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合作

搜索文档
通讯丨通航11座城 每周83趟航班——埃塞俄比亚航空大力拓展中国市场
新华网· 2025-07-29 09:20
公司业务拓展 - 埃塞俄比亚航空在中国开通第11条航线,连接非洲大陆和新疆的首条货运航线 [2] - 每周有83趟客运与货运航班从亚的斯亚贝巴飞往中国11座城市 [2] - 公司将继续在中国开发新航线并增加现有航线频次以满足需求 [4] 市场战略 - 中国市场对公司非常重要,开通货运航线表明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3] - 公司近期招聘中国空乘人员服务中国乘客,已出现在往返中非航班上 [4] - 在博莱国际机场举行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以加深与中国旅客联系 [4] 业务影响 - 新航线将极大促进双边贸易关系,提升货物运输效率 [2] - 中国外贸企业将更便捷融入非洲及全球货运网络,提升新疆产品国际竞争力 [2] - 非洲优质牛羊肉、精品咖啡、特色园艺产品等将直达中国消费市场 [2] 基础设施 - 博莱国际机场作为公司基地机场和东非航空枢纽,每天有大量旅客中转 [4] - 机场内设有中文服务台、指示牌、广告墙等中国元素 [4]
零关税“畅通道”等政策举措叠加 非洲农食产品加速入湘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42
中非贸易增长 - 湖南对非进出口规模达289.9亿元,同比增长7.6%,居中西部第一 [1] -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1.6亿元,水产品同比增长127%,芝麻、咖啡、干辣椒分别增长62.2%、197.8%、499.4% [1] - 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106.8亿元,占湘非贸易额近四成,进出口整体、进口分别增长28.1%、33.5% [2] 政策支持 - 中国对33个非洲国家实施100%零关税政策,2024年12月1日起覆盖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2] - 推出"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简化准入评估程序,提升效率 [1][2] - 畅通非洲农食产品输华"绿色通道",扩大相关产品进口 [1] 贸易创新 - 实现肯尼亚干海参、马达加斯加羊肉、乌干达野生鲈鱼干鱼鳔在中国首次进口 [1] - 完成中国首单非洲鲜花转口贸易 [1] -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累计实现对非进出口额837.9亿元,覆盖非洲所有国家和地区 [1] 平台建设 -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湖南积极探索对非合作新模式 [1] - 依托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国家级平台,推动非洲食品准入评估 [2]
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以侨为桥 共赴丝路共赢之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17:22
经贸合作成果 - 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肯尼亚内罗毕举办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会,促成4个项目签约合作,达成意向金额1.28亿美元 [1] - 代表团推动企业间在物流供应链、新能源、钟表、包装技术、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帮助5位企业家开辟非洲市场 [1] - 代表团联合南非豪登省增长和发展署、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举办企业服务对接会,组织中兴通讯、迈瑞医疗、传音控股、海能达等12家海外深企座谈,解决签证、治安、物流、劳工等难题 [3] 企业参与与行业合作 - 深圳企业洲明科技提供LED显示屏用于播放深圳市和南山区宣传片,展示城市形象 [3] - 深圳市总商会会长张春华推介深圳城市精神、创新基因,提出深化基建、能源、交通等传统领域合作,开拓智慧城市、大数据、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合作 [4] - 肯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卓武表示深圳与肯尼亚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领域具有高度互补性,将推动两地合作迈上新台阶 [6] 侨务与文化交流 - 代表团走访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等10余个海外侨社团,扩大深圳海外"鹏友圈" [6] - 深圳朗华集团向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捐赠1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华文书籍和教具 [8] - 深圳市美盈森集团捐赠舞狮及配套用品,东非广东同乡总会会长詹立表示将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中非人民友谊 [8]
跨越山海,三个中非合作故事暖人心(新时代中非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中非经贸合作案例 创业签证促进贸易 -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2024年推出"创业签证"制度,允许优秀外籍毕业生无需两年工作经验即可申请,并提供创业指导[2] - 贝宁青年乔力通过该签证创办贸易公司,将湖南农机、五金产品销往非洲,当前意向订单金额约30万美元[2] - 乔力利用中国对33个非洲国家100%税目零关税政策,计划双向引进贝宁腰果、棉花与中国农机[3]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 劲仔食品集团投资5000万元在肯尼亚建设鳀鱼初加工基地,引入中国设备与技术,2021年成为肯尼亚渔业部国家培训基地[4] - 企业每年进口数万吨肯尼亚鳀鱼干,2023年起实现稳定批量供应,2024年4月单批到货50吨[4][5] - 中非农产品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700亿元人民币,合作模式从贸易转向产业链共建[5] 农业技术输出成效 - 中国援非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培育出5个适应当地品种,平均产量达当地品种3倍[6] - 专家团队累计举办数百场培训,直接培训2000余人次,技术辐射数万农民,推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9万公顷[7] - 当地农户扎那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实现每公顷7吨产量,收入增长并新建住房[7] 行业趋势 政策支持 - 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零关税,并为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便利化措施[3] 产业升级 - 中非农业合作从贸易向产业链技术合作深化,如农机适配改良、加工基地本土化建设等[3][4][6]
侨力侨智赋能 走出中非经贸合作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09:15
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发展 - 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由天唐集团投资运营 占地数千亩 自2018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50多家企业入驻 涵盖家电 日化 建材 医药 汽车制造等行业 [1] - 园区为乌干达创造5000多个就业岗位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同时促进人才培养 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交流 [1] - 工业园成立乌干达鲁班工坊培训学院 由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埃尔贡乌干达技术学院 天唐集团共建 提供钳工 工业仿真 数控加工等职业技能培训 培养当地技术骨干 [1] 天唐集团战略布局 - 天唐集团2020年采用双总部管理模式 在深圳注册成立深圳前海益三达投资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总部 结合非洲20余年经验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2] - 集团2021年举办"乌干达-深圳一带一路投资合作交流会" 促成五家企业签约共建太阳能产品 服装产业园 装配式建筑等项目 [2] - 2023年与深圳曼哈集团 深圳华澜集团 创维厨电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中乌经贸合作 [2] 肯尼亚华侨华人联合会作用 - 肯尼亚华联会成立于2005年 现有会员300多人 下设3个地区分会及华星影库 华书屋 华声报等华文媒体 [4] - 华联会会长高玮的企业为肯尼亚商人提供中国商贸资讯 帮助对接中国厂商 同时协助中国企业开拓肯尼亚市场 [4] - 华联会计划推动与深圳商协会合作 举办中肯经贸对接会 促进智能制造 新能源 绿色建材等领域双边合作 [5] 中非合作平台建设 - 华联会探索在肯尼亚建立"深圳产品展示中心"或"深圳企业(非洲)合作服务站" 作为深圳企业进入东非市场的前沿窗口 [5] - 借助深圳在文化创意 教育科技优势 推动深圳文创 教育品牌在肯尼亚落地 丰富两地人文交流 [5]
从“摩托热”看中非经贸合作新空间
新华社· 2025-07-01 09:13
中国摩托车在非洲市场的发展 - 中国摩托车在非洲市场凭借耐用、舒适和价格优势受到欢迎,成为当地居民出行和谋生的重要工具 [1] - 2024年中国对非摩托车整车出口量达3746万辆,出口额达1944亿美元 [1] - 重庆作为中国摩托车之都,2024年摩托车出口5027万辆,出口额达204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2%和259% [2] 中国摩托车品牌在非洲的布局 - 广州豪进摩托、重庆宗申机车、广东德诚等中国品牌在非洲多个国家占据市场份额 [1] - 宗申机车2024年一季度出口摩托车超13万辆,出口额近9000万美元,非洲是其重要海外市场 [2] - 中国摩托车品牌通过赞助非洲杯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1] 电动摩托车市场的合作前景 - 非洲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增至507亿美元,中非企业正积极合作开拓这一蓝海市场 [2] - 乌干达经销商从中国进口锂电池组装电动摩托车,中国成为非洲电动出行技术的重要来源 [3] - 宗申机车等中国企业探索与非洲伙伴合作开发电动产品运营模式 [3] 中非摩托车产业合作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中非摩托车合作不仅促进贸易,还推动技术共享、就业创造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 - 中国电动摩托企业为非洲提供经济转型、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解决方案 [3] - 中非企业在重庆签署合作协议,涉及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组装项目,金额达165亿元人民币 [2]
今年前5个月山西对非洲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6:21
山西对非洲贸易规模 - 2025年前5个月山西对非洲进出口额49.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4% [1] - 2020至2024年山西对非洲进出口额从52.5亿元增至111.7亿元年均增长20.8% [1] - 出口10.4亿元同比增长84.3%进口38.8亿元同比增长14.4% [1]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6.5亿元同比增长360.9%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1.3亿元拉动对非出口增速68.8个百分点 [1] - 肥料出口0.6亿元同比增长25.7%纺织服装0.3亿元增长43.6%医药材及药品0.3亿元增长23.3% [1] - 果蔬汁出口0.2亿元同比增长744.6%汽车(包括底盘)0.1亿元增长132.9% [1] 进口产品结构 - 金属矿砂类资源产品进口35.7亿元同比增长17.6%为省内制造业提供供应链支持 [2] 政策支持 - 太原海关计划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拓展非洲新兴市场 [2]
津巴布韦将积极对接中国市场需求——访津巴布韦贸促会首席执行官马朱鲁
新华社· 2025-06-25 14:49
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果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深化中非合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促进贸易投资机会、知识技术转让及经贸联系强化 [1] - 津巴布韦企业通过博览会获得产品标准、包装要求及消费者偏好等经验,显著提升出口竞争力 [1] - 参展企业反馈积极,收获订单并建立长期商业联系,同时实地探索中国市场机会以优化出口结构 [1] 津巴布韦市场机遇 - 津巴布韦企业发现坚果产品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政府正推动出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以抓住机会 [1] - 津政府计划培训更多出口商并组织对接会,通过政策支持拓展与中国的经贸联系 [2] - 津巴布韦致力于提升本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持续加强双边贸易合作 [2]
【高端访谈】中国为非洲国家发展提供启发与机遇——访南非豪滕省省长潘亚扎·莱苏菲
新华社· 2025-06-24 15:44
中非经贸合作 - 中非经贸博览会为25家豪滕省中小企业提供中国市场拓展机会,特色产品获中国采购商高度关注[1] - 博览会搭建合作桥梁,在当前单边主义抬头背景下开拓市场空间[1] - 豪滕省与湖南省签署友好省际关系协议,重点合作清洁能源、智慧城市、现代农业领域[2] 中国技术输出与经验借鉴 - 中国智能安防技术被豪滕省视为解决治安问题的关键方案[1] - 中国高铁技术(深圳至长沙线)在时速、平稳性及创新水平上获高度评价[2] - 湖南省的农产品采收与包装技术将助力豪滕省水果、蔬菜进入全球市场[2] 能源与基础设施合作 - 豪滕省与湖南企业探讨电池储能、光伏发电项目合作,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2] -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铁)被认定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2] 农产品贸易潜力 - 南非优质农产品(牛油果、柑橘、红酒)亟待通过湖南现代农业加工技术开拓国际市场[2]
金融牵线搭桥 护航中非贸易向深向实
金融时报· 2025-06-24 09:43
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果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办,吸引53个非洲国家代表团、4700多家中非企业及超3万人参会参展 [1] - 博览会期间举办176个项目签约,涉及金额达1139亿美元 [1] - 活动包括中非民营经济论坛、中非电影周、"一带一路"杂交水稻发展合作交流等多场专题活动 [1]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参展 [1] - 建设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与南非第一兰特集团合作走访中资企业展台,举办多场投融资洽谈活动 [2] - 工商银行湖南分行与标准银行集团组织20家非洲企业考察湖南重点企业 [3]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推出"中银跨境汇款直通车"实现资金清算双向直通处理 [4] - 建设银行湖南分行打通"湖南高桥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近5年办理对非跨境结算超2万笔,金额超30亿美元 [5] - 农业银行湖南分行打造"市场采购贸易平台直连+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截至2025年5月为200余户企业投放贷款172亿元 [5] 企业融资支持案例 - 建设银行为郴州市倍择贸易有限公司提供200万元"跨境快贷"解决资金链问题 [7] - 交通银行为三一集团提供跨境贸易融资超5亿元,保函业务规模同比提升115% [8] - 中国银行毛里求斯子行为建筑企业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累计结算量约184亿元 [8] 重大项目金融支持 - 建设银行参与非洲32个重大项目,包括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和安哥拉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 [10] - 工商银行为非洲27个国家130多个项目提供超280亿美元融资 [11] - 农业银行湖南分行为隆平高科提供近20亿元贷款支持非洲杂交水稻项目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非贸易模式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 [10] - 未来合作重点领域包括工业、农业、电信、数字经济、新基建、绿色能源等 [10] - 金融机构推出针对中非"十大伙伴行动"的专项服务方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