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

搜索文档
3500点之上破净股仍超300只,全面牛市难现,A股散户如何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6:21
历史牛市表现 - 2007年和2015年A股均迎来全面牛市 破净股数量大幅减少 2005年6月破净股175只 2007年3月基本无破净股 [1] - 2015年4月鞍钢股份成为最后一只被消灭的破净股 沪指突破4000点 3元以下低价股基本被消灭 [1] 当前市场状况 - 沪指突破3500点 但破净股数量仍超300只 截至周五收盘 沪深两市市净率低于1倍的个股达315只 [2] - 房地产 钢铁 建筑等行业个股普遍破净 银行股如民生银行 华夏银行市净率不到0.5倍 [2] 市场生态变化 - A股进入注册制时代 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400家 截至7月17日 今年涨幅中位数约11.6% 超1400只个股下跌 [3] - 量化交易成交占比达四成 高频交易挤压短线套利空间 散户在信息 速度 工具上全面落后 [3] 散户投资策略 - ETF总规模达4.3万亿元 个人投资者持仓及交易额占比持续提升 [4] - ETF可分散个股风险 规避高频波动陷阱 通过被动投资与低频策略提升胜率 [4]
和讯投顾刘基:高频收益出现腰斩,散户机会来了
和讯网· 2025-07-15 08:48
监管新规对高频交易的影响 - 沪深北交易所出台严厉举措,量化交易每秒申报超300笔将被列入监管黑名单,单日撤单上限2万笔[1] - 新规直击高频交易要害,依赖毫秒级海量撤单的策略面临成本大幅上升,收益缩水幅度高达30%至50%[1] - 触及红线的机构将面临差异化收费、额外报告等严格监管措施[1] 高频交易策略的调整方向 - 量化行业将从速度竞争转向策略深度竞争,头部量化私募需调整高频策略[1] - 监管设定阈值主要针对可能引发市场扰动的超高频行为,并非限制所有高频交易[1] 对散户投资者的影响 - 散户被高频交易"收割"的风险降低,但信息、数据和研究层面的劣势依然存在[1] - 投资环境更加公平,高频交易的"镰刀"变钝,但散户未形成明显优势[1] 市场流动性变化 - 新规实施后小微盘股短期流动性压力陡增,但长期有利于回归基本面逻辑[1] - 整体量化市场流动性收缩,但监管旨在推动量化交易更有边界和责任[1]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发展,强调策略深度而非速度[1] - 监管举措被视为积极转变,有助于量化行业建立更有序的竞争环境[1]
红利低波家族首只200亿ETF诞生【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7-13 22:29
上周市场回顾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中证1000、创业板指、中证500指数收益靠前,分别为2.36%、2.36%、1.96%,中小板指、沪深300、科创50指数收益靠后,分别为0.73%、0.82%、0.98% [6][13] - 行业表现分化,综合金融、房地产、非银行金融收益靠前,分别为6.73%、6.06%、3.94%,汽车、家电、银行收益靠后,分别为-0.56%、-0.18%、-0.13% [6][19] - 央行逆回购净回笼资金2265亿元,逆回购到期6522亿元,净公开市场投放4257亿元,不同期限国债利率均上行,利差缩窄1.20BP [6][22][24] 基金产品发行情况 - 上周新成立基金35只,合计发行规模327.78亿元,较前一周有所增加,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32.87亿元、混合型基金发行2.57亿元、债券型基金发行292.34亿元 [3][46][48] - 上周有44只基金进入发行阶段,本周将有30只基金开始发行,被动指数型(15只)、偏股混合型(5只)、增强指数型(3只)为主 [3][51][54] - 7家基金公司申报创业板综指相关ETF,包括华宝基金、招商基金等申报的创业板综合增强策略ETF,以及博时基金、鹏华基金等申报的创业板综合ETF [5][7] 开放式公募基金表现 - 上周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79%、0.63%、0.53%,今年以来另类基金表现最优,中位数收益11.94% [6][34][35] - 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0.21%,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0.29%,今年以来超额中位数分别为3.08%、0.62% [37][38] - 公募FOF基金中,目标日期基金权益仓位更高(50%-65%),上周普通FOF、目标日期、目标风险类基金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13%、0.26%、0.10% [39][41] 重点事件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规模突破200亿元,达203.43亿元,成为首只超两百亿元的红利低波主题ETF [12] - 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截至2025年6月官方黄金储备资产为7390万盎司,较5月末增加7万盎司 [9] - 沪深交易所发布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将沪深股通投资者纳入报告范畴,强化程序化交易监管 [8]
中证协拟出台程序化交易相关业务规则
快讯· 2025-07-11 17:17
中证协拟出台程序化交易相关业务规则 - 中证协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研究制定程序化交易相关业务规则 [1] - 新规旨在做好券商程序化交易相关活动的自律管理 [1] - 中证协将制定融资融券风险管理相关指引及示范实践 [1] - 协同系统单位加强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针对性监测和监管 [1]
给“韭菜收割机”上枷锁
和讯· 2025-07-10 17:28
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步实施《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对高频交易划定清晰边界: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300笔以上,或单账户全日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20000笔以上[1][4][5] - 新规直击高频交易要害,对可能引发市场扰动的超频行为进行监测和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分类管理机制[1][5] - 新规对四类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进一步细化,明确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四类异常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4] 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 长期来看,资金将加速向基本面扎实的蓝筹股集中,健康流动性将逐步恢复,但小盘股估值中枢可能下移20%[1][6][7] - 高频交易受限后,依赖量化做市的小微盘股可能面临买卖价差扩大、交易活跃度下降的问题[6] - 新规实施首日,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逾2000亿,被视为新规效应的初步显现[2][6] 新规对量化机构的影响 - 头部量化私募高频策略收益率预计下降30%-50%,合规成本将上升15%-20%,中小机构压力显著[2][7] - 撤单费从近乎免费升至0.05元/笔,单日2万次撤单需额外支付1000元[7] - 量化机构必须从拼硬件走向拼认知,核心竞争力将更多回归到数据建模的精度、因子研究的深度、风控体系的成熟度[8] 新规对散户的影响 - 新规实施后,交易环境的"降噪"与公平感提升,价格发现更加稳定,情绪波动也更可控[9] - 散户被收割的风险降低,但在信息、数据、研究层面的劣势丝毫未减[10] - 需要警惕部分量化策略钻规则漏洞,如把每秒笔数设定为299笔或290笔以避开高频交易认定[10]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710
山西证券· 2025-07-10 11:48
核心观点 报告对非银行金融行业和凯立新材进行分析 非银行金融行业程序化交易细则实施且多项排名揭晓 凯立新材持续践行分红政策 25Q1 营收和净利高速增长 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良好 [4][5][9] 行业评论 程序化交易细则实施 - 沪深北三家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 7 月 7 日正式实施 对报告、交易行为等管理作出细化规定 明确异常交易行为构成要件及交易所措施 中证协发布示范文本 完善签约履约行为 [7] - 规则实施完善并非限制量化交易策略发展 而是限制高频交易诱导性行为 降低市场波动 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7] 行业多项排名揭晓 - 券商文化建设排名及五篇大文章试排名揭晓 文化建设评价中 2024 年 105 家券商参与评估 A 类 14 家、B 类 36 家 数量分别提升 3 家、2 家 [7] - 五篇大文章试排名中 头部券商领跑 中信证券多项指标排名第一 部分特色化中小券商在一些指标表现亮眼 [7] 市场表现 - 上周主要指数不同程度上涨 上证综指涨 1.40% 沪深 300 涨 1.54% 创业板指数涨 1.50% [7] - 上周 A 股成交金额 7.21 万亿元 日均成交额 1.44 万亿元 环比增长 -3.05% 两融余额 1.85 万亿元 环比提升 0.73% [7] - 中债 - 总全价(总值)指数较年初下跌 0.47% 中债国债 10 年期到期收益率为 1.64% 较年初上行 3.56bp [7] 公司评论 事件描述 2025 年 6 月 18 日凯立新材发布《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6 月 26 日为现金红利发放日 每股派 0.3 元 共派 3921.12 万元 [6][8] 投资建议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 20.37/24.87/29.18 亿元 同比增长 20.8%/22.1%/17.3% 归母净利润 1.59/2.26/2.89 亿元 同比增长 72.1%/42.1%/27.5% 对应 EPS 1.22/1.73/2.21 元 PE 26.8/18.9/14.8 倍 维持“买入 - B”评级 [9] 事件点评 - 稳健分红 2024 年度分红两次 2025 年 1 月 17 日每股派 0.2 元 共 2614.08 万元 本次每股派 0.3 元 2024 年度合计每股派 0.5 元 共 6535.20 万元 [10] - 单季度收入创新高 2025 年第 1 季度收入 6.26 亿元 同比增长 105.25% 归母净利润 0.22 亿元 同比增长 90.48% [10] - 产能充足 2024 年铜川凯立产能 3000 吨 2025 年逐步投产 核心产品销量预计维持高增速 氢化丁腈橡胶产业化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放市场 贡献盈利新增量 [10] - 钯金属价格回升 2024 年主要贵金属原材料售价同比降 20.51% - 24.61% 致公司收入下降 2025 年二季度起钯金属价格回升 7 月 3 日达 304.5 元/克 较 4 月 8 日最低点增长 23.28% 公司业绩有望高速增长 [10]
程序化交易新规之后 高频交易上演“变奏曲”
经济观察报· 2025-07-09 18:52
程序化交易新规影响分析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程序化交易强监管时代 [2] - 新规对高频交易进行明确定义: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达300笔以上或单日累计超20,000笔将被认定为高频交易并征收差异化费用 [6] - 高频策略年化收益每降低一档频率将损失0.8%甚至更多 [4] 监管措施与行业应对 - 交易所可对导致重大异常波动的程序化交易采取限制交易、强制停牌等措施,严重时可临时停市 [6] - 新规明确四类异常交易行为: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 [7] - 头部量化私募普遍提前修改算法参数,如将每秒报单从400笔降至30笔以内 [3][10] - 部分机构拆解大额订单算法,调整集中交易策略以符合新规要求 [11] 行业格局变化 - 高频策略在量化AUM中占比不高,但却是中小私募的"生存利器" [14] - 新规实施后,部分中小量化私募的日内回转策略成本上升30% [15] - 行业开始转型开发结合宏观因子的低频CTA策略,回测显示年化波动率可降低40% [16]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优胜劣汰加速,管理人需加固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 [19] - 量化规模增速趋缓并趋于稳定,超额收益来源将更加多元化 [19]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增加,管理人更注重策略细节和风险收益比 [19] - 行业竞争将延伸至客户服务能力、产品设计及费后收益等维度 [18]
程序化交易新规之后 高频交易上演“变奏曲”
经济观察网· 2025-07-09 17:38
程序化交易强监管时代来临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 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程序化交易强监管时代 [1] - 新规对高频交易进行明确定义 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达300笔以上或单日累计超20,000笔将被认定为高频交易并征收差异化费用 [2] - 监管列明四类异常交易行为 包括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 [2] 高频策略受冲击 - 私募机构被迫"降频" 某机构将每秒报单从400笔降至30笔以内 每降低一档频率导致年化收益损失0.8% [1] - 年化换手率200倍以上的高频阿尔法策略及期现套利策略受冲击最大 [2] - 部分中小型量化私募的日内回转策略成本普遍上升30% [7] 行业应对措施 - 头部机构普遍提前进行合规改造 包括修改算法参数、拆解大额订单算法等 [4] - 部分头部机构策略换手率已低于新规上限 新规对其影响有限 [4] - 行业开始转型开发低频策略 如结合宏观因子的低频CTA策略可使年化波动率降低40% [7] 行业生态重构 - 高频策略在量化AUM中占比不高 但曾是中小私募的"生存利器" [6] - 行业竞争将更加精细化 管理人需在投资端、客户服务、产品设计等多维度提升能力 [7] - 监管倒逼行业服务升级 未来将更注重合规风控意识 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7]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优胜劣汰加速 管理人需加固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 [8] - 量化规模增速趋缓并趋于稳定 大幅扩张时代结束 [8] - 超额收益来源将更加多元化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增加 [8] - 策略开发更注重细节打磨和风险控制 提升风险收益比 [8]
程序化交易新规落地
经济日报· 2025-07-09 10:29
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实施 - 沪深北3家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于7月7日正式实施 重点规范高频量化交易行为 [1] - A股程序化交易规模近年年均增长超30% 部分机构利用技术优势制造"时间套利" 加剧中小投资者信息劣势和流动性错配风险 [1] - 新规通过账户申报、技术核查、异常交易处置三重机制 首次将程序化交易纳入穿透式监管 填补制度空白 [1] 程序化交易与高频交易认定标准 - 程序化交易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 包括自动选择证券和时机、执行算法交易等 [2] -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或全日申报/撤单≥20000笔 [2] - 细则明确禁止"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异常交易行为 [2] 监管措施与市场影响 - 要求高频交易者提前备案并披露策略逻辑 压缩"黑箱操作"空间 禁止"幌骗""拉锯"等操纵行为 [1] - 针对程序化交易在多只股票上的小幅拉抬打压行为 设置新监管指标以减少对个股流动性和价格的冲击 [3] - 对单家机构管理的所有产品集中同向交易行为实施合并监管 防范加剧市场波动风险 [3] 投资者义务与费用调节机制 - 高频交易投资者需额外报告系统服务器位置、测试报告和应急方案等信息 未落实要求将从严监管 [3] - 研究对高频交易收取更高流量费、撤单费 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降低交易频率 [4]
程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 相关机构策略研发重心转向中低频
证券日报· 2025-07-08 01:18
程序化交易新规实施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 旨在平衡市场效率与公平 引导程序化交易回归流动性服务和价格发现的本源 [1] - 新规是落实新"国九条"和《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的重要举措 涵盖异常交易监控和高频交易差异化监管 [1][2]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 - 高频交易认定标准明确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以上或全日申报撤单20000笔以上 [2] - 异常交易认定细化四类行为:瞬时申报速率异常 频繁瞬时撤单 频繁拉抬打压 短时间大额成交 [2] 行业合规调整情况 - 主流量化机构阿尔法策略换手率普遍符合监管要求 仅少数年化换手率超200倍的高频策略需调整 [2] - 头部量化私募已完成技术调整和策略优化 展现出更强的合规适应能力 [3][4] - 新规加速"伪量化"等不规范操作出清 优质机构将凭借专业投研和风控体系脱颖而出 [3] 量化行业发展方向 - 机构竞争维度扩展至客户服务 产品创新和费后收益水平 推动专业能力全面提升 [4] - 策略研发重心转向中低频 行业呈现四大特征:强化核心优势 规模平稳增长 收益来源多元化 策略研发更重风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