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通胀预期
icon
搜索文档
“新宏观”框架分享——我所经历和研究的十年宏观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全球宏观经济格局变化 - 全球信任体系受损:贸易摩擦及外储冻结事件削弱各国对美元和美债的信任,促使资产配置和贸易结算多元化[1][5] - 贫富分化加剧:达到20世纪初以来高位,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并引发政治风险转移[6][8] - 美国贸易摩擦动机:安全考量(降低核心产品依赖)和就业诉求(制造业回流)[9] 2 中国政策与结构转型 - 核心资源安全保障:强调大宗商品、粮食、能源、矿产的自主可控[10] -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从生产力不足转为发展不平衡,政策导向共同富裕[11][12] - 高质量发展路径:去杠杆、房地产调控等结构性改革,摒弃"大水漫灌"刺激[13] 3 房地产与金融体系影响 - 房地产周期拐点:2018年后中小城市房价下行压力影响利率体系、居民财富及地方财政[14][15] - 债券市场变化:收益率下降导致资管产品风险暴露,居民存款增量趋势性增长[17] - 历史利率支撑:2018年前依赖房地产和城投债务,通过房价上涨维持高利率[16] 4 资产配置策略 - 低通胀环境建议:优先保本型资产(存款/保险/货币基金),关注结构性机会[2][19] - 长期关注资产: - 高股息资产(如银行类)[22] - 出口出海资产(中国制造韧性领域如创新药、光模块)[22] - 新消费(性价比/情绪价值/运气消费)[23] - 科技创新机会:技术突破改变生产方式,带来非通胀性增长[24] 5 投资框架重构 - 定价范式变化:美元信用动摇推高美债实际利率,需重新评估全球化资产定价[18][25] - 思维调整要求:摒弃旧有刺激政策依赖,适应高质量发展新框架[25] - 中国经济韧性:制造业不可替代性支撑长期乐观前景[26] (注:所有数据引用均来自原文编号,未出现句号及第一人称表述)
【广发宏观钟林楠】等待新变量,打破旧共识:2025年中期货币环境展望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20 18:55
货币政策展望 - 2025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分两个阶段:1-2月侧重防空转、稳汇率、稳利率,央行收敛狭义流动性;3-6月转向稳增长,央行降准50BP、降低政策利率与LPR(10BP)、结构性工具利率降25BP [1][7][9] - 下半年政策围绕两条主线:支撑经济度过减速带(出口放缓、房地产回调、消费收敛)和协同产业政策"反内卷" [10][36] - 政策工具可能包括重启国债买卖、二次降准(流动性缺口7.8-8万亿元)、结构性工具聚焦数字金融/消费科创/政策性金融 [11][37][38] 狭义流动性 - 上半年DR007中枢从2月2.0%降至6月1.6%,反映政策从收敛转向宽松 [48][52] - 下半年宽松空间有限:央行强调防范资金空转,流动性管理转向顺周期模式,DR007中枢难突破政策利率 [13][57][58] 实体信贷与社融 - 上半年实体信贷增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833亿元),企业短贷+票据融资多增1.5万亿元对冲中长期贷款少增9100亿元 [64][65] - 下半年信贷改善三大支撑:低基数(2024H2较2018-2023年均值少增2.4万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信贷乘数约2-3倍)、供给积极 [66][68][71] - 全年社融预计35.7万亿元(同比增3.5万亿元),年末增速8.2%,政府债下半年同比少增1.8万亿元是主要拖累 [21][81][82] M1与通胀预期 - M1增速从2024Q3的-3.3%升至2025年6月4.6%,驱动因素包括制造业融资扩张(五篇大文章贷款)和建筑业支出缩减5151亿元 [85][94] - 广义流动性改善未提振通胀预期:制造业供给增加与建筑业需求收缩导致"供需比"失衡,10年国债利率和沪深300指数上半年走平 [28][110][112] - 打破低通胀需外生政策: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约束供给,房地产止跌+政策性金融工具提振需求 [31][121][122] 准备金制度改革 - 潜在方向包括优化付息制度(法定准备金利率1.62%高于逆回购利率)、打破5%法定下限、允许国债缴准等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