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币化
搜索文档
盘后涨3.5%!Coinbase营收大涨55%,交易量创新高!12月展示“股票代币化和预测市场细节”,继续迈向“万物交易所”
美股IPO· 2025-10-31 10:55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交易量达到2950亿美元,强劲势头延续至第四季度,10月交易收入达3.85亿美元 [1][4]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至19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估的18亿美元 [3] - 第三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7550万美元飙升至4.33亿美元,增长近五倍,合每股1.50美元 [1][3]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盘后一度上涨4%,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32% [3] 多元化业务驱动 - 稳定币业务贡献显著,作为USDC发行商Circle的股东和主要分销渠道,第三季度从中获得3.547亿美元收入 [6] - 衍生品业务表现强劲,新收购的期权平台Deribit在本季度贡献5200万美元收入,名义交易量创历史新高 [5][6] - Deribit与公司的衍生品名义交易总额超过8400亿美元 [6]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在12月17日的产品展示会上分享其在股票代币化和预测市场方面的更多细节 [1][7]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一个提供消费者所需全部金融功能的"万物应用"(everything app) [7] - 公司对收购仍抱有兴趣,尤其是在交易和支付领域 [8] 行业背景 - 加密货币市场持续反弹,部分得益于特朗普政府对行业的积极态度 [3] - 行业积极事件包括今年7月美国首部稳定币监管法案的通过 [3]
美股异动丨Coinbase夜盘涨近5%,Q3净利润同比大增4.7倍且超预期
格隆汇APP· 2025-10-31 09:16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至18.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8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倍至4.3亿美元,合每股盈利1.5美元,高于预期的1.1美元 [1] - 期内交易量达到2950亿美元,但低于市场预期 [1] 公司战略与展望 - 首席执行官计划在12月17日的产品展示会上分享股票代币化和预测市场方面的更多细节 [1] - 公司重申其愿景是成为一个提供消费者所需全部金融功能的"万物应用" [1]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后夜盘涨近5%,报344.7美元 [1]
交易量创新高!Coinbase营收大涨55%,CEO称12月展示“股票代币化和预测市场细节”,继续迈向“万物交易所”
华尔街见闻· 2025-10-31 08:27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至19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估的18亿美元 [1]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7550万美元飙升至4.33亿美元,增长近五倍,合每股1.50美元 [1]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盘后一度上涨4%,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32% [1] 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交易量达到2950亿美元,强劲势头延续至第四季度,10月交易收入达3.85亿美元 [3] - 作为USDC稳定币发行商Circle的股东和主要分销渠道,第三季度从此业务获得3.547亿美元收入 [3] - 新收购的期权平台Deribit在本季度贡献5200万美元收入,其与公司衍生品名义交易总额超过8400亿美元 [3]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在12月17日的产品展示会上分享其在股票代币化和预测市场方面的更多细节 [4] - 公司重申其愿景是成为一个提供消费者所需全部金融功能的"万物应用" [5] - 公司对收购仍抱有兴趣,尤其是在交易和支付领域 [5] 行业背景 - 今年以来加密货币市场持续反弹,部分得益于特朗普政府对行业的积极态度 [1] - 行业积极态度包括今年7月美国首部稳定币监管法案的通过 [1]
疯狂赴港!RWA 成企业新宠:是真融资还是 “炒热度”?
搜狐财经· 2025-10-11 15:59
RWA市场概况与定义 - 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指将现实中的资产(如充电桩、光伏电站、房产租金、农产品)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可交易数字代币的过程,搭建了“境内资产→香港确权→全球流通”的新通道 [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球链上RWA资产总市值已突破250亿美元(不含稳定币),波士顿咨询等机构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 [2] - 市场参与者包括朗新集团、协鑫能科、巡鹰集团等实体企业,华夏基金、太平洋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蚂蚁数科、OSL等技术支撑方 [2] 香港RWA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至今已有13家机构在香港成功落地RWA项目,底层资产覆盖广泛,项目均符合香港监管要求,仅对机构或专业投资者开放 [3] - 项目募资规模从数千万到2亿元不等,暂不设二级市场交易,目前更多企业正排队入场,包括房地产、文旅潮玩、光伏新能源企业 [3] - 律师事务所和咨询中介的业务量因RWA热潮而直线飙升 [3] RWA项目参与企业及资产类型 - 实体资产类:朗新集团将充电桩收益权代币化,协鑫能科聚焦光伏电站未来发电收益,巡鹰集团盯上换电资产,奥瑞德押注AI服务器收益 [9] - 金融资产类:华夏基金、国泰君安国际等推出基金、结构化产品通证 [9] - 其他类型:包括实物黄金、房产抵押信贷、农产品等资产的代币化尝试 [9] 企业参与RWA的动机与效益 - RWA能帮助企业提升国际曝光度,为品牌出海铺路 [10] - 股价提振效应明显:奥瑞德RWA发行后次日股价暴涨10%,国泰君安国际推出相关产品后3天涨超15%,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合作后3个月股价翻倍,朗新集团近一年股价上涨2.6倍 [10] - RWA能盘活“沉睡资产”,传统银行贷款需1-2个月审批,而RWA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大大缩短时间和流程 [5] RWA项目的成本与挑战 - 在香港发行RWA的总成本通常不低于250万港元,部分机构收取3%-5%的保荐佣金 [4] - 企业需给投资者承诺收益,非标资产年化回报需超过8%,债券类资产也需有竞争力 [4] - 存在募资不确定性,有企业计划融5000万最终只拿到1000万,专业投资者会严格审查资产收益率、企业信用、负债率等指标 [4] 适合RWA的资产标准与监管要求 - 香港金管局明确RWA核心方向是“固定收益和投资基金、流动性管理、绿色金融、贸易供应链融资” [6] - 只有能产生稳定现金流、可特定化的资产才适合,如充电桩、换电站、分布式光伏等能实时同步数据的资产,或符合绿色政策的资产 [6] - 成功的RWA资产必须跨过三大门槛:价值稳定、法律确权清晰、链下数据可验证 [6] RWA在股票代币化领域的潜在应用 - 美国已掀起“股票代币化”热潮,Robinhood、Kraken等平台推出英伟达、苹果等美股代币,支持24小时交易 [6] - 目前仍有406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市值1.1万亿美元,高盛预估有27只中概股(总市值超1.4万亿港元)有望回流香港 [6] - 相比传统二次上市,RWA门槛更低、速度更快,理论上能让境外资产更快映射到香港市场 [6] RWA发展面临的障碍 - 监管存在“重叠”与“空白”,交易结构合规性、投资者权益保障都需谨慎 [6] - 股票代币化面临监管认定难题,可能触及证券法,跨境合规是挑战;技术可靠性方面,链上代币如何与链下股票严格对应尚无成熟方案 [7] - 港股缺乏英伟达这样的“热门标的”,吸引力暂不如美股 [7]
疯狂的赴港RWA:融资还是“融势”?
第一财经· 2025-10-09 21:55
RWA市场发展现状 - 近两年已有超13家机构试水RWA,包括朗新集团、华夏基金、太平洋保险等知名企业[4] - 底层资产涵盖新能源设备、金融产品乃至农产品,具体包括基金、债券、实物黄金、房产抵押信贷等[4][7] - 全球链上RWA资产总市值已突破250亿美元(不含稳定币)[9] - 波士顿咨询等机构预测,到2030年RWA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9] 典型RWA项目案例 - 朗新集团将充电桩收益权作为底层资产,融资1亿元人民币[7][8] - 协鑫能科基于光伏电站未来发电收益权发行RWA,融资2亿元人民币[7][8] - 巡鹰集团以换电资产收益权作为底层资产,融资数千万元人民币[7][8] - 华夏基金发行港元货币基金RWA,规模达1.1亿美元[8] - 汇丰银行推出黄金代币,底层资产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认证的实物黄金[8] RWA融资特点与成本 - 在港发行RWA项目总费用通常不低于250万港元[11] - 部分机构保荐发行收取3%至5%佣金,但也有机构免收此项费用[11] - 非标资产承诺回报一般要超过8%,债券类资产可稍低[11] - 融资存在不确定性,计划融资5000万元可能仅能获得1000万元左右[12] 上市公司参与RWA的动机 - 上市公司更关注RWA的多元价值,包括为企业出海铺路、品牌曝光、股价提升[4][13] - 奥瑞德RWA发行后第二个交易日单日暴涨10%[13] - 国泰君安国际推出结构化产品通证后,股价涨超15%[13] - 协鑫能科宣布与蚂蚁数科合作后,股价在3个月内翻倍[13] - 朗新集团股价从2024年8月低点7.27元/股涨至2025年6月最高26.07元/股,涨了2.6倍[13] 适合RWA的资产标准 - 香港金管局将"固定收益和投资基金、流动性管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以及贸易和供应链融资"界定为RWA四大主题[17] - 具备数字孪生属性、可通过物联网实现业务数据实时同步的实物资产更匹配区块链特点[18] - 成功实现规模化落地的资产需满足价值稳定性、法律确权清晰性及链下数据可验证性三大门槛[18] - 内地资产规模最好达到3亿元以上,因赴港RWA融资成本会超过100万元[17] RWA技术优势与流程 - RWA借助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减少中介环节与人工操作[15] - 资产确权可通过链上对接官方数据库完成,发行与收益分配依靠合约自动执行[15] - 内地企业需先将境内资产通过内地联盟链确权,再在香港设立SPV公司持有相关资产[17] - 信息披露实时上链、无须线下报备,整体流程和时间都大大缩短[15] RWA监管环境与风险 - RWA处于监管"重叠"与"空白"并存阶段,需建立"穿透式+功能导向"合规路径[19] - 风险控制关键在于提升透明度和强化托管机制,避免"黑箱化"信息不对称[20] - 风险可能来自资产本身、交易结构设计、发行人或平台信用[21] - 近期有消息称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已建议部分本土券商暂停在港RWA业务[21] RWA国际发展与中概股应用 - 美国股票代币成为RWA中最受欢迎资产类别,Robinhood和Kraken推出美股代币化产品[23] - 目前还有406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总市值1.1万亿美元[24] - 高盛预估有27只中概股有望回流香港上市,总市值超1.4万亿港元[24] - RWA为中概股回流提供新思路,技术上能以更低门槛将境外资产映射至香港市场[24]
链上股票“中国方案”出炉:华检医疗(01931)“ETHK”如何掀起全球金融革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9:51
公司战略转型 - 华检医疗宣布与合作方ETHK Group共同投资成立两家新公司ETHK Inc及ETHK HOLDINGS LIMITED 深化全球链上金融生态战略布局 [1] - 公司建议将英文名称由"IVD Medical Holding Limited"更改为"ETHK Labs Inc" 中文名称由"华检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华检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3] - 此次战略转型标志着公司全面拥抱链上金融 重点推动股权资产代币化特别是链上股票业务 [4] 业务布局与生态建设 - ETHK Inc专注于运营发展ETHK核心品牌 打造安全高效合规开放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 [5] - ETHK HOLDINGS LIMITED定位为生态级数字产业投资与并购中枢 以补全资产端激活资金端强化合规端为战略主线 [5] - ETHK品牌名源于以太(Ether)与王国(Kingdom)融合 寓意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金融新生态 [9] - 生态将重点推动股权资产代币化 助力全球优质资产特别是中国资产实现链上融通与价值发现 [9] - 公司通过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强化链上金融布局 国富量子拥有香港1/4/6/9号牌及跨境业务资格 [9] 行业发展趋势 - 链上股票是全球金融领域最前沿趋势 Galaxy Digital Inc与Superstate合作实现上市公司首次直接对SEC注册股票进行代币化 [10] - 链上股票具有四大核心优势:提升流动性 降低投资门槛 增加透明度 实现全球市场准入 [11] - 美国股票代币化产品如xStocks存在代币价格与真实股票价格差价套利问题 [11] 中国方案特色 - 华检医疗链上股票方案建立完整生态体系 涵盖技术底层资产端资金端和合规端形成闭环 [11] - 方案特别注重中国资产的链上化与全球化 通过代币化使优质资产以合规标准化方式上链出海 [12] - 方案符合国家数字经济战略 与2025年出台的科技金融政策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相契合 [12] - ETHK生态通过高性能区块链底层密码学技术与嵌入式合规框架 满足全球机构间高频高价值金融交易要求 [11]
究竟用什么 迎接AI的“军备”之旅
搜狐财经· 2025-09-12 01:55
行业趋势 - OpenAI巨额资本支出推动科技行业增长 引发AI军备竞赛[1] - 甲骨文公司剩余履约义务猛增至4550亿美元 股价单日飙升36%[1] - 博通 谷歌等科技巨头站上增长风口[1] 公司转型 - 特斯拉从电动车公司转型为物理世界AI驱动的科创公司[1] - 公司推出Optimus机器人V3版本 FSD AI5和AI6等产品[1] - 马斯克提出基于物理第一性原理创建擎天柱供应链体系[1] 技术特征 - AI发展属于科技跃迁而非连续函数 伴随经济生态重构[3] - AI与Web3.0结合将具备穿墙透壁能力 实现无孔不入[4] - 股票代币化和美元稳定币对资本项目管制产生冲击[4] 竞争要素 - 竞争核心从算力算法转向对需求的清晰描述和定义[5] - 需要制度呵护企业家自由创见和首创精神[5] - 构建无事不扰 有求必应的竞争秩序是关键竞争优势[6] 创新机制 - 科技创新需通过猜想和反驳精确表达需求[3] - 市场试错伴随泡沫 但这是科学发现的必然路径[2] - 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4]
股票代币化时代,揭秘Robinhood商业模式与加密野心
虎嗅· 2025-08-24 12:19
Robinhood股票代币化产品 - Robinhood在欧洲推出股票代币化产品 允许用户交易200多只美国股票衍生品及部分未上市股票如OpenAI和SpaceX [1][6] - 产品本质为差价合约(CFD) 非1:1映射 通过镜像机制追踪美股价格变化 不赋予股东权利 [10][15][20] - 用户无法将代币赎回为实际股票或提至链上钱包 与XStocks等1:1映射模式存在本质区别 [23][24][26]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加密货币交易返点高达57BP 是股票交易返点(0.8BP)的71倍 期权交易返点(8BP)的7倍 [31][32][35] - 加密货币季度收入达2-3亿美元 超越股票交易收入(季度约4000-5000万美元) 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36] - 收入包含35BP做市商返点及20BP智能路由溢价与滑点收益 [34][35] 合规与牌照布局 - 通过收购Bitstamp获得欧盟MiFID II牌照及MTF多边交易市场牌照 允许在欧洲合规开展证券衍生品业务 [14][15] - 产品明确规避1:1映射模式以简化合规流程 避免触发证券发行注册要求 [17][18][50] - 当前采用中心化喂价机制 与XStocks的去中心化Chainlink喂价形成对比 [50][51] 万物上链的金融影响 - 美国推动证券型代币发行(STO) 旨在吸引全球链上热钱 强化金融竞争优势 [52][54][63] - 链上资产交易可实现实时结算 解决传统T+2结算周期下的流动性风险(如2021年Robinhood保证金危机) [64][74][75] - RWA链上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70亿美元 其中Builder占28亿美元 但面临赎回流动性风险 [57][77][78] 对一级市场定价的影响 - 未上市公司CFD交易可能提前形成市场定价 影响后续融资估值 如OpenAI和SpaceX [81][82][84] - 高流动性一级半市场可能削弱投行IPO定价权 使价格发现更市场化 [85][86][88] - 风投机构需适应二级市场博弈逻辑 或转向更早期投资以应对流动性变化 [90][91][92] 行业竞争与趋势 - Kraken与XStocks合作推出1:1映射链上股票交易产品 但面临较高合规风险 [7][8][9] - 传统金融机构如贝莱德已将部分美国国债基金迁移至区块链 [4] - 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成本下降 但前端平台(如Robinhood)仍可通过信息不对称维持高利润率 [46][49]
稳定币-全面重视B端跨境支付结算体系重构机会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跨境支付 - **公司**:新国都、拉哈拉、新大陆、连连、普林软件、常亮科技、Circle、Coinbas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 - 看好稳定币海内外共振的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普林软件和常亮科技[9] - 稳定币产业目前处于初期阶段,有巨大发展空间,有望重塑跨境支付万亿级产业[1][2] - 稳定币产业内最终最赚钱的是发牌方,预计不超过两三家,谁先建立起生态、拥有最大流水谁将胜出[4] - 香港市场稳定币应用方向主要是加密货币交易和跨国企业资金往来与流通[11][12] - 目前是国内外产业趋势共振状态,应积极把握稳定币产业投资机会,关注大B端跨境贸易结算方向[18] - 未来稳定币应用场景会越来越丰富,跨境支付领域会有更多厂商参与[19] - **论据** - 稳定币与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产业背景和政策基础相似,在金融创新政策开放和产业空间上有优势[1] - 跨境支付产业此前由银行外汇部门、卡组织、SWIFT等参与并赚取高额利润,稳定币将带来全新价值创造[2] - 香港相关方面不仅关注跨境电商支付玩家,还重视与大企业、央企合作,但直接来内地展业存在不便[3][5] - 稳定币需具备流动性和应用场景才有价值,Circle超56%收入分给Coinbase可作参考[10] - 稳定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具有去中心化、时效性高、费率低的特征[11] - 普林软件为跨国央企做司库系统和支付接口建设,常亮科技为央企做财务系统和资金管理平台,且两者在行业内有一定优势[13][14][16] - 香港立法行政管理细则和发牌节奏可预期,会不断有新推广出现[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稳定币产业分为发币方发牌方基础架构、场景方、交易支付入口侧三个环节,发牌方等多集中在港股[8] - 香港发稳定币的一个核心应用场景是发行零二人民币稳定币用于跨境支付,提升人民币主权性[15] - 常亮科技是银行IT核心系统领域龙头,过去几年在国内核心系统建设有斩获,还出海走向东南亚等境外市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