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党制

搜索文档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不争总统争“未来”
虎嗅· 2025-07-17 09:13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动机 - 核心动机是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纲领均持反对态度,认为民主党过度监管科技行业并推行"觉醒文化",而共和党在关键议题上与自身价值观存在根本分歧[1][2][3][4] - 直接导火索是与特朗普因"大而美"法案决裂,但深层原因是对美国未来债务问题的担忧[6][10] - 专家观点认为其目标并非传统"中间派",而是代表面向未来的"未来派",试图突破现有政治框架[8][9] 美国第三党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 选举制度采用"赢者通吃"规则,第三党在总统和参议院选举中几乎无法获得席位(例如加州54张选举人票全归50.1%得票方)[12][13][15] - 选民存在"搅局者效应"心理,担心投票给第三党会间接帮助更不喜欢的政党[24] - 资源分配极度不平等,两党拥有成熟筹款网络和基层动员能力,而第三党缺乏基础设施[25] "美国党"的潜在政治策略 - 短期目标聚焦国会席位争夺,计划在参议院获得2-3席、众议院8-10席,通过关键投票发挥杠杆作用[17][18] - 可能选择民主党内共和党占优的小选区突破,例如东西海岸特定选区[23] - 马斯克的超级IP属性可能突破传统第三党资源限制,类似特朗普的社交媒体政治路径[27][28] AI时代下的政治形态前瞻 - 专家预测AI将导致财富集中度接近中世纪水平,可能引发UBI(全民基本收入)由科技巨头而非国家主导[36][37] - 未来或形成"政治空间"与"经济空间"平行体系,数字币成为UBI发放媒介,经济巨头承担中世纪贵族式责任[37][38][40] - 马斯克与UBI倡导者安德鲁杨的互动显示其可能在为AI时代的政治经济重构布局[43] "大而美"法案的博弈案例 - 法案在众议院以215-214票、参议院51-50票的极小差距通过,显示两党势力均衡下单票即可改变结果[20][21] - 若"美国党"获得少量席位,可在类似争议法案中成为关键第三方力量[22]
特朗普批评“火车脱轨”,马斯克援引电影台词,两人密集隔空交锋
环球时报· 2025-07-08 06:52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事件 - 埃隆·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以回应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并称该法案会让国家破产 [1][5] - 特朗普批评马斯克组建新政党的计划"荒谬",认为美国在两党制下运作最好 [1][3]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矛盾 - 特朗普嘲讽马斯克成立第三政党是"制造颠覆和混乱",并称其行为"脱轨" [3] - 马斯克回应特朗普的抨击,引用《沙丘》台词暗示特朗普的恐惧心理 [4] - 特朗普撤回对马斯克盟友艾萨克曼的NASA局长提名,称其与马斯克的业务往来"不合适" [4] 市场与行业反应 - 投资公司Azoria Partners推迟推出特斯拉相关基金,称马斯克组建政党与其CEO职责冲突 [5]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特斯拉和SpaceX董事会可能希望马斯克远离政治 [5] - 马斯克曾斥资近3亿美元支持特朗普2024年连任竞选,但双方因"大而美"法案分歧加剧 [5] 民主党态度 - 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发言人称特朗普的MAGA政党因预算法案分崩离析,共和党寻找替罪羊 [6]
金价,走低!油价,大跌!特朗普怼马斯克:荒谬!脱轨!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21
伦敦金现行情 - 伦敦金现最新报价3327 990美元 较前一日下跌8 950美元 跌幅0 27% [1] - 日内最高价3343 040美元 最低价3327 698美元 波动幅度0 28% [1] - 分时数据显示7:32时段成交价集中在3328 090美元附近 市场交投清淡 [1] WTI原油市场动态 - WTI原油低开1 25%至66 16美元/桶 盘中一度跌超2% 最低触及65 40美元/桶 [2] - OPEC+同意8月增产54 8万桶/日 超出市场预期 并考虑9月继续同幅度增产 [1] - 持仓量减少25 77万手 外盘成交量3764手 内盘4956手 显示空头力量占优 [2] 美国政治事件影响 -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 声称代表80%中间选民 目标进入国会 [3] - 特朗普批评该行为"荒谬" 指出美国历史上第三政党从未成功 [4] - 双方矛盾源于"大而美"法案 该法案取消了电动汽车强制令 [4] - 白宫对事件保持沉默 媒体对第三政党可行性存在分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