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题公园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乐高乐园开园带火区域文旅消费,主题公园经济热潮涌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7 09:22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概况 - 中国首座、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在上海金山正式开园,为中国主题公园经济注入新活力 [1] - 开园当日游客热情高涨,开园一小时客流突破7500人,热门项目如"乐高大飞车"排队火爆 [3]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第11座乐高主题乐园,包含"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和"乐高悟空小侠"两大全球首发主题区 [3] 乐园特色与定位 - 园区深度融合中国元素,例如悟空小侠主题区以《西游记》为灵感,结合金箍棒与乐高拼搭艺术 [3] - "迷你天地"室内区域展示乐高积木拼搭的上海陆家嘴高楼群、北京故宫太和殿等中国地标,融入舞龙表演、相亲角等生活细节 [3] - 默林娱乐集团CEO表示上海乐高乐园兼具全球辨识度与本地共鸣,独有的中国元素对国际游客具吸引力 [4] 投资与客流量预期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及周边配套项目投资超100亿元,预计每年吸引300万至500万人次客流量 [7] - 默林娱乐集团将上海乐高乐园视为其中国市场布局的关键项目 [7] 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 - 周边酒店民宿预订量激增,亲子房搜索量同比增长5倍,外省旅客占比从去年五成升至七成 [7] - 周边餐饮、交通接驳服务升级,春秋旅游推出乐高主题接送车服务,串联市区与郊区 [8] - 金山区启动2025旅游节系列活动,推出"乐高+枫泾古镇"等联动线路,打造"文化旅游连廊" [8]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长三角为主题公园扎堆的"黄金地带",上海已汇聚迪士尼、乐高两大头部IP,杭州将引入法国狂人国公园 [10] - 主题公园每创造1元经营收入可带动3.8元城市经济收入,撬动12元至15元上下游产业链产值 [11] - 专家指出主题公园需7至10年回本,年客流量需达200万至300万人次且二次消费占比提升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暑期主题公园对周边消费拉动"乘数效应"显著,例如郑州中牟县主题乐园带动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增长50倍 [10] - 行业建议主题公园需打磨特色IP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优化票价策略吸引家庭客群 [12]
亚洲最贵乐园,吓退上海中产
36氪· 2025-07-07 07:58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正式开幕 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 但游客评价两极分化 部分认为项目少且幼稚 部分认为适合亲子游玩[3] - 试运营期间热门项目"乐高大飞车"突发故障 导致十余名游客悬挂半空30分钟 该项目此前排队时间长达1小时[4] - 乐园门票定价亚洲最高 高峰日成人票549元 儿童票439元 但年卡仅需1399元 相当于两张单次门票价格 显示公司更希望吸引重复消费[15][17][18] 乐高乐园中国市场布局 - 公司在中国规划三座乐园 分别位于成都 上海和深圳 形成"三足鼎立"布局 但目前成都项目停滞 深圳土建年内完成 上海率先开园[11][12] - 上海乐园选址金山区 距离市中心车程约1小时 旨在覆盖长三角地区客群 但偏远位置可能影响客流[12] - 与迪士尼2016年进入上海 环球影城2021年进入北京相比 乐高乐园2025年才进入中国市场 时机较晚[9][10] 乐高品牌商业策略 - 乐高玩具通过联名款提升价值 1999年《星球大战》系列成为转折点 后续推出漫威 哈利波特等IP合作产品[32] - 公司用户研究深入 发现儿童不仅关注玩具外观 更重视解决问题获得的满足感 这种心理学引导增强产品粘性[33][35] - 成人用户(AFOL)贡献超一半收入 2005年推出"乐高大使"计划专门服务成年粉丝群体[36][38][39] 中国主题公园市场环境 -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主题公园市场 但2024年游客二次消费(餐饮 纪念品等)下降10%-30% 消费趋于保守[47][49] - 长三角地区主题公园竞争激烈 除迪士尼 乐高外 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也将落户上海[49] - 迪士尼2024年Q3财报显示 本土乐园业务需求放缓 体验部门运营利润同比下降3%至22.22亿美元[46] 乐高乐园运营挑战 - 乐园定位2-12岁儿童 对更大年龄群体吸引力有限 被吐槽为"遛娃"场所而非全年龄段乐园[18] - 配套酒店政策严苛 入住时间下午4点 退房上午11点 修改需支付699元 损坏积木模型赔偿2500元起[18][20] - 内测期间通过李佳琦直播间售出3000张门票 但开园当日门票仍可轻松购买 黄牛炒卖现象不如其他主题乐园激烈[21][24]
中国迎来主题公园热潮,如何把快乐做成一门好生意?
36氪· 2025-04-28 10:09
全球主题乐园市场概况 - 2023年全球TOP25主题乐园接待游客2.45亿人次,同比增长23%,亚太地区增长78%,中国市场增长显著,上海迪士尼游客量较2019年增长25% [2]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主题乐园市场,TOP25中占7席,其中5家游客量增长超100%,远超其他市场20%的增速 [3] - 上海迪士尼2023年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4.2%,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增长184.5%至1252万人次 [4][5]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主题乐园渗透率仅27%(2023年),远低于发达国家68%,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6] -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上海乐高乐园(全球最大,投资超100亿元)2024年开业,深圳乐高乐园在建,哈利波特制片厂(2027年)、小猪佩奇户外乐园(2027年)等相继落地 [6][8] - 本土企业崛起:方特、长隆、欢乐谷进入全球TOP10,长隆集团游客量同比增长148%,方特2024年新增9家乐园,总数达45家 [9] 跨界玩家与新兴模式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2023年开业,首月接待10万人次,二次消费占比72%,衍生品销售为门店5倍 [10][22][23] - 爱奇艺计划在扬州、开封建设影视IP主题乐园,整合《风起洛阳》等全感剧场项目 [12] - 创新型主题公园案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累计接待4000万人次,省外观众占80%,"只有红楼梦"融合东方美学 [27][29][31] 行业盈利与挑战 - 中国385家主题公园中22%亏损,59%盈利,头部企业华强方特主题公园业务毛利率降至40.88%,华侨城文旅收入下滑13% [13][14] - 本土乐园门票收入占比70%,二次消费下降10%-30%,远低于国际3:3:4(门票/零售/餐饮)结构 [16] - 投资强度差异显著:国际品牌每平方米投入约2万元,本土企业仅数千元,IP缺乏导致场景粗糙 [20] 发展趋势与竞争策略 - 国际品牌本土化案例:北京环球影城设功夫熊猫主题区,上海乐高乐园推出"悟空小侠" [24] - 本土IP开发方向:方特挖掘"熊出没"和传统文化(女娲补天、哪吒),海昌引入奥特曼等IP [20][24] - 行业增长点转向人均消费提升,北美成熟市场餐饮消费增长显著,中国需强化IP场景化与衍生品开发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