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护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副中心首个一级古槐主题公园亮相运河畔
新京报· 2025-08-29 09:40
公园建设与规划 - 槐荫公园作为城市副中心首个以一级古槐为主题建设的社区公园启动试开放 [1] - 公园严格遵循保护优先和文化融合理念 将古槐与历史环境整体保育 [1] - 公园打造古树加运河双主题融合的生态空间 [1] 古树生态特征 - 园内一棵350岁古槐巍然矗立 冠幅达24米 被誉为通州观树冠最佳者 [1] - 古槐胸径1.15米 荫蔽面积逾450平方米 是公园的生态核心和文化地标 [1] 区域发展与景观价值 - 公园位于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旁 与运河西岸现代景观交相辉映 [1] - 公园开放后成为居民热捧的休闲打卡地 斜阳透过古槐树冠在环形步道形成斑驳金光 [1]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两山”转化的四川探索
四川日报· 2025-08-15 08:31
污染治理成效 - 2024年1-6月全省34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4%,其中国考断面优良率99%、省考断面优良率100% [2] - 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标准,国省考断面水质连续两年100%达标 [2][4] - 广元市白龙湖通过关闭畜禽养殖场、企业绿色转型及增殖放流百万尾鱼苗等措施,扭转水质跌至Ⅳ类的恶化趋势 [4] 生态保护体系 - 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80万平方公里,设立250个各级自然保护地(含1个国家公园、84个自然保护区、165个自然公园) [2] - 重点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物种栖息地,计划2030年前完成30%以上陆地水域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5] - 若尔盖县通过退牧还草、沙化治理实现草原生态恢复,遏制沙化土地扩张 [4] 生态文明建设 - 累计创建3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1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三 [2][7] - 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地方编制差异化实施方案(如崇州市打造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7] - 九寨沟县双河村投入200万元改造生态环境,发展康养民宿业,建成50余间客房并实现旺季满房 [6]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创新林草碳普惠项目方法学,涵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等三大领域,为生态固碳增汇提供量化标准 [9] - 建立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依据流域面积占比、用水效率及水质改善系数动态分配资金 [9] - 通过财政贴息支持300余个生态环境项目,5个EOD模式项目获84亿元总投资,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 [10]
“红毯”湿地焕新生、科技破解“水困” 生态保护与发展同频共振交出亮眼答卷
央视网· 2025-08-12 15:48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 -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达1530平方公里,是中国暖温带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4] - 保护区通过修复盐地碱蓬植被5.2万亩(约346.7平方公里),有效改善滩涂生态景观并提升生物多样性[7] - 鸟类种类从1992年的187种增长至374种,每年吸引数百万只候鸟越冬迁徙[9] - 东方白鹳从候鸟转变为留鸟,通过人工招引巢和栖息地修复工程实现繁育成功[14] - 生态保护推动旅游业发展,黄河三角洲5A级景区2024年游客量超百万[17] 宁夏节水灌溉技术创新 - 宁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2,面临严重缺水挑战[21] - 吴忠市利通区部署900套测控一体化闸门,实现灌溉水量实时监测与精准调配[25] - 灌溉模式从大水漫灌升级为滴灌技术,节水效率显著提升[27] - 全区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8万亩,节灌率达61%,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0.8%[29] - 现代化灌区管理系统整合2000年引黄灌溉经验与数字技术,形成"入口+出口"全流程节水体系[23][27] 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成效 - 全流域生态保护推动山东湿地修复与宁夏节水技术双线突破[1][19] - 山东通过科学引水补水计划维持湿地生态平衡,鸟类种群持续扩大[9][14] - 宁夏将传统灌溉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可复制的节水管理范式[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