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
搜索文档
推动智能经济加快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0
行业战略地位与政策导向 - 人工智能被定位为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战略抓手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资源 [1]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2030年和2035年的人工智能发展目标,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1] - 行业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顺应,也是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2] 行业核心驱动力与基础支撑 - 行业核心驱动力为数据、算法、算力协同配合,通过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重塑产业格局 [1][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研发—验证—推广的全产业链闭环 [4] - 中国算力布局加快完善,可支撑万亿参数级大模型训练,一些国产大模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行业应用场景与经济影响 - 行业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新型科研范式,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助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3] - 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双向挤压” [3] - 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向乡村延伸,促进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助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3] 行业发展重点举措 - 强化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实施核心技术的攻坚计划并设立专项基金 [5] - 深化场景融合,在工业制造领域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5] - 完善治理体系,通过完善法规标准、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加快全国统一数据交易市场建设来拓展发展空间 [5] - 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制定,推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5]
生产平稳增长,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有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08:01
经济运行态势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2]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9.3%,比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快2.9和4.1个百分点[2] - 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2] - 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服务零售额增长5.1%[3] - 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28.0%、12.6%[3]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三个月实现双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3] 人工智能+行动 - 国务院印发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的目标[3] - 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的直接载体,可自主感知和决策[3] - 今年一季度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全链条环节[4] - 政策将推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创新,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以降低成本[4] - 在"两重"建设中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4]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应用中试基地等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应用典型案例[4] 三北工程规划 - 新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对1989年版进行全面编修,系统谋划工程第六到第八期建设方案[6] - 规划突破原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框架,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6] - 将工程分区优化为4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个二级区,针对性提出治理思路和主要任务[6] - 规划部署实施光伏治沙、特色林果、优质牧草、林下经济、生态文旅等特色产业以提升工程自我造血能力[6]
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在沈阳召开
辽宁日报· 2025-08-23 08:22
改革重点领域 - 建立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机制 [1]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1] - 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1] - 实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 [1] - 深化国企"三能"机制改革 [1] - 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1] -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1] - 开展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点 [1] -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1] 改革实施要求 - 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1] - 纵深推进关键环节改革以增强改革效能 [1] - 完善总体设计并健全配套制度 [1] - 加强组织攻坚并推进探索创新 [1] -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 [1] - 加快形成具有辽宁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1] 组织保障机制 - 压实改革责任并发挥各级改革办职能作用 [1] - 专项小组办公室及省直牵头部门协同落实任务 [1] - 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动力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