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香江观澜:“粤车南下”将激活大湾区融合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20:49
对香港而言,"粤车南下"的价值远超交通层面的便利,更蕴含着推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多重机 遇。可以预见,随着政策落地,具备高消费能力的广东自驾游居民将来到香港,不仅能为零售、餐饮、 酒店等传统服务业注入新活力,更能促使香港商家优化服务模式、创新产品供给,推动消费产品升级。 中新社香港10月19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近期表示,"粤车南下"各项准备已 进入最后阶段,待与粤方进一步确定细节后,争取今年11月实施。 在笔者看来,这一与"港车北上"形成呼应的政策,不仅将打通粤港跨境出行新的"双向通道",更将 为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多重机遇,激活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动能。 2024年3月30日,广东珠海,港澳车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境。(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陈骥 旻 摄 考虑到香港道路承载能力的实际情况,特区政府拟采取梯度推进策略,体现了决策者的审慎与务 实。政策实施初期,符合条件的粤车经港珠澳大桥前往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的自动化停车场泊车后,司机 与乘客可经香港国际机场转乘飞机,或转乘香港公共交通工具访港;政策实施第二阶段,符合条件的粤 车在无须取得常规配额下,可经港珠澳大桥直接入境,进入 ...
“港车北上口岸范围扩大”消息不实!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14:33
港车北上计划澄清 - 香港运输署澄清港车北上计划仅适用于港珠澳大桥口岸,不包括其他口岸 [1] - 计划规定自今年9月起,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三(指定日子除外)无须预约即可出行 [1] - 港车北上计划与深圳湾过境私家车一次性特别配额为两项独立计划,不可同时获批 [1] - 深圳湾配额每次出行均须申请,配额有效期为5天,允许单次入境逗留最多7天,且必须从同一口岸返港 [1] 粤车南下计划进展 - 部分社交平台将官员对11月实施粤车南下的希望预测误解为既定计划,引发公众误解 [2] - 香港运输署澄清粤车南下具体安排仍在审议阶段,实施时间待定 [2] - 香港特区政府将于10月17日向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作最新汇报 [2] 政府立场与未来规划 - 跨境驾驶计划为严肃课题,任何新安排均会通过官方新闻公报发布 [2] - 政府提醒公众以官方信息为准,避免受不实信息影响出行计划 [2] - 政府将持续优化港车北上并推进粤车南下,以善用港珠澳大桥承载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2]
向祖国报告丨狮子洋通道建设正酣 又一超级工程初显“真身”
央广网· 2025-10-05 20:47
项目概况 - 狮子洋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交通工程,为珠江口首条双层复合公路通道,连接广州南沙与东莞虎门,全长约35公里,上下双层共设16车道 [2] - 项目关键工程狮子洋大桥采用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主跨达到2180米,实现“一跨过江”,珠江口中心不设桥墩 [2] - 项目于2023年启动主体工程建设,计划工期6年,2025年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 [7] 工程设计特点 - 采用双层设计旨在最大效率利用通道资源和土地资源,提供更多过江车道数 [2] - 狮子洋大桥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在主塔高度、锚碇基础、主缆直径、主跨跨径和车道数量5项世界第一 [3] - 主塔高度达342米,相当于110层摩天大楼,采用钢板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为世界首次将该形式应用于双层悬索桥 [4] 施工进展与技术 - 截至2025年10月,狮子洋大桥主塔高度已突破200米,而年初时高度仅为75米 [4][6][7] - 主塔钢壳节段吊装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与云端控制交互平台,每秒30次采集数据,实现智能偏差分析与路径规划 [6] - 塔吊搭载智能控制系统,内置517种潜在碰撞风险算法,可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规避风险 [6] - 项目团队已开展20项至30项课题研究,包括大比例尺风洞实验和真火实验 [3] 行业与区域影响 - 狮子洋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下以交通基建互联互通促进融合发展的最新实践 [1] -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跨江通道通行压力,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7] -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正进入密集升级期,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地及周边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7]
“狂飙”七年的广深港高铁 从区域生活圈开进全国大版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7:22
广深港高铁运营表现与客流特征 - 截至2025年9月25日,广深港高铁当年累计运送跨境客流已达2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 [5] - 今年以来,单日跨境客流超10万人次的高峰日已达66天,且全部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 [5] - 今年暑运期间,跨境客流达612.4万人次,同比增长16.7% [7] - 今年1月至8月乘客量达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8月份创下单月最高客运量纪录,超过320万人次 [9] 高铁网络拓展与服务升级 - 高铁香港段列车班次已由开通时的每日最少83对增至每日超过100对 [9] - 直达站点由44个增至96个,覆盖大湾区7个主要城市及多个国家重点城市 [9] - “一地两检”模式使旅客平均通关时间降低至15到30分钟 [13] - 推广定期票、计次票服务,并安排“三语四通”“迎春花”服务队员提供引导帮助 [14]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效应 - 香港西九龙站至深圳北站最快仅需18分钟,广州南站出发49分钟可达香港,1小时内能通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 [3] - 香港发往深圳地区的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的48.7%,深圳地区发往香港的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的49% [7] - 周末坐高铁到深圳、广州吃喝购物已成为不少港人的日常,部分旅客每月至少往返内地一两次 [2][7] 客流构成与消费模式变迁 - 跨境旅游、商务往来、家庭探亲构成客流三大主力 [7] - 港人北上购物已从购买特产转向日常用品,因内地日用品种类丰富,价格更具优势 [9] - 跨境旅客消费习惯改变,香港同胞更愿意来内地消费 [12] 从区域联通到全国辐射 - 广深港高铁已从“区域性辐射”向“全国性联通”跨越,旅客足迹从广东省内延伸至湖北、四川、广西等地 [1][10] - 越来越多香港旅客选择在深圳北站换乘,前往桂林、贵州、重庆、成都等旅游城市 [12] - 高铁直达让旅客出行半径扩大,相比飞机出行,高铁性价比高且更舒适 [12]
“澳车北上”持续升温 大湾区融合驶入“快车道”
央视网· 2025-09-16 20:04
央视网消息:随着"澳车北上"政策深入推进,截至9月16日,据拱北海关统计,累计超5万辆次澳门单牌车成功申办"澳车北 上"海关备案。 "澳车北上"政策自2023年1月实施,与粤澳两地牌 车辆政策不同,其更多面向普通澳门居民,只要年满18周岁、持有效通行 证,即可为本人持有的一辆澳门机动车申请"澳车北上"牌证。据拱北海关统计,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超5万辆次澳门单牌车成功 申办"澳车北上"海关备案,单月备案量最高峰达3709宗。数据的跃升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程。此外,拱北海关在海关 备案手续全程网上通办基础上,推行电子车卡自动绑定功能,备案时效提高约25%。 ...
“澳车北上”持续升温 拱北海关备案车辆已超5万辆次
财经网· 2025-09-16 15:29
"澳车北上"政策自2023年1月实施,与粤澳两地牌车辆政策不同,其更多面向普通澳门居民,只要年满 18周岁、持有效通行证,即可为本人持有的一辆澳门机动车申请"澳车北上"牌证。据统计,政策实施以 来,"澳车北上"车辆单月备案量最高峰达3709宗,数据的跃升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程。(新 浪财经) 随着"澳车北上"政策深入推进,截至2025年9月16日,据拱北海关统计,累计超5万辆次澳门单牌车成功 申办"澳车北上"海关备案。 ...
“澳车北上”持续升温 拱北海关备案澳门单牌车辆累计超5万辆次
智通财经· 2025-09-16 11:19
政策实施与规模 - “澳车北上”政策自2023年1月实施,截至2025年9月16日累计超5万辆次澳门单牌车成功申办海关备案 [1] - 政策实施以来单月备案量最高峰达3709宗 [1] - 今年8月份闸口海关受理“北上”澳门车辆备案新增申请739宗 [1] 政策特点与目标群体 - “澳车北上”政策与粤澳两地牌车辆政策不同,更多面向普通澳门居民 [1] - 政策允许年满18周岁、持有效通行证的澳门居民为本人持有的一辆澳门机动车申请“澳车北上”牌证 [1] 海关管理与服务优化 - 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作为主管海关,以“单一窗口”模式受理申请 [1] - 海关除常规办理车辆新增备案和延期申请外,积极回应车主诉求并协助处置车辆备案异常 [1]
洞见湾区超级商业力 高品会珠琴澳商业论坛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1:45
活动概况与战略意义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于9月3日至7日以“一会展两地”模式在横琴与澳门举办 [1] - 该活动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行动,旨在粤澳携手打造“高质量消费枢纽”并构建“双循环”重要节点 [1] - 活动是观察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程的标尺,也是理解琴澳发展机遇的窗口 [1]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正处于消费结构向服务化、品质化加速升级的关键阶段 [1] - “珠琴澳超级商业力论坛”作为平行主题论坛于9月4日揭幕,聚焦“超级商业力:定义未来城市消费新范式” [1] 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具备零距离对接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辐射近亿人次庞大客流的优势,并能快速融入大湾区巨大消费市场 [2] - 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邀请全球商业伙伴在合作区投资兴业,承诺以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创新、更优服务支持企业发展、更好环境吸引全球人才 [2] - 高品会从首届聚焦“澳门品牌对接内地市场”升级为以“韧性中国・活力湾区:新发展格局下的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的高端交流平台 [2] 核心商业项目与定位 - 珠光集团首发推介两大城市地标级商业综合体项目:天沐琴台和珠光国际大厦 [3] - 天沐琴台位于横琴天沐河中央,定位为“城市汇客厅、产业活力场、文旅新窗口、消费聚集地”,集规划展览馆、会议会展、办公、酒店、商业及水上运动中心等多元业态于一体 [3] - 天沐琴台是服务“澳门+横琴”的湾区新地标,旨在打造合作区“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范本及展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产业联动模式的重要平台 [3] - 珠光国际大厦地处拱北口岸核心位置,依托拱北口岸年均1.3亿人次的庞大流量,定位为“服务澳门民生,促进珠澳融合”,致力于成为港澳居民北上消费首站和全国口岸商业新标杆 [3] 公司战略与发展方向 - 珠光集团正积极探索珠琴澳文旅资源价值转化路径,重点把握三大方向:利用合作区政策优势及跨境金融机遇打造商业创新试验田;集聚“商业+文化+科技”融合业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融合标杆项目;通过数字赋能将“过境流量”转化为“留量经济” [4] 行业前沿探讨 - 论坛活动探讨了科技赋能消费、艺术跨界激活商业空间、社群构建商业新生态及非标商业打破传统桎梏等议题 [5] - 圆桌对话围绕超级商业力核心内涵、新消费品牌赋能策略及非标商业体的空间叙事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湾区商业实践提供思考 [5]
暑期访澳旅客768万人次 同比增长15.2%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3 12:51
澳门旅游及出入境数据表现 - 2023年7至8月入境澳门旅客达768万人次 日均12.3万人次 最高单日入境旅客19.5万人次[1] - 同期澳门各口岸出入境总量4101万人次 日均66.1万人次 最高单日83.2万人次[1] - 出入境总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8.5% 较2019年疫情前同期增长21.4%[1]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措施 - 扩大合作查验自助通道适用人群 允许合资格香港永久性居民使用虹膜通关[1] - 合资格外国人于港珠澳大桥口岸实施免下车通关[1] - 新增巴西 德国 法国 马来西亚及西班牙国民可使用澳门传统自助信道[1] 年度累计数据与区域协同发展 - 截至8月24日澳门累计出入境人次突破1.5亿 较2022年提早23天达成[1] - 横琴口岸前8个月通关量达1899万人次 同比增长33.5%[1] - 澳门与珠海边检总站及香港入境事务处研设更多便利措施 加强客流预测预警及应急联动[2] 科技赋能与未来规划 - 通过增加虹膜信道和扩大自助信道适用人群提升通关效率[2] - 持续优化便捷安全的通关环境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员交流与城市融合发展[2]
广东省将在澳门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新华财经· 2025-08-19 13:30
债券发行概况 - 广东省将于8月下旬在澳门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发行规模预计为25亿元人民币[1] - 本次发行是广东省自2021年起连续第五年在澳门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1] - 所有债券均面向专业投资者发行[1] 债券品种创新 - 继续发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主题债券和绿色债券[1] - 首次发行支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项目的专项债券及蓝色债券[1] - 债券发行品种持续丰富 体现对澳门债券市场新金融业态的支持[1] 区域发展意义 - 全运会专项债券突显对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举办大型运动盛事的支持[1] - 发行行为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1] - 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1] 市场影响 - 蓝色债券发行有助丰富澳门债券市场品种[1] - 鼓励更多发行人在澳门发行绿色 蓝色等可持续债券[1] - 推动粤澳金融市场向绿色及可持续领域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