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变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研究预计到本世纪末莱茵河年平均水温将显著升高
快讯· 2025-07-13 10:51
气候变化对莱茵河水温的影响 - 莱茵河年平均水温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显著上升2 9至4 2摄氏度,基准期为1990年至2010年 [1] - 研究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设定的高二氧化碳排放情景 [1] - 到本世纪中叶,莱茵河水温预计上升1 1至1 8摄氏度 [1] - 2100年莱茵河年平均水温升幅可能达到4 2摄氏度 [1]
3.65亿亩、25%以上 数据见证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卓越成就
央视网· 2025-07-12 11:21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背景 - 2023年6月8日联合国大会将7月12日确定为国际防治沙尘暴日 旨在提高全球对沙尘暴健康和环境挑战的认识 [1] - 2024年宣传主题为"防治沙尘灾害 共同守护蓝天" [1] 中国防沙治沙成效 - 十余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 65亿亩 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 [1][5] - "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累计保留造林面积4 8亿亩 治理退化草原12 8亿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 7亿亩 [3] - 61%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 4 5亿亩农田受保护 [3] - 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5] 三大标志性战役进展 - 东部歼灭战完成1422万亩建设 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风光 [3] - 中部攻坚战完成4776万亩建设 黄河"几字弯"形成"金沙蓝海绿洲"景观 [3] - 西部阻击战完成3970万亩建设 环塔锁边绿色防护带初步建成 [3] 全球沙尘暴现状 - 全球每年约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层 80%以上源自北非和中东沙漠 [6] - 2024年地表沙尘浓度虽低于2023年 但严重地区仍高于1981-2010年长期平均值 [6] - 气候变化加剧土地退化 可能催生新沙尘源 [6] 国际评价 - 中国建立戈壁沙漠边缘绿化带等源头管控策略获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肯定 [7] - 赞比亚专家认可中国通过植树造林和种草缓解沙尘暴风险的成就 [7]
今夏以来欧洲多国遭遇高温 西欧经历“最热”六月
央视新闻· 2025-07-12 06:29
北半球高温天气情况 - 欧洲多国遭遇多轮高温天气 西班牙南部出现46摄氏度极端高温 法国大部分地区日间气温超过34摄氏度 [1] - 西班牙6月底7月初多地气温飙升至42摄氏度 法国高温预警范围不断扩大 [1] - 奥地利 斯洛文尼亚 波黑等多国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德国 意大利 葡萄牙进入"炙烤模式" [3] - 意大利多个城市进入"高温红色警报"状态 罗马连续3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3] - 德国西部和南部日最高气温反复升至35摄氏度以上 葡萄牙莫拉6月29日最高气温达46.6摄氏度创全国6月纪录 [3] 全球温度上升趋势 - 全球刚经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 西欧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4] - 西欧6月中旬和6月底经历两轮极为强烈的热浪 发生时间早且强度高极为罕见 [4] - 地中海地区出现极高海面温度记录 平均水温达27摄氏度 形成海洋热浪影响陆地气候 [6] - 全球热浪持续时间和强度都在增加 长期来看全球温度上升是总体趋势 [6] 气候变化原因分析 -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气温上升的主要因素 二氧化碳将热量滞留在大气中 [8] -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不仅使温度上升 还引发大气和海洋的连锁反应 [8] - 更温暖的大气层容纳更多水分 导致强降雨强度比过去更大 [8] - 海洋变暖使蒸发量增加 引发更猛烈的暴雨和风暴 [8] -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现象 [8] 应对措施 - 世界气象组织提出通过早期预警系统适应极端天气 中国在此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0]
FAIRR倡议主席菲奥娜·雷诺兹:可持续投资已成时代刚需,提速行动刻不容缓
新华财经· 2025-07-11 21:55
可持续投资发展历程 - 2006年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建立标志着可持续投资开始转变 [2] - 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带来实质性推动力 设定了"2°C以内 力争1.5°C"温控目标 [2] -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发布 包含17项具体目标 [2] 农业食品系统转型挑战 - 农场动物投资风险与回报倡议(FAIRR)管理资产达80万亿美元 覆盖450家全球投资机构 [4] - 农业领域面临土地占用 水资源消耗 抗生素使用等可持续发展难题 [5] - 食品体系对环境的影响深远 涉及海洋水产养殖及全产业链溯源 [5] 指数投资与股东行动 - Coller FAIRR蛋白质生产商指数涵盖全球60家主要蛋白质生产上市公司 [6] - 被动指数投资规模扩大 但股东仍可通过质询管理层推动可持续发展 [6] - 投资者与企业间对话是推动可持续经营方式的关键机制 [4][6] 气候目标与行动差距 - 研究显示全球升温更可能控制在1.8°C而非1.5°C目标 [7] - 当前行动速度与规模不足 需要整体性思维协同应对 [8][11] - 发展中国家气候应对资金缺口严重 需发达国家加大支持 [11] 资产所有者角色 - 养老基金等资产所有者管理周期长达50-70年 推动ESG成为长期趋势 [9] - 资产所有者需明确传达ESG投资要求 确保委托机构具备专业能力 [9] - 投资经理受限于5-10年周期 需与资产所有者形成战略协同 [9]
iGDP创始人胡敏: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紧迫的问题 是确保绿色技术的全球流通
新浪财经· 2025-07-11 09:31
全球气候变暖与减排路径 - 2024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25年高温热浪持续加剧全球气候目标实现难度[1][6] - 控制全球变暖幅度不超过1.5℃的目标实现难度较高,中国减排政策稳定但美国等国政策存在不确定性[6][10] - 二氧化碳减排对长期温控更关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对短期气温变化影响更大,中国正实施全口径温室气体管理[6][10][15]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型 - 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已成定局,市场力量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但美国政策倒退延缓转型速度[6][11] - 中国"沙戈荒沙漠太阳能和风能基地"试点项目受国际关注,涉及除尘后水资源回收等技术细节[7] - 5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超90GW,但增量仍无法完全满足电力需求增长,部分依赖煤炭[15][16] 绿色技术与供应链 - 清洁能源技术需突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确保全球供应链畅通,如电动汽车电池依赖刚果、印尼等国的关键矿产[14][15] - "电池护照"试点项目通过信息共享追踪电池生态足迹,AI技术可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8][10] - 钢铁行业通过"产品强制性能耗标准"实现全球领先能效,但材料效率仍需提升[17] 制冷技术与电网管理 - 制冷负荷纳入虚拟电厂体系可显著降低电网峰值负荷,苏州、广东等地已实践需求侧管理技术[12] - 低成本制冷技术(如喷雾风扇、个性化设备)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具有公平性意义[12][13] - AI技术可优化荒漠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系统性规划,提升储能配置效率[16] 公正转型与国际合作 - 中国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通过主动规划技术路线(如充电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18] - 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损失损害基金,发达国家需提供资金支持适应项目[19] - 巴基斯坦和印度通过种植红树林等特定树种调节潮汐,缓解洪水灾害[7] ESG发展动态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14项服务,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并推动中国ESG评价标准建立[1][20] - 中国在植树造林领域的投入和成效全球突出,但南欧等地荒地利用不足[7]
高温“灼伤”欧洲经济,热浪或致GDP损失0.5%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欧洲热浪对经济的影响 - 热浪导致欧洲国家GDP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 [1][6] - 西班牙GDP可能因高温减少1.4个百分点,意大利和希腊分别下滑1.2和1.1个百分点,德国受影响较小但预计抑制0.1个百分点 [7] - 到2035年热浪可能导致全球每年2.4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损失 [7] 农业和食品行业 - 德国巴伐利亚州农民收成将比平均水平低约5% [3] - 德国农田每公顷产量从2015-2019年的7.6吨降至去年的6.7吨,降幅约12% [3] - 炎热潮湿天气使奶牛产奶量最多减少10% [3] - 2022年欧洲热浪传导到一年后食品价格通胀率额外上升0.67个百分点 [4] - 预测到2060年全球食品通胀可能飙升至4% [4] 旅游业和基础设施 - 欧洲旅游业因高温陷入停摆,多个旅游景点临时关闭或缩短运营时间 [5] - 法国电力公司关闭南法戈尔费什核电站 [5] - 比利时取消大量列车服务以防止铁轨过热 [5] - 德国莱茵河水位下降导致部分河段船只只能载重正常重量的一半 [5] 生产力影响 - 35摄氏度气温下中等强度工作的工人会损失约50%的工作能力 [5] - 气温超过32℃时一天的极端气温相当于半天罢工的效果 [7] -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恢复成本攀升、投资风险格局重塑,基础设施、农业和保险业承压加剧 [8]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气候变化对通胀的影响“不那么明确”。
快讯· 2025-07-10 23:07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气候变化对通胀的影响"不那么明确"。 ...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作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进口国,英国“高度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快讯· 2025-07-10 23:07
英国央行副行长布里登:作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进口国,英国"高度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
英国央行副行长Breeden:气候风险“真实且切实存在”。气候变化对通胀的影响“不太明显”。
快讯· 2025-07-10 23:07
气候风险与通胀影响 - 英国央行副行长Breeden指出气候风险"真实且切实存在" [1] - 气候变化对通胀的影响"不太明显" [1]
联合国粮农组织:青年是链接农业、气候、经济与未来的关键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1:06
全球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的角色与挑战 - 全球15至24岁青年人口中约85%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农业是这些国家最主要的生计来源 [1] - 全球44%的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相关工作,高于成年人口38%的比例,但地区差异显著:长期危机地区青年农业就业比例达82%,高度工业化国家仅为23% [1] - 2014-2016年至2021-2023年,青年粮食不安全发生率从16.7%升至24.4%,非洲地区形势尤为严峻 [1] 青年对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潜在影响 - 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承担生产者、加工者、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等多重角色,是推动体系转型的核心力量 [2] - 全球超过20%的青年未参与教育、就业或培训(NEET),其中三分之二为女性,若将其纳入经济活动,全球GDP有望提升1.4%(约1.5万亿美元),农业粮食体系预计贡献其中45%的增长 [2] - 农村青年大量分布在农业潜力巨大区域,为基础设施、市场接入和职业吸引力提升提供机遇 [2] 气候与人口结构对青年农业的威胁 - 近4亿农村青年所处地区的农业产出潜力将因气候影响下降,传统农业体系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最脆弱 [2] - 预计到205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青年人口将增加65%,若缺乏引导,"人口红利"可能转化为结构性负担 [2] 推动青年参与农业的战略与建议 - 三大战略方向:加强青年参与农业的数据收集、提高政策制定中的青年代表性、加大对青年农业投资(技能培训、数字技术等) [3] - 具体行动包括提升农业职业吸引力、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推出青年土地与信贷支持计划、保障青年流动及推动数字农业应用 [3] - 农业现代化若无法吸引青年,将导致多国面临劳动力断层与粮食供需失衡的双重危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