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重塑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 区域分化加剧自研芯片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18:42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 - 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供应链区域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产能结构性调整的挑战,晶圆代工厂区域分化加剧 [1] - 2024年全球半导体IC产业产值预计达到6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创近年新高 [2] - 2025年半导体增长预期从年初预估的20%以上大幅下修至10%—15% [2] 晶圆代工产业区域分化 - 中国台湾地区目前以73%的全球代工产能占比领跑,但先进工艺份额预计从2021年的66%降至2030年的54% [3] - 美国目标将本土先进工艺份额从18%提升至2030年的27%,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预计贡献16%的美国先进工艺产能 [3] - 中国大陆聚焦成熟制程扩张,预计到2030年其12英寸晶圆产能年复合增长率达18.8%,成熟工艺市占率将突破48% [3] AI算力需求驱动半导体增长 - AI服务器芯片需求预计2024年同比增长24%,延续去年46%的高增长态势 [4] - 到2028年,半导体产业年复合增长率为8.3%,其中数据中心以11.5%的复合增长率领跑 [4] - 英伟达2023—2024财年营收同比激增125%,毛利率突破60% [4] 终端厂商加速自研芯片 - 自研芯片预计今年占比有望达到25%,AWS自研芯片出货量有机会翻倍增长 [6] - 2025年AI服务器产值预计达到30亿美元,同比增长46% [6] - 液冷散热方案的渗透率有望从去年的14%提升到今年的30% [6] HBM市场快速发展 - 2025年HBM总需求年增长94%,2026年增速将回落至50%以下 [7] - HBM3e将占据2025年出货份额超过90%,2026年HBM4将开始渗透市场 [7] - 英伟达预测占据HBM约61%市场,2025年或进一步攀升至70%以上 [7] HBM对内存产业的排挤效应 - 三星、海力士、美光HBM在各自内存产能占比分别是23%、18%和26% [8] - HBM的增长带动整体内存价格上涨,推动需求方从DDR4向DDR5快速迭代 [8] AI带动闪存市场新需求 - AI带动服务器固态硬盘需求占比达9%—10%,预计到2028年提升至20% [9] - PCIe Gen5.0将在下半年成为主流,明年英伟达新一代产品将采用PCIe Gen6.0 [9] 宽禁带半导体产业新机遇 - 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规模预计从去年的3.9亿美元成长到2030年的33.3亿美元 [10] - 氮化镓将应用于AI服务器PSU模块和IBC模块,以及人形机器人的关节 [10]
海丰国际(1308.HK:关税缓和推升运价 区域市场显韧性
格隆汇· 2025-06-06 01:55
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4月以来关税政策反复但亚洲区域内货量显韧性 预计4-5月货量稳中向好 [1] - 5月中美关税缓和导致货主集中发货 市场短期供需错配推升美线运价 [1] - 东南亚市场受益于产业重塑 4月10日以来货量及运价整体稳中向好 [1] - 4/5月东南亚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环比+6 9%/-6 1% 同比+60 1%/+2 3% [1] - 4月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环比+2 3% 同比+24 0% [1] - 5月美线运价环比大幅上涨 SCFI均值环比+18 4% 同比-38 7% [2] - 中国至美西/美东运价均值环比+47 6%/+30 1% 至欧洲/地中海环比-2 5%/+10 1% [2] 运力与船舶市场 - 中小型集装箱船运力趋紧 25年1-4月1000TEU船型1年期租租金均值同比+78 9% [2] - 全球新造集装箱船订单占现有运力比重29 4% 大型船(8000TEU以上)在手订单比46 0% [2] - 中小型船订单较低 小于3000TEU/3000-7999TEU船型在手订单比4 9%/6 2% [2]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专注亚洲区域内市场 看好产业重塑带动原材料和成品在区域内流通 [1] - 中长期看好亚洲区域内市场和小型船 受益于产业重塑货量显韧性和成长性 [3] - 小型船灵活运营模式将提升长期竞争力 [3] - 预计6月货量及运价环比有望增长 受关税缓和及欧美季节性旺季影响 [3] - 维持25/26/27年净利预测10 9亿/9 1亿/11 0亿美元 目标价28 0港币 [3]
海丰国际:关税缓和推升运价,区域市场显韧性-20250605
华泰证券· 2025-06-05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8.00港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以来关税政策反复,但亚洲区域内货量显韧性,预计公司4 - 5月货量稳中向好;5月中美关税缓和,货主集中发货,导致短期市场供需错配,推升美线运价;公司专注亚洲区域内市场,看好产业重塑带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在区域内流通,为公司中长期货量增长提供潜能 [1] - 预计受关税缓和及欧美进入季节性旺季,6月货量及运价环比有望增长;中长期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抬升,集运市场波动加剧,但看好公司专注亚洲区域内市场和小型船,受益于产业重塑,公司货量显韧性和成长性,同时通过小型船灵活的运营模式在市场中的长期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情况 - 4月10日美国宣布对东南亚多国暂缓关税,东南亚线货量在短暂扰动后周环比回升,4/5月东南亚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环比+6.9%/-6.1%(同比+60.1%/+2.3%),4月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环比+2.3%(同比+24.0%) [2] - 4月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北美货主选择暂停发货;5月12日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货主集中发货导致市场短期供需错配,5月美线运价环比大幅上涨,5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均值环比+18.4%(同比-38.7%),其中中国至美西/中国至美东运价均值环比+47.6%/+30.1%;中国至欧洲/中国至地中海运价均值环比-2.5%/+10.1% [3] 船舶情况 - 中小型集装箱船舶运力趋紧,推升船舶租金价格,25年1 - 4月1,000TEU集装箱船型1年期租租金均值同比上涨78.9%;截至5月,全球新造集装箱船订单占现有运力比重为29.4%,适用于欧美的大型集装箱船(8,000TEU以上船型)在手订单比为46.0%,适用于区域市场的中小型船订单较低(小于3,000TEU/3,000 - 7,999TEU船型在手订单比为4.9%/6.2%)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美元百万)|2,429|3,058|3,266|3,104|3,423| |+/-%|(40.94)|25.90|6.80|(4.97)|10.2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美元百万)|531.00|1,028|1,086|905.56|1,095| |+/-%|(72.69)|93.66|5.60|(16.61)|20.89| |EPS (美元,最新摊薄)|0.20|0.39|0.40|0.34|0.41| |ROE (%)|27.76|42.77|39.78|30.17|32.87| |PE (倍)|12.37|6.38|6.14|7.36|6.09| |PB (倍)|3.45|2.73|2.44|2.22|2.00| |EV EBITDA (倍)|9.09|5.14|4.60|5.07|4.02|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28.00港币,收盘价(截至6月3日)25.35港币,市值68,445百万港币,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40.17百万港币,52周价格范围15.70 - 25.80港币,BVPS0.89美元 [9] 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了2023 - 2027E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业绩指标、估值指标等详细数据,包括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各项指标及增长率、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比率情况 [28]
海丰国际(01308):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关税缓和推升运价,区域市场显韧性
华泰证券· 2025-06-05 17: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8.00港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以来关税政策反复,但亚洲区域内货量显韧性,预计公司4 - 5月货量稳中向好;5月中美关税缓和,货主集中发货,导致短期市场供需错配,推升美线运价;公司专注亚洲区域内市场,看好产业重塑带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在区域内流通,为公司中长期货量增长提供潜能 [1] - 预计受关税缓和及欧美进入季节性旺季,6月货量及运价环比有望增长;中长期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抬升,集运市场波动加剧,但看好公司专注亚洲区域内市场和小型船,受益于产业重塑,公司货量显韧性和成长性,同时通过小型船灵活的运营模式在市场中的长期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情况 - 东南亚市场受益于产业重塑,区域内货量显韧性,4月10日美国宣布对东南亚多国暂缓关税,东南亚线货量在短暂扰动后周环比回升,4/5月东南亚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环比+6.9%/-6.1%(同比+60.1%/+2.3%),4月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环比+2.3%(同比+24.0%) [2] - 4月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北美货主选择暂停发货;5月12日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货主集中发货导致市场短期供需错配,5月美线运价环比大幅上涨,5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均值环比+18.4%(同比-38.7%),其中,中国至美西/中国至美东运价均值环比+47.6%/+30.1%;中国至欧洲/中国至地中海运价均值环比-2.5%/+10.1% [3] 船舶情况 - 中小型集装箱船舶运力趋紧,推升船舶租金价格,25年1 - 4月1,000TEU集装箱船型1年期租租金均值同比上涨78.9%;截至5月,全球新造集装箱船订单占现有运力比重为29.4%,适用于欧美的大型集装箱船(8,000TEU以上船型)在手订单比为46.0%,适用于区域市场的中小型船订单较低(小于3,000TEU/3,000 - 7,999TEU船型在手订单比为4.9%/6.2%) [4] 盈利预测 - 维持公司25/26/27年净利预测10.9亿/9.1亿/11.0亿美元;基于8.9x 25E PE(公司历史三年PE均值加1.5个标准差),维持目标价28.0港币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美元百万)|2,429|3,058|3,266|3,104|3,423| |+/-%|(40.94)|25.90|6.80|(4.97)|10.2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美元百万)|531.00|1,028|1,086|905.56|1,095| |+/-%|(72.69)|93.66|5.60|(16.61)|20.89| |EPS (美元,最新摊薄)|0.20|0.39|0.40|0.34|0.41| |ROE (%)|27.76|42.77|39.78|30.17|32.87| |PE (倍)|12.37|6.38|6.14|7.36|6.09| |PB (倍)|3.45|2.73|2.44|2.22|2.00| |EV EBITDA (倍)|9.09|5.14|4.60|5.07|4.02|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28.00港币,截至6月3日收盘价25.35港币,市值68,445百万港币,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40.17百万港币,52周价格范围15.70 - 25.80港币,BVPS 0.89美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