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布局

搜索文档
方洪波谈“董小姐”背后:国产家电巨头的恩怨13年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9:32
公司管理层动态 -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回应接班人问题时暗示已有6-7位候选人但暂不公开 [1][4] - 方洪波现年58岁,2012年8月出任董事长,2013年10月起兼任总裁,被称"最牛职业经理人" [4] - 格力电器董明珠现年71岁,自2012年连任董事长至今,2024年再次当选任期至2028年 [4][6] 行业竞争格局 - 美的与格力竞争持续20年,涉及价格战、专利战和营销战,2012年后竞争白热化 [3][6] - 双方互诉知识产权案件超10起,累计索赔近亿元 [6] - 空调行业形成"双雄并立"格局,2024年美的家用空调线上线下市占率均超33%,格力线上份额25.4% [13][14] 战略转型与业绩对比 - 美的2012年营收1027亿元(同比降24%),方洪波上任后砍掉2/3产品型号并转型B端业务 [7][8] - 格力2013年成为首家千亿家电企业,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 [7] - 2020年价格战成为转折点:美的净利润272亿元(降9.29%)反超格力221亿元(降53.73%) [13][14] - 2019-2024年美的营收从2794亿增至4091亿(+46.4%),格力从2005亿降至1891亿(-5.2%) [14] 业务结构变化 - 美的2024年智能家居业务收入2695亿元(占比66.2%),B端业务首破千亿(占比25.67%) [15] - 美的海外营收占比41.52%,高端品牌COLMO+东芝零售额增45% [16] - 格力空调营收占比78.54%,多元化业务仅占10%,近期布局半导体芯片工厂 [16] 运营策略差异 - 格力采用"T+3"模式导致高库存成本,美的灵活调整产量应对原材料波动 [11] - 格力2019年改革销售体系,推出"董明珠的店"和直播带货,2020年直播销售额476亿元 [13] - 美的取消二级代理商并拓展线上渠道,2018年暂停生产规避原材料涨价风险 [10][11]
三只松鼠港股上市底气面临挑战:一季度净利下滑22.46%
IPO日报· 2025-05-06 16:5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7.23亿元,同比增长2.13%,但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 - 2024年全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再次下滑[16] - 2020-2023年营收四连降,从97.94亿元降至71.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4.1亿元、1.3亿元、2.2亿元[7] - 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26.2%、22.7%和23.8%[16] - 市值从2020年峰值360亿元跌至107亿元,跌幅达70%[8] 业务发展历程 - 2012年创立,起家品类为坚果,初期借助淘宝电商平台快速崛起[4][5] - 2015-2018年营收从20.43亿元增至70.01亿元,三年增长242%[6] - 2019年上市当年营收达101.73亿元,成为国内最快达到百亿规模的休闲零食企业[6] - 2020年开始布局多品牌战略,孵化"小鹿蓝蓝"品牌,2024年收入近10亿元[16] - 产品线从坚果扩展到全品类休闲零食,并拓展至宠物食品、预制菜、咖啡等新领域[17] 渠道布局与竞争环境 - 线上渠道占比69.73%,2024年营收74.07亿元,短视频平台销售占比从2022年9.8%提升至2024年24.8%[10][22] - 线下渠道占比30.45亿元(24.8%分销+3.8%门店),与2026年线下100亿元目标差距较大[12] - "万店计划"推进缓慢,2024年底仅333家门店,远低于竞争对手良品铺子的2700家[12] - 面临零食量贩店快速崛起的竞争压力,2023年行业门店超2万家,销售规模超700亿元[14] - 2024年10月收购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以加强线下布局[15] 港股上市募资用途 - 强化线下门店网络,设立旗舰店和样板店,吸引加盟商[16][21] - 新建21座国内加工工厂和1座越南工厂,加强供应链建设[21] - 拓展产品组合及品牌矩阵,孵化宠物食品、饮料等新品类[18] - 增加短视频平台广告投放,2022-2024年相关销售费用累计超20亿元[22][23] - 探索战略收购,计划并购区域性食品加工企业[21] 供应链与食品安全 - 推进"一品一链"供应链战略,在东区、北区、西南区建立全品类集约供应基地[19] - 规划建设七大零食工厂,实现全球原料直采[19] -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