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协作
搜索文档
 中国家电龙头企业加码东南亚投资布局
 第一财经· 2025-10-09 09:29
 中国家电龙头在泰国投资布局 - 海尔集团泰国春武里空调智能工厂于2025年9月23日投产,该工厂占地32.4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600万套,是海尔在东南亚最大的空调基地 [1][2] - 海信集团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同日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分三期,一期投资47亿泰铢(超10亿元人民币),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将达1200万台,年产值将达1000亿泰铢(约219.68亿元人民币) [1][3] - 美的集团自2016年起在泰国投资,目前已有8家工厂、超10000名员工,其泰国空调工厂是海外最大生产基地并入选“灯塔工厂” [6]   泰国作为制造基地的吸引力 - 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空调制造基地,2025年上半年空调产能达865.5万台,其东部经济走廊聚集了多家中国空调及零部件工厂 [2][3] - 泰国受益于多个自贸协定,出口商品享受欧美国家普惠制待遇,能快速响应近7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并作为通往全球市场的“快车道” [2] - 从泰国出口空调至美国相比从中国直接出口仍有不小的税差优势 [1]   产能与供应链本地化战略 - 海尔泰国工厂覆盖空调全链条,产品面向东南亚市场并具备直供北美、欧洲、日韩市场的能力,实现“东南亚需求本地造、欧美需求就近供” [2][3] - 美的集团在曼谷举办采购日活动,促进泰国本土零部件采购,有145家企业的约260家泰国厂商参加,预计产生超15亿泰铢的零件销售额 [5][6] - 格力电器在泰国的业务从代理模式转变为自主经营,旗下盾安环境泰国基地订单充足,公司计划逐步完善海外智能制造基地布局 [1][6]   产业升级与智能化趋势 - 新建生产基地广泛应用环保制冷剂、数字孪生、AI质检和自动化物流等技术,呈现“绿色化”与“智能化”双重趋势 [3] - 海尔泰国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支持大规模定制 [2] - 此举旨在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并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提升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3]   泰国产业链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5年9月,中国空调年产能已突破3亿台,泰国同期空调年产能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 [5] - 泰国的综合生产成本仍高于中国,家电产业在泰国降低生产成本需要扩大规模、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5] - 满足泰国原产地条件以规避关税壁垒时,从泰国出口的成本增加不能超过15%,否则工厂将失去价值 [4]
 家电龙头加码泰国投资布局,中国与东盟已形成产业链协作
 第一财经· 2025-10-03 14:21
 中国家电龙头在泰国的投资布局 - 海尔集团在泰国春武里的空调智能工厂于今年9月23日投产,该工厂一年前动工 [3] - 海信集团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同日举行开工仪式,将建成公司最大的海外工业园,项目分三期,一期投资47亿泰铢(超10亿元人民币) [3] - 美的集团进一步深化在泰国的供应链布局,格力电器旗下的盾安环境在泰国基地订单充足 [3]   投资泰国的战略考量 - 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空调制造基地,拥有产业基础,且中泰关系良好,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 [5] - 泰国受益于多个自贸协定,其出口商品享受欧美等国的普惠制待遇,并能便利地进入近7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 [5] - 在泰国设厂可应对复杂贸易环境,从泰国出口空调至美国相比从中国直接出口仍有不小税差 [3][5]   具体产能与工厂规划 - 海尔泰国空调工厂总占地约32.4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600万套,是公司在东南亚最大的空调基地,产品可覆盖东南亚并直供北美、欧洲、日韩市场 [5] - 海信泰国HHA工业园计划2030年建成,年产能将达1200万台,年产值将达1000亿泰铢(约219.68亿元人民币) [6] - 海信一期项目将建设11万平方米的冰箱、冷柜、洗衣机工厂,年产能预计达260万台,年产值达80亿泰铢,为当地创造约1200个就业岗位 [6]   泰国产业现状与挑战 - 泰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空调制造国,2025年上半年产能达865.5万台 [6] - 截至2025年9月,中国空调年产能已突破3亿台,泰国同期空调年产能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 [8] - 泰国的综合生产成本仍高于中国,家电产业在泰国想降低生产成本需扩大规模、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8]   本地化发展与供应链完善 - 中国企业在泰国的新建生产基地呈现“绿色化”与“智能化”趋势,广泛应用环保制冷剂、数字孪生、AI质检等技术 [6] - 美的集团于今年9月17日在曼谷举办采购日活动,共有145家企业的约260家泰国零部件厂商参加,公司从中国带来超100人的采购团队 [9] - 美的集团解释了70个关键零件的生产标准,并与60家泰国零件制造商进行业务匹配,预计将产生超15亿泰铢的零件销售额 [9]   公司个体战略动向 - 美的集团自2016年起在泰国投资,目前有8家工厂、超10000名员工,其泰国空调工厂今年入选“灯塔工厂” [9] - 格力电器在泰国的业务正式从代理模式转变为自主经营,公司将逐步完善海外智能制造基地布局,东南亚是深化海外产销研一体化的重点区域 [9]
 帮主郑重:城市群洗牌,你的钱该往哪儿投?
 搜狐财经· 2025-09-12 22:47
 城市群战略定位调整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被列为世界级城市群 将获得国家资源重点投入 [3] - 成渝从城市群调整为双城经济圈 更注重务实分工发展 [4] - 中西部和东北城市群被赋予支撑作用 中小城市发展潜力提升 [6]   产业集群与分工布局 - 长三角形成芯片研发产业链闭环 杭州负责设计 苏州制造晶圆 上海负责测试 [3] - 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发明专利占全国28% 拥有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总部 [3] - 成渝地区分工明确 重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成都专注电子信息产业 全球2/3 iPad来自成都 [4] - 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就近配套率达65% 长沙工程机械与南昌VR产业形成互补 [4]   经济发展数据表现 - 粤港澳大湾区RCEP试点使通关时间缩短至28小时 较五年前快一倍 [3] - 成渝地区2024年GDP达8.7万亿元 增速5.8% 超过京津冀0.6个百分点 [4] - 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度指数达0.81 显示产业链高度整合 [3]   区域投资机会 - 都市圈卫星城如苏州昆山、东莞长安享受产业外溢效应 房价相对较低 [3] - 中西部城市如郑州西安吸纳800万转移人口 学校医院建设需求巨大 [6] - 湖北襄阳、河南洛阳等省域副中心城市可能获得政策倾斜 [6] - 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绿色产业 如辽宁阜新风电、黑龙江伊春生态旅游 [6]   产业投资方向 - 城市群产业链协作项目如成渝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基金 [7] - 中小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如县城智慧医疗平台 [7] -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如杭州数据要素交易中心试点 [7] - 老旧小区改造带动本地建材市场需求 [6]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 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更注重产业能力 [7] - 北京聚焦科技创新 通州承接央企总部 带动燕郊产业配套需求 [7] - 县城支持原拆原建模式 激活居住环境和本地经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