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盘管理

搜索文档
水井坊(600779):收入及时调整 毛销承压拖累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8-29 21: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下滑12.8%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56.5%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1.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1.2% [1] - 2025财年(24Q3-25Q2)收入同比略降2.9%,基本保持稳定 [1] 分季度业绩分析 - 25Q2高档酒收入同比下降37.0%,主力产品臻酿八号和井台承压 [1] - 25Q2中档酒天号陈收入同比增长67.7%,低基数下恢复增长 [1] - 25Q2末合同负债9.8亿元,同比减少0.9亿元,环比增加0.5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收现比达115.0%,回款与出货基本匹配 [2] 盈利能力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79.3% [2] - 2025年上半年吨价同比下降24.7%,25Q2吨价同比下降39.0%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2%,费用率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2] 营销策略与市场管理 - 持续开展"买六赠一"等开瓶营销活动,强化宴席场景流行性 [2] - 围绕"国保美酒水井坊,喝美酒庆美事"品牌主张打造节日整合营销 [2] - 7月8日起对全渠道臻酿八号500ml装执行停货,稳定市场秩序 [3] - 对电商渠道520ml装实施价值链稳定和买赠管控措施 [3] - 采取"一城一策、一店一策"精细化策略,强化核心客户协同 [3] 产品定位与行业比较 - 产品矩阵覆盖100-800元各主力消费价位段 [3] - 宴席和开瓶场景促销支持政策使动销表现优于其他二线次高端酒企 [3]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9.5亿元、8.3亿元、9.0亿元 [3]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4倍、28倍、26倍 [3]
水井坊(600779):2025年中报点评:收入及时调整,毛销承压拖累盈利
东吴证券· 2025-08-29 19:03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报收入及时调整但毛销承压拖累盈利 收入端25H1实现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下滑12.8%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56.5%[7] - 25Q2营收同比下滑31.4% 归母净利同比下滑251.2%[7] - 公司产品矩阵定位清晰 在100~800元区间各主力消费价位均有核心产品长期布局 需求承压阶段保持宴席、开瓶场景相关促销支持政策 产品动销表现相对好于其他二线次高端酒企[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4.98亿元同比下滑12.8%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56.5%[7] - 25Q2营收同比下滑31.4% 归母净利同比下滑251.2%[7] - 2025H1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7]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79.3%[7] - 2025H1吨价同比下降24.7% 25Q2吨价同比下降39.0%[7] - 2025H1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2% 费用率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7] - 25Q2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7] - 2025H1收现比为115.0%[7] 业务运营 - 分产品看25Q2高档酒收入同比下降37.0% 中档酒天号陈收入同比增长67.7%[7] - 公司继续对臻酿八号宴席、开瓶保持较大促销力度 "买六赠一"等活动持续强化宴席场景流行性[7] - 公司通过动态价格监控体系与渠道利润保护机制稳定市场秩序 针对局部区域窜货乱价现象实施停货及精细化策略[7] - 25Q2季末合同负债9.8亿元 同比减少0.9亿元 环比增加0.5亿元[7] 盈利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5亿元、8.3亿元、9.0亿元(前值9.5亿元、8.2亿元、8.9亿元)[7]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为24倍、28倍、26倍[7]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44.30亿元同比下降15.08% 2026年42.30亿元同比下降4.51% 2027年45.36亿元同比增长7.24%[1]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9.52亿元同比下降29.04% 2026年8.29亿元同比下降12.91% 2027年8.96亿元同比增长8.17%[1]
从稳盘到突围:李锦记如何把 “稳价盘” 炼成破局利刃?
搜狐财经· 2025-06-14 05:0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快消品行业面临存量市场竞争加剧,48.7%经销商营收下降,63.2%利润下降,价格内卷、库存高企、动销滞缓等问题突出[1] - 行业瓶颈表现为上游增长焦虑、下游执行塌陷、中间环节"卡脖子",需同时解决存量市场稳盘与增量市场开拓问题[1] - 调味品市场价盘管控成为核心挑战,终端乱价、跨区窜货、价格倒挂现象严重侵蚀利润空间和品牌溢价能力[4] 李锦记战略框架 - 公司提出"加速转型、与李共赢"主题,聚焦稳住渠道基本盘、深耕分销终端活度、拓展增量市场三大方向[2] - 核心策略是与经销商构建"命运共同体",通过"同频共振"打造公平稳定市场环境,激活存量市场[3] - 将价盘管理提升至长期战略高度,采取零容忍态度,从制度完善、资源投入、执行强化三方面构建护城河[6] 价盘管理具体措施 - 建立三大运营中心(分销/专业餐饮/新零售)协同治理,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价盘管理模式[7] - 推行"责任田机制"和"净网行动",联合授权与非授权店铺构建共同监管网络[7] - 成立法务与合规团队处理违规行为,目标实现不同渠道/品类/区域差异化加价率[9] - 为稳定全球价盘主动损失数千万生意解决窜货问题,展现协同决心[7] 分销渠道焕新策略 - "深广活"三维战略:数据驱动"单店单策"产品矩阵,使经销商从商品搬运工转型为区域市场操盘手[12] - 终端动销赋能:通过美食顾问驻点、试吃活动实现动销效率倍数增长,部分门店效果显著[14] - 县域市场拓展:针对差异化饮食偏好推出地域特色产品组合,配套专项基金和培训支持[14][15] 厂商关系重塑 - 通过全国核心经销商沟通会建立"家人式"合作关系,强调"思利及人"价值观[9][11] - 经销商角色从客户升级为"生态共建者",渠道链路从单向输送转为双向共振[16][17] - 以"100-1=0"品质理念筑牢信任基石,高品质产品带来稳定生意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