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ibe Coding
icon
搜索文档
AI大神卡帕西最新演讲:AGI从幻想到落地,先要直面三个现实
36氪· 2025-06-19 20:09
软件3.0生态重构 - 软件3.0以"提示词即程序"范式颠覆传统编程,将提示词与系统设计、模型调优融合为新生产力,而非简单叠加手工代码与机器学习[2] - 软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手工敲代码的软件1.0、机器学习训练模型的软件2.0、提示词驱动的软件3.0,后者正以不可逆转趋势挤压前两代生存空间[6] - 大语言模型具备"多面手"属性,可切换数字水电工、代码生产工厂、应用开发者、在线管家等角色,彻底重构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逻辑[7] LLM心理学与认知缺陷 - 当前大模型存在"锯齿状智能"现象:能解决高难度任务但可能在常识判断上出错,如能解偏微分方程却分不清9.11和9.9大小[10][12] - "顺行性遗忘"指大模型对话记忆局限,每次对话都是全新开始,缺乏持续学习能力,需通过系统提示学习划定能力边界[14][16] 人机协作框架 - "部分自主性"框架需平衡AI自主决策与人类信任,通过自主性调节器动态控制AI自主度,如Cursor从Tab键补全到智能体全包模式[17][18] - 人机协同需快节奏验证(10秒内批改AI方案)与严格边界划定(强制代码包含指定函数),防止生成无法运行的玄学代码[21] - 技术落地需跨越Demo到产品的鸿沟,Waymo案例显示完全自主性不现实,部分自主性才是实用解决方案[23] 智能体开发生态 - Vibe Coding概念催生数千家初创公司,但实际应用中AI光速编程效果易失效,暴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24] - 开发工具链呈现新旧割裂:老工具文档复杂难懂,新工具文档简洁清晰,需DeepWiki类知识整理工具自动关联API等资源[27] - 智能体作为"双语翻译官"连接人类与计算机程序,推动开发范式从人适应机器转向机器适应人[30] 行业变革方向 - 务实创新应聚焦半自主系统开发、软件3.0范式转型、大模型基础设施化三大方向,而非空谈AGI目标[31] - 未来胜出者将是最懂人机协作的团队,这场变革本质是生产关系的重构,类似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改变[31]
对话言创万物创始人:AI Coding 是在「垒砖」,我们想用 AI「盖房子」
Founder Park· 2025-06-17 17:49
AI Coding与AI SWE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与核心观点 - AI Coding是当前最火热的AI赛道之一,模型代码能力的提升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1] - Vibe Coding虽受非专业人群关注,但严肃软件生产场景复杂度远超预期[2] - 软件开发是构建数字世界的基础产业,写代码仅占软件工程全链路的30%以下[3][11] - AI SWE(AI软件工程)是价值极高的存量市场,2025年初前TikTok算法负责人陈志杰创立言创万物专注该领域[4]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AI SWE覆盖场景广泛且复杂,目前尚无公司能解决所有环节问题,预计未来将出现多家高价值公司而非垄断[15] - 大厂推进速度未必快于创业公司,如GitHub Copilot体验已被Cursor超越,谷歌Jules工具表现平平[15] - 创业公司优势在于:用户因单点体验不佳易流失、技术迭代快打破现有优势、资源投入更聚焦(Cursor早期仅30人团队)[16] 技术演进路径 - AI对SWE影响分阶段:当前L2阶段(局部任务自动化)→L3(模块级自动化)→L4(系统级实施)→L5(SWE AGI)[38] - 未来产品形态将突破传统IDE框架,通过控制台调度多Agent协同工作(编码/测试/修复等),开发者仅需验收结果[19][20] - AI擅长解决SWE中的"人为困难"(占工作量70%),如规范遵循、沟通协调、进度估算等痛点[25][26] 公司战略与产品方向 - 言创万物聚焦"大粒度任务自主完成",从目标导向而非代码导向设计产品,强调Agent对工具的调用能力[23][24] - 当前MVP版本已含10万行代码,复杂度远超表面"套壳"应用[50][52] - 团队30余人中90%为工程师,采用AI原生工作模式,效率达大厂时期的2-5倍[31][49] 未来工程师角色演变 - 高阶工程师将转变为"Agent管理者",1人可协调100个Agent并行工作,专注创造性架构设计[42][43] - 初级工程师可能被快速替代,但技术决策仍需人类工程师兜底最后5%关键问题[41] - 衡量标准从代码量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Result as a Service"新型工作模式[40][44] 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当前AI在架构设计中的局限在于缺乏隐性经验,需系统性接入业务场景知识[37] - 需构建AI专属基础设施:沙盒隔离系统(E2B)、多Agent通信协议(MCP)、服务发现机制等[19][47] - 软件工程原则将重构,现有面向人类的开发范式(如函数封装)可能被Agent-centric模式取代[33]
深度|吴恩达:语音是一种更自然、更轻量的输入方式,尤其适合Agentic应用;未来最关键的技能,是能准确告诉计算机你想要什么
Z Potentials· 2025-06-16 11:11
Agentic系统构建 - 从讨论"是否是Agent"转向"Agentic性光谱"的思维转变 更有效减少定义争论[4][5] - 实际应用中更多机会集中在简单线性流程自动化 而非高度自治的复杂系统[6][7] - 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现有工作流拆解为可自动化的"微任务"并建立评估体系[7] AI开发关键技能 - 掌握LangGraph/RAG/memory/evals等工具的组合应用能力 如同搭建乐高积木[9][11] - 建立系统性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可避免在错误路径上浪费数月时间[10] - AI辅助编程显著提升开发效率 但部分企业仍禁止使用[15] - 语音技术栈(voice stack)被严重低估 在降低用户交互门槛方面潜力巨大[15][18] 技术演进趋势 - MCP协议通过统一API标准显著简化数据对接流程 使集成成本从N×M降至N+M[21][22] - Agent间协作仍处早期阶段 跨团队Agent协同目前几乎没有成功案例[23] - 语音交互面临延迟挑战 需采用预响应机制等技巧优化用户体验[19] 初创企业建议 - 执行速度是初创企业成功的第一关键指标[26] - 技术知识深度比商业知识更为稀缺和关键[26] - 编程能力将成为基础技能 能明确表达需求比编码本身更重要[24]
深度|GitHub CEO :真正的变革不是程序员被AI取代,而是写代码的起点、过程与目的正在被AI重构
Z Finance· 2025-06-15 10:05
核心观点 - AI正在重构软件开发的起点、过程与目的,从代码自动补全到多模型Agent协作,开发者角色从执行者转变为系统指挥者[1][2] - GitHub Copilot将正式开源,延续VS Code的开源策略,推动开发者生态创新[2][17] - 未来软件架构将融合确定性代码与非确定性生成,开发者需在自然语言抽象与代码实现层间切换[24][25] - Agent系统将形成互联生态,个人Agent与工作Agent分工协作,改变知识工作范式[40][42] 技术演进路径 - 2020年GPT-3/Codex首次实现无编译器支持的语法完美代码生成,颠覆传统编程认知[1][5] - Copilot预览版数据显示AI生成代码占比达25%(Python更高),用户净推荐值72分(-102-100范围)[5][6] - 从Tab补全(延续20年IDE传统)到"氛围编程",AI缩短"想法→实现"周期,保持开发者心流状态[7][10][32] - 多模型协作成为趋势,代码补全用低延迟模型,Agent任务用强工具调用模型[16][22] 开发者角色转变 - 工程师核心能力转向验证Agent输出,确保符合业务目标与安全要求[13][31] - 编程教育仍需重视系统思维培养,基础计算机科学知识成为现代通识教育[11][12] - 开发者需掌握"技艺进化"能力,20年前全栈工程师概念不存在,未来需持续适应AI工具[14][15] - "匠心"不会被取代,但可委托Agent处理测试、修Bug等繁琐工作,专注创意实现[33] 行业生态影响 - VS Code十年更新超100版本,Copilot开源将激发IDE插件、代码迁移工具等衍生创新[17][22] - 允许"自带密钥"连接第三方模型(如OpenAI/Olama),推动多模型协作生态[22] - 技术债务转化市场显现,COBOL→Java等遗留系统迁移需求催生新商业机会[22] - 零代码门槛降低催生新型开发者,但复杂系统架构能力仍为专业壁垒[35][36] 未来趋势预测 - 操作系统内核持续存在,但用户界面将Agent化,如Jarvis式智能助手[26][27] - 实时生成的一次性应用兴起,解决特定需求后自动销毁,降低软件维护成本[27][28] - Agent间通信协议标准化,形成跨设备/场景的智能体网络[39][40] - 软件工程领域出现"杰文斯悖论"——效率提升刺激更多需求产生[38]
Z Product|Lovable背后关键产品,YC校友Supabase再融两亿美元,Vibe Coding的全栈开发工具
Z Potentials· 2025-06-12 12:24
Vibe Coding与Supabase的兴起 - Vibe Coding由OpenAI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提出,核心是以自然语言驱动编码,AI生成原始代码,降低编程语言限制,聚焦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2] - Supabase作为Firebase开源替代方案,提供Postgres数据库、身份验证、实时API等后端服务,GitHub星标超8万[3][6] - 客户案例显示Supabase节省75%开发时间,基础设施成本减半[5] Supabase核心技术架构 - **数据库**:基于PostgreSQL构建,内置身份验证与精准访问控制,每个项目为独立Postgres数据库[3] - **身份验证**:整合Google、Apple等十多个平台,快速搭建多渠道认证体系[4] - **边缘计算**:自动扩展后端资源,支持Node.js项目平滑迁移,降低人力成本[4] - **存储功能**:开源多类型内容存储,与身份验证/数据库集成,支持API管理权限[4] - **实时功能**:提供数据同步解决方案,适用于协作工具、聊天室等实时应用[4]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 - 成立于2020年,联合创始人Paul Copplestone(B2B领域连续创业者)与Ant Wilson(金融科技背景)[6][8][9] - 2025年4月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Accel领投,投后估值20亿美元,7个月内估值从9亿翻倍[12][13] - 开发者社群达170万人,注册率因Vibe Coding(如Cursor)过去三月翻倍[12][13] 产品定位与市场影响 - 初期定位"实时Postgres",后调整为"Firebase开源替代品",Hacker News热度历史第二(仅次于Stripe)[11] - 数据库部署量从80增至800个,从实验性工具转变为实用基础设施[11] - 创始人称未来十年社区将扩展至企业用户,与AI编程趋势深度绑定[12]
喝点VC|a16z合伙人:开发者市场或成为AI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万亿级市场;当前模型最致命的缺陷是永远不愿承认"我不知道"
Z Potentials· 2025-06-07 14:47
AI编程市场潜力 - AI编程是AI领域第二大市场 仅次于纯聊天机器人 若看同质化市场则可能排名第一[3][5] - 全球3000万开发者人均年创造价值10万美元 总量达3万亿美元 仅部署基础编程助手即可提升15%效率 潜力远超当前AI领域2000亿美元年度投资规模[11] - AI编程延续用户既有习惯 如替代Stack Overflow查询 未来需求将更多转向AI模型[9] 开发者工具演进 - IDE集成工具如GitHub Copilot和Cursor实现工作流嵌入 从单行补全到整段生成 甚至通过自然语言调用命令行工具[16] - 资深开发者使用模式进阶:先写抽象需求文档 与AI讨论可行性 持续对话理清思路 最终生成代码时需注入编码规范等上下文[17] - 工具支持实时数据源对接 如通过FireCrawl抓取最新文档 解决模型训练数据滞后问题[17][19] 技术局限性 - 常见问题生成代码易如反掌 但缺乏训练数据的新颖需求需精确描述 难度指数级上升[12][23] - 模型致命缺陷在于不愿承认"我不知道" 常自信给出不存在函数 且错误后更难纠正[24][25] - 分布式系统优化等专业领域暂难受益 因AI无法实时获取系统状态 需人工干预[22] 编程范式变革 - Vibe Coding打破技术壁垒 非开发者可直接操控计算机 类似博客浪潮 催生全民开发个人软件趋势[27][28] - 未来开发者核心能力转向问题定义 算法理解 系统架构设计 代码实现细节将专业化[30][34] - 形式化语言不会消亡 因其能简明表达意图 但可能发展出自然语言与形式化混合的新语言[33] 系统迁移挑战 - AI迁移遗留代码(如COBOL)需先反推需求文档再重新实现 直接转译会保留旧语言怪异特性[39] - 现代框架间转换(如Angular到React)较易 但跨子系统状态迁移需系统探查能力[40] - 开发过程中AI自动留存的意图记录形成元数据 可能催生革命性开发范式[36] 不确定性管理 - AI大幅扩展软件不确定性边界 类似网络时代但更甚 微小输入变化可导致输出剧烈波动[41][43] - 需调整预期 如将AI违规概率降至训练有素人员的50%即达标 而非追求绝对控制[45] - 提示词(Prompt)成为AI领域的"窄腰"抽象层 封装底层复杂度 未来可能发展出结构化提示语言[46][50]
Z Event|WWDC25直播之夜:线下一起看直播,聊聊如何在苹果生态搞钱!
Z Potentials· 2025-06-06 10:44
WWDC25直播之夜活动 - 活动由Vibe Friends联合Z Potentials、Z Finance、i友未来社区共同主办 旨在聚集50位苹果生态参与者探讨通过Vibe Coding实现商业价值 [1][9] - 活动形式包括集体观看WWDC25发布会直播 并设置开放麦环节供参与者分享App开发心得及苹果生态商业见解 [2][3] - 活动提供夜宵饮品等能量补给 时间为2025年6月9日23:00至6月10日03:00 地点为北京东升大厦 [4][5][7] 活动流程设计 - 前30分钟为签到社交时间 随后1小时为开放麦自由讨论 最终2小时为Keynote直播与夜宵派对 [6] - 活动免费参与但限定50人名额 需通过二维码报名 具体地址将在报名成功后通知 [7][8] 苹果生态关注焦点 - 活动内容显示行业对Apple Intelligence、iOS 19、macOS 16等新系统更新保持高度关注 尤其聚焦商业应用场景 [2] - 开放麦环节设计反映开发者群体对苹果生态变现路径(如App盈利模式)存在持续探讨需求 [3]
商业头条No.75 | AI编程等待“失控”
新浪财经· 2025-06-01 11:13
行业趋势 - AI编程工具正在颠覆传统编程方式,由AI编写的代码占比已达20%-30% [1] - 编程成为AI现阶段最适合落地的场景之一,可能最先实现AGI和完全自动化 [1] - 自然语言编程(Vibe Coding)成为新范式,用户通过对话即可生成代码 [4] - 全球创业者争相进入AI Coding赛道,中国互联网大厂如美团、字节、阿里、百度等均已布局 [2][6] 核心公司及产品 - **Cursor**:由Anysphere开发,集成代码生成、修改、审查、调试全流程,支持跨文件分析,4个月估值涨550%至26亿美元,ARR超1.5亿美元 [3][7] - **GitHub Copilot**:微软与OpenAI合作推出,用户超1500万,年化收入超3亿美元 [7] - **Windsur**: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首创"Copilot+Agent"融合模式,服务80万开发者和1000+企业客户 [7] - **Devin**:Cognition AI开发,订阅价500美元/月,估值20亿美元,支持端到端应用开发 [7] - **中国厂商**:阿里通义灵码(插件下载量超1000万)、腾讯云AI代码助手(服务数千家企业)、字节Trae(海外版支持Agent模式)等 [7] 技术路线与商业化 - **Copilot路线**:以IDE代码补齐为主,人主导、AI辅助,代表产品包括Cursor和国内大厂工具 [9] - **Agent路线**:AI端到端执行全流程开发,技术门槛高,采纳率仅30%,代表公司为蔻町智能 [9][10] - **垂直化部署**:硅心科技选择私有化部署路线,契合中国企业代码安全需求,2024年营收预计6000万人民币 [10][11] - **社区模式**:新言意码推出Youware社区,日活数万,探索工具+社区商业模式 [12] 投资与竞争格局 - 中国AI Coding初创公司面临融资挑战,投资人认为类Cursor产品缺乏先发优势,C端付费意愿低,B端市场进展慢 [14] - 2024年奇绩创坛投资的6家AI编程初创公司几乎全军覆没,10余家团队大部分已退场 [14] - 初创公司机会在于传统行业代码重写,解决旧系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16] - 峰瑞资本认为中国团队在ToC产品能力上有潜力复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 [15] 未来展望 - 技术阶段目前处于L2-L3(代码补齐至端到端开发),终极目标是L5(自动迭代商业化闭环) [15] - 可能通过Agent重构底层代码生态,打破巨头主导的封闭体系,实现"代码平权" [17]
终于不用羡慕老外了!美团竟然做出了类似V0&Bolt的AI编程神器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05-27 15:24
美团NoCode产品分析 产品核心能力 - 零代码应用生成工具可构建复杂多页面产品 支持动态网页生成、AI自动优化、数据库集成等完整开发生命周期功能 [1][3][32] - 展示类网页生成测试中 对特斯拉财报文档的图表呈现效果优异 动效完整且主题色应用准确 [2] - 商品管理工具测试中一次性生成功能完整的产品 包含商品CRUD、库存操作记录、响应式设计等23项功能模块 库存总值显示¥571,496 [5][8][11][13] - 路径规划工具成功集成谷歌地图API 实现地点拖拽排序、路线可视化等复杂交互 需修复地图样式冲突问题 [17][20][27][30] 技术实现特点 - 采用TailwindCSS 3.0+框架 支持专业图标库和Google Fonts 商务配色方案严谨 [4][7][13] - 错误自修复机制可分析React组件缺失value属性等复杂问题 提供具体修改方案 [14][15] - Dev Mode集成Cursor IDE功能 支持代码片段修改与实时预览 [31][32] - Database服务实现云端数据存储 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完成数据迁移 [32] 设计规范体系 - 视觉设计遵循Bento Grid风格 主背景色F9F8F4 高亮色DA7759 强调超大字体对比 [4] - Neubrutalism风格项目采用4-8px黑边框 霓虹绿(00FF88)主色调 实现不对称布局 [19][21] - 严格禁用emoji作为主要图标 要求使用Font Awesome等专业图标库 [7][11] - 动效设计模仿Apple官网 滚动交互配合CSS动画过渡 [4][26] 行业意义 - 填补国内Vibe Coding领域空白 功能对标海外V0/Bolt等产品 [1][33] - 降低开发者使用门槛 测试案例显示非技术人员可完成复杂系统开发 [16][34] - 数据库与API集成能力使生成产品具备商业应用价值 非演示级项目 [3][17][32]
晚点对话明超平:他们不信 AI coding 会是新的创作方式,我很开心
晚点LatePost· 2025-05-27 11:02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创始人明超平是1995年出生的AI产品创业者,被中国顶尖投资人视为最抢手的AI产品创始人之一 [4] - 创业7个月来保持低调,专注于产品打磨,直到产品ready才接受采访 [4] - 拥有横跨硬件、软件、互联网和AI的多样化产品经验:一加手机影像、字节剪映App、月之暗面音乐视频生成产品 [7] 产品理念与定位 - YouWare定位为"vibe coder's community"(氛围编程者社区),旨在激发非开发者的编程创作欲望 [9] - 不同于大多数AI产品只解决"能力"问题,YouWare通过社区提供"动机"和"触发器"来激发创作 [9][10] - 产品设计理念受Instagram启发,认为环境而非工具决定用户行为和创作行为 [18] - 产品logo采用中国结元素,体现"做自己"的设计理念 [60][61] 产品发展历程 - 2023年9月离开月之暗面创业,未推出产品就连融两轮,估值达8000万美元 [4] - 2024年3月初上线第一版"手搓"半成品,上线第二天即获得近4000个用户上传项目 [4][7][21] - 中间探索过3个产品方向(Figma生成网页、Notion变网站、Linktree聚合网页),后回归最初BP版本 [10][11] - 3月下旬经历一次病毒式传播,访问量从数千飙升至超100万,但公司主动放弃了这波流量 [26][27][28] 技术架构与创新 - 采用"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理念,最大化利用智能红利而非追求可控性 [12][13] - 选择coding作为token价值最大化的路径,因代码可复用且是模型最擅长输出的内容 [14] - 自研AI coding Agent用户占比达70%,用户反馈处于第一梯队 [45] - 未来规划构建Agents网络,探索人-Agent-Agent三重网络效应 [42] 商业模式与增长 - 未来商业模式以广告为主,订阅用于摊平token成本,目标是让token免费 [39] - 推出Knots激励系统,浏览量、推荐值和用户反馈决定奖励,已逐步削弱激励强度 [34][35] - 增长策略强调"go viral",已识别设计师和学生两类核心用户群体 [35][36] - 计划推出创作者广告分成机制,未来可能100%收益归创作者 [39] 行业洞察与趋势判断 - 认为AI coding将解锁新的Snapchat、Instagram、YouTube和TikTok级别机会 [19] - 预测未来coding创作将从"写代码"变为"选代码",用户角色类似导演 [20] - 观察到AI产品过于效率导向的隐患,强调需要更多元、有趣的产品 [20] - 判断眼镜类硬件可能通过极致减法成为AI接入现实世界的重要设备 [46][47] 团队与文化 - 公司原则强调"Think Different"和"Trust Default",鼓励为了不同而不同 [57] - 团队文化偏向非对抗性,将创业比作创作活动而非战争 [59] - 目前团队规模约20人,正在招募推荐算法等人才 [33][35] - 创始人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自称"早C晚A"(早上C区工作,晚上A区居住)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