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被查 曾提出“四个敬畏”
经济观察网· 2025-09-06 12:59
事件概述 -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 个人背景 - 易会满出生于1964年12月 浙江苍南人 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 工行副行长 行长 董事长 中国证监会主席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4] - 职业生涯始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计划处 1985年加入工行杭州分行 2016年升任工行党委书记 董事长 [19][20] - 2019年1月26日从工行空降证监会任第九任主席 2024年2月6日卸任 2024年6月6日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5][7][8] 任职证监会期间市场表现 - 上任时沪指2601.72点 2019年1月26日至4月9日期间沪指从2600点升至3288点 涨幅24.52% [9][11] - 任期内沪指先涨后跌 2022年9月13日收于3715.37点 2024年2月5日回落至2702.19点 五年任期沪指上涨100点 涨幅3.85% [12][13]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推动科创板设立及注册制改革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 首批企业上市交易 [14] - 2020年推进以信披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 修订《证券法》生效 启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14] -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开市 [14] - 2022年11月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概念 2023年相关概念股走强 [15] - 2023年2月17日A股全面实施注册制 8月底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 [16] - 2024年出台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政策 [16] 金融系统关联案件 - 工行前副行长张红力因受贿1.77亿余元于2025年2月19日被判处死缓 [21] - 工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 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安丽艳 资管部总经理顾建纲均因受贿被查 [22] - 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姚前2024年11月被"双开" 涉及虚拟货币权钱交易 [23] -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2025年4月30日任上被查 调查结果尚未公布 [24]
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被查 曾提出“四个敬畏”
经济观察报· 2025-09-06 12:28
易会满任职期间资本市场改革 - 任职5年内推动科创板设立及注册制全面落地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3][10] - 2020年4月27日启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从增量市场推进至存量市场[10] -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开市 深化新三板改革[10] - 2023年2月17日A股全面实施注册制 成为资本市场里程碑事件[12] 证券市场表现变化 - 上任时沪指2601.72点 2019年1月26日至4月9日期间上涨24.52%至3288点[6][8] - 2022年9月13日沪指收于3715.37点高位 2024年2月5日回落至2702.19点[8] - 5年任期内沪指累计上涨100点 涨幅3.85%[9] 监管政策与概念创新 - 2019年提出"四个敬畏"监管理念:敬畏市场、法治、专业、风险[7] - 2022年11月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概念 2023年相关概念股走强[11] - 2023年8月底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 2024年出台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政策[12] 人事变动与案件关联 - 2024年2月6日卸任证监会主席 由吴清接任[3][13] - 工商银行系多位前同事被查:原副行长张红力受贿1.77亿元[16] 原纪委书记刘立宪等涉嫌受贿[17] - 证监系统姚前2024年11月被"双开" 王建军2025年4月30日任上被查[18][19]
官宣!原证监会主席、30余载工行老将易会满被查
经济观察网· 2025-09-06 12:22
人物背景与职务变动 - 易会满于2019年1月26日从中国工商银行调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成为第九任主席[4] - 2024年2月6日卸任证监会主席职务,由吴清接任[4] - 2024年6月6日被增补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任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4] - 2025年9月6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查[2]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并试点注册制,为科技创新企业打开资本市场大门[6] - 2020年4月27日启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从增量市场推进至存量市场[6] -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开市,深化新三板改革[6] - 2023年2月17日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成为资本市场里程碑事件[6] - 2022年11月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概念,相关概念股在2023年震荡市中走强[6] 任职期间市场表现 - 上任时沪指点位为2601.72点,2019年1月26日至4月9日期间涨幅达24.52%[5] - 2022年9月13日沪指最高收于3715.37点,2024年2月5日回落至2702.19点[5] - 五年任期内沪指累计上涨100点,涨幅为3.85%[5] 监管政策调整 - 2023年8月底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7] - 2024年出台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维稳政策[7] 金融系统反腐动态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因受贿1.77亿余元,于2025年2月19日被判处死缓[11] - 工商银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投资银行部原副总经理安丽艳、资管部原总经理顾建纲均因受贿被查[12] - 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姚前2024年11月被"双开",涉及滥用监管权力进行权钱交易[13] - 证监会原副主席王建军2025年4月30日任上被查,调查结果尚未公布[14]
申万宏源王胜:我们正站在中国资产长线上涨的前夜
晚点LatePost· 2025-04-09 23:09
中美关税争端升级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 对中国征收34%关税 后提高至84% 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1] - 全球金融市场暴跌 美国股市蒸发超过6万亿美元 港股抹平开年涨幅 上证指数创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1] -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VIX恐慌指数冲上60点 接近2020年新冠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2][3][4] 中国资产重估逻辑的支撑因素 - 政策组合拳支撑市场信心 包括降准降息 保险资金入市上限放松 国家队增持A股[5] - 一线城市房价止跌回稳 渐进性财政政策累积效果显现 广义预算赤字率提升至近年高位[5][8] - AI技术推动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 平台经济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5][6] A股市场前景与投资逻辑 - A股年化收益率低于利率债 存在均值回归需求 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仅1.1% 加上分红为3.3%[7] - 居民存款可能向股市迁移 类似2007年储蓄搬家 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入市[14][18] - 股市从融资市转向投资市 2023年A股累计分红2.24万亿元 超过当年1.13万亿元融资额[19] 汇率与出口结构升级 - 汇率成为2025年最重要市场影响因素 反映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新经济动能信心[10] - 购买力平价(PPP)显示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基础 出口产业链需向品牌和品质升级[11][12] - 人民币汇率在关税冲击下保持稳定 下半年可能表现更强[15] 科技产业与AI应用前景 - 中国在先进制造业取得成果 拥有华为 大疆 宇树科技 深度求索等企业[12] - AI技术进入应用阶段 平台经济公司具备数据和场景优势 港股科技股成为行情主线[12][13] - 5G等科技概念曾促急涨急跌 但AI应用出业绩概率高 需挖掘潜在胜利者[13] 全球化与长期投资视角 - 特朗普贸易战难以根本打压中国 美国难以找到更好更安全的供应链[6] - 年轻一代基金经理更看好中国长期牛市 中美在AI技术创新中共同进步[20] - 全球化仍是底色 新一轮全球化主导权争夺是核心议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