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乏力

搜索文档
雅诗兰黛业绩下滑 外资巨头面临挑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22:46
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有机净销售额143.26亿美元同比下滑8% 营业利润亏损7.85亿美元 [2] - 中国内地市场有机净销售额27.41亿美元同比下滑6% [3] - 全球旅游零售业务贡献近三分之二的销售额下滑 [3] - 2023财年净销售额159.1亿美元同比下降10.3% 净利润10.1亿美元同比下降58% [3] 市场挑战 - 本土中高端美妆品牌冲击国际品牌市场份额 [2] - 全球旅游零售业务受免税渠道下滑影响显著 [3] - 品牌老化导致未能有效吸引中青年消费群体 [2][4] - 研发投入低于同行且产品上市周期慢约4个月 [4][6] 竞争格局 - 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品牌数量与渠道布局更广 抗风险能力更强 [6] - 资生堂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4698.31亿日元同比下降7.6% [5] - 本土品牌在原创成分研发和社交电商渠道布局方面更具优势 [5] - 海蓝之谜在中国大陆连续两财季实现双位数有机销售额增长 [6] 战略动向 - 预计2026财年全球高端美妆市场增长2%-3% 旅游零售业务将恢复增长 [3] - 中国大陆市场增长预期回归中个位数 [3] - 增加面向消费者投资推动第三、四财季零售额高个位数增长 [6] - 线上流量营销模式对中高端品牌价值存在消耗风险 [7] 行业趋势 - 中国美妆市场过去三年发生结构性变化 本土新兴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占据优势 [5] - 国际美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红利期逐渐消退 [7] - 欧莱雅更早适应中国电商逻辑 渠道融合能力突出 [6] - 中国市场线上渠道占据主流地位 规模效应显著 [7]
库克怎么能在中国遇到这么多网红?
创业邦· 2025-03-31 10:53
苹果CEO中国行活动分析 - 苹果CEO Tim Cook于3月访问中国 参加中国高层发展论坛并开展系列活动 包括与网红合影、与郑恺在外滩散步、围观刘宪华拉小提琴、与杨天真爬景山公园等 这些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 用户调侃其为"网红见面会" [4][6][8] 苹果营销策略转变 - 苹果通过邀请网红和名人进行宣传活动 例如刘宪华展示团队开发的iPhone应用实现"一人乐队"效果 以及此前邀请朗朗推广Apple Music古典乐、张亚东主讲Today at Apple课程 这些活动旨在展示iPhone在专业场景下的应用 [9][10] - 苹果试图摆脱"商务精英专属"标签 拥抱街头文化、二次元、国潮等多元圈层 例如2023年11月转发刘柏辛使用iPhone 15 Pro Max拍摄的MV《delulu》 并向年轻用户传递新信息 [37][39] - 2024年3月 Cook参观北京三里屯Apple门店 围观玩家使用iPhone 15 Pro体验《逆水寒》 推广新iPhone的光线追踪能力 这些行为被视为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营销 [40]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苹果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1243亿美元 同比增长4% 摊薄后每股收益2.4美元 同比增长10% 净利润363亿美元 同比增长7% 毛利率46.9% Cook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季度财报" [43] - 大中华区收入185.1亿美元 同比减少11% 低于市场预期的213.3亿美元 是苹果重点关注的各区域中唯一出现收入下滑的市场 [43] - 收入下滑原因包括未在大中华地区推出Apple Intelligence 以及渠道库存变化的影响 但用户对硬件产品"挤牙膏"行为的诟病也是重要因素 例如iPhone外观多年无大变化 Macbook和iPad仅更新处理器 [4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国产品牌崛起导致苹果"创新乏力"成为公开秘密 在中国市场的高增长不再易得 苹果团队试图用网红经济撬动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36] - 用户逐渐对iPhone丧失新鲜感 部分用户转投其他品牌或持币观望 苹果必须用"情感绑定"对抗国产手机的性价比攻势 [44] - 与苹果COO Jeff Williams"干实事儿"的供应链考察相比(2天6城访问潍坊歌尔、立讯精密等) Cook的行为更像是一场真人秀营销 其效果受到质疑 [42] 用户与社交媒体反应 - 大多数用户认为苹果的宣传活动作用非正向 相关内容的关键词推荐背离了"中国行"的本意 部分网红评论区出现负面反应 用户认为活动充满"谄媚"和表演痕迹 [15][19][28] - 作为对比 Cook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未被广泛认出 例如在新奥尔良餐馆用餐时几乎无人合影 显示其在中国的高知名度与海外差异 [32] - 网友调侃"库克合影过的网红可能比苹果创新部门的人还多" 反映对苹果创新能力的质疑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