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质新造·兵团丨沙漠荒滩长出“金豆子” 绿色循环“链”动产业新图景
央广网· 2025-10-23 16:39
油莎豆产业生态效益 - 油莎豆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能在高温、干旱、盐碱的极端环境中生存,茎叶覆盖地表可抑制风沙 [2] - 种植油莎豆后,兴安镇年降雨量从不足30毫米增至130毫米,7级以上大风天数减少三分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提升至1.3至1.4,绿化覆盖率跃升至50% [5] - 连续种植油莎豆三年后,沙地变良田,小麦亩产突破400公斤,并为迁徙的灰鹤提供栖息地 [8] 油莎豆种植技术与产量 - 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广"干播湿出"、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油莎豆亩产从2017年的100公斤提升至2024年的600公斤以上,最高纪录达886公斤 [6] - 推行"冬小麦+油莎豆"两年三茬轮作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50% [7] - 从种植到采收实现高度机械化操作,并改造现有农业机械为专用收获机,极大地提高了收获效率 [7][9] 油莎豆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兴安镇油莎豆产业园已落地13家企业,形成从良种繁育到精深加工、特色养殖、有机肥加工的闭环产业链,年产值超1.5亿元 [7] - 油莎豆产业带动职工人均增收2.3万元,产品应用已拓展至啤酒、面粉、食用油及化妆品等领域 [7][10] - 未来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100万亩,建设南疆油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百亿链"跨越 [10]
生猪养殖行业多元化风险管理体系逐渐形成
期货日报· 2025-08-26 07:29
行业转型背景 - 生猪养殖行业正从小农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但传统猪周期导致中小养殖场追涨杀跌 规模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全行业呈现赚半年亏三年畸形生态[1] - 行业核心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引和风险对冲机制[1] 金融工具应用 - 生猪期货上市为产业链植入市场化风险化解中枢 其价格发现功能成为行业供需晴雨表[1] - 头部企业通过期货走势预判供需变化 实现科学规划产能与出栏节奏 推动以销定产从理念走向实践[1] - 基差贸易和含权贸易等衍生工具将复杂套保操作转化为养殖端可理解的远期现货订单 大幅降低风险管理门槛[1] - 金融衍生工具组合运用使价格波动从不可控威胁转化为可管理变量 市场主体通过专业分工实现风险转移和优化配置[2] 产业协作生态 - 期货公司从通道提供者转变为方案设计者 风险管理公司深入产业链设计个性化方案 贸易商转型为综合服务商[2] - 养殖场得以专注种猪改良和疫病防控等核心能力建设 将价格风险交给专业机构管理[2] - 专业分工协作模式推动产业链全要素效率提升 成为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变革的关键[2] 战略价值 - 中小养殖场能在生猪出栏前锁定销售价格 大型养殖场依托期货工具降低资金占用[1] - 金融工具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昭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通过衍生品市场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散体系[3] - 当生产者获得对抗市场风险工具箱 产业链形成风险共担和价值共享协作网络时 农业生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获得坚实根基[3]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16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理论支撑 - 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在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2]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生产力要素从"旧质"向"新质"跃升具有鲜明生态底色 [2] - "两山"理念将生态承载力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底线强调系统性保护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特征高度契合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布局 - 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形成人才—技术—产业三维协同演进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循环高效转型 [3] - 新型农业劳动者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 [3] - 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催生智慧农业系统生物育种技术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 [3] - 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精准使用提升资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无人机自动灌溉系统等新型装备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3] - 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拓展农业价值边界 [3] 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引领 -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发展突破西方高污染现代化路径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实践 [4] - 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循环利用等精髓结合现代科技克服小农经济低效困境 [4][5] -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挑战贡献中国方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