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股份(00267)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ADR统计 | 8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2 07:53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盘价为24337 44点 下跌170 37点 跌幅0 70% [1] - 当日最高价24570 46点 最低价24266 27点 开盘价24494 75点 [1] - 52周最高点为25638 77点 当前价格较52周高点低5 08% [1] - 当日成交量为5034 77万股 平均成交价24418 37点 [1] 大型蓝筹股涨跌情况 - 汇丰控股ADR表现最佳 收报96 348港元 较港股上涨1 15% [2][3] - 腾讯控股ADR收报533 076港元 较港股下跌0 36% [2][3] - 中信股份ADR跌幅最大 下跌11 53% 收报10 263港元 [3] - 快手-W ADR下跌5 30% 收报70 648港元 [3] - 比亚迪股份ADR下跌3 74% 收报111 859港元 [3] 重点公司ADR价格变动 - 阿里巴巴(09988)ADR收报114 871港元 较港股下跌1 74% [3] - 美团-W(03690)ADR收报120 886港元 下跌1 08% [3] - 网易-S(09999)ADR收报199 87港元 下跌0 76% [3] - 京东集团-SW(09618)ADR收报121 318港元 下跌1 13% [3] - 泡泡玛特(09992)ADR收报242 949港元 微跌0 10% [3]
中信集团举办科产融创新发展论坛 发布科技创新“磐石”行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7-28 14:45
中信集团战略布局 - 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办科产融创新发展论坛,聚焦"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及新质生产力培育[1] - 启动科技创新"磐石"行动,发布《AI新纪元:砥砺开疆智火燎原》AI+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目标构建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1] 人工智能发展策略 -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与产业升级,具体措施包括联合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开放优势场景和数据、提升金融联动供给效率、完善内部风险监管[1] - 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发布"磐石"行动,建设"2+4+N"三层级科创平台集群(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集团级科技创新中心+N个领域级研发中心)[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智能矿山重型装备、数字钢铁领域[2] - 集团级科技创新中心覆盖金融科技、生物育种、先进金属材料、轻量化技术四大方向[2] - 领域级研发中心布局人工智能、盐湖资源、特种机器人等多元化前沿领域[2] 产学研协同机制 - 通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加速技术商业化[1] - 金融支持方面强调"股贷债保"联动,将资金链嵌入产业链与创新链[1]
港股收盘(06.30) | 恒指上半年累升20% 新消费全天狂欢 老铺黄金(06181)续刷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7: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87%或211.87点,报24072.28点,全日成交额2422.34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0.96%,报8678.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72%,报5302.82点 [1] - 上半年恒指累涨20%,国指累涨19.05%,恒科指累涨18.68% [1] - 短期市场可能呈现震荡走势,长期港股配置性价比仍较高,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 [1] 蓝筹股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跌3.25%,报107港元,拖累恒指7.9点,下调2025年Q2交付量预期至约108,000辆 [2] - 信义光能(00968)涨4.18%,药明康德(02359)涨3.42%,分别贡献恒指0.71点和1.41点 [2] - 中信股份(00267)跌2.53%,阿里健康(00241)跌2.47%,分别拖累恒指2.58点和1.2点 [2] 热门板块 新消费概念 - 老铺黄金(06181)涨14.94%至1008港元,上海国金中心新店销售火爆,海外扩张迈出第一步 [3] - 卫龙美味(09985)涨6.93%,古茗(01364)涨6.46%,巨子生物(02367)涨6.36% [3] - Q3关注景气兑现度高的新消费龙头,Q4龙头有望估值切换 [4] 稳定币概念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涨13.58%,华兴资本控股(01911)涨10.04% [4]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推动2300亿美元市场规模合规化 [4] CRO概念 - 昭衍新药(06127)涨12.69%,泰格医药(03347)涨7.29% [5]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拟从60天缩短至30天,CRO行业显著受益 [6] 光伏股 - 福莱特玻璃(06865)涨7.57%,协鑫科技(03800)涨7.53% [6] - 工业硅价格反弹,多晶硅期货受消息面刺激回升 [7] 热门异动股 - 宜搜科技(02550)涨38.22%,与华为云供应商合作建设数据中心 [8] - 周六福(06168)涨20.67%,市场预期其将纳入港股通 [9] - 力劲科技(00558)涨17.65%,全年收入58.25亿港元,下半年利润环比增80.9% [10] - 英皇国际(00163)跌11.76%,上财年亏损48.4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 [11] 新股首挂 - IFBH(06603)涨42.09%,泰国即饮饮料公司,净筹资10.74亿港元 [12] - 云知声(09678)涨44.59%,AI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山海大模型 [13][14]
中信集团副总经理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
快讯· 2025-06-19 11:47
现代金融行业趋势 - 推理大模型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1] - 多模态信息分析提升智能风控能力 [1] - 人机协同模式重塑金融服务生态 [1] 金融行业核心挑战 - 便捷服务与数据安全的平衡考量 [1] - 算法可解释性带来的信任危机 [1] - 技术迭代与自主掌控的战略选择 [1] 发展建议 - 共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夯实金融AI发展根基 [1] - 共筑安全可信的发展环境,护航AI行稳致远 [1] - 共创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激发金融AI活力 [1] -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 [1] - 建议监管部门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1]
中信集团发布严正声明
金融时报· 2025-05-27 21:44
中信集团声明假冒企业事件 事件核心 - 中信集团监测到17家假冒企业通过伪造公章、签字等方式虚假登记其下属公司为股东,涉及香港和内地多个公司 [3] - 假冒行为包括向香港公司注册处和内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虚假文件,将中信宁波集团公司、中信宁波公司虚假登记为股东 [3] - 中信集团发布声明以保护公众及投资者权益,维护公司声誉 [3] 假冒企业详情 - 17家假冒企业中,6家注册于香港地区,11家注册于大陆地区 [4][5] - 香港假冒企业均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间集中在2024年4月至11月 [4] - 大陆假冒企业多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成立时间从2018年至2025年不等,其中10家成立于2025年 [4][5] - 部分假冒企业示例:中国中信集团发展有限公司(香港,2024-04-16)、华融资本运营(深圳)有限公司(大陆,2018-05-23)、华商汇科(广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大陆,2025-03-03) [4][5] 香港公司登记制度风险 - 香港公司注册处对公司设立、变更登记等申报文件不进行实质审核,股东信息存在被虚假登记的可能性 [3] 公众识别假冒企业方法 - 公众可通过中信集团官网查询《子公司名单》《经授权使用中信商标及字号的主体名录》等文件核实企业真实性 [5] - 官方查询渠道包括:"多元中信—平台公司"和"媒体中心—公告/声明" [5] - 三份关键文件的最新更新日期分别为2025年3月(授权名录)、2024年12月(香港未授权名单)、2025年4月(境内未授权名单) [6]
中信消金总经理黎成履新阜阳市副市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2:32
人事变动 - 黎成被任命为阜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此前曾担任中信消费金融总经理 [1] - 黎成全程参与中信消费金融筹备工作,2019年6月开业后担任副总经理,2022年4月升任总经理 [1] 公司股权结构 - 中信消费金融成立时注册资本3亿元,股东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35.1%)、中信信托(34.9%)、金蝶软件(30%) [1] - 开业10个月后首次增资至7亿元,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1] - 2022年中信金控成立后受让中信信托34.9%股权,持股比例增至70% [2] - 2024年底第二轮增资3亿元(中信金控出资2.1亿元、金蝶软件0.9亿元),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 [2] 监管合规 - 第二轮增资后中信金控持股70%,满足《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对主要出资人持股50%以上的要求 [2] - 注册资本提升至10亿元符合新规对实缴货币资本的要求 [2] 股东背景 - 中信消费金融现为中信金控旗下金融子公司,与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等并列 [2] - 金蝶软件作为第三大股东持续参与两轮增资,持股比例保持30%不变 [1][2]
中信股份(0026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6: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752,870百万元,税前利润132,657百万元,净利润107,755百万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百万元[1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2.00元,稀释每股收益1.97元,每股股息0.55元,派息率27.5%[13]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1.2%,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2,075,425百万元,总负债10,652,411百万元,普通股股东权益757,487百万元[1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28] - 2024年公司市值年内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17.7%)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5.52%),近四年市值累计提升超千亿港元[28]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55元,全年派息率达27.5%,较上年多派1.5个百分点[28] -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收入7528.70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和1.1%,年末总资产超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9] - 2024年公司收入合计7528.70亿元,同比增加720.38亿元,增长10.6%,其中销售收入同比增加616.36亿元,增长14.8%,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4.5%[48] - 2024年净利息收入1483.73亿元,同比减少1.46亿元,降幅0.1%;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90.93亿元,同比减少24.97亿元,降幅4.1%;销售收入4792.16亿元,同比增加616.36亿元,增幅14.8%[49] - 2024年其他经营费用1362.92亿元,同比增加98.66亿元,增长7.8%[50]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合计614.10亿元,同比减少88.00亿元,下降12.5%[51] - 2024年财务支出133.41亿元,同比增加11.69亿元,增长9.6%;财务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加4.03亿元,增长22.0%[52] - 2024年所得税费用249.02亿元,同比增加68.89亿元,增长38.2%[53] - 2024年末总资产120754.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445.05亿元,增长6.6%;总负债106524.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82.73亿元,增长6.6%;普通股股东权益7574.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3.09亿元,增长7.7%[54]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56010.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09.31亿元,增长4.1%,占总资产比重46.4%,较上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56] - 2024年末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35388.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24.84亿元,增长5.4%,占总资产比重29.3%,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58] - 2024年末吸收存款总额58479.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9.46亿元,增长7.1%,占总负债比重54.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61] - 2024年末公司存款合计584.793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8.7946亿元,增长7.1%[62] - 2024年末借款总额为245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96亿元,增长4.2%;已发行债务工具总额为14971.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60.31亿元,增长22.6%[63] - 2024年末普通股股东权益总额为7574.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3.09亿元[66] - 2024年末已授权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151.10亿元[67] - 2024年公司收入2794.69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均同比增长4.3%[68][69] - 2024年末财富管理规模26.3万亿元,增长14.1%;资产管理规模9.2万亿元,增长22.4%;综合融资规模14.9万亿元,增长7.4%[72]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2%(2023年8.99%),一级资本充足率11.26%(2023年10.75%),资本充足率13.36%(2023年12.93%),不良贷款率1.16%(2023年1.18%),拨备覆盖率209.43%(2023年207.59%)[84] - 2024年末零售管理资产余额达4.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2%[85] - 2024年末综合融资余额14.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6%[86]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实现交易规模296.04亿美元,服务客户11.53万户[88] - 截至2024年末,非居民账户及自由贸易账户贷款余额合计611.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23%[88] - 截至2024年末,科技人员5832人,科技人员占比8.91%,信息科技投入109.45亿元,占营业收入5.12%[8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为48467家企业提供16635亿元供应链融资,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4%和9%[90] - 2024年末,对公客户总数达126.6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90] - 截至2024年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0326亿元,个人普惠贷款4117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加614亿元和312亿元[92] - 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1.23亿张,较上年末增长7%,个人客户数1.45亿户,较上年末增长6%[92] - 2024年,票据业务累计向19526户企业提供贴现融资服务15780亿元,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占客户总数74%[93] - 2024年末,理财产品规模达1.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3] - 2024年科技投入总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1%,科技投入强度达3.34%[43]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15.1%,年末境外资产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9.6%[44] - 2024年4月,标普将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BBB+(展望正面)调升至A-(展望稳定),达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4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对外收入279,469百万元,同比增加4.3%[21] - 2024年先进材料对外收入325,615百万元,同比增加21.7%[21] - 2024年新型城镇化对外收入46,987百万元,同比增加8.3%[21]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百万元,同比增加4.3%[22] - 2024年新型城镇化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135百万元,同比增加137.4%[22] - 2024年综合金融服务总资产为1136978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760655百万元,增幅7.2%[23] - 2024年先进智造业务资本开支为110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923百万元,减幅45.4%[24] - 金融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30] - 实业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63.52亿元[31] - 2024年金融板块收入和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均同比增长4.3%,银行不良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6%[40] - 2024年实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4.7%,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同比小幅下降2.4%[41] - 2024年中信银行收入2132.23亿元、归属该行股东净利润685.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和2.3%[69] - 2024年中信证券收入637.89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7.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和10.1%[69] - 2024年中信信托收入53.79亿元、归母净利润26.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和0.9%,信托资产规模增长27%[69] - 2024年先进智造板块收入507.93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8.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和4.6%[132][133] - 2024年中信重工新增生效订货超150亿元,同比增长28.7%;收入80.3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5.9%和2.4%[133] - 中信戴卡铝铸件业务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11.7%[133] - 2024年公司收入325,615百万元,同比增长21.7%;资本开支11,828百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0,310百万元,同比下降19.0%;资产总额357,614百万元,同比下降1.7%[153] - 2024年先进材料板块收入3,256.15亿元,同比增长21.7%,特钢业务全年合计产量超3,000万吨[154] - 2024年中信泰富特钢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10.4%至51.26亿元;南钢股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6.4%至22.61亿元[154] - 2024年中信金属实现收入1,301.9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和8.8%[154] - 2024年中信泰富能源新能源业务发电量同比增长374%,利润同比增长9.3%至11.47亿元[154] - 2024年新消费板块收入498.72亿元,同比下降3.0%;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0.42亿元,同比下降95.9%[191] - 2024年,中信国际电讯澳门地区收入95.73亿港元、归母净利润9.10亿港元[191] - 2024年,中信出版收入16.87亿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提升4.09个百分点,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亿元,逆增长2.0%[191]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实施金融“强核”工程,实现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达96%[30] - 公司启动科技创新“磐石”行动,推进打造“2 + 4 + N”创新平台集群[32] - 2024年中信建设海外新签合同额和新生效合同额分别增长3.2倍和1.8倍,中信重工海外新增生效订单同比增幅超80%[33] - 中信金控推进本部增资,注册资本将提升至420亿元;完成中信银行264亿元面值可转债转股;向中信保诚人寿分两批增资合计25亿元,向中信消费金融增资2.1亿元[78] - 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支持增收节支规模较上年提升超25%[80] - “中信优品”累计发行规模2206亿元,年增1249亿元、增长87%[81] - 跨境投行业务落地规模超50亿美元,盘活存量资产项目落地金额190亿元,累计提供综合融资超4000亿元[82] - 中信银行总资产规模超9.5万亿元、员工超6.5万名[83] - 2024年对公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增长3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增长10%[73] - 养老金融年金管理规模提升至1.2万亿元、增长12%,养老账本用户量503.55万户、增长63%[76] - 2024年中信证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55单,承销规模703.59亿元,市场份额21.87%,IPO与再融资承销规模均排名市场第一[97] - 2024年中信证券承销境内债券5,088只,承销规模20,912.37亿元,同比增长9.49%,占全市场承销总规模的7.07%、证券公司承销总规模的15.02% [97] - 截至2024年末,中信证券境内财富管理服务客户数量累计超1,58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托管客户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 [99] - 2024年中信证券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实现翻倍[99] - 截至2024年末,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5,424.46亿元,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13.43%,排名行业第一[103] - 2024年中信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新基金备案98.83亿元[104]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27家,主承销金额151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二名、第三名[108]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4,021单,主承销规模16,472亿元,均位居行业第二名[108]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主承销绿色债券107只,主承销规模573亿元[108] - 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完成A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四单,位居行业第二名;交易金额合计238亿元,位居行业第一名[108] - 中信建投(国际)完成3家港股IPO保荐项目,募集资金74亿港元,完成215单债券承销项目,承销规模4085亿港元[109] - 中信建投证券经纪和财富管理新开发客户数同比增长63%,中信建投期货代理交易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新增客户数同比增长22%,期末客户权益规模同比增长3%[110] - 中信建投证券完成5966篇证券研究报告,其中706篇面向香港市场发布,
穿越周期的价值堡垒,解码中信股份(00267)金融实业双轮驱动密码
智通财经网· 2025-04-09 10:5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股份作为综合性集团,虽股价与内在价值背离,但“价值重估”逻辑已现,其“低估值+高股息+强韧性”组合有投资吸引力,市场或重新审视该公司,当下估值洼地或是投资黄金窗口 [1][13] 低估值、高分红承诺,市值提升及穿越周期的逻辑支撑 - 2024年公司市值累计上涨27.5%,但内在价值未充分体现,PETTM仅3.8,较行业中位数估值有50.53%差距 [2] - 公司控股多家上市企业,部分上市控股子公司市值之和达10135.44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公司当前市值2400亿港币 [2] - 市值提升空间大的原因包括紧抓政策利好、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提升资本市场沟通质效 [4] - 公司分红政策是港股标杆,上市十年累计分红超1200亿港元,近三年股息率约7%,2024 - 2026年分红比例三连跳 [5] 业绩韧性,多元协同打造“护城河” - 2024年公司业绩稳健,营业收入7528.7亿元,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 [6] - 金融业务是压舱石,2024年收入占比37.37%,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4.3%,金融科技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7] - 实业板块通过“焕星 - 造星 - 探星”行动推进产业升级,2024年归母净利润163.52亿元,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 [8] 第二曲线的“造星计划”,未来增长引擎已清晰 - 2024年公司科技投入252亿元,投入强度3.34%,连续两年超3%,获多项科技奖,有效专利突破9000项 [9] - 2025年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多领域,金融板块算力节省超30%,部分检索效率提升50%,实业领域增强科研生产能力 [9] - 公司通过“造星”行动布局新兴产业,旗下中信股权投资联盟在管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孵化科创企业超1000家 [9]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磐石行动”打造创新平台集群,放大“科技 + 产业 + 金融”协同效应 [9] 发力“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强化跨境金融服务的护城河 - 2024年公司海外资产规模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占总资产比重9.6%,海外收入突破千亿元,同比增幅21.8% [11] - 工程承包领域海外业务增长显著,中信建设新签合同额增长3.2倍,新生效合同额增长1.8倍,中信重工海外订单增幅超80% [11] - 公司海外业务覆盖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布局立足“港澳”,深耕“一带一路”,拓展发达经济体市场 [11] - 在“一带一路”沿线新签生效合同额同比增长75%至307亿元,签约多个重大项目,部分项目通车 [11] - 公司巩固在“港澳”金融竞争优势,延伸“科技—产业—金融”创新生态至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创新中心和联合实验室 [12]
中信股份2024年净利润582亿元,上市后年平均分红率达2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股份2024年业绩良好,各板块表现出色,市值上涨,公司将从多方面提升竞争力并深化改革以谋求更好发展 [2][3][6] 公司业绩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 [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55元,全年派息率27.5%,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2] - 2024年金融板块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人民币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 [3] - 2024年实业子公司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人民币163.52亿元 [7] - 2024年科技投入总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1%,科技投入强度达到3.34% [7] 金融板块表现 - 中信金控启动中信股权投资联盟生态圈,服务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1万家,覆盖率达96% [4] - 中信银行净息差变动好于市场,不良贷款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6% [4] - 中信证券境内股债承销规模、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资产管理规模保持国内领先,主要业绩指标稳定增长 [4] - 中信信托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信托资产规模增长27%,新签约信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 [4] - 中信保诚人寿新业务价值28.2亿元,新业务价值率42%,分别同比增长16%和上升10个百分点 [4] 提升金融竞争力举措 - 深度协同融合,释放综合金融价值,推出"股贷债保"联动服务模式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挥金控优势提升多领域服务质效 [3] - 加强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业务能力 [3] - 紧抓资本市场机遇,提升服务及资产配置能力 [3] - 聚集零售客群,提升财富管理能力 [3] - 加强精益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3] 风险处置成果 - 从2022年以来协同化险资产总额近820亿元,盘活70多个风险项目 [4] - 2024年实现重组盘活项目金额239亿元、项目回现金额129亿元 [5] - 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相关业务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下降0.48、0.12个百分点,风险持续收敛 [5] 市值与分红情况 - 2024年内市值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17.7%)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5.52%),近四年来市值累计提升超千亿港元 [6] - 上市十年来累计分红超1200亿港元,年平均分红率为25.3%,近三年股息率约7% [6] 未来发展规划 - 抓住政策利好,利用科技创新、消费复苏等机遇发展业务 [6] - 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精益管理,重新审视顶层设计和业务结构,谋划"十五五"规划,投向重点业务及领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提升资本市场沟通质效,优化年报信息披露、加强沟通,收窄综合性折扣 [7] - 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领域,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以提升"走出去"竞争力和"引进来"吸引力作为国际化发展主线 [7]
中信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582.02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3-28 21:4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股份2024年经营业绩良好,规模、质量、效益整体稳健,推进金融“强核”、实业“星链”工程深化改革,各业务板块表现出色 [2][3]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达7528.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 [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55元,全年派息率27.5%,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2] - 2024年市值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近四年市值累计提升超千亿港元 [2] - 上市十年来累计分红超1200亿港元,年平均分红率为25.3%,近三年股息率约7% [2] 改革举措 - 2024年启动金融“强核”、实业“星链”两大工程,全面深化改革 [2] 金融业务 - 以“强核”工程牵引,发挥金控公司统筹赋能作用,带动五大核心金融业态升级 [3] -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服务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覆盖率超96% [3] - 金融科技水平提升,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12项,是获奖最多的金融企业 [3] - 2024年金融子公司整体表现良好,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26.49亿元,同比增长4.3% [3] - 中信银行营收、净利润、拨备覆盖率三项指标正提升,中信证券主要财务指标和业务规模保持行业第一 [3] 实业业务 - 以“星链”工程为抓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培育行业领军企业 [3] - 前瞻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成立中信股权投资联盟,在管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直接投资孵化科创企业超1000家 [3] - 依托券商投研优势,前瞻研判具身智能等领域机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3] - 2024年实业子公司实现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63.52亿元 [4] - 中信农业定增隆平高科等工作有序推进,增强优势业务竞争力 [4] - 中信泰富特钢和南钢股份助力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4] - 中信戴卡“一体化压铸”实现市场突破,点亮非洲首座“灯塔工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