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技术
搜索文档
互联技术扛起大旗,国产化闭环近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6 09:11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AI算力产业链正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实现闭环 重点突破互联技术瓶颈 推动算力自主化进程 [1][6][18]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要求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 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等 [6] - 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发文 强调以新一代通信技术驱动 构建覆盖感知 传输 存储与计算的基础设施体系 并合理布局区域枢纽节点 逐步提高智能算力占比 [6] - 上海智能算力产业已形成基础夯实 创新活跃 场景丰富的良好态势 需强化技术创新协同 完善算力调度体系 深化场景融合应用 [3] 互联技术价值与突破 - 互联技术成为AI基础设施关键环节 高带宽低时延互联能力是提升模型性能 降低成本 实现普惠AI的重要路径 [6] - 英伟达NVLink 5.0为每个Blackwell GPU提供1.8TB/s双向带宽 NVSwitch芯片在GB200 NVL72系统中构建总带宽130TB/s的72 GPU NVLink域 [7] - 奇异摩尔提供覆盖Scale-out网间互联 Scale-up超节点GPU片间互联 Scale-inside芯片内互联的全栈互联解决方案 [8] - 奇异摩尔Kiwi G2G IO Die超节点互联芯粒支持TB级带宽 Kiwi SNIC AI原生超级网卡支持800Gbps传输带宽 μs级延时 [10] - 奇异摩尔片内互联方案基于UCIe的D2D IP及Central IO Die系列 可提升AI网络单卡算力 [12] 生态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企业启动智算开放互联OISA生态共建 发布OISA 2.0协议 支持1024张AI芯片 TB/s级带宽 数百纳秒时延 [14] - OISA协议打破Scale-up协议带宽与延迟瓶颈 明确OISA IP OISA IO芯粒等互联承载物设计方向 [15] - 沐曦形成完整产品线 涵盖芯片 板卡 服务器及多形态超节点 创新推出光互连超节点 耀龙3D Mesh超节点等 [17] - 新华三H3C UniPoD系列超节点支持以太网和PCIe双协议 实现单机柜最高64卡GPU高速互联 [17] 产业链协同与发展趋势 - AI算力需求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发展 互联技术成为延续摩尔定律 提升算力密度的核心路径 [18] - 国内先进工艺受限背景下 互联技术可通过规模和成本换性能 实现算力自立 [18] - 产业链需上下游协同突破超节点互联协议性能瓶颈 打造媲美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 [17]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产业创新项目落地苏州未来将向全球市场输出智驾技术成果
新华日报· 2025-08-28 07:07
博世在华投资与战略升级 - 博世计划未来5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开展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深度合作[1] - 该项目将首次实现智驾领域领先技术由中国主导研发 并向全球市场输出技术成果[1] - 博世苏州是公司在华最大研发制造中心之一 涵盖6个事业部 员工超9000人 曾获全球灯塔工厂及中国质量奖[1] 博世技术优势与产业基础 - 博世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部署行业领先的一段式端到端算法[1] - 智能座舱领域拥有超百个量产或研发项目 累计出货量突破250万套[1] - 公司自1999年进入苏州以来 历经从生产向研发(2005年)、制造向智能制造(2014年)的转型升级[2] 合作历程与里程碑事件 - 2018年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启用 成为博世全球最大研发基地之一[2] - 2023年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在园区奠基[2] - 本次签约被视作双方合作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2] 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 - 博世认为中国在软件、人工智能及互联技术驱动的产业转型速度全球最快[3] - 公司强调要在中国保持领先才能维持全球领先地位[3] - 博世将坚定在中国及苏州的持续投入和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