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艺代工

搜索文档
华虹公司(688347):涨价、扩产、收购,华虹进入成长新阶段
天风证券· 2025-06-19 19: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华虹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 76.88 元,当前价格 49.57 元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华虹公司长期发展,基于新一轮涨价周期带动盈利、9 厂扩产提供成长性、收购华力微提升综合竞争力三点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复盘 - 华虹半导体股价对盈利水平/C4C 趋势敏感,2020 - 2021 年对盈利水平敏感,2022 年至今跟随科创芯片指数,关注价格周期和 C4C 趋势 [14] 华虹半导体:大陆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龙头 - 历史可追溯到 1997 年的华虹 NEC,现是全球领先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专注特色工艺技术创新,产品用于新兴领域 [1][20] 看好新一轮涨价周期对公司盈利水平的带动 - 1Q25 产能利用率达 102.7%,二三季度旺季需求旺,4 月起中美关税变动使成本上升,行业有涨价预期,华虹有定价能力转嫁成本提升盈利 [2][25] - 华虹 ASP 和产能利用率同向变动,ASP 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新一轮涨价周期有望提升 ASP 改善盈利 [28] 看好 9 厂扩产提供的成长性 - “国产替代”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切,我国芯片自给率低,成熟制程产品国产替代需求大 [34] - 华虹无锡二期(9 厂)聚焦车规级芯片制造,月产能 8.3 万片 12 英寸生产线,总投资 67 亿美元,2024 年 12 月建成投片,若单价 1350 美元、产能利用率 95%,将带来 12.77 亿美元远期营收 [3][36] 看好收购华力微(5 厂)后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 - 华虹集团承诺 2026 年 8 月 7 日前将华力微注入华虹半导体,华力微是大陆第一条 12 英寸全自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工艺覆盖 65/55 和 40 纳米,月产能 3.8 万片,收购后将增强产能和技术实力 [4][39] - 截至 2025 年 6 月 15 日,华力微电子持有华力集成(6 厂)54%股权和华虹成都 51%股权,后续资产安排值得关注 [41] 盈利预测 - 预计 25 - 27 年总产能不变,九厂全年平均产能分别达 10/30/70 千片每月,2028 年有望满载,产能利用率维持 100%附近,ASP 分别同比增长 +9%/+5%/+2%,营收达 172/204/244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 8.01/12.86/19.85 亿元 [45][46] 估值 - 华虹公司适合 PB 估值,考虑盈利波动和新厂扩建,选取中芯国际/华润微/芯联集成为对标公司,2025 年平均 pb 为 3.19,保守给华虹公司 A 股 2025 年 3.0xPB 估值,对应目标价 76.88 元 [5][48]
华虹半导体(01347):国内外客户持续扩展,12英寸放量规模稳步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6-15 19: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虹半导体1Q25毛利率与收入符合指引,2Q25预期保持平稳;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有望迎来价格端稳步修复;下游应用环比保持稳定,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环比提升;1Q25资本开支为5.109亿美元,海外客户合作顺利推进;看好公司特色工艺代工拥有全球头部客户及领先工艺的龙头竞争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86亿、20.04亿、23.12亿、25.33亿、29.46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7.7%、 - 12.3%、15.4%、9.6%、16.3%;净利润分别为2.8亿、0.58亿、0.92亿、1.66亿、2.0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37.8%、 - 79.2%、58.8%、79.5%、21.3% [4] - 2023 - 2027E年毛利率分别为21%、10%、11%、13%、15%;EBIT Margin分别为5.8%、 - 11.7%、 - 6.4%、 - 1.5%、0.3%;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4.4%、0.9%、1.5%、2.5%、3.0% [4] - 2023 - 2027E年市盈率(PE)分别为23.6、113.6、71.6、39.9、32.9;EV/EBITDA分别为16.2、38.0、17.9、13.2、10.6;市净率(PB)分别为1.05、1.06、1.04、1.02、0.99 [4] 业务情况 - 1Q25实现销售收入5.41亿美元(YoY + 17.6%,QoQ + 0.33%),毛利率为9.2%(YoY + 2.8pct,QoQ - 2.2pct);预计2Q25收入约5.5 - 5.7亿美元,毛利率7% - 9% [1] - 截至1Q25末,公司月产能折合8英寸为413千片,1Q25付运晶圆折合8英寸为1231千片(YoY + 20.0%,QoQ + 1.5%),产能利用率102.7%(YoY + 11.0pct,QoQ - 0.5pct) [1] - 按终端市场划分,电子消费品(QoQ + 1.0%)、通讯(QoQ + 1.0%)与计算机(QoQ + 29.8%)营收环比上升,工业与汽车略有回落(QoQ - 3.4%) [2] - 按技术平台划分,模拟与电源管理环比增长11.6%,独立/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分立器件与逻辑与射频环比小幅回落基本稳定 [2] - 按工艺技术节点划分,0.15um及0.18um、0.11um及0.13um和55nm及65nm环比回落,0.25um、0.35um及以上、90nm及95nm环比增长 [2] 资本开支与合作 - 1Q25公司资本开支5.109亿美元,其中华虹制造为4.782亿美元,0.18亿美元用于华虹无锡,0.14亿美元用于华虹8吋 [3] - 公司已成为海外公司如意法半导体在中国的特色工艺代工选择,预计华虹代工MCU产品有望加速放量推向中国市场 [3] 投资建议 - 预计25 - 27年净利润0.92/1.66/2.01亿美元(前值25 - 27年1.07/1.68/2.31亿美元),当前股价对应25 - 27年PB为1.04/1.02/0.99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