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

搜索文档
总投资3亿元,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落户佛山
北京商报· 2025-07-31 19:57
项目概况 - 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山康谷大健康产业基地 [1] - 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 [1] - 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1] - 项目将覆盖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及东南亚市场 [1] 业务模式 - 项目以"松鼠自有坚果制造+全品类零食产业园+物流"为核心模式 [1] - 推进品牌、零售与制造一体化生态平台建设 [1] 产能规划 - 项目规划12万平方米现代化产业园区 [1] - 包含23条分装产线 [1] - 3条组装产线 [1] - 4条每日坚果分装线 [1] - 2条坚果深加工产线 [1] - 7条零食产线 [1] 产业链覆盖 - 涵盖坚果制造、分装、物流及零食产业链生产 [1]
加拿大讨好特朗普对华加税,中方订单给澳洲
搜狐财经· 2025-07-26 08:26
加拿大钢铁行业 - 加拿大政府对含中国冶炼成分钢材加征25%惩罚性关税 [1] - 加拿大钢铁行业产量暴跌30% [3] - 政策豁免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 仅对中国实施严格配额限制 超配额部分加征50%关税 [3] 中澳农产品贸易 - 中粮集团向澳大利亚采购37亿美元农产品 包括15万吨油菜籽 10万吨谷物 5万吨坚果 [4] - 澳大利亚280万瓶葡萄酒重新获得中国市场准入 [6] - 澳大利亚牛肉登陆中国电商平台首页 [6] 加拿大油菜籽产业 - 中国原为加拿大油菜籽最大买家 年进口量400万吨 支撑25万农民生计 [6] - 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量骤降至0.03% 国内价格暴跌12% [6] - 七家加拿大榨油厂因订单取消被迫关闭 [6] 贸易政策影响对比 - 加拿大港口积压1800个集装箱 商会报告显示损失90亿加元生意 [8] - 澳大利亚货轮持续向中国运送农产品 带动当地农业收入增长 [6][8]
山姆也没能逃过“千亿魔咒”
凤凰网财经· 2025-07-25 21:47
核心观点 - 山姆在中国市场营收突破千亿规模后,出现选品失策、产品质量下滑等问题,面临"千亿魔咒"挑战 [1][6][7][23][25][26] - 永辉和大润发在2020年接近千亿营收后,因模式失灵和线上转型失败导致连续亏损和营收下滑 [4][5][20][22][31][32] - 山姆与永辉大润发的困境本质不同:前者因过度追求会员复购率导致品控松动,后者因传统大卖场模式被电商冲击 [30][33][35][43] - 山姆在中国市场的独特策略(严苛品控+差异化选品)正被竞争对手蚕食,一线城市份额下滑,低线城市扩张面临成本压力 [44][46][47][48] 千亿魔咒现象 - 中国零售商超行业存在"千亿魔咒"现象:企业跨过千亿门槛后普遍出现业绩滑坡或战略失误 [3][10] - 永辉2020年营收达931 99亿元峰值后连续4年亏损,2024年营收跌至675 7亿元 [4][5][20] - 大润发2020年营收954 86亿元(高鑫零售数据),此后关店收缩,在盈亏线挣扎 [4][16][22] - 山姆2024年中国营收突破1000亿元,但同期投诉量同比暴涨65%,出现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23][26][27] 永辉与大润发案例 - 永辉曾以"生鲜+大卖场"模式快速扩张,2018年市值破千亿,2020年创931 99亿元营收纪录 [12][13] - 永辉2016年率先布局"超级物种"等新零售业态,但3年烧光10亿元后剥离 [12][32] - 大润发单店销售额曾达沃尔玛2倍、家乐福1 6倍,母公司高鑫零售市值超千亿港元 [16][17] - 两家企业受拼多多、社区团购冲击,线上转型失败导致优势丧失 [31][32] 山姆经营策略 - 山姆中国区考核重点为会员复购率(非销售利润),卓越会员续卡率达92%,贡献60%营收 [41] - 中国区采用独特品控标准:牛肉需谷饲150天以上,榴莲需树龄25年以上且出肉率40%+ [35] - 本土化策略包括推出1升装牛奶、开发小青柠汁等网红单品,打破美国大包装传统 [39] - 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复购率曾达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7] 市场竞争格局 - 山姆一线城市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 3%,开市客与盒马分别增长4 1%和3 8% [44] - Costco在中国市场续费率91%,奥乐齐在长三角与山姆直接竞争 [44][46] - 山姆三线城市客单价仅为一线的61%,运营成本高15%,依赖8家"销冠"门店支撑 [48] - 全球市场Costco通过28天周转周期将毛利率压至10-14%,曾抢夺沃尔玛份额 [50] 产品与品控问题 - 2024年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高回购率商品,上新低糖好丽友派遭消费者差评 [25] -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牛奶包装虫卵、果汁异物、鲜肉月饼含牙齿、坚果活虫等 [26][27] - 部分问题产品(如活虫坚果)在投诉后仍正常销售,客服承认存在历史问题 [27]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4年山姆投诉量同比增加65% [26]
山姆也没能逃过“千亿魔咒”
搜狐财经· 2025-07-24 14:41
核心观点 - 中国零售商超行业存在"千亿魔咒"现象,即企业营收突破千亿后易出现业绩下滑或战略失误 [4][12] - 山姆中国2024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但面临选品失策、质量下滑等问题,会员制模式受到挑战 [5][16][20] - 永辉和大润发在2020年接近千亿规模后连续四年营收下滑,传统大卖场模式受线上冲击失灵 [4][14][15][22] 千亿魔咒现象 - 永辉2020年营收达931.99亿元峰值后连续四年亏损,2024年营收降至675.7亿元 [4][8][14] - 大润发2020年营收954.86亿元(高鑫零售数据),此后收入连年下滑,持续关店 [4][10][15] - 中国互联网行业2024年营收超千亿企业不足15家,唯品会/网易刚过千亿门槛 [11] 山姆的挑战 - 2024年山姆中国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会员费收入增长40%,但投诉量同比暴涨65% [17][20][23] - 8家"销冠门店"单店销售额超5亿美元(36.7亿元),但三线城市客单价仅为一线的61% [33][34] - 一线城市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3%,被开市客(+4.1%)和盒马(+3.8%)蚕食 [31] 会员制策略分析 - 中国区山姆会员续卡率92%,500万有效会员贡献13亿元年费及60%营收 [29] - 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复购率92%,但过度追求续费率导致选品质量失衡 [26][27][31] - 本土化策略包括推出1升装牛奶、小青柠汁等网红单品,但新品开发频遭差评 [19][28] 行业竞争格局 - Costco通过28天商品周转周期将毛利率压至10-14%,抢夺沃尔玛市场份额 [35] - 奥乐齐在长三角扩张,开市客新一线城市会员续费率91%,形成直接竞争 [31][33] - 永辉超级物种3年烧光10亿元,大润发新业态转型未达预期营收 [22]
山姆突然“暴雷”,3亿中产彻底怒了
新浪财经· 2025-07-19 10:24
山姆会员店核心争议 - 高端会员制定位与大众商品引入产生冲突 好丽友派等大众品牌上架引发中产消费者对"专属感"削弱的强烈不满[1][7] - 2025年6月上架的低糖好丽友派(49.9元/48枚)因实际甜度超标和含起酥油问题遭300余条负面评价 最终于7月15日下架[5][7] - 太阳饼、米布丁等明星商品下架为大众品牌让位 直接削弱差异化竞争优势[7] - 消费者质疑若选品与普通超市无异(如永辉)则失去支付260元会员费的意义[7] 品质与供应链危机 - 2025年上半年连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鲜肉包含玻璃异物、牛奶含塑料片、坚果现活虫等[8] - 黑猫投诉数据显示2024年山姆投诉超8000条 其中40%涉及食品安全[8] - 快速扩张导致品控失控:2024年新开6店 2025年计划再开10店(总数近60家) 860万会员规模下本土化率达70%[10] - 冷链断供、仓储人力不足等供应链问题频发 反映管理能力未跟上扩张速度[12] 竞争格局与财务表现 - 面临盒马(商品创新)、开市客(家庭需求)、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等多维度竞争[12] - 2024年销售额达千亿+20亿会员费 但增速从15%降至个位数[12] - 规模扩张带来供应链与管理成本高企 被迫采取降本措施导致会员权益缩水[12] - 行业对手如胖东来于东来、盒马侯毅均公开称赞山姆为学习标杆[13] 商业模式本质 - 会员费商业模式核心:不赚取供应商进场费 通过规模采购压价反哺会员[14] - 早期成功源于全球采购+严选机制塑造的稀缺性体验 但当前面临"零售祛魅"挑战[16] - 消费者从追求优越感转向实际价值 能否维持"让会员觉得值"的初心成为关键[16]
良品铺子拟15亿卖身武汉国资,前者控股股东部分股权遭冻结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32
股权结构变动 - 武汉金控持有长江国贸100%股权 武汉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1] - 长江国贸将直接持有良品铺子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9.99% 成为控股股东 [3] - 良品铺子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原控股股东宁波汉意退出 [3] 股权转让纠纷 - 宁波汉意曾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书》 计划转让良品铺子部分股份但未履约 [2] - 广州轻工已起诉宁波汉意 法院冻结其持有的7976.4万股股份 [2] - 纠纷源于2025年5月28日未签署正式交易协议 广州轻工申请财产保全 [2] 公司经营状况 - 良品铺子2025年上半年预亏7500万至1.05亿元 扣非净亏损1亿至1.3亿元 [4] - 公司为全渠道休闲食品企业 产品覆盖肉类零食、坚果等七大品类 [4] - 2020年登陆A股市场 目前面临业绩亏损压力 [4]
3年多亏掉3亿多,“红枣第一股”好想你上半年还是没扭亏
观察者网· 2025-07-17 16:56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额约为1500万元—25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623.47万元缩减约4成至7成 [1] - 过去3年半累计亏损额度在3.27亿—3.37亿之间,2022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89亿元、5189万元、7195.7万元 [1] - 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预计1400万元—2100万元,同比增长38.56%—157.84%,但受投资收益减少影响净利润仍亏损 [2] - 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922万元同比大涨101.30%,但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大概率为负值 [2] - 公司业绩呈现季节性波动,一季度表现最佳,2024年全年仅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正向表现 [3] 业务结构 - 红枣制品2023年营收12.21亿元,占总营收73.17%,仍是核心业务 [5]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超68%,毛利率19.75%同比下滑3.98%;线上收入占比28.43%,毛利率近30%仅微降0.83% [5] - 公司产品单一性明显,红枣作为支柱产品受季节性、礼品属性影响较大 [3][5] 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百亿市值、百亿收入、百年品牌"战略目标,但目前市值44.65亿元与目标差距显著 [1] - 通过7亿元投资持有鸣鸣很忙6.6191%股份,并借助其1.44万家门店渠道推广枣类产品 [7] - 2021年以3000万元间接投资蜜雪冰城,持股比例仅0.5983% [6][7] - 已进入山姆、永辉、胖东来等渠道,并与东阿阿胶、海底捞等企业开展合作 [8] 投资与渠道 - 上半年因参股公司投资收益核算方法变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约3700万元 [2] - 鸣鸣很忙正在冲击港股IPO,有望为公司带来渠道拓展机会 [7] - 公司尝试通过新零售渠道突破传统业务局限,但产品在鸣鸣很忙1800+SKU中竞争力存疑 [7][8]
新股速递|坚果霸主开拓H股新战场:解码三只松鼠106亿营收背后的“爆款+供应链”双引擎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1 11:59
公司简介 - 三只松鼠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创新型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产品涵盖坚果、烘焙、综合零食、肉制品、果干等品类,还有儿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 [1] - 公司销售渠道多元,线上覆盖主流电商平台如抖音淘宝,线下有松鼠投食店、联盟小店等渠道 [1] - 2025年4月25日递表港交所,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1]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及25Q1公司营收分别为72.9、71.1、106.2亿元和37亿元 [4] - 2022-2024年及25Q1净利润分别为1.29、2.19、4.07亿元及2.39亿元 [11] - 2022-2024年及25Q1毛利率分别为26.2%、22.7%、23.8%及26.7% [7] 收入结构 - 2022-2024年坚果品类收入占比分别为56.3%、53.6%、50.5%,呈下降趋势 [5] - 综合零食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19% [5] - 2023年收入下滑主要由于SKU数量压缩和传统电商收入贡献衰退 [5]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9%,核心驱动是短视频电商渠道爆发增长和小鹿蓝蓝品牌收入增长58.8% [6] 毛利率分析 - 2023年毛利率下降3.5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短视频电商渠道费用上升 [8] - 2024年毛利率回升1.1个百分点,主因产品结构优化和高附加值品牌增长 [9] - 2024年坚果类产品毛利率提升至24%,烘焙食品毛利率21.2%,综合零食毛利率29% [8][9] - 行业内毛利率水平低于来伊份(40.56%)、盐津铺子(30.16%)等竞争对手 [10] 运营能力 - 2025年Q1存货下降62%至7.9亿元,应付账款下降68%至6.7亿元 [12] - 线下分销商收入2024年增长46.4%至14.80亿元,门店数量扩大至超过300家 [12] - 货币资金增长14%至9.87亿元,流动比率从1.39x改善至1.93x [14] 公司优势 - 品牌复购率长期保持在35-4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 线上线下融合渠道体系,2024年私域用户超3000万 [15] - SKU由1000+精简至400多,2024年20款单品销售突破亿元 [17] - 自主产品收入占比超70%,高于同业水平 [18] - 固定资产占比12.45%,低于同业代表性企业 [20][21] - 供应链转型,2024年实现坚果产品吨成本下降12% [22] 行业情况 -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4100亿元增长至2022年1.17万亿元 [28] - 预计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24万亿元 [28] - 2023年中国零食集合店市场规模809亿元,预计2025年达1239亿元 [28] - 三只松鼠2024年零食产品销售额139.8亿元,位列行业第四 [28] - 中国坚果市场规模约2889亿元,三只松鼠独占35%以上市场份额 [28]
科学证实,四类食物有助于健康长寿
财富FORTUNE· 2025-07-10 20:27
健康饮食与长寿 - 经科学证实有助于更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习惯包括锻炼身体、充足睡眠、缓解压力和健康饮食 [1] - 研究人员发现应优先选择四类食物以延长寿命 [1][3] 研究方法 - 西班牙研究人员考察了地中海饮食和地球健康饮食两种借鉴世界"蓝色地带"的饮食法 [2] - 这两种饮食法主张大量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适量摄入乳制品和肉类 [2] - 地球健康饮食法更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对植物性蛋白替代品的摄入比例要求高于肉类 [2] - 研究追踪了2008年至2010年间招募的近11,500人,并在大约14年后进行随访 [2] 四类关键食物 水果 - 水果是地中海饮食和地球健康饮食的基石,提供关键营养素如维生素C和A以及抗氧化剂 [5] - 地中海饮食建议每天食用两到三份各类水果,地球健康饮食建议每天至少食用五份水果和蔬菜 [6] 乳制品 - 乳制品在两种饮食法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仍与长寿相关 [7] - 强调低脂或脱脂奶酪和酸奶的重要性,富含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7] - 一小杯5盎司的酸奶通常含有10至15克蛋白质 [7] - 发酵乳制品如开菲尔富含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8] 不饱和油脂 - 橄榄油和牛油果油等不饱和油脂是两种饮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9] - 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并促进大脑健康 [9] -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富含初榨橄榄油的地中海饮食可能有助于清除动脉中的多余胆固醇 [10] 坚果 - 坚果含有有益心脏健康、减少炎症的健康脂肪,富含纤维和蛋白质 [10] - 富含支持大脑健康的omega-3脂肪酸,尤其是核桃 [10] - 蓝色地带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丹·比特纳建议将喜欢的食材组合成美味佳肴以实现长寿 [10]
食品饮料行业: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总结:休闲食品仍有机会,乳制品迎来拐点
东兴证券· 2025-07-07 16: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板块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但增速下降,2025Q1延续疲弱态势,估值回落至20倍附近,行业弱复苏延续,结构性机会主导,应聚焦“品类创新 + 渠道效率”双优龙头把握盈利修复与分化机遇 [4] 各部分总结 食品饮料行业2024年与2025Q1回顾 - 行业估值整体回落,估值中枢持续下移,2025年6月行业PE在20倍上下波动,较2021年高点明显收敛,回升动能有限 [20] - 板块业绩增速放缓与利润承压并存,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9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1%,增速均下降;2025Q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7% [23] 白酒板块 - 收入端高增长阶段已过,2025Q1营收同比仅增长1.68%,行业步入结构调整阶段;利润端盈利韧性尚存,但增长动力持续减弱,龙头企业抗周期属性更强 [24][25] - 展望中短期依然承压,经济下行、通缩压力、禁酒令等因素抑制需求,但宴席市场有好转迹象,去库存趋势显现,若下半年经济复苏,行业或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26][29][30] - 重点公司贵州茅台增长逐步放缓但仍优于行业平均,盈利能力稳定,毛利率维持高位,预计2025年实现收入增长9%,归母净利润增长9.54% [35][36] 休闲食品 - 行业表现需求韧性但利润波动较大,2025Q1营收增长几近停滞,利润大幅下滑,费用压降但毛利率下降更快,毛销差收窄,行业迈入“提质增效”转型阶段 [40][41][42] - 渠道结构调整深化,量贩零食高速扩张后进入调整期,社交平台流量红利减弱,传统商超通过“胖东来模式”焕新升级,分销渠道仍在布局 [49][50][53] - 品类红利接棒,魔芋制品、鹌鹑蛋零食、果蔬干类、坚果类等高景气细分持续爆发,品类组合对企业毛利和利润弹性有决定性作用 [54][55] - 展望结构与效率为王,聚焦“品类×渠道”双优企业,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 [56][57] - 重点公司洽洽食品短期利润波动大后续有望改善,三只松鼠轻资产改革初显成效但盈利能力有待稳固,盐津铺子多品类扩张带动业绩高增 [59][60][61] 调味品 - 收入温和修复,利润弹性释放,营收增速放缓,毛利率阶段性回升,费用管控稳健,行业转型已现端倪,未来增长需依靠结构升级 [66][67] - 餐饮需求回升缓慢,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修复节奏温和,B端餐饮复苏是主要增长引擎,C端为稳定剂 [69][72] - 原材料回落助推毛利率修复,大豆、白砂糖及PET包装材料价格下降,推动毛利率阶段性修复,龙头企业率先受益 [75][76][77] - 展望弱复苏、稳修复,结构升级主导中长期逻辑,结合新产品抓住新场景的企业有望获更大市场份额 [80] - 重点公司千禾味业成本优化驱动盈利回升,天味食品短期承压期待改善,海天味业结构优化稳步推进,成本红利释放助力盈利超预期 [81][82][83] 速冻食品 - 行业运行概况竞争激烈,缓慢复苏,利润增速放缓,成本与费用压力同步抬升,毛利率小幅修复但单位盈利能力仍受压,费用率止跌回升,净利率有所恢复,行业潜力大,新渠道焕发活力 [85][86][87] - 烘焙率先企稳,品牌更迭与供应链升级并行,烘焙品类热度上升,商超调改、会员店带动需求,冷冻烘焙市场增速快 [91] - 展望短期压力仍存,待餐饮恢复将获得更大弹性,短期压力不改长期增长潜力,竞争倒逼行业集中度提升 [92] - 重点公司立高食品营收增长,利润明显改善,安井食品经营韧性强将随行业改善更进一步,千味央厨短期承压新兴渠道为亮点 [94][95][96] 乳制品 - 2024年营收整体下滑8%,利润波动大,呈现“保收入、让利润”经营取向,收入端增速放缓,净利润波动加剧,盈利修复基础尚不稳固 [100][101] - 奶价变化趋势原奶价格持续走低,阶段性缓解成本压力,但奶价触底反弹有望带动乳企利润回升,目前供需错配仍在延续,消费端修复慢限制奶价回升 [104] - 2024年业绩低谷,2025年边际好转,25年乳制品供需结构优化,奶价触底回升,常温奶库存改善,喷粉减值损失减少,部分细分行业利润弹性突出 [108][109] - 展望盈利修复可期,龙头主导格局或将进一步稳固,行业基本面逐步修复,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巩固行业引领地位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