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利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福建厦门翔安区多项扶持举措助力3家企业获中国专利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30 13:30
获奖企业技术突破 - 厦门信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RFID电子标签技术可批量读取300件以上商品信息,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1] -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领域专利采用整流模块与超级电容协同模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填补国内风电变桨系统技术空白[1] -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晶体管专利技术解决5G基站射频器件"卡脖子"难题,实现5G核心芯片国产化,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协同创新中心[1] 政府扶持措施 -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出台厦门市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奖励补助办法,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和服务专班[2] - 该局提供专利挖掘布局、高质量申请撰写、奖项申报材料准备及答辩辅导等全链条服务[2] - 结合"翔安百业贷"项目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知产"转化为"资产"[2] 未来发展规划 -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加大专利转化运用引导力度,搭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2] - 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成果在企业中实现转移转化,助力创新主体提升市场竞争力[2]
【西安】17个项目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陕西日报· 2025-06-20 06:47
中国专利奖西安获奖情况 - 西安17个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是我国专利领域最高荣誉 旨在表彰对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太阳能光伏 航空 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奖项包括3个银奖(如"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 13个优秀奖(如"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1个外观设计优秀奖(多功能座椅) [1] 西安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 西安位列全球第18位 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通过存量专利盘点入库专利6.7万件 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超1万件 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 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47家 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平均增长率超90%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获奖项目显示西安在光子 半导体 光伏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1][2] - 高光谱成像装置等银奖项目体现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研发实力 [1] - 超导线材制备方法等优秀奖反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1]
我市17个项目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
西安日报· 2025-06-11 11:10
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 - 西安市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中共获得17个奖项,包括3项中国专利银奖、1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航空、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获奖专利包括"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等3项银奖专利和"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等13项优秀奖专利 [1] 西安市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西安位列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西安市已入库专利6.7万件,通过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万余件、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知识产权强企培育 - 西安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147家,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0% [2]
江苏89项专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新华日报· 2025-06-11 07:32
解决行业痛点,获奖专利"含金量"十足 近日,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公布,江苏共有89件专利获奖,其中,中国专利金奖3件、 银奖5件、优秀奖73件;中国外观设计银奖2件、优秀奖6件,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本届中国专利奖中,江苏高校和科技企业收获颇丰,获奖专利涉及生物基材料、细胞治疗药物、机 器人传感器等前沿技术领域,不仅解决了行业发展痛点,更通过系统性专利布局构建技术"护城河",推 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今年共30项专利被授予中国专利奖金奖,全国高校仅3项专利获此殊荣。其中,就包括了南京工业 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郭凯教授团队的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这项专利的核心技术,是以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结构衍生化与绿色工艺开发出植物油多元醇, 以此作为关键单体用于生物基聚氨酯的合成。"团队成员、该校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方正教授介 绍,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我国年产量超1650万吨,约占全球七成,但是我国传统聚氨酯生产 过程较为依赖石化原料,部分高端产品长期受制于美德等国企业,因此急需突破生物基聚氨酯技术并开 展产业化应用。 该团队自2011年启动研发项目以来,持续优化技术, ...
重庆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服务架起成果转化“金桥”
科技日报· 2025-05-30 15:42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赵鹏 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知识产权这座连接两者的"桥梁"如何变为成果转化的"金桥"?重庆 两江新区明月湖数字科技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下简称"运营中心")进行积极探索。今年以来,运 营中心已收集、分析专利供需信息近3000条,完成专利转化100余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200余万 元。 推动"知产"变"资产" 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研院"),专注于智能AI、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创新研 发,专利技术富集,但部分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遇到挑战,迟迟无法完成转化落地,产业化培育更是 无从谈起。 建设高价值专利池 除了技术转让、作价入股,质押融资也是知识产权"生金"的重要方式。 重庆唯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哲科技")是一家集销售、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创新型工业互 联网企业,其产品应用在研发测试与生产检验中,已与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但 由于前期投入较大、账单周期长等原因,唯哲科技急需资金缓解压力。 运营中心了解唯哲科技需求后,立即与银行、评估机构一同前往企业进行沟通,快速帮助企业通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近300万元。目前,200万元已顺利 ...
山东聚焦四个方面出台十二条举措
大众日报· 2025-05-29 09:06
"《若干措施》的政策设计突出集成性、创新性和协同性,体现出坚持集成改革工作导向、创新专利产 业双链结合、推动政府市场同向发力三方面特点。"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吴承丙表示。 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一直是难点堵点。推动专利从"书架"走向"货架",需要瞄准专利 供给和产业需求"两侧",从政府和市场"两端"发力。聚焦供给侧,《若干措施》鼓励高校院所积极建设 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对培育高价值专利并在重点产业领域转化运用成效显著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 资金支持。到2026年年底,全省在高校和科研单位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0家左右。 5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等部门负责同志解读 《关于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 干措施》出台12条举措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一年多来,全省累计盘点高校院所发明专利6.26万 件,其中5315件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培育594家企业进入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库,备案专利密集 型产品669 ...
山东时隔12年修订专利条例,对重复侵权等拟增设行政处罚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14:4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杨璐 《山东省专利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已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初次审议,于2025年6月22日前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条例(修订草案)》对帮助侵权、重 复侵权和不执行展会侵权裁决三种违法行为增设了行政处罚,最高可罚款10万元。 时隔12年山东修订专利条例 《山东省专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3年实施,其间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次 修正实施、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实施,关于加强专利权人合法权益保护、促 进专利实施和转化运用等方面新的立法精神和规定需要在《条例》中进一步细化落实,《条例》与上位 法的不适应之处,也亟需修订完善。 专利转化运用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条例(修订草案)》从建立高价值专利培 育机制、奖励优秀专利项目、鼓励职务发明、建立专利转移转化机制等多方面促进专利高质量创造和高 效率运用,推动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促进专利与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产学研联合、专利开放 许可、专利权入股等多种方式,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拟对三种违法行为增设行政处罚 关于强化专利 ...
形成长效机制 我国专利转化运用方面再出实招
新华网· 2025-05-22 00:00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从高质量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以专利产业化助 力提升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竞争优势、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加快形成促进专 利转化运用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专项行动实施保障工作等五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宋晨)国家知识产权局21日公布关于纵深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快 形成长效机制的通知,旨在推动新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 提高。同时,加快构建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形成一系列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长效机制。 此外,要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场万企"大 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等重要专项活动推进转化对 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知还提出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专利转化运 用,包括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工具进行转化对接;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开 展专利技术解析、应用场景挖掘和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分析,构建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实现高效精准匹 配等。 为更好从供需两端发 ...
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快形成长效机制
快讯· 2025-05-21 22:21
5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纵深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快形成长效机制的通知。其中提 出,加快培育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各地要会同相关部门,向金融机构、区域性股权市场、科创基 金、公共服务机构、龙头企业等集中推送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名单,组织实施技术需求对接、产 业化配套服务、投融资扶持等重点培育举措,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吸纳具有"独门绝技"专利技术的入库 企业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进入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加大对入库企业专利产业化 成长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入库企业通过专利产业化,实现规模效益显著提升、形成专利密集型产品, 成为"小巨人"或者单项冠军,或者加快上市融资进程等,达到样板企业培育标准,实现快速成长目标。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纵深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快形成长效机制的通知 2025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决战之年。各地要会同相关部门,紧扣《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 (2023—2025年)》的目标任务,按照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和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进机制会议 的总体部署要求,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新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 产业化率明显提高 ...
城市24小时 | 三市“抱团”,粤东不想“掉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0:04
区域协同发展 - 4月28日汕潮揭都市圈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汕头召开,审议通过《推进汕潮揭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发布合作事项清单,启动多领域联动项目,标志粤东三市迈入“一体化共建”新阶段 [1] - 《行动方案》横向建立“轮值制”联席会议,三市每半年轮值主办;纵向设立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小组,构建“每月商讨、每季协调”的立体化协作网络 [1] - 上世纪90年代潮汕地区拆分制约三地经济增长,此前汕潮揭同城化成效不佳,此次《行动方案》提出4方面22项合作任务、29项重点事项、19个重点项目 [2] - 《行动方案》将“综合交通体系”列为四大任务之首,提出构建“一横四纵三环”格局,从多方面破局交通领域;还提到统筹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协作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产业政策 - 4月28日青岛出台新一轮支持电影经济发展十条政策,包括对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电影作品、基地(园区)给予扶持,对举办电影路演活动和全国首站首映礼给予奖励 [4] - 近日广东印发《2025年广东专利转化运用攻坚举措的通知》,提出28项举措推动专利产业化,力争2025年全省高校院所产业化率提升20%以上 [5] - 4月28日湖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行动”,提出3个阶段性目标,围绕目标从6方面部署22项重点任务 [6] - 4月28日广西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涉及5大重点领域,未来将建立常态化清单发布机制等 [7] 教育招生 - 4月29日西湖大学公布2025年将首次面向沪苏豫粤渝5省市招收本科生,在沪苏粤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在豫渝通过普通高考招生,浙江增加综合评价招生方式 [9] 服务贸易 - 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9] - 一季度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7524.9亿元,增长2.6%,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4363.4亿元,增长2.1%,进口3161.5亿元,增长3.4% [10] - 一季度旅行服务进出口达5849亿元,增长21.8%,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出口增长97.5%,进口增长14.9% [10] 算力园区 - 赛迪顾问发布《2025中国算力园区竞争力研究》,构建包含5个维度超20个指标的发展评价体系 [11] - 2025算力园区TOP20中枢纽地区优势明显,有15个园区入围,占比四分之三,TOP10中占比80%,TOP5均位于西部地区 [11] - TOP20园区中有四分之三属于国家级高新区、新区或产业园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