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现代表达
搜索文档
“追赶者”到“引领者”,从《王者荣耀》十年看中国数字产业跃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 《王者荣耀》通过十周年庆典活动,展示了其从一款游戏发展为具有巨大用户基础和广泛文化影响力的国民级IP,并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IP宇宙” [1][4][5] 行业发展与变革 - 公司产品撕掉了移动游戏“轻度休闲”的标签,通过技术适配与交互优化,突破了“端转手”的行业瓶颈,引领了行业变革 [2] - 产品充分利用用户对新型社交方式的需求和腾讯的社交关系链,使“开黑”成为一种全新社交方式,并创下750万日活跃用户和100万同时在线的纪录 [3] - 游戏行业正被更广泛地纳入国家文化战略体系,例如游戏艺术设计专业首次纳入本科教育,并获支持“游戏出海” [11] 用户规模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产品国服日活跃用户数突破1.39亿,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2.6亿,创下全球游戏产品月活跃用户最高纪录 [6] - 产品被定位为与抖音、微博并列的大众产品,其日活跃用户数据与这些平台放在一起衡量 [4] - 庞大的用户体量(全球月活跃用户超过2.6亿)是其IP能量向消费领域全面蔓延的基础 [7] IP生态构建与商业拓展 - 公司致力于将产品打造成一个可以衍生出源源不断内容的“IP宇宙”,并发布了多元产品形态计划,包括新游《王者万象棋》、《王者荣耀世界》的实机试玩,以及计划于2028年上映的动画电影 [4][5] - IP通过跨界合作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已与60个涵盖衣食住行的品牌进行联动,合作方包括雅诗兰黛、iQOO、天猫等,覆盖多元用户群体 [7][8] - IP能量转化为文旅经济增量,例如在成都举办的周年庆城市派对活动期间,东郊记忆游客量突破80万人次 [8] 文化表达与社会影响 - 产品以“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为核心,相继推出超过50款传统文化相关皮肤,最新的“寻迹三星堆”系列通过现代视觉语汇再现古蜀文明 [10] - 产品及其衍生的流行语(如“硬控”、“我的锅”)已渗透至更广泛的语言环境,游戏在不同圈层之间架起桥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期待 [11] - 公司与同样诞生于成都的动画电影《哪吒2》联动,共同勾勒出成都文创产业以“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为鲜明特色的产业生态 [9][10]
小观众在杭州图书馆 跟着电影学唐诗
杭州日报· 2025-07-30 10:21
公司活动与定位 - 杭州图书馆电影分馆与动漫分馆联合推出暑期特别活动,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放映前举办唐诗吟诵互动环节[1] - 电影分馆主理人天明带领数十名小观众逐句吟诵影片中出现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塞》《早发白帝城》等经典唐诗[1] - 活动通过诗词互动方式,让孩子们在古典诗词朗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杭州图书馆电影分馆正值成立十周年,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电影为主题的公共图书馆,收藏大量影像资料和图书文献[1] - 该馆十年间从单纯的影像资料保存机构,逐渐发展为集观影、阅读、教育于一体的复合文化空间[1] - 杭州图书馆动漫分馆于今年4月在中国动漫博物馆四楼开辟专题阅览区,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边界[1] 活动效果与社会反响 - 活动现场孩子们声音虽显稚嫩却格外专注,台下家长和观众沉浸于文化氛围中,有人轻声跟读、举起手机记录、随诗句韵律拍手[1] - 一位家长表示活动让孩子觉得背诗不再是任务,而是感到古诗是鲜活且值得骄傲的事,使抽象文字在光影中鲜活起来[2] - 此次合作是杭州公共文化空间探索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一次生动实践[1]
让“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越叫越响
郑州日报· 2025-05-20 08:38
文旅融合创新 - 郑州通过"城市考古体验课堂"、文创咖啡、甲骨文街舞秀等创新形式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吸引大量观众参与 [1] -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嵩山景区成为展示中原文明发展全过程的窗口 [3] -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累计超4000场,观众突破600万人次,被列为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重点项目 [6] 文化IP打造 - 郑州构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三大城市IP,其中黄帝文化成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核心标识之一 [3][4] - 少林武术通过"当少林遇见吴哥"等国际交流活动实现全球化传播,登封武校常年驻训数万名学员 [5][6] - 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举办540余场活动,线上线下受众超2200万人次,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8] 文化消费升级 - 2024年郑州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约96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0亿元 [9] - 建成180个上等级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1365个乡村文化合作社,累计开展活动超万场,惠及群众200万人次 [8] - 河南艺术中心、郑州大剧院等文化地标年均举办大量高端演艺活动,显著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9] 历史资源活化 - 新密李家沟遗址(距今1万年)、裴李岗遗址(距今8000年)、"河洛古国"(距今5000年)等考古发现实证郑州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2] - 具茨山岩画、荥阳青台遗址丝织品等文物印证黄帝文化在郑州的深厚根基 [3]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系统展示郑州"千年商都"的历史脉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