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均可支配收入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厦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37元
居民收入水平 - 2025年上半年厦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237元,同比增长4.6%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60元,同比增长4.6%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7元,同比增长6.8%,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 [1] 城乡收入差距 -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7:1,低于上年同期的1.80:1,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1] 收入构成分析 - 工资性收入是主要来源,人均29523元,同比增长4.8%,占比71.6%,对增收贡献率达74.3% [1] - 经营净收入人均3171元,同比增长4.4%,占比7.7%,对增收贡献率7.4% [2] - 转移净收入人均3091元,同比增长4.6%,占比7.5%,对增收贡献率7.5% [2] - 财产净收入人均5452元,同比增长3.7%,占比13.2%,对增收贡献率10.8% [2] 收入增长特点 - 收入结构多元有序,财产性收入渠道拓宽成为有益补充 [2] - 城乡发展更趋协调,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民生基础 [2]
人均可支配收入半年报:江苏首破“3万”,广东增速垫底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44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万元,同比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5.4% [1] - 31个省份中有11个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线,上海以4.68万元领跑,北京以4.51万元紧随其后 [4] - 江苏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07万元,位居全国第四;浙江以3.78万元进入全国三甲 [4] 区域经济格局与产业特征 - 上海和北京的高收入源于高度集聚的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效应,工资性收入占比分别超60%和65% [5][9] - 江苏收入增长受益于传统制造业韧性和新兴产业发力,如电车、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生物医药等 [9] - 广东人均可支配收入2.71万元,增速4.5%垫底全国,与其外向型经济特征和房地产拖累相关 [10][12] - 重庆增速亮眼,得益于高技术制造业、汽车产业及新经济布局,上半年汽车产量全国第二,集成电路产量增长65.4% [9] 城乡收入差距与分配特征 - 全国城乡收入比2.42:1,东部沿海地区如沪浙苏鲁津已收窄至2:1以内,中西部和东北差距明显,内蒙古最高达2.81:1 [15] - 浙江城乡收入比1.67:1全国最小,反映其数字经济发达和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活跃 [18] - 浙江人均工资、经营、财产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5.4%、5.5%、2.6%和5.6%,转移和经营净收入贡献提升 [18] 产业与收入增长关联 - 收入水平之争本质是产业之争、结构之争和分配之争,需通过产业升级和分配优化提升整体收入 [18] - 安徽、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份面临产业层级不高、工资性收入占比不足的制约,需突破制造业附加值和服务业天花板 [12]
上半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0:42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3% [1] 居民收入情况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同比名义增长5 3% 实际增长5 4% [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 名义与实际增速均为4 7% [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 名义增长5 9% 实际增长6 2% [2] - 居民收入中位数18186元 名义增长4 8% [3] 收入结构分析 - 工资性收入增速领先 名义增长5 7% [2] - 经营净收入与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5 3%和5 6% [2] - 财产净收入增速最低 仅2 5% [2]
2025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7-15 10:00
居民收入情况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4%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名义增长4.7%,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11936元(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6.2%) [1] - 收入来源占比:工资性收入57.8%(增长5.7%)、经营净收入15.6%(增长5.3%)、财产净收入8.4%(增长2.5%)、转移净收入18.2%(增长5.6%) [1] - 全国居民收入中位数18186元(增长4.8%),为平均数的83.3%,城乡中位数分别为25380元(城镇,增长4.0%)和10060元(农村,增长5.5%) [1] 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9元,名义增长5.2%,实际增长5.3% [4]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45元(名义增长4.6%,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9733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6.1%) [4] - 消费结构:食品烟酒占比30.4%(增长3.3%)、居住21.6%(增长2.9%)、交通通信13.8%(增长8.4%)、教育文化娱乐10.5%(增长11.8%) [4] - 高增长品类:教育文化娱乐(11.8%)、其他用品及服务(10.4%)、生活用品及服务(9.0%) [4] 城乡居民收支对比 - 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17548元(增长4.9%),农村居民5671元(增长6.2%),城乡收入差距显著 [8] - 城镇消费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871元(增长12.1%),农村973元(增长10.1%),显示文娱消费城乡分化 [8] - 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7%(城镇2.1%),反映农村医疗需求增速更高 [8] 数据方法论 - 调查覆盖全国31省16万户家庭,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 [12] - 季度数据不含自产自用部分,年度数据包含 [11] - 中位数计算方式为按收入排序取中间值 [10]
最富的省,最穷的省,都绷不住了
虎嗅· 2025-07-04 17:45
核心观点 - 衡量地区发展水平需综合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而非仅看GDP总量[1][2][3][4] - 江苏以16.3万元人均GDP位列非直辖市省份第一甘肃5.3万元垫底[6][7] - 浙江以6.7万元人均收入成为省级层面(不含直辖市)民富标杆[26][28] - 京津沪+苏浙粤为全国仅有的6个"双高"(人均GDP>10万且人均收入>5万)省份[41] 人均GDP分析 - **区域差异**:江苏(16.3万)人均GDP为甘肃(5.3万)的3倍内蒙古(11万)超山东(9.8万)[6][7][11][12] - **工业驱动**:工业大省(江苏/浙江)人均GDP显著高于农业大省(河南/河北)[18][19] - **资源型经济**:内蒙古因煤炭/稀土等资源人均GDP全国第8但收入转化率低[15][16][17][32] 人均收入特征 - **沿海优势**:上海(8.84万)/北京(8.54万)/浙江(6.7万)包揽收入前三[26][28] - **转化率差异**:全国人均收入占GDP比重平均43.1%资源型省份(内蒙古/山西)低于35%[23][31][33] - **均衡性标杆**:浙江城乡收入比1.83为全国最低广东/江苏地市差距超2倍[29][30] 产业结构影响 - **工业附加值**:万亿级制造业直接推高苏浙粤人均GDP[18] - **农业局限**:河南人均GDP仅6.5万反映农业生产率天花板[19][25] - **资源诅咒**:内蒙古/山西依赖矿产但居民收入未同步增长[20][21][32] 特殊区域表现 - **直辖市**:京津沪人均GDP均超20万但需单独考量[5][8] - **东北振兴**:辽宁人均收入3.98万居全国第10超其GDP排名[45] - **西部潜力**:重庆人均GDP突破10万收入逼近前十[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