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非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非检察合作论坛开幕 陈文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网· 2025-10-29 20:20
陈文清表示,要加强法治对接,持续推动各领域法律、政策衔接,实现规则、标准相通,为中非经贸往 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服务中非共同发展。要密切法治合作,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 观,依法打击各类跨国犯罪,共同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筑牢安全稳定根基。要深化法治交 流,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高层互动、人员培训、多边会议、专题研讨等形式, 加强法治建设经验交流,深化检察业务合作。要秉持法治正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 形成更加公正透明的国际行为准则,切实维护国际法治的尊严和权威,共同推进全球治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广州10月29日电 中非检察合作论坛29日在广东广州开幕,论坛主题是"中非现代化进程中的检 察担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陈文清指出,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非洲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推进现代化,中非关系进入共筑新时 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中非检察合作论坛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平台,中方愿同非洲各 国一道,充分发挥中非检察合作论坛作用,深化中非执法司法交流合作,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提 ...
中非合作共绘发展新图景
新华社· 2025-10-27 14:42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 - 论坛成立25周年,推动中非关系从新型伙伴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十大伙伴行动”等多项务实合作蓝图 [1] 设施联通合作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科特迪瓦承建长228公里双向两车道公路,连接科特迪瓦、几内亚和马里,使当地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农户收入翻番 [1] - 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方助力非洲新建和升级公路近10万公里、铁路超1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为非洲区域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2] - 以科特迪瓦公路项目为例,项目建设中当地员工占比超九成,创造近4000个就业岗位,提升当地员工工作技能 [2] 技术合作与赋能 - 中国菌草技术在毛里塔尼亚伊迪尼村成功应用,固沙护土并帮助牧民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牧民阿米尔·阿卜杜养羊数量增至10只,生活改善 [2][3] - 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种植面积约9万公顷,单产为当地品种的2至3倍,助力该国粮食自给;乌干达狐尾小米单产超出本地品种3倍,增加农户收入 [3] - 中国在非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农业技术300多项,惠及超100万小农户 [3] - 鲁班工坊在15个非洲国家落地,中方累计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逾22万名;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国向48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诊治患者约2.3亿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超8万人次 [3] 经贸与投资合作 - 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5]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进出口达9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创历史同期新高 [5] -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方对非新增投资超133亿元人民币,对非资金支持总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中国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5] 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 - 自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至2025年3月底,中国企业在非洲清洁能源领域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1.8亿元人民币 [4] - 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已完成7个项目认定,涉及投资金额62亿元人民币 [4]
特稿丨中非合作共绘发展新图景
新华网· 2025-10-27 14:11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 -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关系从新型伙伴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十大伙伴行动”等务实蓝图 [1] 基础设施合作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科特迪瓦长228公里双向两车道公路,连接科特迪瓦、几内亚和马里,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至原来三分之一,当地农户收入翻番 [2] - 中方助力非洲新建和升级公路近10万公里、铁路超1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例如东非蒙内铁路、西非深水港、尼日利亚高速公路等 [2] - 科特迪瓦公路项目当地员工占比超九成,创造近4000个就业岗位 [2] 农业技术合作 - 中国菌草技术在毛里塔尼亚固沙护土,助力牧民可持续发展 [3] - 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种植面积约9万公顷,单产为当地品种2至3倍 [3] - 中国在非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农业技术300多项,惠及超100万小农户 [3] - 乌干达狐尾小米单产超出本地品种3倍 [3] 职业教育与医疗合作 - 鲁班工坊在15个非洲国家落地,中方累计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逾22万名 [4] - 中国向48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诊治患者约2.3亿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超8万人次 [4] 经贸与投资关系 - 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6]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进出口达9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创历史同期新高 [6] - 自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方对非新增投资超133亿元人民币,对非资金支持总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 [6] - 中国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6] 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 - 自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至2025年3月底,中国企业在非洲清洁能源领域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1.8亿元人民币 [5] - 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已完成7个项目认定,涉及投资金额62亿元人民币 [5]
特稿|中非合作共绘发展新图景
新华社· 2025-10-27 13:03
中非合作论坛发展历程 -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关系从新型伙伴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 [1] - 合作框架下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十大伙伴行动”等多项务实蓝图 [1] - 合作涵盖设施硬联通、技术软联通、交流心联通三大领域 [1] 基础设施合作成果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科特迪瓦长228公里双向两车道公路,连接科特迪瓦、几内亚和马里三国 [2] - 公路使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至原来三分之一,当地农户收入翻番 [2] - 中方助力非洲新建和升级公路近10万公里、铁路超1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 [2] - 科特迪瓦公路项目当地员工占比超九成,创造近4000个就业岗位 [2] 农业技术合作成效 - 中国菌草技术在毛里塔尼亚固沙护土,被当地誉为“幸福草” [3] - 马达加斯加中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约9万公顷,单产为当地品种2至3倍 [3] - 乌干达狐尾小米单产超出本地品种3倍 [3] - 中国在非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农业技术300多项,惠及超100万小农户 [3] 职业教育与医疗合作 - 鲁班工坊在15个非洲国家落地,成为职业教育合作亮丽名片 [4] - 中方累计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逾22万名 [4] - 中国向48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诊治患者约2.3亿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超8万人次 [4] 经贸与投资数据 - 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 [6]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进出口达9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 [6]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6] - 2024年北京峰会以来中方对非新增投资超133亿元人民币,对非资金支持总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 [6] 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 - 中国企业2024年北京峰会后至2025年3月底在非洲清洁能源领域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1.8亿元人民币 [5] - 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已完成7个项目认定,涉及投资金额62亿元人民币 [5] - 中国同19个非洲国家签署缓债协议或达成缓债共识 [5]
多国官员谈中非合作: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3 16:41
中非合作模式 - 合作模式是基于平等与尊重的真正伙伴关系,不同于传统的援助关系 [2] - 合作秉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体现出真诚、慷慨与包容 [2] - 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2] 合作领域与项目 - 合作项目涵盖经济、社会、卫生等多个领域,包括水利工程、医院和体育馆 [2] - 支持体现在资金、技术和产业重视上,尤其强调技术转移的重要性 [2] - 期待中国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带来投资并传递先进技术与文化 [2] 合作前景与期望 - 非洲学员期待将成功经验推广至整个非洲乃至更广阔的全球南方 [2] - 希望借鉴中国电子商务经验推动本国数字经济腾飞 [2] - 期待合作长期稳定持续,共同建设高效而充满活力的全球南方发展共同体 [2]
美智库称中方在西非造成生态退化 中方驳斥:混淆概念、以偏概全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6:04
美智库报告指控 -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表报告指责中国在西非的矿业、林业、渔业活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1] - 报告认为问题原因在于中国市场需求旺盛、西非国家治理不力和腐败严重 [1] - 报告呼吁西非地区合作加强监管 [1] 中方回应立场 - 中方驳斥美智库报告混淆概念、以偏概全并引用未经考证的信息蓄意抹黑攻击 [1] - 中方表示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开展对非合作助力非洲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1] - 中国政府一贯要求海外中国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指导企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保护环境贯穿于中非合作全过程 [1]
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在坦桑尼亚交付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0:14
项目概况 - 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在坦桑尼亚阿鲁沙省完成交付,项目为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 [1] - 项目交接仪式有中坦两国政府官员及当地部落民众等千余人参加 [1][3] - 项目于2023年6月启动,包含技术援助和基础设施援助两部分 [4] 参与方与建设内容 - 技术援助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基础设施援助由中铁二十五局承担 [4] - 中铁二十五局负责专业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在600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完成博物馆主体工程及内部展示系统建设 [4] - 建设内容包括拉托利古人类遗迹保护设施、科普步道、观景平台及科考路线标识系统 [4] 项目设计与技术特点 - 博物馆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计灵感源于伦盖火山,融合中国福建土楼环形结构和北京天坛祈年殿内庭内廊设计 [4] - 项目采用光伏发电、高性能保温材料等绿色节能环保技术 [4] - 建筑饰以非洲部落纹样,体现中非文化交融 [4] 项目意义与影响 - 该项目是中国首个援外文化旅游项目,将有力促进坦桑尼亚地质科研和旅游发展 [1] - 项目助力坦桑尼亚首个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再评估,此前该公园因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面临摘牌风险 [3][4] - 坦桑尼亚副总统姆潘戈感谢中国对坦基础设施的长期支持,表示愿同中方加强旅游等相关合作 [3]
何以为她|在春晚后台,她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新华社· 2025-10-10 15:51
个人背景与教育经历 - 非洲加蓬籍人士宝拉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受鼓励来华学习中文 [1] - 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并在物流工程专业完成从本科到硕士的学业 [1] 职业转型与媒体事业 - 理工科毕业后选择进入媒体行业,加入北京四达时代公司担任主持人与配音演员 [1] - 初期面临镜头紧张与专业技能不足等挑战,在中国同事帮助下快速成长 [1] 节目内容与社会影响 - 其节目向非洲家庭展示真实、立体且充满创造力的中国形象 [1] - 2018年登上中国春晚,在蒙内铁路题材小品中亮相 [1] - 通过节目传递中非合作正能量,并传播女性应有自己事业的理念 [1][2] 职业价值与未来展望 - 其个人奋斗故事激励加蓬年轻女孩,强调女性应通过上学和工作实现自立 [2] - 未来希望继续推动中非文化交流,鼓励更多非洲女孩勇敢追梦 [2]
“让毛中友好之花更加绚烂多彩”(新时代中非合作)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友谊港项目 - 友谊港是中国政府于1979年援建、1986年落成的深水港,承担毛里塔尼亚全国90%以上的货物进出口,被誉为国家经济独立的象征[8] - 中国路桥公司于2014年新建4、5号泊位,使港口年吞吐能力从90万吨大幅提升至600万吨,可停靠更大吨位船舶并大幅提高装卸效率[8] - 中国建设者通过修建拦沙堤和丁坝等工程措施,巧妙引导海流以降低地理条件不利影响,并新增几平方公里陆地用作堆场,保护了1.2公里海岸线[9] - 港口由毛里塔尼亚自主运营,创造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被形容为毛里塔尼亚通向世界的大门[9] 友谊立交桥项目 - 友谊立交桥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是毛里塔尼亚最现代化的立交桥,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并按中国公路桥梁一级标准建设,于2025年5月15日竣工[10] - 项目位于首都两条主要国道交会点,极大改善了原有环岛区域频繁交通事故和严重拥堵状况,使通勤时间减少二三十分钟[10] - 桥梁配套数字化红绿灯和限高架等设施,带动当地民众养成更好交通习惯并增强安全意识[10] 其他友谊系列工程 - 友谊医院于2010年投用,显著改善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状况,2025年3月签署改扩建备忘录计划新增急诊、妇产等功能科室并提供医疗设备援助[11] - 中国援建项目包括南部公路、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和远洋渔业基地等,有效帮助毛方应对经济发展挑战,推动产业升级发展[11] 中毛经贸合作关系 - 2024年中毛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2025年正值两国建交60周年,中国援建项目被毛方视为真朋友、好伙伴的体现[6][11] - 中国企业通过援建参建项目助力毛里塔尼亚经济社会发展,并为中毛友好合作不断作出新贡献[10]
60年来,中国与毛里塔尼亚携手打造多个“友谊工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让毛中友好之花更加绚烂多彩”(新时代中非合作)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01
中毛友谊港项目 - 友谊港是毛里塔尼亚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货物进出口,被称为"国家经济独立的象征"[2] - 港口吞吐能力通过中国路桥公司2014年新建4、5号泊位得到大幅提升,从原先每年90万吨提高到每年600万吨[2] - 项目在恶劣地理条件下通过修建拦沙堤和丁坝等工程措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并新增了几平方公里陆地用作堆场,保护了1.2公里海岸线[3] - 友谊港目前由毛方自主运营,创造了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被当地员工称为"毛里塔尼亚通向世界的大门"[3] 中毛友谊立交桥项目 - 友谊立交桥是毛里塔尼亚最现代化的立交桥,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按照中国公路桥梁一级标准建设,于2024年5月15日竣工[4] - 项目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将原有环岛区域二三十分钟的拥堵时间大幅减少,配套的数字化红绿灯和限高架等设施提升了交通安全[4] - 项目为当地员工提供"师带徒"技能培训模式,中国师傅在工作上手把手教授技能,在生活上提供无私帮助[5] 其他中毛合作项目 - 毛里塔尼亚友谊医院于2010年投用,显著改善了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状况,2024年3月双方签署改扩建工程备忘录,计划增添急诊、妇产等功能科室[5] - 南部公路项目将"贫困三角洲"变为"希望三角洲",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在荒漠中创造绿色奇迹,努瓦迪布远洋渔业基地推动渔业产业升级[6] - 中毛两国于2024年将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毛里塔尼亚各界珍视60年来不断加深的毛中友谊,期盼展开更广泛的合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