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旅

搜索文档
“开海仪式+特色民俗”迎出海 乡村文旅“小切口”撬动渔村“大变化”
央视网· 2025-08-17 16:21
开海仪式活动概况 - 广西北海侨港镇于8月16日中午12时举办开海仪式 融合滨海风光、疍家风情和开海祈福等文旅活动 [1][3] - 福建晋江市深沪国家中心渔港举办开渔季表演活动 以晋江特色民歌和闽南民间小曲为渔民祈福 [8][12] - 广东阳江于同日中午12时发布开渔令 3400多艘渔船开足马力驶向南海渔场 [15] 渔船出海规模 - 北海市在册登记渔船4751艘 其中4536艘应休渔船于16日中午陆续出海作业 [5] - 晋江市渔船于中午12时整列阵出海 开启秋季海上生产作业 [13] - 阳江市出海渔船数量达3400多艘 海洋捕捞产量居广东省前列 [15][17] 地方产业特色 - 北海侨港镇倚海而居且耕海为生 保留传统开海习俗 [3] - 晋江开海表演是当地渔区特有民俗 寄托渔民对丰收的期许 [12] - 阳江作为广东省重要水产品供给基地 海洋渔业规模领先 [17] 政府保障措施 - 晋江海事和农业农村部门现场进行检查提醒 保障渔船规范作业 [13] - 阳江海事、渔政和交通部门提前清理航道障碍物 对重点水域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并优先保障渔船通行 [17]
乡村文旅业态版图更大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6:35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暑期乡村游迎来旺季,吸引游客的因素包括美景、咖啡香、比赛热、慢生活等,乡村旅游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满足全龄段游客需求 [7][8] - 湖南长沙福临镇"添双筷子"项目通过量化评分、专题培训、特色菜品开发等方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2小时,试点农户月增收超2000元,农特产销售额上涨50% [9] - 浙江杭州临安打造乡村家宴品牌,利用地道食材和故事讲述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 [10] 乡村文旅业态创新 - 湖北孝感市大悟县举办"村BA"篮球赛,带动游客到当地兰花产业园、民宿等旅游打卡,拓展文旅业态版图 [11] - 宁夏打造六大"宁字号"乡村文旅品牌,包括宁景百村、宁味千碗、宁选好礼等,其中"宁韵百宿"重塑乡村民宿体验,盘活闲置农房 [11] - 浙江嘉兴大桥镇由桥村结合稻虾产业链开发垂钓、露营、采摘、研学等小龙虾特色文旅活动,提升附加值 [12] 乡村慢生活旅居模式 - 云南大理剑川县沙溪镇以"静享田园慢时光"为理念,发展全域乡村旅游,上半年吸引280.3万旅居客,同比增长45.4% [13] - 北京通州区西集镇和延庆区成为城市居民周末旅居目的地,退休老人选择乡村养老,年轻人租用乡村小院作为周末"充电"基地 [14] - "新村民"的加入盘活乡村闲置资产,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14]
特写:马蹄叩响大地,是草原心跳的节拍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18:54
文化旅游活动 - 2025鄂尔多斯乡村文化旅游季暨苏布尔嘎珠拉格那达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苏泊罕草原开幕,吸引了来自山西、陕西、宁夏等周边省份的大量游客 [3][4] - 活动开幕式上骏马奔腾的场景成为全场焦点,游客纷纷用手机记录这一震撼瞬间 [1][4][6] - 搏克(蒙古式摔跤)作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男儿三艺"之首,在活动中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8] 旅游资源开发 - 苏泊罕大草原是鄂尔多斯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游牧草原,景区以13世纪游牧文化为背景,打造了"骑蒙古马、住蒙古包、吃蒙古餐"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4] - 当地政府表示将依托草原自然资源优势,持续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8] - 马文化作为蒙古族重要文化符号,在旅游活动中发挥了核心吸引力作用,专家指出马与农牧民数千年的共生关系使其成为文化象征 [8]
阳信县创新古树修复保护转化机制助力梨产业“老树发新芽”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15:35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阳信县梨产业发展 核心观点 - 阳信县依托"中国鸭梨之乡"的历史底蕴,通过古树修复保护、多元参与模式和创新价值转化路径,推动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超9亿元 [1][4][5] 古树修复技术体系 - 建立"三维诊断(树体结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模型,健全古梨树健康状况诊断体系 [2] - 研发与梨树木质成分一致的新型修复材料,替代传统化学试剂仿木泥,增强仿生修复效果 [2] - 建设"水肥一体化"循环养护系统,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0%,修复古树平均冠幅恢复率达35% [2] - 完善数字监测体系,对693株老梨树建立"一树一档"电子数据库,记录3大类16项指标信息 [2] 多元保护模式创新 - 政府主导编制《古梨树养护技术标准》,涵盖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8项操作规范 [3] - 市场化运作投入200余万元建设现代化养护设施,形成四级专业管护机制 [3] - 全民参与建立县乡村网格四级巡护体系,将古树保护纳入林长制 [3] 产业价值转化路径 - 生态修复方面:通过精准施肥、营养通道增加等技术,限制亩产3000斤以内提升长势 [4] - 文化赋能方面:开发6类体验项目及"云认领·智慧梨园"活动,复原古法梨膏制作工艺 [4] - 产业延伸方面:构建现代梨产业链,开发5大类330余种产品,包括梨酒、梨木家具等,推出15个系列文创产品 [4][5] - 文旅融合成效:成功举办梨花会暨民俗文化节,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 [1]
乌蒙山下 文旅跃动新机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30 06:47
文旅资源开发 - 百里杜鹃景区拥有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鹃林带,涵盖6个亚属40多种杜鹃花,每年3月中下旬至5月初为最佳观赏期,被誉为"地球彩带"[4] - 景区推出"花仙子巡游"、"祭花神"非遗展演、花海穿越精英赛等文体活动,并融合阅读推广活动如"书香百里·一路生花"主题[4] - 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超769.78万人次,带动当地1000家以上餐饮住宿主体及1.4万人就业,清明假期游客量达16万人次[5] 红色旅游发展 - 金沙县沙土镇胡家大院作为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通过立体沙盘还原"调虎离山"战例,并开发"红色+研学"等新业态[6] - 后山镇三大渡口(江口、大塘、梯子岩)结合钱壮飞烈士陵园等资源推出红色文化研学、农耕体验项目,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8] - 金沙县通过编排话剧、建设红色美丽乡村等方式活态传承红色文化,创新旅游线路设计[8] 乡村振兴实践 - 黔西市化屋村从"悬崖村寨"转型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苗绣工坊、苗族歌舞表演及野奢露营基地,2024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9][10] - 村内现有25家民宿、40家农家乐,旅游综合收入达1.6亿元,文旅收入占村集体收入30%以上[10] - 通过电商销售苗绣工艺品,并开发滑翔伞、直升机观光等户外项目吸引城市游客[10] 地质旅游创新 - 织金洞作为世界地质公园,洞内面积70多万平方米,拥有"银雨树"、"霸王盔"等钟乳石奇观,被称作"喀斯特地貌百科全书"[11] - 景区推出山地跑系列赛贯穿溶洞、森林等景点,并开发国风剧本体验游,结合《山海经》场景打造NPC互动玩法[12] - 动态视觉效果与地质景观融合,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12]
逛古城、寻百味、品非遗,“五一”假期延庆大集“花式”开集
新京报· 2025-04-29 18:38
文旅活动规划 - 延庆区多个乡村大集将在"五一"假期推出特色文旅活动,包括永宁古城墙3D非遗光影剧场、刁千营大集美食体验、刘斌堡乡山南沟非遗技艺展示等 [1] - 永宁大集作为延庆区现存集市的"活化石",已被列入延庆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有427家商户 [2] - 刘斌堡山南沟村非遗大集将展示80余项非遗项目,包括高跷旱船、相声专场、屯堡宴等体验活动 [4] 特色集市运营 - 永宁大集每日营业至晚上七八点,节假日延长至九点,提供特色小吃、非遗展演和汉服夜游体验 [2] - 刁千营大集每周二、周六开市,设百余个摊位,主打延庆火勺、炸糕等特色美食 [3] - 张山营镇龙聚山庄大集每周四、周日开集,设300余个摊位;旧县村大集每周二、周六上午开集;米粮屯大集每周一、周四上午开集 [4] 配套设施服务 - 永宁大集和刁千营大集均设有免费停车场方便游客 [2][3] - 永宁古城玉皇阁处设置3D灯光投影展示非遗技艺,配合花会展演营造节日氛围 [2] - 百里山水画廊千家店大集背靠百年古刹朝阳寺,提供游山玩水后的特产选购服务 [4] 商品供应特色 - 刁千营大集提供新鲜农副产品如散养鸡蛋、江米炸糕、按捆论堆的蔬菜等 [3] - 延庆镇付余屯大集设有特色小吃区,供应现做熟食和日用杂货 [4] - 大榆树镇姜家台村大集划分农副产品区、服饰区、美食区等功能区域,手工制品备受欢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