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迪A5L
icon
搜索文档
A5L重塑价格体系、Q6L e-tron亮出安全底牌,一汽奥迪油电并行齐发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4:21
奥迪A5L定价策略 - 奥迪A5L推出三款车型先享礼遇价:运动版PLUS 25.68万元、运动版quattro与领航版均为28.98万元,价格首次下探至30万元以内,重塑豪华B级车价格体系 [1][7] - 作为奥迪A4L换代车型,搭载华为智驾系统及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基于高端PPC平台打造,配置升级但定价低于历史A4L 30万元以上的指导价 [7][10] - 直接定价策略跳过经销商价格博弈,解决传统豪华车"入门版拉低起价,高配版堆砌溢价"的定价套路,形成透明化购车体验 [8] Q6L e-tron安全性能 - 通过TOP Safety整车安全挑战和TOP Electric电池安全挑战,在模拟"货车侧撞+柱体夹击"极端场景中,车身结构完整且乘员舱生存空间充足,电池组无变形起火 [11][13][14] - AEB系统成功识别横穿儿童假人并紧急刹停,碰撞后隐藏式车门应急拉手正常弹出,气囊全展开且假人伤害值均为优秀水平 [13][14][18] - 安全验证覆盖76次碰撞、301次行人保护实验及16次静态强度实验,延续百年豪华品牌安全标准 [15] 公司市场表现与战略 - 6月销量突破6万辆,为2023年12月以来首次,领先奔驰(2024年3月)和宝马(2024年1月)的复苏节奏 [19] - 渠道网络恢复至600家,与中升集团、德奥集团合作增开新网点,强化一站式购车服务 [19] - 双线产品策略:A5L以价格革新切入燃油车市场,Q6L e-tron以安全技术强化电动化布局,下半年将成销量增长关键 [6][19][20] 行业竞争动态 - 奥迪A5L定价直接施压奔驰C级与宝马3系,打破豪华B级车30万元以上的传统价格锚点 [9][10] - 豪华车市场逐步摆脱价格战影响,转向"价值锚点"竞争,即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力重构 [10][20]
上汽集团20250720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上汽集团及其合资品牌大众、通用,上界品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上汽集团整体市场表现与盈利**:2025 年整体销量稳定,主业预计实现 100 - 120 亿利润;自主品牌减亏,合资品牌压力缓解减亏显著;2026 年合资品牌新品密集上市,业务呈向上趋势 [2][3][4][12][14] - **自主品牌应对策略与成效**:调整出口车型能源结构,2025 年前五月 HEV 车型占比提至 41%(2023 年为零),EV 车型降至 14%(2023 年为 55%),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整合荣威等部门成立技术大中台,避免重复投入,降低自主板块亏损 [2][3][7][9] - **合资品牌现状与转型**:大众和通用在油车市场表现稳定,上半年零售市占率 6 月达 14%,较去年 9 月提升约 2 个百分点;通用完成 80 亿资产减值,减轻财务负担;大众新车集中在奥迪,通用新产品定义贴合中国客户需求 [2][3][5][10] - **与华为合作市场预期**:华为业务长期双杰品牌潜力 1000 - 2000 亿,上汽非华为业务文泰利润及对应市值 1500 - 2000 亿,总体市值 3000 亿有强支撑,甚至可达 4000 亿 [2][6] - **上界品牌前景**:首款车型 H5 登上工信部公告,搭载华为 ADS4.0 系统,预计 2026 年至少推两款新车,有望实现 30 - 50 万辆销量目标,市场前景乐观 [4][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6 年大众和通用产品计划**:大众推超 10 款全新和改款车型,含两款 B 级 SUV 等;通用别克和凯迪拉克预计推约四款新车,未来三年计划推 12 款适用于中国本土品牌的全新车型 [11] - **新能源乘用车内需情况**:3 - 5 月新能源渗透率波动在 53%左右 [3] - **上汽乘用车公司出口情况**:2023 年出口 70 万辆,2024 年因欧盟关税调整降至 55 万辆 [3]
为保“中国方案”稳定落地 大众中国CEO贝瑞德续约三年
经济观察报· 2025-07-14 11:48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稳定性 - 大众汽车集团提前与贝瑞德续约三年至2028年夏,确保中国战略持续落实[1] - 贝瑞德将继续主持大众在华业务,管理层稳定对实现中国市场战略目标至关重要[1] - 大众正处于转型成果交付关键节点,大批新车即将推出市场[1] - 贝瑞德过去三年主要推进在华产品研发和"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下的系列投资[1] 贝瑞德的职业背景与角色 - 贝瑞德1993年进入大众集团,2020年升任大众乘用车品牌CEO[2] - 2022年8月转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及董事会主席[2] - 成为大众在华全新战略核心人物,负责提升决策效率和研发加速[2] - 新架构赋予中国区更多决策权和自主权,贝瑞德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传递战略[2] 在华业务转型与投资 - 过去三年是"全速推进在华业务重塑"关键过渡期[3] - 总投资达500亿元,重点推动智能电动车本土化研发[3] - 设立合肥研发中心VCTC,与大众安徽构成新总部基地[3] - 与上汽、华为、小鹏、地平线等建立合作关系[3] - 本土化车型平台和电子架构使开发周期缩短30%,成本优化40%[3] 产品规划与市场前景 - 2024年转型投资达巅峰,进入战略成果"交付模式"[4] - 2025年下半年起将陆续交付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4] - 2026年计划在华推出超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4] - 产品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及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4] 财务表现与未来预期 - 2024年从中国合资企业获得投资收益17亿欧元,同比下滑33.5%[4] - 对集团总利润贡献率从30%降至不足10%[4] - 预计对华投资收益将继续触底,承诺2027年迎来反弹[4] 未来挑战与管理调整 - 未来三年是转型落地关键期,将与中国品牌电动车正面竞争[5] - 除贝瑞德外,大众中国董事会其他主要成员均进行了更替[5] - 7月1日齐泽凯接替孟侠担任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CEO[5]
大众集团上半年全球纯电销量增长47% 中国市场燃油车稳守基本盘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18:56
全球销量表现 - 2025年1至6月全球累计交付新车441万辆,同比增长1.3% [1] - 纯电动汽车销量达46.55万辆,同比增长47%,占总销量11%(去年同期为7%) [1] - 欧洲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9%,稳居欧洲纯电市场第一 [1] - 美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4%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上半年中国市场交付131万辆,同比小幅下降2.3%,但6月单月销量达24.7万辆,同比增长9% [1] - 大众汽车品牌(含捷达)上半年累计交付99.6万辆,同比增长1.1%,速腾与帕萨特领跑细分市场 [2] - 6月单月大众汽车品牌(含捷达)销量达18.73万辆,同比增长15.1% [2] - 奥迪品牌在高端汽车细分市场销量稳居前三 [2] 战略转型与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到2027年推出约30款新能源汽车,2030年增至50款,覆盖A级到C级产品 [1] - 2025年下半年起将陆续交付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包括纯电动奥迪E5 Sportback、奥迪Q6L e-tron等 [3] - 2026年计划在华推出超过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及增程式等多种动力形式 [3] - 2030年约50款新能源车型中,30款为纯电动车型 [3]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强调以盈利能力为核心,拒绝不计代价换取市场份额 [2] - 推动"在中国,为中国"战略,2025年开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新能源产品攻势 [3] - 未来将推动"在中国 为世界"战略,利用中国产能、成本和技术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转向"快鱼吃慢鱼",需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 - 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领域确立全球汽车产业引领地位 [1]
大众上半年纯电销量劲增五成,中国市场将迎新车密集交付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5:05
全球销量表现 - 公司上半年全球累计交付新车441万辆,同比增长1.3% [1] - 纯电动车型交付量达46.55万辆,同比增长47%,占比从7%提升至11% [1] - 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0%,其中纯电动汽车订单增长超60% [1]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9%,稳居欧洲纯电市场第一 [3] - 美国市场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4% [3] - 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降2.3%至131万辆,但6月单月同比增长9%至24.7万辆 [3]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在中国市场强化燃油车型销售,大众品牌(含捷达)上半年交付99.6万辆,同比增长1.1% [4] - 6月单月大众品牌销量达18.73万辆,同比增长15.1%,奥迪品牌稳居高端市场前三 [4] - 公司启动"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下半年将交付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包括纯电动奥迪E5 Sportback等 [4] 未来产品规划 - 2026年计划在华推出超过20款全新智能网联车型,覆盖多种动力形式 [5] - 2027年将推出约30款新能源车型,2030年增至约50款,其中30款为纯电动车型 [5]
大众公布上半年销量业绩:全球交付441万辆,中国市场微降2.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9:19
全球及中国市场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新车441万辆,同比增长1.3% [1] - 纯电动汽车交付量达46.55万辆,同比增长47%,占比从7%提升至11% [1] - 欧洲市场纯电销量同比增长89%,稳居第一 [1] - 美国市场纯电交付量同比增长24% [1] - 中国市场上半年交付131万辆,同比微降2.3%,但6月单月同比增长9% [1] - 大众品牌(含捷达)上半年累计交付99.6万辆,同比增长1.1% [1] - 奥迪品牌保持高端市场前三地位 [1] 产品与技术战略 - 与中国一汽签署技术合作升级协议,计划从2026年起推出超过11款全新车型 [2] - 新能源车将引入CMP电动平台和CEA电子架构 [2] - 2025年下半年推出奥迪E5 Sportback、Q6L e-tron等新车型 [2] - 2026年前计划在华推出超20款智能网联车型 [2] - 2027年新能源车型扩充至约30款,2030年提升至约50款,其中纯电车型占30款 [2] 订单与市场趋势 - 集团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0% [1] - 纯电动汽车订单增幅超过60% [1] - 中国市场6月单月销量达18.73万辆,同比增长15.1% [1]
奥迪连续五年相约“设计上海”,引领人本主义设计与科技融合共生
新浪财经· 2025-06-09 10:57
奥迪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第五次作为独家冠名合作伙伴亮相"设计上海"展会,强化品牌在设计领域的权威形象 [1] - 公司坚持将前沿设计语言与技术创新融合,传承品牌底蕴的同时持续突破 [3] - 通过构建"3、4、5、6"国产燃油轿车矩阵(A3/A4L/A5L/A6L),全面覆盖A级至C级豪华车市场 [6] 奥迪A5L产品亮点 - 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豪华B级轿车,轴距比海外版加长77mm,配备中国市场专属云感座椅设计 [3] - 采用奥迪PPC豪华燃油平台,搭载11.9英寸虚拟座舱屏+14.5英寸MMI触控屏+10.9英寸副驾屏的数字化座舱 [3] - 灯光系统创新:前部数字式LED日行灯支持8种造型变换,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首次实现车联网交互功能 [4] - 动力系统搭载EA888 Evo5发动机与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MHEV plus),兼顾性能与燃油经济性 [6] 智能化与本土化合作 - 首次在豪华燃油车领域引入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智能化水平超越同级燃油车型 [4] - 未来两年将推出多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燃油及纯电车型,推进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 [6] - PPE电动平台落地与本土化合作深化,强化燃油与电动双赛道竞争力 [6] 品牌体验与设计创新 - 在展会打造"栖居之境"沉浸空间,通过270度环幕LED展现生活场景,与家具设计师周宸宸作品联动 [6] - 产品设计理念强调"人性化科技融合",如A5L的数字化静谧空间与交互式灯光系统 [3][4]
门都不打开,汽车「静态展示」看啥?
36氪· 2025-06-06 18:14
静态展示的定义与形式 - 静态展示(静态品鉴)指产品以静态形式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体验,但无法启动车辆或进行动态试驾,部分情况下不支持进入车内体验 [5] - 展示车辆可能是工程车(非量产车)或量产车,工程车外观和功能基本达到量产标准,但未完全完善 [5] - 车企可能因营销策略或产品状态限制车内功能展示,例如锁车仅展示外观 [5] 消费者体验内容 - 消费者可查看车辆外观、颜色、尺寸等,部分情况下透过车窗观察内饰和配置 [6][7] - 部分车企通过围栏或贴黑膜限制近距离接触,如小米YU7、奥迪A5L [6][7] - 消费者需扫码留资(提供个人信息)才能进入围栏近距离观看 [6] 车企的营销目的 - 通过视觉冲击验证设计语言的市场接受度,获取车身比例、颜色搭配等反馈 [9] - 提前抢占用户心智,填补产品曝光到实际体验的空档期,为上市前炒作热度 [13] - 规避未完善功能(如内饰、智能系统调试阶段)带来的风险 [13] 行业策略与效果 - 静态展示是行业常见营销手段,帮助建立消费者对品牌定位和调性的初步认知 [5][9] - 通过实物展示比广告更直接渗透消费者心智,减少竞品信息干扰 [13] - 吸引博主和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图文视频,低成本扩大品牌声量 [13] - 拉长宣传周期以匹配产能储备,同时提升产品高端定位和尊贵感 [10] 案例:小米YU7的展示 - 小米YU7因多项功能未正式发布,车展期间仅展示外观和已公布特性 [6] - 消费者需等待官方公告才能体验内饰,目前仅支持外观查看 [7] - 展示策略与其他车企(如极氪007GT、仰望U9)类似 [3][7]
17万买奔驰,为什么中国人反而不乐意了?
36氪· 2025-05-22 19:11
奔驰电动车市场表现 - 奔驰EQB 260价格从35.2万元降至17.6万元,跌幅达50% [1] - 2024年奔驰电车全年销量仅18.5万辆,远低于中国新势力 [3] - 奔驰电动车技术被认为落后于国产车,缺乏电池、电控、智驾三大核心技术优势 [3] 中国电动车行业竞争格局 - 小米SU7上市后表现强劲,月销稳定在2.8万辆,2024年销量达13.5万辆 [3] - 蔚来、理想、极氪等中国品牌在纯电领域已超越奔驰,单车均价和销量规模均占优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新品牌如小米仅用3年即可推出旗舰车型 [3] 德系车企电动化转型策略 - 奥迪联合华为推出智驾版油车A5L,瞄准用户对电车起火风险和油车智驾需求 [5] - 宝马与阿里合作开发"新世代"概念车,搭载AI智能座舱系统,2025年量产 [7] - 大众引入小鹏技术改造电车体系,丰田采用鸿蒙座舱,雷克萨斯在华建厂寻求技术合作 [9] 豪华车市场消费趋势 - 奔驰电动车销量低迷,消费者仍以购买油车为主 [5] - BBA车型折扣常态化,5折销售渐成趋势,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9] - 中国消费者对传统豪华品牌"祛魅",高价购买意愿降低 [9]
奥迪开始卖13万了
投资界· 2025-05-19 11:46
销量见顶与价格战 - 2025年上半年合资车企普遍采用"一口价"模式提升燃油车价格竞争力 奥迪A3新款价格降至13万元左右[3] - 奥迪A3两厢版和三厢版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6 59-20 59万元和16 99-20 99万元 但实际限时一口价降至12 18-15 98万元 降幅达4-5万元[5][6] - 北京地区奥迪A3低配版裸车价下探至12 49万元(需100%贷款) 中配版落地价约15 2万元(含税险)[6][7] - 上海车主反馈A3L中配不含利息落地价16万元 杭州车主两厢中配含利息总价16 2万元[7][8] - 2025年1-4月奥迪A3月销量维持在4500-5700辆区间 较2019年巅峰期(月均约7700辆)显著下滑[13]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奥迪A3于2014年率先实现国产化 2017年后面临宝马1系/奔驰A级国产化竞争 终端价曾跌破15万元[9][10] - 2021年第四代A3上市指导价20 31万元起 2024年中期改款后降至16 59万元起 轴距加长50mm[11] - 2025年1-3月紧凑级轿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1 1% 新能源车对10-15万元燃油车市场形成替代[14][15] 奥迪战略转型 - 2025上海车展推出PPE平台纯电车型(A6L e-tron/Q6L e-tron)和PPC燃油平台A5L 搭载华为智能驾驶方案[17][18] - 新车型采用E³ 1 2电子架构 支持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 实现无图L2++级辅助驾驶[19] - Q6L e-tron预计定价36-43万元 市场普遍认为超过40万元将缺乏竞争力[19] - 公司计划通过本土化技术合作(华为/Momenta)重塑产品力 2025年被定位为"产品大年"[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