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
搜索文档
50亿,南京先进制造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10-31 14:53
基金基本信息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南京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存续期为15年,其中投资期8年,退出期7年 [2] 投资策略与方式 - 投资方式包括设立产业子基金投资或直接投资项目,直接投资项目金额一般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30% [3] - 产业专项母基金在产业子基金中认缴出资比例不超过产业子基金规模的30% [3] - 对单个直投项目的投资金额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缴出资总额的20% [3] 重点投资领域 - 智能装备产业,包括机器人、工业母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 [3] - 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包括低空产业、商业航天、飞机配套 [3] - 集成电路,包括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关键材料及设备 [3] - 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 [3]
探访中国首家陆空一体测试基地:无人机与“反无人机”角逐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4:38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探访中国首家陆空一体测试基地:无人机与"反无人机"角逐 近日,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在深圳坪山区湾区智联试验场开始投入使用,这是粤港 澳大湾区唯一由市级政府投资建设的专业智能网联测试场,标志着中国首家陆空一体测试基地开启运 营。"天空之城"深圳一直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不断建设陆空一体的未来交通体系。据介绍,该试验场 占地面积0.43平方公里,能为微、轻、小、中、大等全类型无人机提供全系列检测认证服务的能力,并 创新性地开展地面智能网联汽车与低空飞行器协同运行的测试与研究。工作人员介绍,测试基地能够提 供法规检测检验,低空安全防御测试,陆空协同测试,无人机集群化测试,空中物流测试等场景和服 务。记者实地探访基地发现,许多科技企业都在此参与展出和测试。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风格完全不同 的各种飞行器。王庆然 王婷 深圳报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干春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31 10:32
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汽车行业"十五五"规划明确了发展目 标。针对行业要如何才能更好实现系列目标,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 会长、研究员干春晖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实现"十五五"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需立足全局视野,系统把握行业态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统筹供 需两侧,优化产业结构,方能蹄疾步稳迈向既定目标。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要发挥新 型举国体制优势,将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有机结合,优化创新资源布局,破除体制机制壁垒,营 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生态。唯有如此,才能将宏伟蓝图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 践,使汽车产业真正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引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四方面推进4000万辆目标实现 从战略层面审视,汽车行业年销量4000万辆与新能源渗透率超70%的目标,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 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双碳"承诺的关键路径。干春晖强调,当前,我国汽 车产业已迈入由大变强的新阶段,产销规模稳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世界,但依然面临核心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 ...
为创新系上“安全带”: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落地在即
中国青年报· 2025-10-30 09:07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核心赛道和各国产业制高点 [1]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产业规模与技术迭代速度位居全球前列 [1] - 今年1至7月,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市场渗透率攀升至62.58% [1] 监管政策动向 - 监管部门近期密集出台政策,呈现“系统性、全链条”特征,彰显规范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2][8] - 政策精准聚焦行业三大痛点:宣传误导、OTA升级失序、生产与准入脱节 [3] - 三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审查文件(《企业审查要求》和《产品审查要求》)从企业资质与产品标准两大源头着手,标志着监管从“粗放式覆盖”迈向“精细化治理” [8][9] 宣传规范要求 - 《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企业不得将组合辅助驾驶系统或功能暗示为自动驾驶系统 [3] - 要求企业在车辆App、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显著位置和用户手册中清晰展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与使用说明 [3] - 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在营销宣传中存在过度夸大现象,例如今年3月安徽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的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即与消费者轻信车企宣传有关 [3] OTA升级监管 - 《征求意见稿》为OTA升级划定“三条红线”:未经备案不得开展升级、不得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车辆缺陷 [4][5] - 此前存在车企未经车主同意通过OTA升级“锁电”(降低电池可用容量)和“锁功率”(限制输出功率不超过60%)等现象 [4] - 规范OTA升级有助于减少企业无序升级行为,为车主权益增添保障,避免形成掩盖功能缺陷的恶性循环 [5] 生产一致性管理 - 生产一致性要求企业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与批准参数、试验样品及合格证信息保持一致,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5][6]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通报显示,在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中,共有9家企业的9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5] - 在技术快速迭代期,部分企业可能将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投入应用,甚至通过消费者“上路实测”来推动技术改进,使首批用户承担较高风险 [5] 企业准入标准细化 - 《企业审查要求》通过“一提高、一增加、三优化”调整准入标准:“一提高”即全面提高企业智能化、网联化相关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槛 [9] - “一增加”即补充“集团化管理”要求,明确下属企业能力要求,提升准入管理效能和资源利用水平 [10] - “三优化”包括合并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要求、增加货车上装委托加装管理要求、结合技术进步调整生产设备要求以减轻企业负担 [10] 产品审查标准升级 - 《产品审查要求》首次将可靠性要求等与车辆质量、安全直接相关的指标纳入审查体系,避免“合格但不可靠”的产品流入市场 [10] - 对条款进行细化修订,使审查标准更清晰、执行更精准,减少“模糊地带”带来的合规困惑 [10] - 坚持包容审慎原则,为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新兴技术应用预留制度空间,避免监管成为创新障碍 [10] 政策长期影响 - 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是对行业乱象的精准整治,为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注入“强心剂”,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任度,营造健康可持续的行业发展环境 [6][8] - 短期可能带来合规压力,但长期将推动企业加速算法优化与算力升级,促进技术成熟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全链条监管为技术创新划定“安全空间”,使企业可在合规框架内集中精力突破核心技术,减少行业内耗和低水平重复研发 [11]
“北方第二城”,要变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6:19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近日,各主要城市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北方第二城"的归属也再度引发关注。 青岛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为13373.47亿 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1.9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 增加值4401.2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8600.35亿元,增长5.6%。 另据天津日报报道,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3416.08亿元,按不 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2.7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531.97 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8721.39亿元,增长5.2%。 解读:近年来,天津经济增长乏力,青岛则奋起直追,与前者的差距逐渐拉近。 从近十年GDP走势来看,2019年,天津与青岛的GDP差距还在2300亿元左右。此后几年间,二者的经济差 距总体呈缩小之势。2024年,天津GDP为18024.32亿元,被宁波反超,GDP排名滑落至第12位;同期青岛 GDP达到16719.46亿元,紧随天津之后,两座城 ...
城市24小时 | “北方第二城” 要变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0:39
近日,各主要城市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北方第二城"的归属也再度引发关注。 进入2025年,青岛与天津的差距更逐季缩小。前三季度,青岛GDP增量达到974.37亿元,同期天津GDP增量则为742.21亿元,两座城市的差距由此缩小至不 到50亿元,几乎到了"贴身肉搏"的程度。不仅如此,同期青岛与宁波的差距也缩小至不到120亿元。 2022年底,山东发布首个全局性、战略性三年规划——《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青岛领到"强龙头"任务, 重头戏之一就是要在2025年,"青岛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进位争先"。 如今,青岛离实现目标已近在咫尺。 青岛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为13373.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 一产业增加值371.9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401.2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8600.35亿元,增长5.6%。 另据天津日报报道,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3416.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 ...
城市24小时 | “北方第二城”,要变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3:37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近日,各主要城市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北方第二城"的归属也再度引发关注。 青岛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为13373.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 一产业增加值371.9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401.2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8600.35亿元,增长5.6%。 另据天津日报报道,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3416.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 增加值162.7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531.97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8721.39亿元,增长5.2%。 解读:近年来,天津经济增长乏力,青岛则奋起直追,与前者的差距逐渐拉近。 从近十年GDP走势来看,2019年,天津与青岛的GDP差距还在2300亿元左右。此后几年间,二者的经济差距总体呈缩小之势。2024年,天津GDP为18024.32 亿元,被宁波反超,GDP排名滑落至第12位;同期青岛GDP达到16719.46亿元,紧随天津之 ...
观车 · 论势 || 平衡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速度”与“安全责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9 10:36
行业核心观点 -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正处于技术驱动的交通革命关键十字路口,安全与商业化成本是主要发展瓶颈[1] - 创新速度与安全责任的动态平衡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2] - 安全责任内涵已从被动碰撞安全拓展至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行驶安全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安全[3] 行业发展瓶颈 - 安全边界模糊与商业化成本过高仍是发展瓶颈[1] - 机器驾驶面临三大本质安全挑战:应对“长尾场景”能力不足、感知与认知存在固有局限、黑箱效应带来不可控风险[1] 技术解决方案 - AI大模型通过海量真实数据训练重构自动驾驶决策逻辑,可在毫秒级速度应对“非标场景”[2] - 车路云一体化是保障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行驶的重要手段,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践行该技术路线[2] - 低轨卫星互联网具有低延迟(10~30毫秒接近5G)、高带宽、低成本优势,可降低自动驾驶对地面基础设施的依赖[3] - 中国在低轨卫星领域加速布局,今年7月27日至8月26日一个月内发射了6组低轨卫星[3] 政策与标准支持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部署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4] -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政策标准将更具指导性和落地性,需加快制定数据流通与共享规则[4] 未来发展方向 - 专业化、高质量安全产品服务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4] - 需要通过技术进步证明机器开车比人开车更安全,用数据和结果让社会相信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可靠性[4] - “零事故出行”愿景越来越近,创新是产业突围引擎,安全责任是行稳致远底盘[4]
进博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中国经济网· 2025-10-29 09:34
转自:国际商报 本报记者 邵志媛 记者从10月2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获悉,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届 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 "第八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把全球市 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的新动 力。"盛秋平说。 以实际行动 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盛秋平表示,进博会是中国主动 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本届进博会 将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了专章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办好本 届进博会,将是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进一步扩大经贸"朋友圈"的重要举措。 首先,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进博会是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的"大舞台",也是沉浸式感 ...
商务部答每经问: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增超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2:31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2089 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1倍左右。 今年商务部组织开展了"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还将举办哪些重点活动?如何与进博会 的展商展品进行联动? "购在中国"影响力提升 盛秋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以来,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扩 大内需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创新开展了"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扩消 费活动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充分发挥扩大单方面免签、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效能,举办形式多 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购在中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10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筹 备情况。 据盛秋平介绍,本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 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盛秋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届进博会活动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国际精品链接国际国内双循环。充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