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自主化
icon
搜索文档
与中国会谈前,贝森特放话准备启动新制裁,除非中国解除稀土限制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39
中美经贸谈判与政策动向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对中方动用"所有选项"并重点关注中国半导体产业 考虑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对华出口以对冲中国稀土出口管制 并计划与G7盟友协调行动 [1] - 特朗普政府曾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并对"任何及所有关键软件"实施更严格出口管制 [1] - 欧盟委员会考虑对中国稀土管制措施采取反制 并在G7财长会议上与国际伙伴协调此事 [3] - G7集团正设法集结力量 寻找能与稀土作用相当的新谈判筹码 [3] 半导体与工业软件领域博弈 - 美国选择关键软件作为谈判突破口 因西方在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的关键软件上拥有数十年积累 [3] - 硬件与软件在半导体领域被视为"双生子" 美国打出"软件牌"具有针对性 [3] - 美国若实施关键软件出口限制 将把相关市场拱手让给中国 为国产EDA软件提供成长空间 [5] 中国国产EDA软件突破 - 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在湾芯展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软件 包括原理图设计软件和PCB设计软件 [3] - 该两款EDA软件填补中国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 引发行业震动和高度关注 [5] - 国产EDA过去面临西方技术积累和市场小众化的挑战 [5] 中国高端制造业自主化进程 - 无论美国在高端制造业设置何种障碍 中国都将以坚定决心推进自主化进程 [5] - 若中国在产业层面实现重大突破 美国面临被踢出中国供应链的局面 这是中国迈向高端制造业的必然结果 [6] - 建议美国放弃遏制中国高端制造业 转而以合作方式参与中国进程 [6] 市场反应与影响 - 美国财长贝森特关于对华措施的言论被媒体报道后 导致美股指数再次下跌 打击市场信心 [1]
中国产业叙事:华虹半导体
新财富· 2025-07-29 16:05
国家战略的起点 -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半导体技术受《瓦森纳协议》限制,国家投入巨资启动"909工程",华虹微电子作为主体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中央与上海财政按6:4比例出资,总投资超百亿[5] - "909工程"吸取"908工程"失败教训,转向合资模式,与日本NEC深度合作成立华虹NEC,日方出资2亿美元占股30%,转让0.5至0.35微米制程技术并保证国际订单[7] - 华虹NEC项目效率惊人:1997年7月开工,1999年2月量产中国首款64MB DRAM芯片,2000年销售额达30亿元,净利润5亿元[8] 技术转型与市场突破 - 2003年华虹停止DRAM生产转向晶圆代工,聚焦IC卡芯片、通信芯片、功率器件等特色工艺[12] - 2004年华虹提供全国75%身份证IC芯片和80%社保卡芯片,为国家节省上千亿元进口费用,奠定全球最大IC卡芯片代工厂地位[13] - 华虹放弃先进制程竞赛,深耕特色工艺,2025年Q1产能利用率达102.7%,在成熟制程领域建立不可替代性[14] 功率半导体业务崛起 - 2018年华虹启动无锡12英寸功率器件生产线,总投资100亿美元,2019年投产创全球首条记录,规划月产能7万片[18] - 2021年华虹与斯达半导合作量产车规级IGBT芯片,打破国际巨头对3300V以上高压IGBT垄断[19] - 2023年华虹功率器件营收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占比总营收40%,成为最大收入来源[21]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华虹无锡二期项目2023年6月开工,2024年12月量产,规划月产能8万片12英寸晶圆,聚焦车规级芯片[24] - 无锡一二期满产后合计月产能18万片,将成为全球最大12英寸功率半导体代工平台[25] - 华虹采用"8英寸+12英寸"协同扩产战略,2019-2022年12英寸营收占比从1%跃升至40%[18]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华虹五大特色工艺平台覆盖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功率器件代工产能全球第一[28] - 预计2026-2027年华虹将跻身全球纯代工企业前五强[28] - 公司避开14纳米以下高端制程竞争,专注55纳米以上成熟制程特色工艺,构建行业护城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