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混合智能

搜索文档
“AI+钢铁”如何赋能中国钢铁业智能化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08: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关键阶段 [1] - 新一代人工智能有望成为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 - 钢铁产业拥有庞大产业规模 深厚应用积淀和高质量发展迫切需求 是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最佳实践场 [1] 技术应用进展 - 人工智能已在生产流程优化 质量控制 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1] - 大模型技术深入应用将穿透钢铁生产流程"黑箱" 贯通数据孤岛 破解资源调度困局 [1] - 实现钢铁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 [1] - 东北大学"AI+钢铁"大模型通过智能配矿系统有效降低吨铁能源消耗 减少碳排放 [2] - 对渣铁性能成分实现提前预测 大幅提升炉热稳定率 炉缸活跃性 [2] 方法论创新 - 必须发挥钢铁材料领域和AI领域专家优势 将新一代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 [2] - 充分利用钢铁行业丰富大数据 钢铁领域专家理论与经验 以及先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2] - 实施"数据密集—智能涌现—人机协同"三元认知方法论 [2] - 建立人机混合人工智能体 实现人机协同 跨界融合 共创分享 [2] - 东北大学率先提出破解钢铁生产"黑箱"的"人机混合智能"模式 实现全流程在线高保真预测 [2] 战略意义 - 钢铁产业是国家工业脊梁 AI是创新引擎 两者深度融合是实现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的必由之路 [2] - "AI+钢铁"发展将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 [3] - 跨企业 跨行业AI生态系统构建将成为趋势 促进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 科研机构 技术服务商等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 [3] - 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迈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