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旅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山海之美文体之韵为振兴增光添彩
辽宁日报· 2025-06-12 09:02
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效 - 2024年辽宁接待游客65219.7万人次、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25.9%,提前完成三年行动目标[1] - 文体旅领域呈现"出圈出彩""热辣火爆"态势,形成浓墨重彩的融合发展答卷[1] - 近3年通过1+1+1>3的融合公式,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6] 政策与机制建设 - 2023年6月召开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释放强烈支持信号[4] - 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出台24项政策措施和110项重点工作指导意见[4] - 高规格成立省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的工作新格局[4] 项目投资与产业培育 - 2024年新建续建640个文体旅项目,完成投资285.6亿元[5] - 组建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推动资源整合,大连博涛文化科技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5] - 新增20余个国家级旅游品牌,20余条线路入选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10][11] 业态创新与场景融合 - 形成赛事经济、冰雪经济、票根经济等五大新经济形态,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质变[8] - 创新推出"空中瞰长城"航线、"船上到岸上"邮轮消费等海陆空新玩法[9] - 沈阳红梅文创园、大连熊洞街等工业遗址改造项目成为新时尚打卡地[9] 消费拉动与品牌效应 - 2023年体育赛事拉动消费53.8亿元,演唱会/音乐节收入达5.51亿元[12] -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宣传口号结合四季旅游特色激活市场[11] - 非遗工坊达279家带动乡村振兴,阜新矿区转型户外运动基地辐射12个村庄[13]
文旅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6-09 09:02
文章核心观点 - 辽宁省正通过主动走出去和精准招商的策略 积极推动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 目标是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 [1] - 行业通过举办系列招商推介会并取得显著成果 包括项目签约和意向投资额巨大 显示强劲发展势头 [1][2] - 行业着力做实省级重点项目并强化全周期服务与金融支持 以加速项目引育和建设 [2] 招商活动与成果 - 在京津冀招商推介会上发布六大类92个文体旅招商项目 现场签约10个项目 签约金额达66.5亿元 [1] - 在长三角招商推介会上重点推介110个文体旅融合产业项目 现场签约10个项目 意向签约额达78.6亿元 [1] - 全省14个市分别组成招商团队 结合地区优势开展特色招商活动 [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2024年行业新建、在建、续建文体旅、农文旅、文商旅等融合项目640个 完成投资总额285.6亿元 [2] - 行业强化对重点项目的要素供给服务 在用地用海用林、能源、环保等方面打通难点堵点 [2] - 行业加强项目融资 推动政银企对接 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省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 [2] 金融支持政策 - 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等14个单位出台《金融支持辽宁省文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 方案包含四大方面16条具体举措 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 加大信贷资源投入以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2] 未来规划与活动 - 行业将以举办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为契机 举办系列推介和专题招商活动 [2] - 活动将吸引涉文体旅的央企和民营头部企业参与 进行项目对接与合作洽谈 [2]
足球该有的模样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5
赛事表现与影响力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上座率直逼中超联赛,场均观赛人数超万人 [1] - 赛事通过城市营销和网络热梗引爆社交平台,线下文旅收入显著提升 [1] - 13支球队代表江苏13个地级市,形成城市荣誉之战,如"早茶德比""楚汉之争"等特色对决 [1] 赛事设计与参与 - 赛事参与者包括职业球员和业余选手,涵盖个体工商户、大学生、上班族等群体 [2] - 票价亲民(10元),附送土特产如萝卜干,降低观赛门槛 [2] - 队徽设计融入城市特色元素,如南通的狼图腾、盐城的麋鹿、淮安的奔马等 [2] 文化与地域特色 - 赛事充分展现江苏地域文化,如"散装江苏"梗和城市间竞争关系 [1][2] - 绿茵场内体现纯粹体育精神,无假球黑幕,强调真刀真枪较量 [2] - 场外通过文旅优惠(景区免门票、消费优惠)推动游客接待量增长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3] - 城市间通过赛事加深合作,共同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3] - 赛事模式与"村超""村BA"类似,体现草根足球的全民参与魅力 [2]
文旅“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辽宁日报· 2025-06-02 09:29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沉浸式戏剧《老酒馆》通过场景还原、角色扮演、线索解谜等形式实现"戏剧+街区+科技"融合 每周两场演出构建"可参与、可沉浸、可传承"文旅新场景 [1] - 辽宁省明确提出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场景 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深度融合 [1] - 冰雪旅游通过差异化优势与民俗、温泉等活动结合 春节假期沈阳进入冰雪游热门城市前五名 [1] 温泉及赛事经济 - 辽宁省依托11家五星级温泉旅游企业(占全国1/4) 开发康养、旅居、亲子游等新产品 [2] - "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推动马拉松等赛事进景区 通过特色线路和文旅活动展示城市魅力 [2] - 音乐节和IMAX影院拉动"票根经济" 省科技馆《哪吒2》放映期间省外观众占比达48.66% [2] 文化展览吸引力 - 辽宁省博物馆特展及文创产品成为爆款 5月2日创下单日32261人观展纪录 [3]
贵州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县域尝试”
新华网· 2025-06-01 07:33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 镇远古城拥有2200余年历史 包含青龙洞古建筑群 镇远城墙等12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 融合江南园林与山地建筑特色 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1] - 镇远县在2024年5月出台"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三年行动方案" 提出常态化开展赛龙舟体验项目 支持非遗体验进民宿 餐厅 舞台 景区 目标2025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1] - 2024年端午节期间 镇远组织50余支龙舟队 约20项文体活动 展现体育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心 [1] 足球赛事带动区域经济 - "村超"全国赛陕西 山西 上海 重庆等多赛区同步比赛 共创共享流量和快乐足球氛围 助力各地文体旅融合发展 [2] - "村超"系列赛事助力榕江2023年吸引游客超760万人次 2024年超940万人次 2025年目标超1000万人次 [2] - 榕江推出《小小的足球大大的梦想》发展实施方案 提出构建"本地联赛-全国赛事-国际交流赛事"三级矩阵 目标2030年年办赛600场 参赛4万人次 [3] 足球产业战略规划 - 榕江实施"三步走"战略:2023年"榕江人自己玩" 第二步"吸引全国人民一起玩" 第三步"吸引全世界人民一起玩" 打造国际影响力草根足球品牌 [2] - 规划构建"村超"社会足球+"班超"校园足球+"逐梦"职业足球的人民足球体系 目标将榕江打造成国家重要足球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3] - 计划到2026年参加"班超"校园足球学生占全县50% 2028年达70% 2030年达80% [3] 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 榕江将足球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一战略 第一赛道 第一产业 第一事业 把"村超"作为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重要抓手 [4] - 端午节期间将"班超"总决赛融入"村超"赛场 促进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同步提升 带动县域假日消费和经济发展 [2]
朝阳全方位提升软硬件迎接盛会——为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5-29 15:41
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筹备 - 朝阳市作为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承办地,通过筹备工作全面展示旅游资源,目标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西有敦煌 东有朝阳"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1] - 大会期间将举办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发布牛河梁遗址最新考古成果,提升朝阳文化国际影响力 [2] 重点项目升级改造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历经7个月升级改造后于"五一"假期重新开园,成为游客首选目的地 [1] - 公园改造包括化石数量从435块提升至超8000块,新增超级巨幕地层剖面投影和巨幕3D裸眼秀,并对停车场、导览系统、景观环艺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1] - 2023年以来朝阳市建设文体旅项目63个,包括凤凰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牛河梁遗址维护修缮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运营 [2] 文旅IP推广与营销 - 朝阳市推出"宝藏之城 神秘朝阳""朝阳花开 欢迎你来"等文体旅IP,通过高铁列车冠名、京津冀专场路演等方式推广城市标签 [2] - 举办"三阳开泰""西有敦煌 东有朝阳"等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 [3] 基础设施与服务提升 - 为迎接大会,朝阳市对交通、道路、酒店、公厕、停车场等一大批项目进行升级 [3] - 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保护展示、北票四合屯化石等重点文体旅项目持续建设中 [2]
“艺境共生·博物华章”博物馆沉浸交响音乐会在沈阳举行
新华网· 2025-05-12 10:10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艺境共生·博物华章"博物馆沉浸交响音乐会,于5月9日在沈阳博物馆举行 [1] - 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指导,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文物局)主办,沈阳博物馆与沈阳交响乐团联合承办 [3] 活动内容 - 音乐会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紧扣"守护文明根脉、传承历史记忆"的核心脉络 [3] - 沈阳交响乐团首席演奏家团队演绎了《梁祝》(选段)、《小夜曲》第一乐章等十余首经典曲目 [3] - 观众可漫步展厅,体验"音乐叙事"与"文物叙事"的双重共鸣 [3] 活动意义 - 活动是对"博物馆+"战略的实践,打破"静态观展"模式,用音乐激活文物故事,使博物馆成为可听、可感、可互动的文化磁场 [5] - 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注入新活力与动能 [5] 后续活动 - 该音乐会拉开了沈阳市纪念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序幕 [5] - 5月18日将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南院区广场举行"传承与创新——5·18国际博物馆日"沈阳主场活动,包括摄影展作品巡展、文物保护知识挑战赛、主题游径出发仪式、文博讲堂等活动 [5]
省总工会十项措施惠职工助消费
辽宁日报· 2025-05-06 09:12
工会消费券政策升级 - 每年发放一次工会消费券用于购买日用消费品、文化旅游产品等 [1] - 工会会员节日慰问品年支出上限从1800元提升至2000元 [1] - 工会会员结婚慰问品标准提升至不超过800元 [1] 职工疗休养计划 - 各单位需制定年度职工疗休养计划并明确周期 [1] - 依法推进职工疗休养权益落实 [1] - 规范有序扩大职工疗休养活动覆盖面 [1] 文体旅活动安排 - 每年安排两次全员参加的职工文娱、体育活动 [1] - 文体活动个人项目最高奖品不超过1000元 团体项目人均不超过500元 [1] - 不设奖项的集体活动可发放人均不超过100元纪念品 [1] - 每年可组织会员观看电影等文化活动 标准为人均不超过300元 [1] - 每年可组织春秋游最多4次 单次行程不超过2天1晚 [1] 职工技能培训 - 基层工会配合开展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 [2] - 确保企业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 [2] - 工会经费可适当补助职工教育培训 [2] 慰问标准提升 - 生日慰问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 [2] - 生育慰问标准提升至不超过1500元 [2] - 退休离岗纪念品标准提升至不超过1500元 [2] - 直系亲属去世可赠送300元以内实物 [2]
成都将举办世运会,要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6:33
赛事经济与文旅融合 - 四川借力世运会推动健身场地设施建设,2024年全省人均体育面积比2022年提升27% [2] - 2023年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带动旅游消费126亿元,预计世运会将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及家属朋友来川 [2] - 世运会带动体育消费升级,刺激酒店、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并促进智能运动装备、智能场馆、户外器材等体育制造业发展 [2] - 四川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利用世运会等赛事流量创造经济增量,转化体育市场优势为发展动能 [2][3] 文旅推广与消费场景 - 成都以世运为媒,融合"商文旅体健展"资源,构建多样化赛事消费场景,打造"成都消费"品牌 [4] - 成都联动重点商圈、景区及生活消费平台开展世运主题营销,开设线下特许零售店超40家,并推出"成都世运号"航班和世运会主题高铁 [4] - 四川通过世运会推广文旅,结合传统文化(如司马相如、李白)与现代IP(如哪吒、刀郎、李子柒)打造旅游新名片 [3] 入境游服务优化 - 成都推动21个境外电子钱包在蓉实现移动支付,5086台ATM机和1306家银行网点提供外卡取现及现金兑换服务 [4] - 天府国际机场、宽窄巷子等重点区域设立AI智能翻译屏,提供14种语言实时翻译服务,重点餐饮企业实现双语菜单全覆盖 [5] - 成都离境退税商店增至429户,优化离境退税流程以提升境外游客便利度 [5]
成都世运会8月启幕,四川喊你“跟着赛事去旅行”
新京报· 2025-04-29 13:26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在成都开幕,今天(4月29日)是倒计时100天。 国新办当日举办新闻发布会,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现场推介四川文旅:"我 们诚挚邀请各位携家人'到成都观赛,来四川旅游',体验世运项目的激情、领略巴山蜀水的秀美、感受 幸福美好的成都。" 为此,四川加强整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 发展。去年10月开行"世运"主题大篷车,沿着5条线路把21个市(州)串联起来,把世运会项目的推广 体验与各地赛事和节会结合起来,把赛场与景区景点、城市地标结合起来,累计吸引超20万市民和游客 深度参与,带动各个地方推出200多项"赛事+旅游"活动,推介旅游景点、商圈200多个,有力促进了赛 事经济和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川的文旅资源非常丰富,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有很多打卡地值得品味。"杨兴平介绍,四川 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有三星堆、九寨沟,也是大熊猫的故乡。古蜀文明、三国文化、民族 文化交相辉映,川酒、川茶、川菜、川剧蜚声中外。省会成都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活力的城市之一,街 头巷尾遍布的火锅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