万元,普通股股东权益757,487百万元[1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28] - 2024年公司市值年内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17.7%)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5.52%),近四年市值累计提升超千亿港元[28]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55元,全年派息率达27.5%,较上年多派1.5个百分点[28] -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收入7528.70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和1.1%,年末总资产超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9] - 2024年公司收入合计7528.70亿元,同比增加720.38亿元,增长10.6%,其中销售收入同比增加616.36亿元,增长14.8%,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4.5%[48] - 2024年净利息收入1483.73亿元,同比减少1.46亿元,降幅0.1%;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90.93亿元,同比减少24.97亿元,降幅4.1%;销售收入4792.16亿元,同比增加616.36亿元,增幅14.8%[49] - 2024年其他经营费用1362.92亿元,同比增加98.66亿元,增长7.8%[50]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合计614.10亿元,同比减少88.00亿元,下降12.5%[51] - 2024年财务支出133.41亿元,同比增加11.69亿元,增长9.6%;财务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加4.03亿元,增长22.0%[52] - 2024年所得税费用249.02亿元,同比增加68.89亿元,增长38.2%[53] - 2024年末总资产120754.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445.05亿元,增长6.6%;总负债106524.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82.73亿元,增长6.6%;普通股股东权益7574.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3.09亿元,增长7.7%[54]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56010.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09.31亿元,增长4.1%,占总资产比重46.4%,较上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56] - 2024年末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35388.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24.84亿元,增长5.4%,占总资产比重29.3%,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58] - 2024年末吸收存款总额58479.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9.46亿元,增长7.1%,占总负债比重54.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61] - 2024年末公司存款合计584.793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8.7946亿元,增长7.1%[62] - 2024年末借款总额为245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96亿元,增长4.2%;已发行债务工具总额为14971.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60.31亿元,增长22.6%[63] - 2024年末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为7574.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3.09亿元[66] - 2024年末已授权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151.10亿元[67] - 2024年公司收入2794.69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均同比增长4.3%[68][69] - 2024年末财富管理规模26.3万亿元,增长14.1%;资产管理规模9.2万亿元,增长22.4%;综合融资规模14.9万亿元,增长7.4%[72]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2%(2023年8.99%),一级资本充足率11.26%(2023年10.75%),资本充足率13.36%(2023年12.93%),不良贷款率1.16%(2023年1.18%),拨备覆盖率209.43%(2023年207.59%)[84] - 2024年末零售管理资产余额达4.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2%[85] - 2024年末综合融资余额14.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6%[86]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实现交易规模296.04亿美元,服务客户11.53万户[88] - 截至2024年末,非居民账户及自由贸易账户贷款余额合计611.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23%[88] - 截至2024年末,科技人员5832人,科技人员占比8.91%,信息科技投入109.45亿元,占营业收入5.12%[8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为48467家企业提供16635亿元供应链融资,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4%和9%[90] - 2024年末,对公客户总数达126.6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90] - 截至2024年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0326亿元,个人普惠贷款4117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加614亿元和312亿元[92] - 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1.23亿张,较上年末增长7%,个人客户数1.45亿户,较上年末增长6%[92] - 2024年,票据业务累计向19526户企业提供贴现融资服务15780亿元,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占客户总数74%[93] - 2024年末,理财产品规模达1.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3] - 2024年科技投入总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1%,科技投入强度达3.34%[43]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15.1%,年末境外资产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9.6%[44] - 2024年4月,标普将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BBB+(展望正面)调升至A-(展望稳定),达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4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对外收入279,469百万元,同比增加4.3%[21] - 2024年先进材料对外收入325,615百万元,同比增加21.7%[21] - 2024年新型城镇化对外收入46,987百万元,同比增加8.3%[21]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百万元,同比增加4.3%[22] - 2024年新型城镇化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135百万元,同比增加137.4%[22]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总资产为1136978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760655百万元,增幅7.2%[23] - 2024年先进智造业务资本开支为110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923百万元,减幅45.4%[24] - 金融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30] - 实业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63.52亿元[31] - 2024年金融板块收入和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均同比增长4.3%,银行不良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6%[40] - 2024年实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4.7%,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2.4%[41] - 2024年中信银行收入2132.23亿元、归属该行股东净利润685.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和2.3%[69] - 2024年中信证券收入637.89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7.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和10.1%[69] - 2024年中信信托收入53.79亿元、归母净利润26.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和0.9%,信托资产规模增长27%[69] - 2024年先进智造板块收入507.93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8.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和4.6%[132][133] - 2024年中信重工新增生效订货超150亿元,同比增长28.7%;收入80.3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5.9%和2.4%[133] - 中信戴卡铝铸件业务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11.7%[133] - 2024年公司收入325,615百万元,同比增长21.7%;资本开支11,828百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0,310百万元,同比下降19.0%;资产总额357,614百万元,同比下降1.7%[153] - 2024年先进材料板块收入3,256.15亿元,同比增长21.7%,特钢业务全年合计产量超3,000万吨[154] - 2024年中信泰富特钢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10.4%至51.26亿元;南钢股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6.4%至22.61亿元[154] - 2024年中信金属实现收入1,301.9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和8.8%[154] - 2024年中信泰富能源新能源业务发电量同比增长374%,利润同比增长9.3%至11.47亿元[154] - 2024年新消费板块收入498.72亿元,同比下降3.0%;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0.42亿元,同比下降95.9%[191] - 2024年,中信国际电讯澳门地区收入95.73亿港元、归母净利润9.10亿港元[191] - 2024年,中信出版收入16.87亿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提升4.09个百分点,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亿元,逆增长2.0%[191]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实施金融“强核”工程,实现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达96%[30] - 公司启动科技创新“磐石”行动,推进打造“2 + 4 + N”创新平台集群[32] - 2024年中信建设海外新签合同额和新生效合同额分别增长3.2倍和1.8倍,中信重工海外新增生效订单同比增幅超80%[33] - 中信金控推进本部增资,注册资本将提升至420亿元;完成中信银行264亿元面值可转债转股;向中信保诚人寿分两批增资合计25亿元,向中信消费金融增资2.1亿元[78] - 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支持增收节支规模较上年提升超25%[80] - “中信优品”累计发行规模2206亿元,年增1249亿元、增长87%[81] - 跨境投行业务落地规模超50亿美元,盘活存量资产项目落地金额190亿元,累计提供综合融资超4000亿元[82] - 中信银行总资产规模超9.5万亿元、员工超6.5万名[83] - 2024年对公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增长3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增长10%[73] - 养老金融年金管理规模提升至1.2万亿元、增长12%,养老账本用户量503.55万户、增长63%[76] - 2024年中信证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55单,承销规模703.59亿元,市场份额21.87%,IPO与再融资承销规模均排名市场第一[97] - 2024年中信证券承销境内债券5,088只,承销规模20,912.37亿元,同比增长9.49%,占全市场承销总规模的7.07%、证券公司承销总规模的15.02% [97] - 截至2024年末,中信证券境内财富管理服务客户数量累计超1,58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托管客户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 [99] - 2024年中信证券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实现翻倍[99] - 截至2024年末,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5,424.46亿元,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13.43%,排名行业第一[103] - 2024年中信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新基金备案98.83亿元[104]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27家,主承销金额151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二名、第三名[108]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4,021单,主承销规模16,472亿元,均位居行业第二名[108]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主承销绿色债券107只,主承销规模573亿元[108]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完成A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四单,位居行业第二名;交易金额合计238亿元,位居行业第一名[108] - 中信建投(国际)完成3家港股IPO保荐项目,募集资金74亿港元,完成215单债券承销项目,承销规模4085亿港元[109] - 中信建投证券经纪和财富管理新开发客户数同比增长63%,中信建投期货代理交易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新增客户数同比增长22%,期末客户权益规模同比增长3%[110] - 中信建投证券完成5966篇证券研究报告,其中706篇面向香港市场发布,
穿越周期的价值堡垒,解码中信股份(00267)金融实业双轮驱动密码
智通财经网· 2025-04-09 10:5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股份作为综合性集团,虽股价与内在价值背离,但“价值重估”逻辑已现,其“低估值+高股息+强韧性”组合有投资吸引力,市场或重新审视该公司,当下估值洼地或是投资黄金窗口 [1][13] 低估值、高分红承诺,市值提升及穿越周期的逻辑支撑 - 2024年公司市值累计上涨27.5%,但内在价值未充分体现,PETTM仅3.8,较行业中位数估值有50.53%差距 [2] - 公司控股多家上市企业,部分上市控股子公司市值之和达10135.44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公司当前市值2400亿港币 [2] - 市值提升空间大的原因包括紧抓政策利好、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提升资本市场沟通质效 [4] - 公司分红政策是港股标杆,上市十年累计分红超1200亿港元,近三年股息率约7%,2024 - 2026年分红比例三连跳 [5] 业绩韧性,多元协同打造“护城河” - 2024年公司业绩稳健,营业收入7528.7亿元,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 [6] - 金融业务是压舱石,2024年收入占比37.37%,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4.3%,金融科技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7] - 实业板块通过“焕星 - 造星 - 探星”行动推进产业升级,2024年归母净利润163.52亿元,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 [8] 第二曲线的“造星计划”,未来增长引擎已清晰 - 2024年公司科技投入252亿元,投入强度3.34%,连续两年超3%,获多项科技奖,有效专利突破9000项 [9] - 2025年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多领域,金融板块算力节省超30%,部分检索效率提升50%,实业领域增强科研生产能力 [9] - 公司通过“造星”行动布局新兴产业,旗下中信股权投资联盟在管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孵化科创企业超1000家 [9]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磐石行动”打造创新平台集群,放大“科技 + 产业 + 金融”协同效应 [9] 发力“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强化跨境金融服务的护城河 - 2024年公司海外资产规模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占总资产比重9.6%,海外收入突破千亿元,同比增幅21.8% [11] - 工程承包领域海外业务增长显著,中信建设新签合同额增长3.2倍,新生效合同额增长1.8倍,中信重工海外订单增幅超80% [11] - 公司海外业务覆盖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布局立足“港澳”,深耕“一带一路”,拓展发达经济体市场 [11] - 在“一带一路”沿线新签生效合同额同比增长75%至307亿元,签约多个重大项目,部分项目通车 [11] - 公司巩固在“港澳”金融竞争优势,延伸“科技—产业—金融”创新生态至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创新中心和联合实验室 [12]
中信股份2024年净利润582亿元,上市后年平均分红率达2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股份2024年业绩良好,各板块表现出色,市值上涨,公司将从多方面提升竞争力并深化改革以谋求更好发展 [2][3][6] 公司业绩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 [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55元,全年派息率27.5%,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2] - 2024年金融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人民币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 [3] - 2024年实业子公司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人民币163.52亿元 [7] - 2024年科技投入总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1%,科技投入强度达到3.34% [7] 金融板块表现 - 中信金控启动中信股权投资联盟生态圈,服务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1万家,覆盖率达96% [4] - 中信银行净息差变动好于市场,不良贷款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6% [4] - 中信证券境内股债承销规模、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资产管理规模保持国内领先,主要业绩指标稳定增长 [4] - 中信信托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信托资产规模增长27%,新签约信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 [4] - 中信保诚人寿新业务价值28.2亿元,新业务价值率42%,分别同比增长16%和上升10个百分点 [4] 提升金融竞争力举措 - 深度协同融合,释放综合金融价值,推出"股贷债保"联动服务模式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挥金控优势提升多领域服务质效 [3] - 加强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业务能力 [3] - 紧抓资本市场机遇,提升服务及资产配置能力 [3] - 聚集零售客群,提升财富管理能力 [3] - 加强精益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3] 风险处置成果 - 从2022年以来协同化险资产总额近820亿元,盘活70多个风险项目 [4] - 2024年实现重组盘活项目金额239亿元、项目回现金额129亿元 [5] - 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相关业务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下降0.48、0.12个百分点,风险持续收敛 [5] 市值与分红情况 - 2024年内市值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17.7%)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5.52%),近四年来市值累计提升超千亿港元 [6] - 上市十年来累计分红超1200亿港元,年平均分红率为25.3%,近三年股息率约7% [6] 未来发展规划 - 抓住政策利好,利用科技创新、消费复苏等机遇发展业务 [6] - 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精益管理,重新审视顶层设计和业务结构,谋划"十五五"规划,投向重点业务及领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提升资本市场沟通质效,优化年报信息披露、加强沟通,收窄综合性折扣 [7] - 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领域,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以提升"走出去"竞争力和"引进来"吸引力作为国际化发展主线 [7]
中信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582.02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3-28 21:4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股份2024年经营业绩良好,规模、质量、效益整体稳健,推进金融“强核”、实业“星链”工程深化改革,各业务板块表现出色 [2][3]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达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 [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55元,全年派息率27.5%,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2] - 2024年市值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近四年市值累计提升超千亿港元 [2] - 上市十年来累计分红超1200亿港元,年平均分红率为25.3%,近三年股息率约7% [2] 改革举措 - 2024年启动金融“强核”、实业“星链”两大工程,全面深化改革 [2] 金融业务 - 以“强核”工程牵引,发挥金控公司统筹赋能作用,带动五大核心金融业态升级 [3] -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服务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覆盖率超96% [3] - 金融科技水平提升,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12项,是获奖最多的金融企业 [3] - 2024年金融子公司整体表现良好,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 [3] - 中信银行营收、净利润、拨备覆盖率三项指标正提升,中信证券主要财务指标和业务规模保持行业第一 [3] 实业业务 - 以“星链”工程为抓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培育行业领军企业 [3] - 前瞻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成立中信股权投资联盟,在管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直接投资孵化科创企业超1000家 [3] - 依托券商投研优势,前瞻研判具身智能等领域机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3] - 2024年实业子公司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63.52亿元 [4] - 中信农业定增隆平高科等工作有序推进,增强优势业务竞争力 [4] - 中信泰富特钢和南钢股份助力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4] - 中信戴卡“一体化压铸”实现市场突破,点亮非洲首座“灯塔工厂” [4]
中信股份(00267)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利润582.02亿元 同比增加1.06%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股份2024年度业绩良好,收入和利润均有增长,公司推进金融“强核”、锻造实业“星链”、强化科技引领、巩固国际化优势,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1][2][3][4][5] 业绩情况 - 集团净利息收入1483.73亿元,同比持平;收入总计7528.7亿元,同比增加10.58%;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582.02亿元,同比增加1.06%;基本每股收益2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6元 [1] 金融“强核”工程 - 金融资产占比超9成,贡献8成利润,实施金融“强核”工程,聚焦多业态增强核心功能和竞争力 [2] - 发挥全牌照优势推进“五篇大文章”,构建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覆盖率达96% [2] - 推动综合金融场景落地,金融子公司表现良好,金融板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 [2] 实业“星链”工程 - 实施实业“星链”工程,通过“焕星”“造星”“探星”行动推动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化 [3] - 实业子公司推动实业板块向好,产业韧性增强,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63.52亿元 [3] - 中信农业、中信泰富特钢等子公司业务有序推进,助力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部分业务取得市场突破 [3] 科技引领 -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体系,启动“磐石”行动,打造“2 + 4 + N”创新平台集群 [4] - 加强自主研发,在多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创新应用场景 [4] 国际化优势巩固 - 境外业务遍及约16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部分海外业务合同额和订单增幅显著 [5] - 举办活动,发布服务品牌,打造联通世界“软实力”,促进中外经贸合作和民心相通 [5]
中信股份(0026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3] - “十四五”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两位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稳中求进[3] - 公司2024年利息收入329,864百万元,2023年为338,914百万元[14] - 公司2024年净利息收入148,373百万元,2023年为148,519百万元[14] - 公司2024年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9,093百万元,2023年为61,590百万元[14] - 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479,216百万元,2023年为417,580百万元[14] - 公司2024年收入总计752,870百万元,2023年为680,832百万元[14] - 公司2024年税前利润132,657百万元,2023年为123,287百万元[14] - 公司2024年净利润107,755百万元,2023年为105,274百万元[14] - 公司2024年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百万元,2023年为57,594百万元[15] - 公司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00元,2023年为1.98元[15] - 公司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1.97元,2023年为1.98元[15] - 2024年净利润为107,755百万元,2023年为105,274百万元[16]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为10,348百万元,2023年为3,088百万元[16]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8,103百万元,2023年为108,362百万元[16] - 2024年总资产为12,075,425百万元,2023年为11,330,920百万元[18] - 2024年总负债为10,652,411百万元,2023年为9,994,138百万元[19]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为1,423,014百万元,2023年为1,336,782百万元[19]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为5,601,071百万元,2023年为5,380,140百万元[17] - 2024年金融资产投资为3,538,851百万元,2023年为3,356,367百万元[17] - 2024年吸收存款为5,847,939百万元,2023年为5,459,993百万元[19] - 2024年公司收入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8%,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4.5%[101]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1326.57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1077.55亿元,同比增长2.4%[96] - 2024年公司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基本每股收益2.00元,同比增长1.1%[96] - 2024年公司每股股息0.550元,同比增长6.8%;派息率27.5%,较2023年上升1.5个百分点[96] - 2024年公司业务资本开支266.77亿元,同比下降33.3%[96]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20754.25亿元,同比增长6.6%;总负债106524.11亿元,同比增长6.6%[96] - 2024年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7574.87亿元,同比增长7.7%[96] - 2024年公司其他经营费用1362.92亿元,同比增长7.8%[103] - 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614.10亿元,同比下降12.5%[104] - 2024年公司财务支出133.41亿元,同比增长9.6%;财务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长22.0%[105]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2075.4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44.505亿元,增长6.6%[108]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为56010.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09.31亿元,增长4.1%,占总资产比重46.4%,较上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10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公司贷款2024年末为28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0.981亿元,增长7.3%[110] - 2024年末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为35388.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24.84亿元,增长5.4%,占总资产比重29.3%,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111] - 债券投资2024年末为2302.8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5.915亿元,增长8.8%[11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投资2024年末为102.6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238亿元,增长402.9%[113] - 2024年末吸收存款总额为58479.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9.46亿元,上升7.1%,占总负债比重54.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114] - 公司定期存款2024年末为2066.8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0.994亿元,增长17.7%[115] - 个人活期存款2024年末为439.9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9.533亿元,增长29.2%[115] - 2024年末汇出及应解汇款为68.1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145亿元,增长258.4%[1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45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97.96亿元,增长4.2%[116]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债务工具总额为人民币14971.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760.31亿元,增长22.6%[1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人民币7574.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43.09亿元[11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授权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51.10亿元[119] - 2024年度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人民币0.36元,2023年为每股人民币0.335元;连同中期股息,2024年股息总额为每股人民币0.55元,2023年为每股人民币0.515元;2024年股息总额占溢利达人民币16,000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4,981百万元[162] 公司市值与股息情况 - 2024年公司市值年内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17.7%)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5.52%),近四年市值累计提升超千亿港元[3]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55元,全年派息率达27.5%,较上年多派1.5个百分点[3] 各业务板块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在公司资产占比超9成,贡献8成利润,金融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4] - 实业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63.52亿元[5] - 公司呈列五个经营业务分部,分别是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业务[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对外收入为75.287亿人民币,报告分部收入为75.287亿人民币[23]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对外收入为27.9469亿人民币,先进智造为5.0793亿人民币,先进材料为32.5615亿人民币,新消费为4.9872亿人民币,新型城镇化业务为4.6987亿人民币[23]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13.2657亿人民币,本期净利润为10.7755亿人民币[23]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税前利润为11.5805亿人民币,先进智造为2032万人民币,先进材料为1.5886亿人民币,新消费为858万人民币,新型城镇化业务为7238万人民币[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资产为1207.5425亿人民币,分部负债为1065.2411亿人民币[23]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分部资产为1136.9787亿人民币,先进智造为6.3576亿人民币,先进材料为35.7614亿人民币,新消费为5.6193亿人民币,新型城镇化业务为34.3031亿人民币[23]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分部负债为1018.4323亿人民币,先进智造为4.2162亿人民币,先进材料为17.5802亿人民币,新消费为2.6067亿人民币,新型城镇化业务为14.0955亿人民币[23] - 2024年公司借款本金金额为24.4855亿人民币,已发行债务工具本金金额为149.0102亿人民币[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对外收入为68.0832亿人民币,报告分部收入为68.0832亿人民币[24]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12.3287亿人民币,本期净利润为10.5274亿人民币[24] - 2023年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运营管理的分部资产分别为1060.9132亿、6.0415亿、36.3781亿、5.6858亿、33.8424亿、4.5127亿人民币[24] - 2023年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运营管理的分部负债分别为950.3628亿、4.0137亿、18.7807亿、2.5452亿、14.081亿、22.2535亿人民币[24] - 2024年和2023年中国内地对外收入分别为63.9198亿和58.7536亿人民币,分部资产分别为1092.1472亿和1031.5696亿人民币[25] - 2024年和2023年港澳台对外收入分别为5.2069亿和4.4246亿人民币,分部资产分别为73.7429亿和63.8695亿人民币[25] - 2024年和2023年海外对外收入分别为6.1603亿和4.905亿人民币,分部资产分别为41.6524亿和37.6529亿人民币[25]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分别为32.9864亿和33.8914亿人民币,利息支出分别为18.1491亿和19.0395亿人民币,净利息收入分别为14.8373亿和14.8519亿人民币[29][30] - 2024年公司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所计提的利息收入为7.6亿人民币,2023年为7.15亿人民币[31] - 2024年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5.9093亿元,2023年为6.159亿元[32] - 2024年销售收入为47.9216亿元,2023年为41.758亿元[3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6.6188亿元,2023年为5.3143亿元[33] - 2024年财务支出为1.3341亿元,2023年为1.2172亿元[34] - 2024年员工成本为9.1378亿元,2023年为8.5651亿元[35] - 2024年其他项目费用为3.6506亿元,2023年为3.1178亿元[36] - 2024年本年税项为2.9267亿元,2023年为1.6268亿元[37] - 2024年已派和建议股息共计2.6423亿元,2023年为2.6589亿元[4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元,2023年为1.98元[42]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1.97元,2023年为1.98元[42] - 发放贷款及垫款账面价值从2023年的5380.14亿元增至2024年的5601.07亿元,增幅约4.1%[43] - 金融资产投资总额从2023年的3356.37亿元增至2024年的3538.85亿元,增幅约5.4%[44] - 吸收存款从2023年的5459.99亿元增至2024年的5847.94亿元,增幅约7.1%[45] - 保证金存款从2023年的491.03亿元增至2024年的560.83亿元,增幅约14.2%[46] - 借款总额从2023年的235.77亿元增至2024年的245.57亿元,增幅约4.1%[48][51] - 已发行债务工具总额从2023年的1221.11亿元增至2024年的1497.14亿元,增幅约22.6%[52] - 企业贷款及垫款中一般贷款从2023年的2578.20亿元增至2024年的2766.42亿元,增幅约7.3
中信股份(0026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57
财务业绩 - 中信股份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人民币321.13亿元,同比增长0.1%[9] - 中信股份收入为人民币3,776.47亿元,同比增长13%[4] - 中信股份税前利润为人民币717.47亿元,同比增长3.6%[4] - 中信股份每股股息为人民币0.19元,同比增长5.6%[4] - 中信股份业务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35.38亿元,同比增长91%[4] - 中信股份致力于提升公司价值和股东回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9元,分红金额人民币55.27亿元[11] - 中信金控完成信贷、股债承销等综合融资规模达人民币11.8万亿元[12] - 中信银行淨息差变动跑赢大市,营业净收入、非息净收入实现较好增长[12] - 中信证券境内股债承销金额人民币9,090亿元,位居行业首位[12] - 中信建投证券境内股债承销规模达人民币7,048亿元,位居行业第二[12] - 中信重工完成人民币8.28亿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12] - 中信戴卡克服成本上涨等不利影响,铝车轮、铝铸件产销量保持双位数增长,收入净利润同比"双增"[12] - 中信泰富特钢特钢产品产量和出口量稳居中国特钢行业首位[12] - 中信国际电信5G用户数同比翻番、渗透率接近9成[13] - 中信环境新签生效合同金额同比接近翻番[14] 资产负债情况 - 中信股份业务资产中金融业资产为10.71万亿元,非金融业资产为8,160亿元[7] - 总资产增加至人民币114,292.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9%[39] - 发放贷款及墊款淨額增加至人民幣54,742.56億元,增長1.7%[40] -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增加5.1%[41] - 金融資產投資賬面價值減少至人民幣33,335.92億元,下降0.7%[42] - 吸收存款總額增加至人民幣55,776.72億元,上升2.2%[45] - 已發行債務工具增加至人民幣1,431.737億元,增長17%[41] - 普通股股東權益總額增加至人民幣733.482億元,增長4.3%[41] 风险管理 - 中信股份通过使用合适的金融衍生工具等方式管理利率风险、外汇风险、金融产品交易对手风险、大宗商品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57][58][59] - 中信股份金融子公司遵循稳健的风险偏好原则,密切跟踪外部宏观形势与内部业务结构变化,优化存款期限结构,调整贷款重定价周期,实现利息净收入和经济价值稳步增长[58] - 中信股份总部和非金融子公司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债务,会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和市场情况,灵活选择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的融资方式,或运用利率掉期等工具调控利率风险[58] - 中信股份主要通过外汇敞口分析来衡量外汇风险,在合适的情况下将以外币为单位的资产与相同币种的对应负债匹配,或适当地运用远期合约及交叉货币掉期等工具来降低外汇风险[59] - 中信股份通过内部授信流程,审批和调整认可的金融机构交易对手名单和信用额度,并定期上报,以减低存放资金或金融工具收益无法回收的风险[59] - 中信股份为部分大宗商品业务订立长期供应合同,并适当使用普通期货或远期合约等工具进行对冲,以管理原材料供应短缺及价格波动的风险[59] - 中信股份积极监控权益类及其他投资的价格变动,并通过适当的资产配置以分散相关的投资风险[59] 人才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管培生、优秀中层和领军人才[67] - 公司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国际化人才梯队[69] - 公司推动人才交流任职,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70] - 公司持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71] 其他风险 - 中信股份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影响[60] - 中信股份的运营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系统不可靠、各类经营困难等,可能会对相关业务造成损害和损失[61] - 随着交易主体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中信股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信用风险,需要保持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和商业合作对象的信用状况[62] - 公司面临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工程建设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公司的激烈竞争[63] - 公司可能受到地震、台风、恐怖主义等自然灾害和事件的影响,从而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63] - 公司可能受到地方、国家及国际法规变化的影响,导致额外运营成本增加和投资回报受到影响[64] 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发行了多种货币的债券,包括港币和美元,总面值约为人民币 110 亿元[170,171,172,173,174,175] - 公司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总面值约为人民币 22.8 亿元,年利率在 3.16%-4.71%之间[174,175] - 公司发行的美元债券总面值约为 45 亿美元,年利率在 2.45%-5.07%之间[170,171,172] - 公司发行的港币债券总面值约为 42 亿港币,年利率为 4.35%[170,171] - 公司债
中信股份(0026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2:00
财务业绩 - 中信股份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0.1%[1] - 中信集团2024年上半年收入377,647百万元,同比增长13.1%[10,11] - 中信集团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56,749百万元,同比下降1.3%[10,11] - 中信集团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1.10元人民币,稀释每股收益1.09元人民币[11] - 中信集团2024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33,674百万元,同比增加1.5%[10] - 本期淨利潤為人民幣567.49億元[12]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77,647百万元[24] - 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幣32,113百万元[24] - 2024年上半年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290.31億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下降15.8%[32]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業的交易淨收益為48.17億人民幣,而2023年同期為淨損失98.83億人民幣[35] - 2024年上半年工資和獎金支出為294.91億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增加2.4%[38]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團稅前利潤為149.98億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增加27.3%[40] - 2024年中期建議派發每股人民幣0.19元的股息[4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1.10元,稀釋每股收益為人民幣1.09元[44]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1,429,264百万元[24],其中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为人民幣110,560百万元[24],对合营企业的投资为人民幣56,006百万元[24]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幣10,024,187百万元[24],其中借款为人民幣254,149百万元[24],已发行债务工具为人民幣1,424,715百万元[24] - 本集团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5.47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8%[45] - 本集团以攤餘成本計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账面价值为5.05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5.2%[45] - 本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发放贷款及垫款账面价值为4,1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27.6%[45] - 本集团金融资产投资总额为3.33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0.7%[46] - 本集团吸收存款总额为5.58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2.2%[49] - 中信股份合併債務為人民幣1,678,864百萬元[102] - 中信銀行債務為人民幣1,167,607百萬元[102] - 中信股份債務對股東權益的比率為119%[103] 业务板块情况 - 中信集团主要从事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等业务[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板块的收入分别为1,397.63亿元、254.61亿元、1,668.10亿元、242.21亿元和213.61亿元[85] - 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板块的净利润分别为499.80亿元、9.69亿元、83.78亿元、2.60亿元和30.15亿元[87] - 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板块的总资产分别为10,708,104亿元、60,592亿元、362,583亿元、55,796亿元和337,469亿元[8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分别为741.36亿元、290.31亿元、2,410.35亿元和334.45亿元[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板块的业务资本开支分别为41.18亿元、6.07亿元、63.01亿元、4.54亿元和20.58亿元[91] 风险管理 - 中信股份通过使用合适的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外汇风险、金融产品交易对手风险等[106][109][110] - 中信股份致力於建立全面、統一的庫務風險管理體系[107] - 中信股份的信用評級為標準普爾A-/穩定和穆迪A3/穩定[105] - 中信股份的流動性管理要求涉及定期對未來三年現金流的預測[104] - 中信股份的利率風險主要來自重定價風險和基準風險[108] - 中信股份的外匯風險主要來自非自身的功能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產負債缺口[109] - 中信股份通過內部授信流程管理金融產品交易對手風險[110] - 中信股份的部分业务涉及大宗商品的生产、采购和贸易,需承受铁矿石、原油、天然气及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风险[111] - 中信股份持有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分类为衍生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投资的权益类及其他投资,包括若干上市公司股票,为控制该等投资所产生的价格风险,集团积极监控价格变动,并通过适当的资产配置以分散相关的投资风险[112] 其他 - 标普将中信股份主体信用评级由BBB+(展望正面)调升至A-(展望稳定),达到2016年以来最好水平[1] - 中信集团在"世界500强"排名位居第71位,较上年提升29位[1] - 中信集团加强科技创新,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建设创新平台,推进智能制造等项目[6,7] - 中信集团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多个
中信股份(0026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6:45
中信股份财务表现 - 2023年度中信股份收入为663,43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6%[4] - 2023年度中信股份税前利润为127,29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1%[4] - 2023年度中信股份净利润为105,823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0.5%[4] - 2023年度中信股份每股收益为2.23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 - 2023年度中信股份總資產为10,542,04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5%[4] - 中信股份二零二三年全年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75.94亿元,同比增长5.4%[7] 中信金控财务表现 - 中信金控二零二三年实现营业收入2,720亿元,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1%和9%[26] - 中信金控年末总资产首次突破十万亿大关,达10.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6] - 中信金控不良类资产较年初下降25.6亿元至784.1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至1.15%[26] - 中信金融子公司财富管理规模达到23.1万亿元,年增幅5.2%[28] - 资产管理规模突破7.5万亿元,年增幅6.7%[28] - 綜合融資规模近13.8万亿元,年增幅8.1%[28] 中信银行财务表现 - 中信银行2023年收入为205,570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2.6%[32] - 中信银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67,01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7.9%[32] - 中信银行资产总额为9,052,48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5.9%[32] - 中信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为10.80%[32] - 中信银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56亿元,同比下降2.6%[33] - 公司银行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为91557百万元,占比44.5%[34] 中信信托业务 - 中信信托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2] - 信託资产的资金运用按行业分布,基础产业占比14%,房地产占比15%,工商企业占比50%[43] - 公益慈善信托业务新增備案慈善信托三单,追加認購一单,实收信托规模新增1.12億元[44] - 中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规模为7502.87亿元,淨資本为279亿元,淨資本充足率为207%[45] - TOF金融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四次获得《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网联合评选的「誠信託•佳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奖」[46] 中信保险业务 - 中信保诚人寿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50] - 2023年人寿保险收入为31,58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54] - 中信保诚人寿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达到31,582百万人民币[53] - 中信保诚人寿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业务发展质量有效提升[55] - 中信保诚人寿销售渠道包括银行保险、其他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57]
中信股份(0026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2:05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75.94亿元,同比增长5.4%[1] - 公司全年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515元,全年派息率为26%[2] - 公司2023年度销售收入为417,580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401,842百万人民币有所增长[8] - 公司2023年度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7,594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64,931百万人民币有所下降[9] - 公司2023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98人民币元,较2022年度的2.23人民币元有所下降[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度总资产为11,330,920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7.53%[11] - 公司的总负债为9,994,138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7.39%[12] - 公司的股东权益合计为1,336,782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8.33%[12] - 公司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98百万人民币,较上年下降114%[114] - 公司2023年度业务资本开支为40,000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增长32%[114]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等业务[14] - 公司呈列五个经营业务分部,分别是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业务[2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綜合金融服務分部的对外收入为人民幣268,048百万元,占总收入的39.4%[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先進智造分部的净利息收入为人民幣150,583百万元,占总收入的55.7%[1]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新消费分部的销售商品收入为人民幣266,087百万元,占总收入的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