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即服务(RaaS)
icon
搜索文档
大单频现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12:23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从技术展示转向商业化落地阶段,标志性事件包括商业大单频现、融资加快和上市冲刺 [1][4] - 行业上半年平均增长50%-100%,每天至少有一款新机器人发布,落地速度和出货量节奏加快 [7] - 资本从扎堆"明星整机厂"转向产业链上下游更精准布局,应用端产业资本加速入场 [7][8] 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中标9051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项目 [3] - 宇树科技启动科创板IPO辅导,市值超120亿元;优必选完成超24亿港元配售融资 [7] - 比亚迪战略投资触觉传感器公司帕西尼超亿元,腾讯、京东、上汽等产业资本加速布局 [8] 技术突破 - 优必选WalkerS2实现全球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3分钟完成换电支持7x24小时连续工作 [6] - 优必选"群脑网络"实现云端大脑与本体大脑协同,支持多机器人任务分配和突发情况处理 [11] - 跨维智能DexForce W1 Pro通过谐波关节与算法耦合实现亚毫米级精准作业能力 [15] 商业模式 - 平台派(如逐际动力)采取开放战略,提供通用平台供开发者构建场景解决方案 [9][10] - 垂直深耕派(如傅利叶智能)聚焦特定领域如康养,已落地300家案例科室 [12] - 务实工业派(如智平方)以客户痛点定义产品迭代,已进入生物科技和半导体制造领域 [13][14] 行业挑战 - 成本问题突出,异质整合难度大导致整机厂商隐性成本高 [17] - 工业场景数据稀缺,现有大模型泛化性差,帕西尼启动具身智能数据工厂解决数据瓶颈 [18] - 法规伦理问题待解,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到家庭需要逐步过渡 [19][20]
大单频现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15:57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2当前工作效率约为人类的40%,在新能源车企总装车间完成物料搬运实训,动作需短暂停顿计算定位[2] - 行业从技术展示转向商业化落地,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9051万元订单,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合计中标中移信息1.24亿元采购项目[3] - 资本市场活跃:宇树科技启动科创板IPO辅导(估值超120亿元),优必选完成24亿港元配售,智元机器人借壳传闻推动上纬新材股价月涨十倍[6] 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 - 优必选WalkerS2搭载全球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3分钟完成换电实现7x24小时连续作业[4] - 跨维智能DexForceW1Pro通过谐波关节与算法耦合实现亚毫米级精度,智平方AlphaBot进入生物科技无菌车间和半导体制造领域[14][13] - 傅利叶智能GR-3采用柔肤软包覆材料,专注康养场景,已落地300+智能康复港案例[11] 商业化路径分化 - **平台派**:逐际动力发布15.8万元起售的LimXOli开发者平台,优必选构建"群脑网络"支持客户二次开发,推动RaaS(机器人即服务)模式[9][10] - **垂直派**:越疆科技与药师帮合作智慧医药零售,傅利叶智能聚焦康养领域[12][11] - **工业派**:智平方、优必选等厂商以工业场景痛点驱动产品设计,如WalkerS2增加±162°腰部自由度适应1.8米作业范围[14] 产业链与资本动向 - 资本向上下游延伸:比亚迪超亿元投资触觉传感器企业帕西尼,腾讯/京东/上汽等产业资本携应用场景入场[7] - 供应链整合挑战显著,整机厂商需承担"链主"角色,异质整合导致隐性成本高企[15] 行业瓶颈与未来方向 - 成本制约:当前人形机器人性价比不足,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低[15] - 数据短板:工业场景专用数据稀缺,帕西尼启动具身智能数据工厂填补触觉模态空白[16] - 长期挑战:法规伦理问题待解,大规模应用需经历工业-公共服务-家庭渐进路径[17][18]
数智科技国能信控自研创新成果亮相第9届南博会
经济网· 2025-06-27 17:23
新能源集控系统与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 新能源区域集控系统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目标,通过区域集中监控、场站智能调度和联储联备管理,显著提升运维效率,推动新能源电站从分散运维向集约化运营转型 [1] - 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提供"资源建模-智能调控-市场交易"全链路解决方案,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及工商业负荷等资源,助力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与电网辅助服务 [1] -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公司提供集中式、分布式及长时储能的多元化方案,适用于火电调频、煤矿削峰填谷、新能源配储等场景,故障诊断准确率超95% [1] 智能机器人及安全解决方案 - 采用"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自主研发复合作业、应急巡检等智能机器人产品,集成红外热像仪与气体传感器,具备瓦斯监测与轨道巡检功能 [2] - 智能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在高温、高噪音环境下完成设备检测,使巡检工作效率提升50%,高危岗位风险降低80%以上 [2] - 推出智能化密闭空间气体检测解决方案,通过多参数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及物联网联动管理,实现作业全流程安全管控 [2] 展会概况与行业趋势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云南昆明开幕,设置16个展馆,吸引近120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与 [2] - 大会聚焦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展示新质生产力成果,旨在深化经贸合作,引领消费新趋势 [2]
人形机器人,到底能不能投资?
36氪· 2025-05-27 09:36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通用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多种任务,适用于制造车间、医院和酒店等人类设计的环境,无需大幅重新配置或重新编程 [3] - 技术进步源于硬件与软件融合,主要参与者如英伟达和特斯拉正在推动大规模部署 [3] - 制造成本近年来下降40%,预计从5.8万美元降至2032年的2万美元 [4] 行业应用与案例 - 制造业中,人形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并执行高风险任务,58%的大型工厂经理认为2040年将成为成本效益标准 [7] - 中国汽车制造商实现近100%自动化,蔚来汽车用300台机器人每小时生产20辆汽车 [8] - 护理领域,NAO和KASPAR机器人辅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技能 [9] - 零售和酒店业中,人形机器人调酒师和服务员在亚洲市场受欢迎 [10] 投资与整合策略 - 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降低前期投资门槛,支持逐步部署 [12] - 整合应优化广泛流程而非单一任务,如亚马逊仓库中Digit机器人提升物料搬运效率 [13] - 数字孪生技术虚拟测试机器人性能,确保安全与效率 [16] 安全与协作 - 需培养人机协作文化,采用透明安全验证框架,如Figure AI的安全促进中心 [15] - 避免恐怖谷效应,设计直观易用的机器人界面 [15] 未来展望 - 2040年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或达800万台,迅速重塑劳动力格局 [4] - 成功整合需评估业务价值、投资需求及人机协作策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