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级半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创投机构竞逐定增新 “猎场”赚钱效应凸显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01:36
A股定增市场概况 - 今年前9个月A股市场实施定增项目101个,实际募集资金约8000亿元,较去年全年129个项目、募集1558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1] - 创投机构活跃于定增市场,将传统打法升级,转向介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一级半”市场 [1] “一级半”市场投资吸引力 - 部分机构通过参与定增获得的账面收益率普遍高达30%至90%,高回报率促使更多创投机构将定增作为重要投资方向 [2] - 10月多起定增预案中频现创投机构身影,例如沪光股份定增中超三分之一投资者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科飞测定增也有多家股权投资基金参与 [2] 创投机构参与定增的驱动因素 - 与传统股权投资相比,定增提供更明确的退出路径和较高流动性,使机构在资本流动性和投资回报上获得更大灵活性 [3] - 一级市场融资难度加大,定增成为能够快速实现资金回流的可行途径 [3] - 困境反转型定增项目稀缺性带来市场溢价,重整定增项目赚钱效应较好,推动机构积极参与 [3] 创投机构的投资策略与赋能 - 机构依赖在一级市场积累的行业投研能力和产业资源筛选项目,注重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等方面的表现 [4] - 通过行业研究发现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潜力及在技术转型和市场份额上的竞争力,并依托产业资源推动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4] - 产业跨界转型和困境反转是两类长期有效的投资策略,例如*ST松发通过资产置换及定增引入近40亿元资金,步步高在重整期内店铺日均销售额由9万元增至71万元 [5] “定增+产业基金”模式与区域经济 - “定增+产业引导基金”模式成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能够对传统以PE为核心投向的存量产业基金形成良好互补 [6] - 该模式使上市公司与未上市企业能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围绕地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链、补链、强链”,案例包括重庆渝富智联汽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沪光股份定增,与重庆市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战略契合 [6] 市场参与的综合影响 - 创投机构深度参与为市场带来新资金流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使资本配置更加精准 [7] - 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投资基金与创投机构合作,为“一级半”市场注入新活力,构建资本与产业良性循环的新生态 [7]
股票代币化时代,揭秘Robinhood商业模式与加密野心
虎嗅· 2025-08-24 12:19
Robinhood股票代币化产品 - Robinhood在欧洲推出股票代币化产品 允许用户交易200多只美国股票衍生品及部分未上市股票如OpenAI和SpaceX [1][6] - 产品本质为差价合约(CFD) 非1:1映射 通过镜像机制追踪美股价格变化 不赋予股东权利 [10][15][20] - 用户无法将代币赎回为实际股票或提至链上钱包 与XStocks等1:1映射模式存在本质区别 [23][24][26]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加密货币交易返点高达57BP 是股票交易返点(0.8BP)的71倍 期权交易返点(8BP)的7倍 [31][32][35] - 加密货币季度收入达2-3亿美元 超越股票交易收入(季度约4000-5000万美元) 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36] - 收入包含35BP做市商返点及20BP智能路由溢价与滑点收益 [34][35] 合规与牌照布局 - 通过收购Bitstamp获得欧盟MiFID II牌照及MTF多边交易市场牌照 允许在欧洲合规开展证券衍生品业务 [14][15] - 产品明确规避1:1映射模式以简化合规流程 避免触发证券发行注册要求 [17][18][50] - 当前采用中心化喂价机制 与XStocks的去中心化Chainlink喂价形成对比 [50][51] 万物上链的金融影响 - 美国推动证券型代币发行(STO) 旨在吸引全球链上热钱 强化金融竞争优势 [52][54][63] - 链上资产交易可实现实时结算 解决传统T+2结算周期下的流动性风险(如2021年Robinhood保证金危机) [64][74][75] - RWA链上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70亿美元 其中Builder占28亿美元 但面临赎回流动性风险 [57][77][78] 对一级市场定价的影响 - 未上市公司CFD交易可能提前形成市场定价 影响后续融资估值 如OpenAI和SpaceX [81][82][84] - 高流动性一级半市场可能削弱投行IPO定价权 使价格发现更市场化 [85][86][88] - 风投机构需适应二级市场博弈逻辑 或转向更早期投资以应对流动性变化 [90][91][92] 行业竞争与趋势 - Kraken与XStocks合作推出1:1映射链上股票交易产品 但面临较高合规风险 [7][8][9] - 传统金融机构如贝莱德已将部分美国国债基金迁移至区块链 [4] - 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成本下降 但前端平台(如Robinhood)仍可通过信息不对称维持高利润率 [46][49]
包凡确实回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09 18:00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动态 -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于2023年2月26日被确认配合调查,2024年8月8日结束调查,历时894天 [4][5] - 调查期间曾3次传出回归消息:2023年3月传闻留置期满释放、2024年2月因健康原因辞职、2024年9月妻子许彦清接任非执行董事 [6][7] - 公司完成管理层迭代:许彦清升任董事会主席,王力行接任CEO,提出"华兴2.0"战略 [7] 华兴资本运营调整 - 受事件影响,华兴新经济人民币四期基金和美元四期基金募资提前结束,投资期终止 [7] - 2024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规模348亿元,其中产生管理费规模174亿元 [7] - 2024年3月与四期基金达成和解协议,以7.91亿元受让8家公司股权,免除1.17亿元利息 [11][12] - 8家公司(追觅、蜂巢能源等)2022年投资额16.48亿元,2023年末估值17.5亿元 [12] 行业战略转型 - 公司战略转向"all-in并购",淡化"科技圈精品投行"定位 [13] - 新CEO王力行强调需根据当前环境调整发展路径,超越原有模式 [13] - 2015年已提出"去包凡化"理念,包凡曾表示希望公司不依赖个人关系网 [10][11] 行业代表人物变化 - 经纬创投张颖在894天中保持青年文化形象,同时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8] - GGV符绩勋拆分中美业务,放弃使用18年的英文品牌,调整组织架构 [9] 行业历史定位 - 包凡被视为中国风险投资史关键人物,串联百团大战、出行大战等标志性事件 [15] - 其提出的"警惕风投散户化"等概念影响行业认知框架 [15] - 一级市场信息不透明特性使关键人物成为行业状态的重要观察窗口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