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共封装光学)
搜索文档
业绩超预期! 立讯精密2025年三季报净利同比大增 全年AI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0:58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高于业绩预告上限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净利润为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 [1]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净利润区间为165.18亿元至171.86亿元,同比增长23.59%至28.59% [1] - 公司宣布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60元,总计派发11.65亿元,占前三季度净利润的10.12% [8] 业务板块与战略 - 公司已形成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电子三大核心业务布局,并通过内生外延策略推动融合发展 [1] - 公司战略方向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发挥海外生产基地作用,并加大在AI端侧硬件、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热管理、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投入 [2] -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为战略方向,通过“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拓展成长空间 [3]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性电子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公司是苹果AirPods和iPhone的核心供应商 [3] - AI终端智能化转型带动AI手机、AI笔记本、AR/VR设备爆发式成长,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垂直一体化优势,成为少数能提供完整AI终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3] - iPhone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上市后前10天销量较iPhone16系列增长14%,其中iPhone17销量几乎是iPhone16的两倍,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 [4] - 公司管理层预计三、四季度市场需求将呈现平稳略增的态势 [4]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 - 全球生成式AI应用爆发推动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高速扩张,市场对高速光电互联、热管理及电源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5] - 为应对高速光模块(如800G功耗18W,1.6T功耗超25W)的功耗与散热挑战,公司推出LPO、CPO及液冷光模块I/O冷板系统等解决方案 [5][6] - 技术方案成效显著:51.2T CPO+冷板方案使电信号损耗降低40%以上,散热能耗减少近90%,助力数据中心PUE降至1.1以下;800G DR8LPO模块功耗仅8W,较传统方案降低50% [7] - 公司光电互联解决方案已实现规模化落地,并与头部厂商完成批量验证,竞争力显著提升,从行业跟随者成长为技术引领者 [7] 汽车电子业务 - 汽车产业“新四化”深化,智能座舱与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单车价值量显著增长 [8] - 公司依托“零件-模块-系统”三级研发制造能力,从线束、连接器基础成功进军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动力系统及智能底盘等核心领域 [8] - 通过与海内外知名主机厂深度合作及与莱尼集团融合,汽车业务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订单稳步攀升,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成长潜力 [8]
300394,大跌11.56%
第一财经· 2025-10-30 17:55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63亿元,同比增长74.37%,但环比减少3.23%,出现环比负增长 [2] - 三季度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增长75.68%,环比增速仅为0.7%,接近零增长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9.18亿元,同比增长63.63%,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50.07% [2]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1.87%,同比下降6.35个百分点,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3.68%,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 [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半年内大涨近5倍,但三季度业绩公布后次日大跌11.56% [2] - 尽管股价大幅回调,公司市盈率(TTM)依然超过70倍,估值较高 [4] 业绩驱动因素与风险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2][5] - 公司产品结构变化是毛利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3] - 公司光器件产品在光通信板块销售占比较高,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全球电信、光纤连接和数据中心市场,受光通信行业市场需求景气度影响较大 [3] - 公司销售方面海外营收占比较高,采购方面部分原材料和设备源自国外进口,国际贸易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3] 行业前景与市场观点分歧 - 有市场观点认为行业新玩家众多,预计很快将出现供过于求,产品定价无法维持,此前市场传闻的天量订单被证明有所夸大 [4] - 另有观点认为三季度业绩环比增长接近零是正常回落,需求发展只是刚刚开始,算力对光模块的需求未来还会上升 [4][5] - 卖方分析机构继续看好公司前景,认为其有源和无源产品有望进一步放量,1.6T相关的光无源器件、光引擎等产品有望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5] - 公司作为光通信产业链上游核心厂商,有望率先受益行业升级红利 [5]
三季度营收环比“零增长”,天孚通信大跌11.56%|公司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0-30 17:14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63亿元,同比增长74.37%,但环比减少3.23% [1] - 三季度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增长75.68%,环比增速仅为0.7%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9.18亿元,同比增长63.63%,累计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50.07% [1] - 业绩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增长 [1] 公司盈利能力与财务指标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1.87%,同比下降6.35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53.68%,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华泰证券认为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 [2] - 公司市盈率超过70倍,股价在半年内大涨近5倍,但在10月30日大跌11.56% [1][3]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人工智能发展和算力需求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1][4] - 公司作为光通信产业链上游核心厂商,有源和无源产品有望进一步放量,1.6T相关产品有望贡献新业绩增量 [4] - 下游客户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显示对光模块的潜在需求巨大 [1][3] 行业竞争与风险因素 - 行业新玩家众多,预计很快将出现供过于求,产品定价无法维持 [3] - 公司下游应用领域与全球电信运营商及数据中心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度相关,若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未达预期或技术加速迭代,可能导致需求减少 [2]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较高,部分原材料和设备源自国外进口,国际贸易存在不确定性 [2] 市场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市场传闻的天量订单被夸大,公司作为行业上游出现投资逻辑证伪,短期量价无法维持 [3] - 另有观点认为三季度业绩环比接近零增长是正常回落,需求发展刚刚开始,算力对光模块的需求未来还会上升,股价回落是逢低关注机会 [3]
紫阁投资王欢:中长期看好AI硬件与应用双轮驱动的投资机会
中证网· 2025-10-28 21:39
核心观点 - 中长期看好AI硬件与应用双轮驱动的投资机会 [1] - AI将重塑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层范式并孕育平台级公司 [1] - AI与加密货币在特定方向有望实现商业化突破 [1] 硬件领域投资机会 - 重点布局算力芯片、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 [1] - 关注以CPO为代表的下一代通信技术 [1] - 这些领域将支撑大模型迭代与能效跃升 [1] 应用侧投资机会 - 重点关注AI原生垂类软件与具身智能的落地 [1] - 人形机器人算法泛化能力的进步将带动全链条投资机会 [1] - Robotaxi在特定城区的规模化运营将带动从算法、传感器到云边协同的投资 [1] AI与加密货币结合 - 在数据确权、模型溯源与机器支付等方向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突破 [1]
A股三大指数集体拉升,煤炭板块跳水
证券时报· 2025-10-24 18:0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拉升,沪指涨0.71%报3950.31点,深证成指涨2.02%报13289.18点,创业板指涨3.57%报3171.57点,科创50指数大涨4.35%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9918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3300亿元,场内超3000股上涨 [1] - 港股走强,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 [1] 科技板块强势 - 半导体、芯片概念爆发,普冉股份、香农芯创20%涨停,江波龙涨超16%,华虹公司涨超15%,寒武纪涨约9%重返1500元上方 [1][4] - 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CPO概念表现突出,科翔股份、生益电子20%涨停,中际旭创涨超12%续创新高 [1][9] - 港股科技股跟涨,华虹半导体涨近14%,中芯国际涨逾8% [5]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市场共有10只个股成交额超100亿元,寒武纪成交234亿元,中际旭创成交230.3亿元,位列A股成交额前两位 [2] - 中信证券全日成交88.9亿元,尾盘集合竞价卖一突现超10.4亿元压盘大单,收盘集合竞价成交超3.3亿元 [2] 新股与个股表现 - 今日登陆沪市主板的超颖电子大涨近400%报84.99元/股,盘中最高涨幅达484%,单签盈利超4.1万元 [1] - 寒武纪股价重返1500元上方,再次超越贵州茅台 [1] 政策面利好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6] - 公报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预计将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和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 机构预计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将是政策着力重点 [7] 技术发展趋势 - 为满足AI大模型对数据传输的需求,光电互连技术向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能效更优方向演进,CPO与CPC成为最新技术进展 [10] - CPO技术能提升传输速度、减少损耗,预计2024-2025年进入商用,2027年全球端口销量或达450万片,2033年市场收入有望达26亿美元 [11] - 国内外厂商如Intel、Marvell、Broadcom、中际旭创、新易盛等积极布局CPO领域 [11] 煤炭板块回调 - 近日强势的煤炭板块大幅回落,安泰集团、云煤能源跌停,陕西黑猫、辽宁能源逼近跌停,大有能源跌超6% [1][13] - 大有能源此前10个交易日累计大涨近150%,公司提示股价涨幅严重偏离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51亿元 [14] - 安泰集团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约30%,公司近年业绩连续亏损,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0.93亿元 [15]
巨额压单!600030,尾盘突发
证券时报· 2025-10-24 17:4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股指集体上扬,沪指涨0.71%报3950.31点,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科创50指数大涨4.35%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9918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3300亿元,超3000只个股上涨 [1] - 港股亦走强,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 [1] 半导体与芯片行业 - 半导体、芯片概念爆发,普冉股份、香农芯创20%涨停,江波龙涨超16%,均创历史新高 [1] - 寒武纪涨约9%重返1500元上方,股价再次超越贵州茅台 [1] - 华虹公司涨超15%,佰维存储涨超10% [5] - 港股华虹半导体涨近14%,中芯国际涨逾8% [6] AI产业链与CPO概念 - CPO概念等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科翔股份、生益电子20%涨停,中际旭创涨超12%续创新高 [10] - 新易盛、剑桥科技涨超6% [10] - 行业技术向CPO与CPC演进,预计CPO市场2033年收入达26亿美元,2022-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6% [12] 政策与机构观点 - 重要会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 中信证券预计“卡脖子”领域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将是政策重点 [8]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先进制造、硬科技领域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增长,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核心企业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8] 个股成交与表现 - 寒武纪、中际旭创成交额分别达234亿元和230.3亿元,居A股前两位 [2] - 新股超颖电子上市首日大涨近400%,盘中最高涨幅达484% [1] - 中信证券全日成交88.9亿元,尾盘集合竞价出现超10.4亿元压盘大单 [2] 煤炭板块 - 近日强势的煤炭板块大幅回落,安泰集团、云煤能源跌停,大有能源跌超6% [14] - 大有能源此前10个交易日累计大涨近150%,公司提示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51亿元 [15] - 安泰集团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约30%,公司近年业绩连续亏损 [16]
CPO概念再度爆发,科翔股份、生益电子20%涨停,中际旭创续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5:10
行业技术趋势 - AI大模型发展导致数据中心芯片间、设备间实时数据交互量爆发式增长 [1] - 传统可插拔光模块在短距离、高频率传输场景中面临成本与能效比不足的问题 [1] - 光电互连技术向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能效更优方向演进,CPO和CPC成为最新技术进展 [1] - CPO技术能缩短交换芯片与光引擎距离,从而提升传输速度、减少损耗并优化数据交互效率 [2] - 当前CPO技术存在产品成熟度低、维护难、互联生态构建难等问题 [2] 市场前景与预测 - CPO技术预计从800G/1.6T端口起步,2024至2025年进入商用阶段 [2] - 至2027年,全球CPO端口销量预计达到450万片 [2] - 到2033年,CPO市场收入有望达到26亿美元,2022至2033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 [2] - 数据中心对数据传输规模和速率要求提升,将推动CPO和CPC等连接器产品市场规模增长 [2] 公司表现与布局 - 科翔股份、生益电子股价20%涨停,中际旭创股价上涨近12%并续创新高 [1] - 长芯博创股价上涨超过10%,环旭电子、广合科技、德明利等公司股价涨停 [1] - 新易盛、剑桥科技股价上涨约7% [1] - 国外厂商如Intel、Marvell、Broadcom在CPO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2] - 国内厂商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在CPO领域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并推出量产产品 [2] - 随着CPC技术引入,传统连接器企业如立讯精密开始进入由传统光模块企业垄断的数据连接器市场 [2]
美迪凯(688079.SH):没有产品直接应用于CPO领域
格隆汇· 2025-09-24 15:47
公司业务与技术布局 - 公司目前没有产品直接应用于CPO(共封装光学)领域 [1] - 公司在Micro LED、多光谱技术及半导体封测等领域有技术积累 且与CPO技术存在内在关联 [1]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收购海硕力及越南工厂是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举措 [1] - 通过收购成功切入三星供应链体系 [1] - 越南生产基地与日本 韩国子公司协同 进一步优化全球布局 [1]
“易中天”市值破万亿,凭什么?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20:43
市场表现与事件驱动 - CPO概念板块在9月11日整体上涨6.64%,主力资金净流入197.63亿元,涨幅位列A股所有概念板块第一 [2] -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合称"易中天")当日分别上涨13.42%、14.28%、13.54%,三家公司合计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约3800亿元、4900亿元、1550亿元 [2] - 股价暴涨直接受甲骨文公司云业务超预期业绩指引驱动,其因AI算力需求激增导致股价单日暴涨超35% [3] 行业技术演进与产品迭代 - 光模块技术正从800G向1.6T加速迭代,CPO(共封装光学)成为行业新焦点,其通过光电集成将传输距离缩短至毫米级,显著降低信号衰减和功耗 [7][9] - 国内头部厂商如光迅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均展示800G/1.6T光模块及CPO方案,其中光迅科技全球首发集成光引擎、光纤管理单元及外置光源的CPO系统 [6][10] - 800G产品当前贡献主要营收,中际旭创二季度海外客户需求以800G/400G为主,新易盛1.6T产品自2025年起"起量显著" [10][11][12] 企业财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新易盛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天孚通信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16] - 新易盛营收与净利润快速逼近中际旭创,两者营收差从2024年近3倍缩窄至43.5亿元,且新易盛毛利率达47.48%,反超中际旭创的39.96% [17] - 全球光模块市场前十厂商中中国企业占七席,中际旭创位列全球第一 [14] 产业链瓶颈与国产化挑战 - 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率仅约3%,50G及以上EML激光器、25G及以上电芯片(如DSP、TIA、CDR)仍依赖美日供应商 [22] - 原材料供给紧张,中际旭创坦言行业需求快于供应链能力,光迅科技强调提升国内高端元器件自主可控能力 [22] 资本开支与增量市场 - 海外四大云厂商(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24] - 阿里巴巴单季度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于AI相关开支 [24] - 增量市场包括Scale-up网络(服务器内部光替代铜)及DCI长距离连接(400G/800G ZR/ZR+模块),中际旭创预计相关需求将从2025年起提升 [25][26] 市场争议与估值分歧 - 买方机构质疑制造业周期性风险,反对"线性外推"的净利润预测(如中际旭创2027年250亿元) [19][20] - 卖方机构如国盛证券、开源证券、东北证券分别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为198.2亿元、208.34亿元、236.04亿元,认为AI算力需求是结构性革命 [21]
科技股再爆发!这波能持续多久?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00:00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9月11日延续反弹态势 日成交额达2.46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600多亿元 [1][5] - 主要指数全线上涨 创业板指大涨5.15% 科创50涨逾5% 深证成指涨3.36% 沪指涨1.65% [4][5] - 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4221只个股收涨 94只涨停 1047只个股收跌 仅6只跌停 [1][6] - 杠杆资金情绪高涨 沪深京两融余额增至2.33万亿元 [7]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板块大涨7.39% 总市值5.99万亿元 成交额1819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66.79% [7][11] - 电子板块大涨5.96% 总市值12.97万亿元 成交额458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8.54% [8][9][11] - 计算机板块涨3.71% 农林牧渔涨2.74% 非银金融涨2.62% 电力设备涨2.43% [11]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全部飘红 涨幅均超过1% [10][11] 个股表现 - 通信板块中"易中天"组合表现突出:中际旭创涨14.28% 天孚通信涨13.54% 新易盛涨13.42% [7] - 电子板块28只个股涨停 120只个股涨幅超5% 寒武纪-U涨8.96% [8] - 工业富联涨停 总市值1.17万亿元 立讯精密涨停 总市值3836亿元 [9][10] - CPO概念板块大涨10.11% 8只个股涨停 年初至今涨幅91.89% [11][12][13] 概念板块表现 - AI算力相关概念全线大涨:光通信模块涨9.86% F5G概念涨9.16% 英伟达概念涨8.33% [13] - PCB概念涨8.73% 铜缆高速连接涨8.11% 算力概念涨7.43% [13] - 苹果概念涨6.68% Chiplet概念涨6.58% 液冷概念涨5.84% [13] - 医药板块表现相对较弱 CRO概念跌1.53% CAR-T细胞疗法跌1.21% 创新药概念跌0.23% [14] 行情驱动因素 - 美股甲骨文财报超预期 股价单日涨幅近36% 刺激A股科技股走强 [3][17]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市场资金寻找做多突破口 [16][17] - AI、机器人等领域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驱动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 [17] - 反内卷政策推进 推动部分行业产能出清和供需格局改善 [17] 板块投资机会 - AI硬件方向受关注 包括算力、液冷服务器、PCB、半导体芯片等 [21] - 机器人板块迎来催化因素 包括特斯拉供应商审查、三代机器人定型等 [21] - AI应用板块业绩超预期 电商、教育、营销等领域展现产业趋势 [21] - 创新药板块代表中国创新能力 有色金属、新能源等方向也受关注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