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非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美食架起中非文化交流之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9:20
节目内容与形式 - 湖南卫视节目《中餐厅·非洲创业季》在摩洛哥古城丹吉尔录制,通过湖南卫视、芒果TV及国际APP向海外直播 [1] - 节目记录7位合伙人在丹吉尔经营中餐厅的创业历程,以美食为纽带促进中非文化交流 [1] - 节目融合摩洛哥特色食材、海产资源、香料与中国烹饪技法,创造融合菜式 [1] - 嘉宾将中国结、月饼模具、长嘴铜壶茶艺等传统元素融入餐厅运营,并使用中英双语服务顾客 [1] - 智元机器人"小玖"的加入展示了中国科技魅力 [1] - 中外记者与当地民众共同参与开业仪式,体现"一纸东方韵,一景非洲魂"的节目内涵 [1] 创业实践与商业价值 - 节目进行21天的真实创业挑战,涵盖市场调研、厨具采购、菜品设计、食材采购、餐厅运营等全链条 [2] - 制作《中餐厅海外创业商业计划书》,系统总结客群分析、菜品策略、供应链管理等实战经验 [2] - 节目为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提供实用参考 [2] - 节目从文化展示扩展到经验分享,成为促进中非民心相通、探索合作路径的创新平台 [2]
架起跨越山海的文化桥梁 | 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
长沙晚报· 2025-06-09 10:23
中非文化交流历史与现状 - 1000多年前长沙窑瓷器通过商船"黑石号"远销非洲,奠定湖湘与非洲交流基础 [1] - 现代中非经贸博览会成为两地文化交流新平台,已成功举办三届 [1]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即将启幕,预示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 [1] 文化展示与互动 - 首届博览会展示湘绣、醴陵瓷器等湖南非遗,同时引入非洲木雕、手鼓等传统艺术 [3] - 第三届博览会吸引贝宁、尼日利亚等8个主宾国设立国家馆,创历届之最 [3] - 非洲民族服装、舞蹈与湖南皮影戏、湘剧等非遗形成"各美其美"的文化交融 [3] 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 湖南与非洲国家缔结12对正式友城,签署12对意向友城 [4] - 建立14个市州与非洲国家对口联系机制,深化区域合作 [4] - 湖南高校累计培养40多个非洲国家近3000名留学生 [5] 学术与教育合作 - 湖南大学非洲研究院成立,举办中非经贸合作智库研讨会 [5] - 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设办公室,与马达加斯加教育部签署文化交流备忘录 [5] - 非洲留学生参与长沙"外国友人读长沙"主题活动,体验艾叶粑粑制作等非遗文化 [5] 文化产业合作成果 - 芒果TV《小伙小妹换游记》节目在坦桑尼亚拍摄,促进跨文明对话 [6] - 非洲广播电视研修班学员观摩《歌手2024》,学习节目制作经验 [6] - 湖南卡通形象山猫吉咪进入肯尼亚,中南传媒教材在南苏丹使用 [6] 经贸合作与文化联动 - 前三届博览会累计签约项目336个,金额达5332亿美元,履约率83% [7] - 发布《中非经贸关系报告》《中非贸易指数》等成果 [7] - 博览会累计观展25万人次,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 [7]
跨越国界、语言与身体障碍,中津建交45周年视障乐手献艺共促中非文化交流
华夏时报· 2025-05-29 10:55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共享芬芳,艺路同行",旨在通过艺术跨越国界、语言与身体障碍,促进文化多样性、社会公益与包容发展 [2] - 活动由上海诺宝中心、赛诺爱非(上海)文化交流中心、中津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包含艺术展览、文艺演出与文化互动多个板块 [4] - 活动得到上海中非关系研究网络、上海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等多家机构支持,展出来自津巴布韦的石雕、画作与中国残障艺术家的书画、陶艺作品 [12] 活动意义 - 活动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中津建交45周年暨第62个非洲日之际举办,具有特殊意义 [2] - 主办方强调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活动是一次重要的公益文化实践 [5] - 津巴布韦驻华使馆参赞肯定活动在促进文明互鉴、加强人民友谊方面的深远作用 [6] 合作与签约 - 上海诺宝中心、赛诺爱非(上海)文化交流中心、中非驿站(上海)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助力中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改善非洲贫困地区生存状况等领域积极合作 [8] - 赛诺爱非(上海)文化交流中心执行主任介绍"中非驿站(上海)"的渊源与愿景,强调将继续通过文化艺术传播与社会公益推动中非民间交往 [5] 演出亮点 - 津巴布韦艺术家演绎《Heal the World》《风吹麦浪》等歌曲,非洲鼓表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9] - 中国视障青年组成的诺宝美爱艺术团"不靠谱"乐队演唱披头士经典歌曲和中文歌曲《我相信》,展现精湛技艺与饱满情感 [10] - 中非艺术家共同演绎英文歌曲《You Raise Me Up》,营造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氛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