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制度优化

搜索文档
港交所:未来持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2:31
香港交易所上市制度优化 - 香港交易所持续积极优化上市制度以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2] - 未来将持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2] - 优化方向为更好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2]
港交所陈翊庭:未来将持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0:33
香港交易所上市制度优化 - 香港交易所近年来持续优化上市制度以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1] - 香港交易所未来将继续优化制度安排确保上市机制与时俱进 [1] - 优化方向旨在更好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1]
香港交易所优化新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并就持续公众持股量的建议展开进一步咨询
证券时报· 2025-08-02 07:53
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改革建议 - 联交所收到1,253份非重复回应意见,采纳咨询文件中大部分建议并略作修订[2] - 改革目标包括提升新股定价及分配机制稳健性,平衡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需求,为发行人提供更大灵活性与确定性[2] - 建簿配售部分最低分配比例由原建议50%下调至40%[2] - 公开认购部分引入机制A和机制B两种选项:机制A下最大回拨百分比由20%上调至35%,机制B下最大百分比由50%上调至60%[2] - 保留基石投资六个月禁售期规定,不实施上调定价灵活性机制[2] - 新规定将于2025年8月4日生效[3] 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规定 - 非中国内地注册成立发行人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为25%或上市时规定的较低百分比[4] - 无其他上市股份的H股发行人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需达6亿港元市值[4] - A+H发行人需满足10%公众持股量或达30亿港元市值,自由流通量需达5%及5,000万港元或6亿港元市值[4] - 联交所保留酌情豁免权[4] 持续公众持股量建议 - 现行规定要求维持上市时公众持股量百分比,建议新增替代门槛: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7] - 建议规定公众持股量不足时需恢复并刊发公告,且不得采取进一步降低公众持股量的行动[7] - 建议不会仅因公众持股量不足而停牌,但严重不足将加股票标记,18个月内未恢复可除牌[7] - 需在月度报告和年报中确认公众持股量充足并作额外披露[7] - 公众咨询期至2025年10月1日结束[8]
陈浩濂:上半年香港IPO集资暂列全球第一 进一步优化上市制度促进企业来港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5:36
香港上市制度改革进展 - 香港通过制度创新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包括为同股不同权新经济企业和科技公司提供定制上市机制,以及建立便利海外企业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 [1][3] - 上半年香港IPO市场活跃,共42宗IPO集资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港交所六月底处理超过200宗上市申请,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 [1][4] - 港交所和证监会正推进进一步上市制度优化,以增强香港上市平台的活力和竞争力 [1][4] 上市门槛与规则调整 - 港交所放宽大中华发行人在港第二上市的市值要求,删除「创新产业公司」条件,并给予不同投票权或可变利益实体结构的发行人更大灵活性 [6] - 2024年9月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2025年5月开通「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指引,允许保密形式提交申请 [6] - 港交所2024年12月就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众持股量展开谘询,考虑按市值分层规定最低公众持股量,并研究上市后维持较低公众持股量的可能性 [7] 审批流程与海外发行人支持 - 港交所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规定,引入核心股东保障水平,并刊发上市指引,针对个别司法管辖区发布解释说明 [8] - 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一般申请在40个营业日内确认监管关注事项,合资格A股公司缩短至30个营业日 [8][10] - 港交所持续扩大认可证券交易所范围,2023-2024年新增沙特、印尼、阿布扎比、杜拜交易所,2025年3月新增泰国交易所,认可名单增至20间 [8] 未来推广与制度优化方向 - 政府联同证监会和港交所将加强对外推广,宣传香港上市平台的最新发展和优势 [2][9] - 港交所探索进一步扩大认可证券交易所范围,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程序,并更积极提供上市筹备指引 [2][9] - 全面检视上市制度,研究涵盖主要上市、第二上市及双重主要上市的具体要求,以及上市后持续合规要求,按「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原则适时公布优化建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