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搜索文档
减了人情负担 增了邻里情义(乡见)
人民日报· 2025-09-14 05:50
暑期过后,姚红芬家民宿的客人陆续离开,她又将精力投入到20多亩枇杷的管护中。粗略一算,今年暑 期利润能上10万元,这些钱能真正落入她的口袋,用于日常生活、民宿维护,甚至还能存下不少。而在 4年前,在外务工的姚红芬大半收入都用于村里礼尚往来的"人情"支出,"生日酒、升学酒、搬家酒,样 样不落下,忙了一年没给自己留下几个钱。"说起这,姚红芬连连摇头。 改变始于何时?姚红芬所在的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龙广村,2021年底随市、县的部署启动"治房、治 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农村"五治"工作。"治风"通俗来说就是移风易俗,整治乱办滥办酒席、人情 攀比等陈规陋习。 "'治风'不仅是乡风文明建设,也是改善农村'营商环境'。"何思念说。如今,龙广村风气清爽,村民有 钱、有精力来发展产业,游客来了也舒心。龙广村依托紧邻4A级景区南江大峡谷的优势,发展起了旅 居产业,目前村里有22家企业经营的民宿和28家私人民宿。像姚红芬这样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一边经 营民宿,一边售卖枇杷、干辣椒等农产品,收入逐年增加。"2024年,我们村人均收入23680元,较2021 年提高3000多元。"陶大模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4 ...
我说变化 | “大伙的幸福感更强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08 08:24
移风易俗成效 - 塔水村通过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推动拒绝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 提倡婚事新办和丧事简办 [1] - 村两委干部及理事会成员分片包户进行宣传引导 并主动为村民提供红白事办理服务 [1] - 区纪委监委对党员干部红白喜事进行监督提醒 确保以身作则抵制铺张浪费 [2] 乡风文明建设 - 开展文明新风进家庭活动及"好婆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评选结果获得村民广泛认可 [1][2] - 新风气取代讲排场比阔气的旧习俗 村民对移风易俗的认同度显著提升 [2] 基础设施与荣誉成果 - 近年来建设6个村民文化活动中心、8个停车场和6个体育运动场 [2] - 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村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2] 历史问题与治理挑战 - 过去红白喜事、老人过寿、搬家乔迁、孩子满月升学等均需大办酒席 导致食物浪费和经济负担加重 [1] - 礼金攀比和酒席铺张曾形成不良风气 改变传统习惯存在初期阻力 [1]
杭阿两地15对新人举办宋韵婚礼
杭州日报· 2025-09-02 10:28
活动背景与组织 - 杭州与新疆阿克苏市两地15对新人参与集体宋制婚礼 由杭州市援疆指挥部 共青团杭州市委员会 共青团阿克苏市委员会联合主办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 共青团西湖区委员会承办 [2] - 该活动为连续第五年举办"西湖水·多浪情"玫瑰婚典 旨在深化两地交流合作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践行移风易俗和婚事新办的社会文明新风 [2]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新人依古礼完成交拜大礼 共饮合卺酒 执手盟誓等传统婚俗仪式 并获颁象征永恒承诺的纪念婚书 [2] - 活动包含水上迎亲环节 新人在西溪湿地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感受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韵味 [2] - 阿克苏新人额外参观良渚博物院 杭州亚运会博物馆 游览西湖胜景 领略杭州城市风貌与创新活力 [2] 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 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热娜古丽·热合曼为新人致新婚贺词 新人代表分享爱情故事并推荐杭州风景名胜 [2] - 新人代表表示希望小家庭之爱融入民族大家庭温暖洪流 祝愿杭州与阿克苏友谊如西溪水与多浪河般永续向前 [3]
“创建助力百千万”系列公益宣传正式上线
南方农村报· 2025-08-20 19:00
核心观点 - 广东省推出"创建助力百千万"系列公益广告 聚焦文明乡风建设与乡村振兴[1][7][8] - 通过AI技术将文旅兴农 文化空间 村庄清洁 农房风貌 移风易俗五大主题具象化[8][9] - 展现南粤乡村文明建设成果 倡导公众参与乡风传播[10][11][12] 文旅兴农主题 - 打造"粤美乡村"定制旅游 涵盖游 吃 住 玩全方位体验[14][16] - 突出粤菜特色 包括白切鸡 潮汕牛肉丸 荔枝 菠萝等农产品[20][21] - 发展民宿露营 非遗舞狮等文旅业态 提升乡村经济活力[22][23][24] 文化空间建设 - 利用祠堂 青砖黛瓦建筑改造阅读空间 促进乡村文化传播[28][29][30] - 建设乡村广场 庭院茶咖 非遗戏台等多元化文化场所[32][33][34][35] - 通过微缩景观与AI技术结合 展示文化空间的创新形态[27][28][34] 村庄清洁工程 - 以AI水彩画形式呈现村庄清洁行动 包括垃圾分类 池塘治理 电线杆整理[39][40][42][43] - 强调村民参与环境卫生维护 实现"会呼吸的村庄"理念[38][44][45] - 通过孩童捡垃圾 清扫厕所等场景传递环保意识[40][41][44] 农房风貌提升 - 采用AI微缩景观展示美丽乡村规划 重点改造齐整农房[49][50] - 结合岭南灰塑传统工艺与光伏板新技术 实现老屋环保改造[51][52][54] - 建设四小园(小菜园 小果园 小花园 小公园)提升居住环境[52] 移风易俗推广 - 倡导"喜事种树"替代传统宴席 涵盖婚礼 满月礼 升学礼等场景[56][58][62][63] - 通过种植同心树 希望树 学业树 长寿树等形式传递简约环保理念[61][62][63][64] - 强调用扎根大地的仪式感替代铺张浪费 促进人与自然共生[58][65]
【宝鸡】新风礼堂树新风
陕西日报· 2025-08-12 07:01
新风礼堂建设与运营 - 张家山村新风礼堂自去年底以来已承接20余场红白事 每场平均节省开支1万余元[1] - 草凉驿村2022年建成400平方米新风礼堂 配备桌椅板凳 灯光音响设备和新式厨房灶具[1] - 宝鸡市利用闲置资源建成各类新风礼堂97个 包括废旧小学和村集体闲置房屋改造[2] 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 - 红白事承办无需外借设备 实现省心省力操作[1] - 慕仪镇齐西二村白事开销从过去超过5万元降至仅支付基本餐饮费用 总花费大幅减少[2] - 婚宴使用可循环碗筷替代一次性塑料餐具 采用当地时令蔬菜和自产食材减少浪费[1] 文明理念推广与活动开展 - 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在婚礼间隙宣传移风易俗和反对浪费理念[1] - 设立环保承诺环节 以环保袋和小盆栽替代传统喜糖倡导环保生活方式[1] - 组建1300余支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 指导编排40余个节目开展常态化宣讲[4] 制度规范与基层治理 - 陇县组建新风礼堂联盟并制定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 服务评价和奖惩机制[2] - 草凉驿村制定红白喜事文明公约规定婚宴标准 麟游县洪泉村发布使用承诺书细化移风易俗标准[2] - 通过新风礼堂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收集基层意见 围绕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主题建言献策[3]
长沙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乡村文明“新风尚”
长沙晚报· 2025-08-07 09:31
文明村镇创建成果 - 全市获评全国文明村镇37个 省级文明村镇41个 县级以上文明镇72个 县级以上文明村572个 [2] 乡风建设工作培训 - 今年举行8场文明乡风建设工作培训及经验交流活动 覆盖千余名镇街与村(社区)书记、宣传委员等负责人 [3] - 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方式 聚焦移风易俗中群众最关心、基层最头痛的问题 [3] 基层创新工作方法 - 雨花区田心桥村通过"四心"服务线工作法收集民意化解纠纷 包括文明乡风"畅心线"、政策传递"连心线"、文化服务"润心线"、真情帮扶"暖心线" [3] - 长沙县荆华村通过提前摸底、屋场宣讲、红榜激励等措施 一年间成功劝导近百起宴请减办或不办 [3] - 望城区团山湖村通过移风易俗宣传墙、村规民约上墙制度、积分兑换物资小超市推动制度入户见效 [3] 人情负担具体数据 - 长龙新村问卷调查显示108名受访村民中62%最多一次随礼达600元 34.3%随礼超800元 平均每月随礼3次或更多 [6] - 该村通过调研小组走访确立移风易俗推进原则 召开厨师群体会议引导流动乡厨拓宽收入渠道 [6] 政策制度体系建设 - 市级层面下发《长沙市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实施方案》和《村(社区)移风易俗工作"十个一"操作细则》 [7] - 推动各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 将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纳入理事会章程 [7] 教育文化示范案例 - 浏阳市秧田村人口5400余人 已走出31位博士、176名硕士、逾千名本科生 平均每3年诞生1位博士 [8] - 该村拥有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由90岁张秋香捐赠老宅改建 藏书万余册 [8][9] - 张秋香家庭培养出2名博士、12名大学生 其书屋被评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9]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 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村村民合力救援落水车辆 成功救出受困市民 [10] - 该镇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 中国好人郭德高、向铁梅、姚建刚等典型 拥有2万余名学雷锋典型和志愿者 [11]
乡村换新貌 文明润沃土
辽宁日报· 2025-07-26 08:36
乡村环境治理 - 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通过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彻底改变人居环境,村民满意度显著提升[2] - 丹东凤城市大兴镇安乐村通过志愿者定期清理、保洁员日常维护实现环境整治成效可视化[2] - 阜新市太平区水泉镇东水泉村每月开展集中整治,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80次"村庄美容"行动,参与人次达300以上[2] - 抚顺县石文镇专业造林队伍免费栽种9000余株树木,打造交通沿线景观带[3] - 新民市法哈牛镇新安村建立农户-保洁员-网格员三级联动机制,环境整治常态化[3] 乡风文明建设 - 北镇市富屯街道台子沟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婚育新风,党员干部带头签署《移风易俗承诺书》[4] - 溪湖区东风街道新合村制定116字村规民约,涵盖环境治理、除旧革新等多领域行为指南[4] - 连山区锦郊街道锦北村新建文化礼堂,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活动[5] - 庄河市光明山镇松林村建设党建文化广场、廉洁文化长廊,开展广场舞、诗歌朗诵等主题活动[5] - 鲅鱼圈区芦屯镇留屯村推行"积分超市"制度,村民通过参与清扫兑换生活用品[5] 产业融合发展 - 海城市西柳镇西柳村依托服装城优势发展物流、加工产业,年评选"文明商户""诚信经营户"促进产村融合[6] - 双塔区他拉皋镇王杖子村打造"辽西杏花村"文旅品牌,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万元[6] - 开原市庆云堡镇高家窝棚村改造2000亩中低产田种植富硒水稻,结合"互联网+"实现农产品溢价[6] - 宽甸县虎山村开发旅游步道,"虎山药材""虎山蜂蜜"通过直播成为爆款产品[7]
广西桂林:纠树并举弘扬新风正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2 09:37
纪检监察机制 - 桂林市纪委监委对婚丧喜庆活动实行"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跟踪"全链条管理 重点监督"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 [1] - 建立负面清单制度 针对大摆宴席 铺张浪费 虚假报告 借机敛财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1] - 启动联动监督机制 深入酒店 餐厅等场所开展实地检查 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 [1] 违规案件查处 - 灌阳县查处市容服务中心原四级调研员於某某大操大办丧事未报备案件 当事人受到留党察看二年 撤职处分 [2] - 通过案件通报机制 与民政 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协同监督 累计发现并劝停5起未经报备的超标操办问题 [2] 基层治理创新 - 象山区纪委监委构建"区+乡+村"三级监督体系 通过季度督查 月度检查整治婚丧嫁娶铺张浪费问题 [2] - 推动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 试点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 实现人情减负与文明建设双提升 [2] 社会监督体系 - 开通扫码举报 流动接访 信访热线等多渠道监督方式 选聘1500余名清廉乡村建设监督员 [3] - 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推进清廉乡村建设 通过廉洁文化浸润破除陈规陋习 [3]
我说变化 | “新规矩带来的好处看得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8 08:53
乡村移风易俗改革 - 古板村过去存在"排场越大越有面子"的旧俗 例如村干部违规操办40多桌婚宴并邀请400多人导致受处分 [1] - 镇政府通过入户宣传推动文明节俭理念 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村规民约》明确酒席规模上限为喜事18桌/白事23桌 每桌菜钱不超过480元 礼金上限200元 [1] - 改革后婚宴成本从原先超10万元大幅降低 采用本村厨师制作家乡菜 提供打包服务减少浪费 随礼压力显著减轻 [2] 改革成效与社会影响 - 新规初期引发部分村民对"寒酸"的质疑 但实际运行中证明能减轻主家经济负担和宾客人情压力 [2] - 典型案例显示改革后婚宴在村文化广场举办 仅设10余桌 邻里关系更和睦 形成"热热闹闹不铺张"的新型模式 [2] - 村民期待移风易俗能持续深化 类比漓江水长久流淌 反映基层治理取得文化认同 [2]
【韩城】“红白简章”让文明新风吹进乡村
陕西日报· 2025-06-24 07:01
移风易俗成效 - 郭庄砦村通过红白理事会引导,红白事开支大幅降低,红事从几万元降至几千元,白事支出不超2万元,红事不超5万元,宴席规模从100多桌减至40多桌[1][3] - 西庄镇推行"红白简章"后,红事每桌花费控制在300元以下,白事推行"四菜一汤",1盒烟不超过5元[3] - 西庄镇累计简办红白事126场次,平均每场节省开支2.3万元,累计减负近300万元[5] 制度与执行机制 - 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与乡贤组成,事前主动沟通并严格把控规模,红白事需提前报备[3] - 西庄镇推行"红黑榜"动态管理,每月公示先进典型和问题整改情况,对违规行为上门纠正[5] - 韩城市出台《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166个村和41个社区修订村规民约,细化倡导性标准和约束性措施[6][7] 观念转变与创新实践 - 厚养薄葬理念逐渐普及,村民更注重生前孝敬而非丧事排场[3] - 芝川镇寺马庄村采用"积分制"激励村民参与道德评议,金城街道通过"板凳会"简化红白事流程[6] - 村民将节省的开支转向大棚蔬菜产业等生产性投资,促进增收致富[4] 社会影响 - 村民反映"人情债减轻,邻里情更浓",形成"喜事新办不攀比,白事简办不铺张"的新风尚[5] - 移风易俗工作通过"示范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浸润"模式推进,覆盖韩城市多个镇街[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