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销定采
icon
搜索文档
困在高端梦里的百果园,又贵又不赚钱
虎嗅APP· 2025-08-19 21:20
核心观点 - 百果园因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引发争议 高端定位与当前性价比消费趋势脱节 面临加盟商亏损 消费者流失 公司首次亏损等多重困境 [4][5][17] - 公司供应链效率低下 压货问题严重 加盟商进货价高于市场零售价 导致高损耗和盈利困难 [11][12][18] - 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崛起 以更高性价比分流客源 百果园高端溢价模式受到挑战 [7][17][23] 加盟商困境 - 加盟商普遍面临压货压力 公司强制配货量常超实际需求150%以上(如需求5000元货量却配15000元) 导致损耗率高达15%(公司宣传为5%以内)[11] - 进货价接近市场零售价 如泰国金枕榴莲进货价1kg 34.8元 售价45.8~49.8元 而市场零售价仅29.8~35.8元[12] - 2024年加盟店锐减近1000家 大量加盟商因亏损选择关店或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13] 供应链与成本结构 - 公司建立分货制度(宏观以销定采 供应面以采定销)但缺乏灵活性 加盟商无法根据需求调整进货[10][11] - 供应链周转效率恶化 2024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增至12.6天(2022年为10.65天)远高于盒马(1.5天) 朴朴超市(2~3天)等竞争对手[18] - 内部采购流程存在多层加价 如麒麟瓜采购原价1kg 2元 经采购 配送 运营部门层层加价至6元 最终加盟店售价7.98元(市场价6.98元)[19] 市场竞争与消费趋势 - 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如多多买菜 美团优选)以80%~85%优果率且价格低三分之一的分流百果园客源[23] - 消费者对高价水果敏感度增加 更倾向性价比选择 百果园付费会员数量持续下降[4][17] - 行业出现"百果园旁水果店盈利"现象 公司教育市场区分水果品质 但消费者转而寻求更便宜替代品[25] 战略与运营问题 - 公司2024年将"高性价比"写入战略 但董事长言论与战略背道而驰[4] - 加盟模式与高端品质定位存在天然矛盾 快速扩张至超6000家门店后出现品控问题(如以次充好卖B级果作A级)损害品牌形象[17][19] - 重资产投入供应链(46个自有品牌 16个产地仓 29个城市仓)但高端市场规模有限 难以通过规模降本[15][16]
曼卡龙:金价下跌对公司影响较小
新浪财经· 2025-08-01 15:25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采"的经营模式,有效规避金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1] 金价波动影响 - 金价下跌对公司的影响较小,主要得益于"以销定采"的模式 [1]
龙江交通: 龙江交通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20
贸易业务收入增长及模式分析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28.03%,主要因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40.46%至3.45亿元,毛利率提升1.52个百分点至3.87% [1][2] - 贸易业务采用"冬储夏卖"和"以销定采"两种模式结合,前者在淡季低价储备沥青并于旺季销售,后者根据客户需求锁定上游价格,2024年销售沥青18.5万吨(含2023年库存3.53万吨)及水泥3.46万吨 [3][4] - 收入确认方式由2023年全部采用总额法变为2024年根据业务实质分别采用总额法(控制货权)和净额法(代理模式),导致毛利率计算差异 [4] 客户与供应商结构变化 - 2024年前十大客户新增三家,包括两家关联方(黑龙江省交投工程科技产业园、黑龙江省交投工程建设工程服务分公司)和一家非关联方,关联交易金额从2023年719万元增至2024年1.97亿元 [6][7] - 核心供应商盘锦民盛石油保持稳定,但客户结构变化主要源于加强省内产业协同,供应商与客户间不存在重叠或关联关系,仅八达路桥同时持有供应商盘锦北沥和客户交投科技产业园股权但不构成业务关联 [8][9] - 公司与部分客户存在关联关系(同属交投集团控制),但与所有供应商无关联 [10] 收入确认与会计准则合规性 - 仓储模式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公司承担存货风险并拥有定价权,完成采购-仓储-销售全流程管控;非仓储模式采用净额法,作为代理人赚取价差且不承担货权风险 [13] - 年审会计师通过检查合同条款、执行函证程序、分析行业趋势等核查程序,确认收入确认方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关于控制权判断的规定 [14][15] - 四季度集中销售沥青10.49万吨(含库存1.09万吨),实现收入2.54亿元,全部完成回款,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28][29] 存货与仓储费用变动 - 存货从2022年3.97亿元增至2023年4.1亿元后,2024年大幅降至0.02亿元,主要因2023年市场低迷导致沥青积压7万吨,2024年执行"清仓达效"策略 [33] - 2023年仓储费1260万元占贸易毛利373%,主要因9.98万吨沥青未及时销售需续签仓储合同,2024年仓储费降至742万元 [34][41] - 沥青存储需专业设施和严格管理,公司通过招标选择盘锦民盛石油作为仓储服务商,仓储费按实际入库吨数计算,包含加热、检测等附加服务 [39][40] 采购模式与行业惯例 - 2022年采用预付款模式直接与炼厂合作,2024年转为与贸易商先货后款,均符合当期市场惯例(2022年价格上涨需锁定货源,2024年价格下行采用保守策略) [26] - 四季度应付账款环比增长486%至2.16亿元,因采购9.4万吨沥青尚未完成结算,该季节性采购行为符合行业冬储惯例 [27][28] - 沥青价差从2021年875元/吨收窄至2023年200元/吨,导致2023年毛利无法覆盖仓储成本,2024年调整策略转向"以销定采"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