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文化
搜索文档
专访冯远征 | 大戏看北京,看的是文化的守正创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4 06:40
北京文化演出市场概况 - 北京平均每天有150多场营业性演出,去年全年吸引观众超128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1] - "十四五"时期,北京平均每年产出200余部电影,作为视听产业高地,以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助力爆款诞生[4] 京味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 京味文化是北京"四个文化"中特色鲜明的组成部分,新京味文化更凸显多元包容,不再只靠"京片子"和胡同生活展现,而是结合CBD、中关村等现代元素以及新北京人共同呈现中国风与国际范儿[2][3] - 创作中放弃传统四合院实景,选用紫禁城琉璃瓦顶做布景凸显北京元素,同时在人艺舞台上首次引入AI角色,并尝试集体创作模式以快速反映当下年轻人生活[2][3] - 经典剧目《骆驼祥子》以1957版原样面貌重现,由"95后""00后"演员通过翻看老纪录片、跟随老演员学习的方式承接传统[3] 爆款作品的创作规律与人才培养 - 爆款作品的诞生依靠长期积累而非偶然,例如《哪吒2》导演耗时数年完成,剧作家郭启宏对《知己》思考30年、打磨10年才取得成功[5][6] - 公司面临新老交替期,许多"台柱子"退休,当前艺术院团招选演员局限性大,需通过顶级专家培训90后、00后演员,并加强高校培养与院团需求的有效衔接[6] 北京"演艺之都"的国际化发展 - 北京文化"出海"关键在于以东方美学讲好中国故事,而非简单堆砌中国元素,例如《张居正》在俄罗斯首演三场票全部售罄,引发观众强烈共鸣[7] - "演艺之都"的国际化需要自身作品"走出去"并大量引入国外经典剧目,形成国内外大家愿意来京演出的良性循环[8]
“何以中国·理想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
人民日报· 2025-09-26 07:46
活动概述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何以中国·理想都城”于9月25日在北京启动 [1] - 活动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和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进行 [1] - 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人民网共同主办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启动仪式通过AI视频、微戏剧、情景讲述、众筹纪录片等方式呈现北京文化 [1] - 活动内容涵盖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1]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活动现场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和金秋生态文化活动 [1] 参与方与支持方 - 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青年榜样、长城保护员、文旅博主等参与 [1] -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 [1] - 支持方包括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理事会、吉祥大戏院 [1] 宣传与发布 -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络平台发布了重点网络宣传项目 [1] - 活动由人民视频和人民科技承办 [1]
从 “活下来” 到 “火起来” “京味文化” 新表达全球正当 “潮”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21:55
京味文化传承与创新 -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持续推动“京味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推广,一批非遗项目通过创意转化和跨界融合焕发新生机,成为走向全国和世界的重要名片 [1] - 曹氏风筝、景泰蓝、京剧等项目的活化实践体现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非遗保护路径,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 [7] 曹氏风筝业务发展 - 曹氏风筝拥有两百余年历史,其制作讲究“扎、糊、绘、放”四艺,拟人化的“扎燕”系列最具代表性,2006年入选北京市首批非遗,2011年升格为国家级非遗 [3] - 公司延续公益理念,招收残疾人和下岗职工传习技艺,并推动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国际舞台 [3] - 公司开发书签、冰箱贴、丝巾、魔方等文创产品,将传统纹样与现代生活用品结合,借助数字化建立资源库并开展线上直播,实现“非遗+数字”双向赋能 [3] - 公司作品曾作为国礼出访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亮相APEC、冬奥会等国际盛会,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3] 景泰蓝行业动态 - 景泰蓝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 北京市珐琅厂是景泰蓝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和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积极探索“文化+大师”“文化+经典”“文化+创新”模式 [5] - 公司推出《北京中轴线》系列文创、景泰蓝首饰、冰箱贴等新产品,并承接APEC峰会、进博会、人民大会堂等重大场馆的装饰工程 [5] - 公司建设全国首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和互动体验中心,开展“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梦幻景泰蓝夜场”等品牌活动,并借助跨境电商与文化联盟推动“出海” [5] 京剧市场推广 - 长安大戏院通过“吉祥艺术课堂”“导赏+演后谈”等形式吸引年轻观众,推出京剧盲盒、写意文创等国潮产品,实现传统戏曲的现代表达 [5] - 随着文化自信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走进戏院,主动了解京剧背后的家国情怀与美学精神 [5]
太火爆!北京这里一天10万人去逛!就到本周末!明起免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2 15:44
展会规模与客流 -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举办 开幕首日入园客流突破10万人次[1] - 首钢园设置70余处餐饮点位及1.2万余个餐位 提供丰富餐饮品类及机器人制作的咖啡冰淇淋等科技餐饮服务[30] 文旅专题展区特色 - 11号馆文旅服务专题展以"北京礼物"京味"拾"趣为主题 设置200㎡场景化空间还原胡同四合院及京味商业街区风貌[3][4] - 展区汇聚京味时代/吉兔坊/唐人坊/量子之歌/吉祥大戏院及同仁堂健康等美妆首饰品牌 提供130多款搪瓷缸及AI旅拍等特色文创产品[4] - 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为国际活动提供服务范例[4] 京剧文化IP跨界合作 - 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Keep/蒙牛/御茶膳房/天乐园等品牌推出戏服变装/京剧摄影/非遗体验及跨界文创活动[6] - XR京剧摄影棚通过实时渲染技术实现《贵妃醉酒》等经典场景沉浸式体验 御茶膳房推出京剧脸谱灵感茶点 蒙牛发布京剧元素联名产品[10][11] 特色产品与老字号展示 - 九三阅兵观礼包同款首次公开亮相 采用数字"80"抽象化设计的"和平80"创意包袋[15] - 天安门广场临时观礼台座椅于展会户外区域再利用[17] - 全聚德萌鸭玩偶/东来顺熟食/扬州早茶/莫斯科餐厅面包等老字号美食集中展示 提供现做现尝服务[20] 国际参与与主宾国活动 - 1号馆汇聚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展台 澳大利亚作为主宾国推介乳品/葡萄酒及旅游服务[28] 周边联动与配套活动 - 首钢园联动周边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文创专场 设置颠球挑战及筷子功夫考验等集章抽奖活动[34] - 首钢滑雪大跳台提供高空"心跳咖啡"体验 六工汇举办9月10日至10月8日期间16场音乐会[34][36] - 户外草坪设置"京彩新消费文旅助帮扶"摊位展出来自远方的特色产品[26]
转需!2025服贸会“北京礼物”亮点,逛展攻略请查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7 14:55
核心观点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服贸会首钢园11号馆推出"北京礼物"京味"拾"趣专题展 活动聚焦文创、美妆、科技体验及京味文化场景化展示 旨在通过多元互动形式推广北京特色文化产品与品牌[1][22] 展区内容与品牌参与 - 展区汇聚"北京礼物"品牌下多个领域企业 包括文创、美妆、潮玩等 京味时代带来搪瓷缸、冰箱贴、盖章本等产品 并为京味国画家马海方开发特色文创[3][4] - 吉兔坊展示兔爷产品 唐人坊展示绢人娃娃 量子之歌推出系列盲盒 吉祥大戏院呈现京剧主题文创 北京邮政展示特色产品包括"蛇墩墩"[4] - 美妆品牌专区以"京妆趣集"为主题 涵盖同仁堂健康、甄然、昭贵等7家被授予"北京礼物"的品牌 绮纹、玲玲工坊及吉祥大戏院展示首饰精品[7] - 北京画院展示齐白石特色文创 一得阁推出文创墨汁 展区还设置神秘彩蛋区域 内含纪念大会观礼服务包同款产品[7] 场景化展示设计 - 展区首次采用200平米超大面积场景化展示 包含胡同四合院场景和京味商业街区场景 通过大门、对联、小门楼及曲折墙面再现北京胡同风貌[10][11] - 商业街区场景复刻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店面门头 集中展示京味时代、福人福地、唐人坊等品牌 营造特色街区游览体验[12] - 细节设计突出京味元素 包括墙上花蔓、复刻门牌(标有16、19、25等数字象征品牌建设历程)及北京风情绘画墙[15] 互动体验与科技应用 - 设置特色打卡区域如"花草堂"景区、胡同下象棋场景、老公交站牌及京味时代打造的130多款搪瓷缸主题墙[16] - 科技体验项目包括际华首文的AI旅拍机器、北京邮政的个性化定制冰箱贴机器及唐人坊的AI技术3D打印人像定制[18] - 展期安排4大品牌主题日活动:京妆华服日(结合古诗词、汉服)、京味文化鉴赏日、非遗国潮体验日(含非遗表演和集章换赠品)及文创福利日[19][20] - 角色NPC身着时代服装互动 吉祥大戏院设置戏台场景供观众体验戏曲身段[20] 展会服务与促销 -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消费满减优惠:满50元减5元、满200元减20元 中国银行现场办理离境退税服务[22] - 展区位于首钢园11号馆 从西南登录厅向北200米即可到达 活动为期5天(9月10日-14日)[22]
亚投行年会现场直击:非遗体验背后,中国文化正以这种方式走向世界!
北京商报· 2025-06-26 21:35
亚投行年会文化展示 - 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期间设置"北京会客厅"展台 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 以迎客松和中轴线为主要造景元素 红色大门象征"门迎八方" [1][3] - 展台提供《北京新发现》《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旅游手册 涵盖入境交通住宿旅游路线等实用信息 [3] - 12家非遗与老字号企业参展 形成"非遗技艺+老字号品牌+文创IP"多元矩阵 包括吴裕泰同仁堂戴月轩一得阁等知名品牌 [1][3][4] 非遗文化展示与互动 - 吴裕泰展示宋代点茶技艺 同仁堂演示手工搓丸和阿胶熬制 戴月轩展示湖笔制作工艺 [4] - 展区设置沉浸式体验环节 实现"可触摸可参与可感知"的深度互动 有效打破文化认知壁垒 [4] - 波兰银行业协会代表购买中国原料制作的化妆品 意大利参会者称赞文创产品展示是"中国手工艺品变革的好机会" [3][5] 文创产品销售情况 - 展售商品包括文创冰箱贴非遗胸针景泰蓝饰品文房用品茶叶工艺品等 [4] - 非遗转化的伴手礼成为"带得走的文化记忆" 6月24-25日现场交易持续进行 [4] - 一得阁展台两天内接待近百名外宾 显示国际参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4]
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全开 创新与经典并存撬动文化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5 14:49
传统文化演出市场升温 - 暑期北京各类传统文化演出不断"上新",老舍剧场和钟鼓楼成为重要演出场所,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1] - 曲艺舞台剧《小羊圈胡同》在老舍剧场开幕,融合5部老舍小说元素,结合京韵大鼓、快板等曲艺形式,展现京味儿文化 [3] - 北京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杨菲深度投入"虎妞"角色塑造,从服装化妆到台词全面提炼京味元素 [6] 经典剧目复排与创新 - 北京人艺启动"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1957年版《骆驼祥子》将于2025年7月复排,还原舞美灯光等经典原貌 [12] - 复排版《骆驼祥子》选用与原著角色年龄相仿的年轻演员,更贴近时代真实感 [14] -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运用AI技术融合多艺术形式,实现巴黎与敦煌的时空交织,进行文物保护活态化展示 [15] 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 - 钟鼓楼音乐会以"中国时间"为主线,融合琵琶古琴与钢琴大提琴,演绎福建南词、京西太平鼓等非遗项目 [9]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戏剧晚会汇集豫剧、歌剧、芭蕾舞剧等多元剧目,包括《红灯记》《黄河大合唱》等经典选段 [17] - 行业通过精品剧目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强化舞台艺术传播力 [19] 国有院团暑期演出布局 - 夏日演出市场升温,国有文艺院团推出多题材优质作品 [10] - 北京人艺、中国国家话剧院等机构通过经典复排与科技融合创新双线推进演出内容升级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