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
搜索文档
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人民日报· 2025-10-23 07:38
两岸关系发展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女士致贺电 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1] - 国务院台办表示将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 加强与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的沟通联系 [1] - 明确"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 是两会受权协商的前提 [1] 两会对话机制 - 由于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5月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对话沟通机制处于停摆状态 [1] - 民进党当局若想重启两会对话沟通机制 必须承认"九二共识" [1] 纪念台湾光复 - 大陆方面将举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2] - 举行纪念大会旨在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铭记抗战历史 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 共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2] - 纪念大会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 大会前后还将组织参访交流活动 [2]
国台办: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新华网· 2025-10-22 16:23
两岸关系政策立场 - 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1] - 大陆方面愿意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各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促进交流合作 [2] - "九二共识"被定义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 [2][3] 对台交流与合作意向 - 大陆方面愿意加强与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的沟通联系、交流交往 [1] - 大陆方面愿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同中国国民党加强高层往来巩固增进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 [2] - 大陆方面对郑丽文女士表态愿意赴大陆访问交流持欢迎态度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对民进党当局的立场 - 由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对话沟通机制自2016年5月以来处于停摆状态 [2] - 民进党当局想要重启两会对话沟通机制就必须承认"九二共识" [2] - 民进党当局否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站在了台湾主流民意对立面 [3]
从“多少年”感悟自信(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高铁等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方面,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步伐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 [1] - 文章将生活变迁和发展成就置于时间与实践的坐标中,以此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2] - 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发展成功并继续成功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证 [3] 发展成就与民生改善 - 高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规划生活、谋划发展的时空观念,并勾勒出发展的新脉络 [1] - 现实生活中的无形之变,如出行和支付方式的现代化,得益于发展的大步向前 [1] - 新时代10多年间,设施更新、科技进步、服务提升、绿色转型、法治护航等项目落地和改革攻坚,切实改善了民生 [2]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国家蒸蒸日上,中国人民用勤劳与智慧绘就幸福画卷 [2] 领导核心与发展路径 - 成功的关键在于跟对中国共产党人,找到正确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3] - 战胜风险挑战的中国智慧和力量,集中体现在党的坚强领导,这是国家的最大优势 [3] - 拥有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才能更好以战略主动赢得发展主动,在自信自立中增强后劲韧劲 [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电贺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郑丽文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
券商中国· 2025-10-19 15:1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祝贺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期望两党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政治基础 深化交流合作 推进国家统一 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1] - 新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复电感谢习近平总书记 表示两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应强化交流合作 促进台海和平稳定 为民族复兴开辟前程 [1] 两党共同政治基础 - 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致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 [1] - 海峡两岸于1992年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两党在此基础上面取得诸多历史性成就 [1] 两岸关系发展展望 -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期望两党团结广大台湾同胞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1] - 两党应在既有基础上强化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台海和平稳定 为两岸人民谋取最大福祉 为民族复兴开辟宏伟前程 [1]
“光耀中华·民族复兴”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新华社· 2025-10-17 17:47
活动概况 -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书画展于10月17日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 [1] - 展览主题为“光耀中华·民族复兴”,展期自10月13日至18日 [1][2] - 来自海峡两岸的80余位文化界人士参加开幕式 [1] 参展作品与内容 - 展览展出书法、国画、油画等80余幅精品 [1] - 作品内容涵盖对乙未抗战、台湾光复等重大历史节点的再现,以及对祖国山河的描绘 [1] - 画家君寿的作品《长空图》以展翅腾飞的雄鹰寓意“两岸一家亲”和共同腾飞的愿景 [2] 主办方与参与单位 - 展览由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台湾光复纪念协会、中国旺旺联合主办 [2] - 国务院台办、北京市台办、北京市台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2] 主要观点与意义 -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指出文化力量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促进祖国统一进程中不可替代 [1] - 台湾光复纪念协会执行秘书长罗至善表示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 [1] - 台湾旺旺集团北京首席代表林天良强调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基因深植于所有炎黄子孙血脉中 [1] - 展览作品被评价为生动诠释了台湾与大陆之间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 [1] 后续活动安排 - 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北京还将举办“台湾光复的历史和法理”研讨会、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等系列纪念活动 [2]
江苏抗战电影公益展映已超120场
新华日报· 2025-10-16 07:30
活动概况 - 主题电影公益展映活动自9月12日在南京启动,已在江苏省13个设区市全面铺开 [1] - 截至目前累计放映场次已达120余场 [1] - 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共同主办,省电影集团承办 [1] 展映内容 - 展映片单精选了30部优秀国产影片,包括《中华女儿》《鸡毛信》《地道战》《小兵张嘎》《我和我的父辈》《铁道英雄》等 [1] - 活动以光影艺术再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致敬不屈的民族精神 [1] 活动反响 - 在苏州图书馆放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以跨越时空的家国叙事触动无数观众心弦 [1] - 淮安文化馆放映的《鸡毛信》中小英雄海娃的机智勇敢赢得全场阵阵掌声 [1] - 无锡图书馆放映的《地道战》凭借军民同心、智勇抗敌的情节深深震撼现场观众 [1] 活动范围与形式 - 宿迁、盐城、常州、扬州、南通、泰州等地开设了主题放映专场 [1] - 活动场所包括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军营、学校等,成为传承红色记忆的重要阵地 [1] - 通过集体观影、互动交流、心得分享等形式,使抗战历史的光影记忆真正鲜活起来 [1]
青春华章|江河奔腾处,皆是青春奋斗的坐标
环球网· 2025-10-10 12:55
水利行业青年人才与科技创新 - 青年人才在水利事业中发挥关键作用,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高校学子在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智慧水利等领域进行刻苦钻研和创新实践 [1] - 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集体之力和团队之智,解决工程难题,攻克科研关隘 [1]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与技术应用 - 三峡大坝的建设凝聚了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其中包含精准测量与古洪水研究成果 [2] - 大坝智能检测机器人的成功研制与应用,为水利设施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 -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科研团队攻克渗流控制与水质保障技术难题,确保工程畅通 [2] 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效益 - 彭世彰院士首创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已应用于超十分之一的稻田,实现节水56%和增产11.7% [3] - 河海大学团队优化大亚湾核电站取排水口方案,为项目节省投资2亿元 [3] - 科技创新成果在河湖治理、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等领域广泛应用,普惠于民 [3]
校馆弦歌丨走进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传承信仰力量
央视新闻· 2025-10-05 19:43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概况 - 展示馆是复旦大学的精神灯塔和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 [1] - 展示馆由“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承担讲解工作,服务队取名寓意队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个人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 [14] - 展示馆自2018年开馆以来,已成为“永远不下课的课堂”和“永远打开的教科书” [14] 展馆核心展品与历史意义 - 展馆一楼陈列着1920年出版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和第一份面向工人的马克思主义刊物《劳动界》等珍贵展品 [3] - 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大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7] -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影响力最大,重印了将近20多遍,影响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投身革命事业 [9] 陈望道生平与精神传承 - 1920年春天,陈望道在浙江义乌老家柴房中用两条板凳、一块门板搭成书桌,夜以继日工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部中文翻译 [5] -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用了比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其动力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7] - 陈望道在翻译工作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11] - 陈望道之子陈振新提及父亲“一辈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奋斗”的精神,并寄语青年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13] 教育传承与社会影响 - 每年复旦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都会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进行,该馆曾是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 [4] -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七年来还走进上海中小学,引导青少年学习传承红色精神 [14] - 复旦大学毕业生践行老校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题词,在基层干事创业,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16][18]
观礼归来|从烽火岁月到经济特区建设 94岁老战士见证国家沧桑巨变
央视网· 2025-10-05 09:46
国防工业发展 - 阅兵展示国防力量强大无比 包含火箭导弹 无人机 水下无人潜艇等装备 [1] - 空中战斗机数量比1999年和2015年阅兵时多了很多 [1] - 海军装备从过去的小木船发展到如今的山东舰航母 [15] 深圳特区经济建设 - 深圳由过去搭铁皮房的工作区域建设成现代化城市 建有华强大道商业街 [13] - 城市面貌发生巨变 高楼大厦全部升起 地铁增多 飞机场建成 [13] -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每家每户都有小车坐 [13] 历史传承与精神宣扬 - 老战士参与东江纵队抗日 后参加解放战争并投身特区建设 [3][11] - 当前通过公益活动向香港年轻人讲述抗战历史 宣扬爱国精神 [17] - 强调不忘历史 继续传承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 [19]
众志成城丨胜利日纪念活动传遍世界 大量独家幕后工作画面首次公开
央视新闻· 2025-10-04 12:37
纪念活动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4] - 活动包括纪念大会、盛大阅兵式和文艺晚会《正义必胜》等多个环节 [4][37][58] - 活动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向世界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73][25] 活动参与规模与影响 - 纪念大会有来自首都40余所高校的3000名学子参与合唱暖场歌曲 [6]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投入前方超过3000人工作团队和后方1500多人团队进行直播保障 [53] - 总台信号被117个国家和地区的1776家海外媒体采用,创下单场直播外媒采用量历史最高纪录,多语种报道全球阅读量达23亿,与1.1万余家海外主流媒体合作传播超7万次 [53] 活动设计与执行 - 天安门广场设置“钢铁长城”主题景观,14座烽燧托举“1945”“2025”字样,观礼台呈“众”字造型,象征万众一心 [15][18] - 两座年号台分别高14米、长45米、宽6米,总重超过700吨,最大钢结构模块单元重达27吨 [30] - 广场设施建设有8900多名施工人员参与,其中195名代表受邀观礼 [34] 文艺演出与媒体技术 - 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人民大会堂上演,时长90分钟,由五个篇章和尾声构成 [58] - 直播设置一个总导演系统和七个分系统,机位超过170个,首次规模化搭建国产8K超高清转播系统 [47] - 创新使用三条空中索道拍摄系统,7台主臂伸缩可达70米的高空作业设备,以及在装备上加装特殊视角微型机位 [49] 活动细节与象征意义 - 合唱歌曲《保卫黄河》以每分钟152拍的速度演绎,突破常规的120拍,20名分指挥在四个月排练期间每天挥拍两万次以上 [12][14] - 广场主色调为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灵感来源于1955年的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奖章 [23][24] - 纪念大会尾声释放8万只气球和8万羽和平鸽,由志愿者和市民共同参与完成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