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搜索文档
好一朵横州茉莉花
广西日报· 2025-10-10 10:20
横州市推进茉莉花产业综合改革,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推广茉莉花智能化交 易等。 这些政策红利有效激发了产业活力:与2020年相比,2024年横州市精制茶企业数增长142%,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由2户发展至12户,年缴税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由4户发展至24户。 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大数据中心里,"数字茉莉"平台正实时显示着全市茉莉花产业的运行态势。"安 装在茉莉花核心区的智能管控系列设备、测产装备,结合AI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建立茉莉花病虫 害算法模型。"平台运营主管黄深介绍,这个集种植管理、交易流通、质量追溯、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智 慧平台,可向花农推送当地的精准气象信息、病虫害监测数据、附近市场茉莉花价格。 同时,横州夯实产业发展的科技根基:制定《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建成广西县级 唯一具有国家级检验检测资质的茉莉花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该检测中心获1125项国际资质认证, 为茉莉花产业品质保驾护航。 智能化交易,让茉莉花产业流通更高效透明。去年以来,横州投入专项资金改造茶厂地磅,升级交 易市场,用智能秤替代传统电子秤,并联合腾讯旗下高灯科技的"数字农人"打造茉莉花数字化交易平 ...
一朵茉莉,兴一座城
新华网· 2025-10-07 16:04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全国茉莉花茶加工量近14万吨,工业产值约222亿元[8] - 横州市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占全球60%以上[10] - 横州市茉莉花种植面积约20万亩,涉及花农34万人,鲜花产量超13万吨,花茶产量超11万吨,产业总产值超180亿元[10] 产业升级与技术应用 - 花田引入机器人和无人机进行采摘与运输,提升采摘科学性和效率[6] - 茉莉花茶加工实现养花、茶花混合、窨制、分离和干燥全程自动化标准化,单窨香气浓度提升20%[8] - 当地拥有茉莉花产业加工贸易企业超300家,其中花茶加工企业170多家,亿元以上规模企业12家[10] 市场趋势与增长动力 - 新中式茶饮兴起带动茉莉花茶内销市场走强,产业展现蓬勃活力[12] - 原料供应企业经营状况提升,例如某公司去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同比增长14%[12] - 产业从传统花茶延伸至茉莉精油、护肤品、食品、盆栽等衍生品,推动全产业链集群发展[10] 品牌建设与供应链合作 - 当地积极培育本土品牌,引进龙头企业投资设厂[10] - 多家新茶饮头部品牌与横州强化供应链合作,本土新茶饮品牌不断出新[10] - 原产地优势吸引投资者,如香薰行业青年投资香氛萃取观光工厂等项目,利用地利降低成本并提升香味保存[12] 国际化与历史传承 - 茉莉花茶已出口至日本、马来西亚、伊朗、德国、法国等国,年出口量超3000吨[13] - 茉莉花产业形成"1+9"产业集群,全球每十朵茉莉花中有六朵产自横州[13]
秋分“凉燥”渐盛 养生重在调和肝脾
新华社· 2025-09-23 14:25
秋分节气中医养生核心理念 - 秋分是阴阳平衡的关键节点,气候由温燥转为凉燥,风邪盛行,寒邪渐侵 [1] - 养生以平衡阴阳,润燥御寒为核心理念,重在调和肝脾,防范消化系统和情志方面疾病 [1] 肝胆系统影响与饮食调养 - 秋分时节人体阳气收敛,肝胆系统易受外邪干扰出现功能失调,凉燥夹寒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胸胁胀痛、腹胀、头晕、足冷等症状 [4] - 凉燥耗伤肝血易使人眼干涩、视物模糊、指甲脆裂、情绪烦躁易怒、失眠多梦 [4] - 饮食调养需疏肝与养血并重,推荐以开水冲泡陈皮、茉莉花、玫瑰花等代茶饮,多食养肝血的猪肝、枸杞、黑芝麻、桑葚,以及温胆健脾的生姜、肉桂、茯苓、白术等食物 [4] - 避免高脂饮食和过量饮酒,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 [4] 起居运动情志调养方法 - 起居需避寒就温,注意早睡和头部保暖 [4] - 运动宜柔和舒展,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肝血耗伤,推荐八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式和户外散步 [4] - 秋季人易出现悲秋情绪进而导致失眠、抑郁,可听舒缓轻音乐以疏畅情绪 [4] 穴位按摩与艾灸疗法 - 每日用拇指按揉太冲穴5至10分钟,能够疏肝解郁、平抑肝火,改善肝阳上亢引发的头晕、眼干 [5] - 每周艾灸太冲穴一次,时长15分钟,能温补肝气、利胆通络,增强肝胆代谢功能 [5]
宝藏之城丨这座小城的茉莉花香飘世界
新华网· 2025-08-09 08:53
行业概况 - 广西横州市茉莉花(茶)产量占中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60%以上,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 [2] - 当地拥有超过18万亩茉莉花田,夏季为集中采摘季 [2] - 茉莉花产业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宋代工艺成熟,明清时期成为宫廷贡品 [12] 产业链规模 - 横州集聚170余家花茶企业,带动34万花农致富 [8] - 构建"1+9"产业集群,涵盖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等领域 [8] - 形成全球集散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茉莉小镇等多元化载体 [8]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第二代"全自动不落地窨花生产线",实现茶花混合、窨制、筛分全自动化 [12] - 花香利用率从传统工艺不足50%提升至80%以上 [12] - 建设"数字茉莉"平台,实现价格查询、远程交易数据监控等功能 [12] 市场拓展 - 新式茶饮兴起带动产业升级,横县南方茶厂2024年新茶饮产品营收占比达32% [15] - 2021年以来吸引70多家企业落地,成为知名茶饮品牌原料供应地 [15] - 形成从田间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交易市场、茶厂、非遗茶馆等环节 [10][11][13][14][16][17][21] 社会效益 - 茉莉花种植使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兼顾家庭照料与稳定收入 [6] - 产业传承超过40年,典型花农雷水平家族自1980年代持续经营 [6]
宝藏之城|这座小城的茉莉花香飘世界
新华社· 2025-08-09 08:48
行业概况 - 广西横州市茉莉花(茶)产量占中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60%以上,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 [2] - 当地拥有超过18万亩茉莉花田,形成以花茶为核心的"1+9"产业集群,涵盖盆栽、食品、旅游等多元领域 [16] - 产业带动34万花农致富,集聚170余家花茶企业,构建从种植到全球集散的完整产业链 [16] 生产技术升级 - 自主研发第二代全自动窨花生产线实现工序全程自动化,花香利用率从传统工艺不足50%提升至80%以上 [24] - 建设"数字茉莉"平台实现价格实时查询、交易数据远程监控,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24][26] 历史与文化传承 - 茉莉花自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横州,宋代形成成熟制茶工艺,明清时期成为宫廷贡品 [24] - 产业融合非遗文化,茶馆开发茉莉花饮品展示传统工艺现代化应用 [33][35][37] 新消费市场机遇 - 新式茶饮兴起带动原料需求,横县南方茶厂2024年新茶饮产品营收占比达32% [31] - 2021年以来吸引70多家企业落地,成为知名茶饮品牌茉莉花原料核心供应地 [31] 产业生态与场景延伸 - 形成茉莉花交易市场体系,实现当日采摘当日交易的高效流通模式 [18][20][22] - 中华茉莉园等场景结合农业观光与体验式旅游,强化产业附加值 [12][14][16]
盛夏为何簪茉莉(文化中国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20
经过对文档的全面分析,未发现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商业、财务或投资信息。文档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暑节气习俗展开,重点描述茉莉花在民俗生活中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以下是可提取的文化主题要点: 节气文化传承 - 小暑作为夏季重要节气标志着全国进入高温时节,催生避暑经济需求[2] - 茉莉花销售形成季节性产业链,街头流动商贩通过制作挂坠/手环等工艺品创造微型经济价值[2] - 花卉装饰品具有消暑解闷的功能性消费属性,在江南地区形成稳定消费习惯[2][3] 传统文化产业 - 茉莉花应用场景从个人佩戴扩展到家居装饰(花篮/花束),形成多品类产品线[3] - 传统簪花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在非遗市集等场景实现文创产品转化[3] - 花卉纹样设计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载体,具有IP开发潜力[3] 注:原文中未提及具体企业、财务数据或商业运作模式,以上分析仅基于文化现象延伸的潜在产业机会。
(走进中国乡村)“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借力数字智能 产业升级香飘海外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23:35
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横州市引入"数字茉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自动生成土壤改良和农资投放模型 [3] - 花农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更新各收购点价格,交易透明度显著提升 [3] - 智能喷水装置实现扫码启动灌溉系统,科学育种和智能管理使茉莉花产量比过去翻了好几倍 [1][3]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 - 广西中肯茶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全自动不落地窨花生产线"实现茶花混合、窨制、筛分全程自动化 [3][5] - 生产线使花香利用率从传统工艺不足50%提升至80%以上,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50%,产品洁净度提高40% [3] - 生产线采用数据化控制和智能化温控技术,大幅提升工业化生产水平 [3][5] 品牌价值与市场拓展 - "横县茉莉花茶"综合品牌价值164.56亿元,"横县茉莉花"品牌价值62.13亿元,合计达226.69亿元 [5] - 广西中肯茶业有限公司茉莉花茶已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第一代生产线投产后加速海外布局 [5] - 广西隆盛源茶业有限公司通过茉莉花茶、六堡茶等产品打开欧美、东南亚市场,并研发符合国际口味的新产品 [5] 产业链融合与经济效益 - 横州市推动"指尖经济"与"花海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赋能全产业链 [1][3] - 花农通过平台获得生产指导,种植效率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3] - 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和国际展会扩大市场"朋友圈",海外消费者对东方茶香兴趣浓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