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形势缓和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点评 | 出口骤降的“隐藏线索”?(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11-08 08:00
核心观点 - 10月出口同比大幅回落至-1.1%,远低于预期的3.2%和前值8.3%,但核心原因并非外需走弱,而是短期供给扰动 [2][3][10] - 供给扰动主要体现为10月工作日同比减少3天,以及9月因长假导致的“抢生产”效应在10月退坡 [3][18] - 高频数据显示供给扰动已在10月下旬开始消退,港口外贸货运量在最后一周同比冲高至20% [4][27] - 展望未来,伴随中美贸易形势缓和、供给扰动消退及中国在新兴市场份额提升,预计11月出口增速可能恢复 [5][31] 10月出口表现分析 - 出口环比下降7.1%,明显弱于-3.2%的季节性水平 [3][10]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普遍回落,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速下降4.7个百分点至11%,对非洲出口增速大幅下降46.1个百分点至10.5% [3][10] - 但对美出口改善,增速回升1.8个百分点至-25.1% [7][10] - 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跌幅更大,消费电子出口增速下降11.1个百分点至-1.7%,轻工制品出口增速下降10.2个百分点至-15.9% [6][39] 10月进口表现分析 - 进口同比回落6.4个百分点至1%,低于预期的4.1% [2][7] - 加工贸易进口明显回落,从9月的12%下降7.3个百分点至10月的4.6% [3][23] - 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大幅回落7.6个百分点至2.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速下降15.3个百分点至-27.2% [7][54] - 大宗商品进口表现分化,原油进口金额增速下降8个百分点至-0.3%,大豆进口金额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至11.3% [23][54] 商品结构表现 - 资本品出口增速分化,通用机械出口增速下降33.9个百分点至-9.1%,但船舶出口增速上升25.7个百分点至68.4% [6][42] - 中间品出口增速回落,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速下降16.9个百分点至-11.6%,集成电路出口增速下降5.8个百分点至26.9% [6][42] - 能源资源出口增速大幅回落7.5个百分点至-4.0%,其中稀土出口增速下降54.2个百分点至42.9% [42] 国别地区表现 - 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出现分化,对美国出口改善,但对欧盟出口增速下降13.3个百分点至1.0%,对英国出口增速下降17.4个百分点至-5.1% [7][51] - 对新兴经济体和地区出口普遍回落,对拉美出口增速下降13.1个百分点至2.2%,对俄罗斯出口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至-22.6% [7][51] 未来展望 - 中美关税出现进一步缓和,芬太尼关税降低10%基本对应支撑当月出口同比1个百分点左右 [31] - 新兴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提速带来增量的生产资料进口需求,中国在新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5][31] - 美国补库仍对进口形成拉动,后续对美出口或仍有空间 [5][31]
出口骤降的隐藏线索?:——10月外贸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7 19:50
核心观点与数据表现 - 10月出口同比大幅下降至-1.1%,远低于预期的3.2%和前值的8.3%[1][7] - 进口同比增速回落至1.0%,低于预期的4.1%和前值的7.4%[1][7] - 出口环比下降7.1%,明显弱于季节性表现的-3.2%[2][8]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显著回落,对东盟增速下降4.7个百分点至11%,对非洲下降46.1个百分点至10.5%[2][8] 供给扰动因素 - 10月工作日同比减少3天,国庆节后休假情况放大供给拖累[2][16] - 9月“抢生产”效应在10月退坡,导致稀土、粮食等商品出口增速分别下滑54.2和43.1个百分点[16] - 加工贸易进口从9月的12%回落7.3个百分点至10月的4.6%,反映供给扰动[3][21] - 消费电子和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跌幅较大,分别为-11.1个百分点至-1.7%和-10.2个百分点至-15.9%[2][37] 恢复迹象与展望 - 10月最后一周港口外贸货运量同比冲高至20%,显示供给扰动消退[3][26] - 韩国10月下旬出口增速较上旬上升13.3个百分点至25.7%,越南出口也呈U型改善[3][26][29] - 中美关税缓和(芬太尼关税降低10%)可能支撑对美出口,预计11月出口将恢复[34] - 新兴国家工业化需求提升,中国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保持韧性[34][39]
数据点评 | 出口骤降的“隐藏线索”?(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11-07 18:20
核心观点 - 10月出口同比回落至-1.1%[2][9],但主因并非外需走弱,而是短期供给扰动[3][10] - 供给扰动体现在工作日减少(同比减少3天)和“抢生产”退坡[3][18],但10月下旬港口外贸货运量已冲高至20%[4][27],显示扰动正在消退[4][27]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回落(如对非洲-46.1pct至10.5%)[3][10],但越南、泰国等地PMI持续改善[10][11],需求未明显走弱[10][11] - 展望11月,中美关税缓和、新兴市场工业化需求及中国份额提升或推动出口恢复[5][31] 出口表现分析 - 环比下降7.1%[3][10],弱于季节性(-3.2%)[3][10] - 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跌幅更大,如消费电子(-11.1pct至-1.7%)[6][39]和轻工制品(-10.2pct至-15.9%)[6][39] - 资本品出口分化:通用机械下降33.9pct至-9.1%[6][42],但船舶增长25.7pct至68.4%[6][42] - 中间品出口回落,如汽车零配件(-16.9pct至-11.6%)和集成电路(-5.8pct至26.9%)[6][42] 国别与地区出口 - 对美国出口改善(+1.8pct至-25.1%)[7][51],但对欧盟(-13.3pct至1.0%)和英国(-17.4pct至-5.1%)回落[7][51] - 新兴市场中,对东盟(-4.7pct至11.0%)、非洲(-46.0pct至10.5%)和拉美(-13.1pct至2.2%)出口增速均下降[7][51] 进口表现分析 - 进口同比回落6.4pct至1.0%[7][54],加工贸易进口从9月的12%降至4.6%[4][23] - 机电产品进口大幅回落(-7.6pct至2.5%)[7][5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跌幅最大(-15.3pct至-27.2%)[7][54] - 大宗商品进口分化:铁矿石数量增9.2pct至7.2%[54],但原油(-2.4pct至8.2%)和铜(-4.5pct至6.1%)回落[54] 未来展望 - 美国补库需求支撑对美出口[5][31],中美关税缓和(如芬太尼关税降低10%)或提振出口约1个百分点[31] - 新兴市场工业化、城镇化带动生产资料需求[5][31],中国在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份额持续提升[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