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汽车产业合作

搜索文档
张琳: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进入经验共享阶段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6:30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新阶段 -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从产品输出转向经验共享阶段,德方需关注中国同行技术创新速度,中方需学习德方安全质量理念 [1]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强调双方应互相借鉴,德系车企在华发展经验可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参考 [6] 德系车企竞合关系特点 - 德系车企(奔驰/宝马/奥迪)存在激烈产品对标(如3系对A4/C级,5系对A6/E级),但保持行业良性竞争关系 [3] - 德系车企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策略,避免因短期考核压力导致竞合关系失衡,历史经验显示牺牲安全质量将导致行业系统性风险 [3]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 - 中国品牌乘用车前5个月销量756.2万辆同比增26.3%,市占率达68.8%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 [5] - 中国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技术迭代速度成为核心竞争力 [5] 德国车企在华研发布局 - 2018年后三家德国整车企业分别在上海/安徽/南京设立研发中心,重点聚焦电动化/智能化/软件领域 [5] - 大众计划打造超越狼堡的研发能力,将中国速度定义为技术快速迭代而非简单加班文化 [5] 技术合作新形式 - 中德企业探索芯片/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特定技术领域的多层次合作,突破传统整车合资模式 [5] - 市场调节机制比行政门槛更有效,欧洲市场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具有长期品牌影响 [4] 行业发展建议 - 避免零和博弈,产业需坚持长期主义防止价格战/付款周期恶化等短期行为 [6] - 中国企业出海可借鉴德企在华经验,通过技术反向输出拓展欧洲等高端市场 [6]
VDA主席穆希雅:深化中德产业合作正当时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6:36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动 -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成为观察全球汽车格局变动的重要窗口,展览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车辆1366台,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七成[5] - 电动化、智能化与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车展核心关键词,中国本土品牌展示自主研发成果,部分领域实现领跑[5] - 德系车企通过本土化战略应对中国市场变化,大众、宝马、奔驰等展示本地智能化协同成果[7][8][10]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 - 中德合作进入更深层、更系统的关键时刻,双方在辅助驾驶、AI座舱、绿色制造等领域各具优势[3] - 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变化,致力于满足中国消费者在智能化、大尺寸、数字体验等方面需求[12] - 超过三分之二的德国车企计划继续加大在华投资,三分之一企业拟扩大产能,八成受访企业长期看好中国市场[17] 技术路径与市场结构 - 中国车企在电池、电驱、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等领域快速突破,德国车企在整车平台、安全标准、工程集成方面保持强势[12] - 中国品牌在德国市场份额不足1%,德国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约20%,每出口一辆中国车至德国,便有142辆德国车出口至中国[13] - 中德汽车产业从互补走向对标,在竞争中催生新的合作机遇[12] 政策与制度合作 - VDA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主张通过规则对话解决分歧,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14] - 中德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球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聚焦供应链透明化、碳足迹追踪等议题[15] - 中德汽车关系从"项目层级"迈向"制度共建"新阶段,为全球汽车产业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17] 未来展望 - 中德汽车产业关系迎来新一轮结构性重塑,中国是德国车企新能源转型的"利润发动机",德国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试金石"[18] - 中德合作升华为基于全球责任与共同议题的共建机制,需在张力中寻找共识、在制度中寻求协同[18] - 中德携手在全球汽车产业新版图中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坐标[18]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
快讯· 2025-04-27 18:48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 -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会面,讨论深化中德汽车产业合作 [1] - 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已开展多样化合作 [1] - 中方承诺为外资企业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1]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立场 - 协会倡导自由贸易,呼吁公平竞争,重视国际合作 [1] - 期待与中方伙伴推动两国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和技术创新 [1] 合作前景 - 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深挖合作潜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 - 目标推动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取得新成效 [1]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快讯· 2025-04-27 07:31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 - 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中德国企业表现突出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1] - 宝马上海研发团队主导设计的超感智能座舱首次在亚洲亮相 带来全新人机交互体验 [1] - 宝马新技术将于2023年底实现量产 并反向输送至欧洲工厂 [1] - 德国大众汽车展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首批成果 展出历史上最多数量新能源车型 [1] 外资企业技术突破 - 宝马智能座舱技术实现本土化研发 体现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能力提升 [1] - 大众汽车新能源车型集中展示 反映外资企业加速在华电动化布局 [1] 产业链双向流动 - 宝马中国研发成果将反哺欧洲市场 体现产业链技术双向流动趋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