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旅融合
搜索文档
文体旅破壁共生,“小票根”成激活市场“金钥匙”
新华网· 2025-08-15 07:51
文体旅融合市场趋势 - 暑期赛事经济与演艺经济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带动多领域、长链条消费需求 [1][2] - 文体旅融合使旅游体验从单一观演观赛升级为"解锁多元玩法",推动经济发展活力 [1][3] - 演出赛事市场呈现"高温火热"状态,关键词包括"一票难求""爆满""跨城奔赴" [2] 演出市场消费结构变化 - 上半年演出消费呈现多维度结构变化,以演出产品为核心带动城市深度游 [3] - 成都通过剧院联动推出"演艺+文旅"品牌,如"周末剧开心""一站式文旅体验" [3] - 二三线城市演唱会市场扩张,刀郎临沂演唱会吸引12万人,拉动直接消费3.2亿元、综合消费4.6亿元 [3] - 音乐节打造"小而美"消费场景,如海边音乐会、露营音乐会,激活短途游 [4]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增长 - "苏超""村超"等赛事将赛场转化为文旅项目,带动游客跨城消费 [5] - 美团数据显示,"苏超"带动江苏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村超"推动黔东南州文旅增速达30% [5] - 文体旅融合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如酒店入住率超90%、景区游客量增长25% [3][5] 票根经济与新消费业态 - 票根经济撬动出行、住宿、周边游等传统消费,并催热旅拍、化妆编发、特色小吃等新业态 [6] - "演出产品+社交+热门景区"成为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出游组合 [6] - 跨城观演从演唱会延伸至精品舞台剧目,沉浸式演出票房、人次持续增长 [7] 供给侧提质与差异化发展 - 消费者对演出品质要求提升,高品质剧目带动市场发展 [7] - 文体旅消费市场呈现破壁共生格局,需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特色化服务 [7] - 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关键,如小众演唱会吸引旅行者"开盲盒"式体验 [6][7]
鞍山:文体旅深度融合 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辽宁日报· 2025-08-13 09:06
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效 - 全市前7个月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7.36% 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6.53% [1] - 举办国际钢琴演奏会等多元活动 3500余名观众参与 [1] - 推动文旅与体育、康养产业联动 形成千山登山节、温泉疗养季等品牌活动 [1] 产业融合机制与资源开发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实施规划共编、项目共建、市场共拓策略 [1] - 深挖工业文化、温泉养生、岫岩玉雕等特色地域资源 [1] - 通过文体旅融合带动乡村就业 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结合 [1] 项目投资与科技创新 - 谋划154个文体旅项目 总投资额达498.14亿元人民币 招商引资项目占比超80% [2] - 构建智慧文旅平台 集成预约购票、智能导览及人流监控功能 [2] - 运用VR/5G/AI技术打造沉浸式光影秀和数字IP 形成线上引流至线下体验闭环 [2] 业态创新与工业旅游升级 - 开发工业遗产游与冰雪主题体验等多元业态 [1][2] - 鞍钢博物馆通过VR技术还原工业场景 吸引年轻游客群体 [2] -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融合 提升服务便捷度与体验质量 [2]
暑期经济观察丨特色赛事释放城乡魅力 文体旅融合激发消费热情
新华网· 2025-08-12 14:03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模式 - 全国多地通过"赛事+"模式有效延长赛事经济链条 实现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共赢[1] - 体育赛事搭建的舞台不断释放城乡魅力 激发消费热情 成为暑期经济的重要推动力[9] 具体赛事案例及数据表现 - 内蒙古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累计观演人数突破10万人次[3]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淮安主场吸引3万余名球迷观赛 赛事主场城市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0%[4] - 云南罗平乡村摩托嘉年华吸引600余名摩托车运动爱好者 116公里赛道串联多个景点和特色地貌区域[7] - 浙江城市篮球联赛各地推出特色集市和凭球票享文旅优惠等活动 借势推广当地文化[7] 产业协同效应 - 游客通过赛事现场感受运动激情 同时通过丰富文旅活动深入体验当地文化魅力[1] - 各地抓住赛事热度推出配套活动 有效拉动旅游经济发展[7]
特色赛事释放城乡魅力 文体旅融合激发消费热情
新华社· 2025-08-12 10:27
赛事经济规模与参与度 - 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累计观演人数突破10万人次[3]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单场吸引3万余名球迷现场观赛[4] - 云南乡村摩托嘉年华吸引全国600余名摩托车运动爱好者参与[7]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 - 江苏赛事主场城市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0%[4] - 浙江借赛事推出特色集市和文旅优惠活动拉动旅游经济[7] - 116公里赛道串联多个景点实现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7] 产业融合模式创新 - "赛事+"模式有效延长经济链条实现体育与文旅产业共赢[1] - 通过市集、美食特产推广当地文化形成消费闭环[7] - 体育赛事成为释放城乡魅力和激发暑期消费的重要平台[10]
辽宁长海海钓精英挑战赛吸引140名选手参赛
新华网· 2025-08-12 10:17
新华网大连8月11日电 2025"京东健康杯"长海海钓精英挑战赛近日在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海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5支队伍、140名海钓选 手齐聚于此,经过激烈角逐,远征海豹战队一队以157.64公斤的总重量夺冠;大小猫战队以单尾35.22公斤的重量夺得单尾组冠军。 据介绍,本届赛事由长海县政府主办,以"生态、科技、激情"为主题,吸引国际渔具巨头组建职业战队,与民间高手同台对决,"职业战队VS 民间高手"的激情碰撞成为赛事一大看点。 长海县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届赛事串联起"平台直播—海钓体验—海鲜餐饮—文旅住宿"全链条,当地将进一步挖掘海钓资源优 势,积极探索运动旅游新业态,让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充分释放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活力。 参赛选手展示渔获。(赛事主办方供图) ...
多地效仿“苏超”,谁能复刻成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23:25
赛事经济模式兴起 - "苏超"现场观赛总人数突破100万大关 带动江苏全域餐饮 住宿 零售等消费链式增长 形成新型赛事经济范式 [3] - "赣超""豫超""浙超""川超"等多地效仿"苏超"模式 旨在通过"赛事+"激活地方经济增长 其中"赣超"首轮5赛区观赛人数达66960人 南昌主场单场观众14521人 赣州主场创36249人纪录 [5][7] - "赣超"采用"政府主导+地方协同+协会运营"模式 整合体育与文旅资源 首轮6 6万观众门票收入50万元 联动景区接待12万人次 综合收入达门票40倍 [9] 地方联赛运营特点 - "赣超"513名球员平均年龄23岁 60%为学生 多出自江西青训体系 江西省足协称其成为青训实力比拼场 多支球队与高校 青训基地签约共建 [5][7] - "川超"筹备中获前四川全兴队长魏群执教泸州战队 但遭遇延期 报名不足 成都世运会赛程冲突等问题 成都集中全省60%职业运动员和30%球场 存在区域失衡风险 [11][12] - "豫超"因转播质量差 场地简陋被吐槽 实为民间黄冠联赛 非官方赛事 与"苏超"官方组织模式差异显著 [11] 文体旅融合实践 - "赣超"票根联动消费效果显著 滕王阁景区凭球票门票8折客流量环比涨27% 鹰潭民宿预订量涨300% 上饶机场高铁客流达峰 周边餐饮营收翻番 [9] - 宜春发放50万电子消费券 南昌铁路局开行球迷专列载千名球迷跨市观赛 南昌市体育局推出零门槛观赛+多类消费优惠 深化"体育+"多元价值 [9][10] - "赣超"融入青花瓷奖杯 "谁是大俵哥"方言口号等本土元素 观众自发使用"赣"字应援 形成文化传播亮点 [13] 发展挑战与差异化 - "赣超"面临场地设施差(塑料草皮 灯光昏暗) 转播质量低等问题 江西足协已启动场馆升级 [12] - 专家建议避免简单复制 需结合本地文化基因与群众基础 如发展赛龙舟等特色项目 建立"城市战队+网红解说"传播矩阵 开发"赛事+文旅"定制线路 [13]
成都世运会开幕在即 精彩抢先看
新京报· 2025-08-06 17:59
赛事基本信息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于2025年8月7日至17日在中国成都举行 这是中国大陆首次承办该赛事[1] - 赛事共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 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6][9] - 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名运动员参赛[6][8] 中国代表团参赛情况 - 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321名运动员参赛 其中男运动员156人 女运动员165人 平均年龄23.8岁[5] - 参赛阵容包括10名残疾人运动员 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约占2/3[5] - 中国代表团将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 是1981年参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5] - 软式曲棍球、啦啦操、飞盘、摩托艇等12个大项为首次参赛[5] 赛事亮点与特色 - 自由式轮滑首次亮相世运会 设置男子花式绕桩等4个小项[9][13] - 自由潜水、残疾人自由潜水、龙舟、武术等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9][13] - 赛事包含空手道、射箭等传统项目及无人机竞速、跑酷等新潮项目[10][13] - 包含7个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霹雳舞、蹦床、攀岩、腰旗橄榄球、垒球、棍网球、壁球[18] 筹备与运营 - 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临建 采用标件生产和集约安装方式[11][15] - 设备设施遵循"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原则 最大限度减少器材购置成本[15] - 运动员村分为A、B两区 均为既有酒店设施 预计为7000名参赛者提供服务[15] - 配备自动驾驶巴士、AI智能翻译等科技设施 设置500多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15] 开幕式与文化活动 - 开幕式以"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为主题 时长约90分钟 其中文体表演约15分钟[14] - 开幕式场地设于"天府之檐"前的城市空间 串联自然景观与市民生活场景[14] - 赛事期间举办系列特色文化活动 在东部新区打造世运广场[12] - 持票观众可享受成都景区门票五折优惠 四川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20]
“常州队一球未进、一场未赢”,官方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4:55
赛事结果与积分榜 - 连云港队2:3泰州队 [1] - 宿迁队0:1无锡队 [1] - 盐城队5:0常州队 [1] - 南通队以7胜0平0负积21分排名第一 [9] - 徐州队以5胜2平1负积17分排名第二 [9] - 盐城队以5胜1平1负积16分排名第三 [9] 常州队表现与回应 - 常州队八轮比赛一球未进、一场未赢 [1] - 常州赛区组委会发布《致每一位喜爱常宝的球迷》回应 [1] - 承认战术和实训不够精准有效,关键球处理存在心态问题 [2] - 承诺强化日常训练管理,提升体能储备与技战术磨合 [3] - 制定《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整体水平 [3] "苏超"赛事特点与经济影响 - 官方票价仅5-10元,部分场次20元 [6] - 516名参赛选手中仅29人有职业背景 [6] - 前六轮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实现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6]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7] 球迷与球队互动 - 感谢球迷"不离不弃"的支持 [2] - 感谢社会各界"汇爱成光"的鼎力支持 [2] - 承诺以"每球必争、每分必抢"的姿态全力以赴 [3]
“十五冬”冰雪运动全民健身中心在大连开工
辽宁日报· 2025-08-02 08:12
项目概况 - 金普新区冰雪运动全民健身中心(冰上运动中心)于7月30日开工建设 [1] - 项目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炮台街道鲍鱼岛村及袁屯村,交通便利,周边基础设施齐全 [1] - 总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冰上运动中心、越野滑雪场、大众滑雪场等综合性冰雪场馆集群 [1] 项目定位与功能 - 作为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重点工程,将举办冰壶、越野滑雪两个单项、15个小项赛事 [1] - 冰上运动中心采用国际先进制冰工艺和生态保护技术,满足冰壶、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一冰四用" [1] - 兼具专业赛事、全民健身、教育研学、冰上演绎等功能,是辽南地区首个高标准冰上运动场馆 [1] 运营预期 - 预计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 [1] - 项目填补金普新区文体旅融合发展空白,是普湾经济区滨海旅游带建设的起步 [2] 配套与产业链发展 - 金普新区及普湾经济区将完善赛事服务配套体系,加快推进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 [2] - 优化公共交通体系,保障赛事顺利举办 [2] - 聚焦"冰雪+"特色产业链,打造东北地区冬季旅游新引擎 [2]
“苏超”效应持续显现 文体旅融合模式激活地方文旅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8-01 23:43
文体旅融合效应 - "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江苏线下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 [1] - 出行和餐饮场景中江苏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和19.7% [1] - 体育赛事与文旅行业从"简单相加"转向"深度相融",成为产业链经济增长新引擎 [1] 赛事模式与政策支持 - "苏超"采用"一城一主场"模式,将足球赛事融入城市文化,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典范 [2] - 2014年国务院文件首次将体育产业定位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目标2025年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2] - 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体育产业向"赛事+消费+文旅"全链条延伸 [2] 区域复制与行业升级 - "苏超"成功启发其他地区探索类似模式,"湘超""川超""粤超"相继涌现 [3] - 文体旅融合需多维度协同,包括技术创新、综合运营策划及人才赋能以提升服务质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