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信用与数字经济如何更好融合?专家这样说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23:34
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实践 - 杭州构建覆盖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四大领域的"1+4+N"信用体系 累计归集信用信息9.94亿条 将信用核查嵌入38个业务系统 [2] - 杭州打造"信用最强大脑""信用办公助手""融资智能顾问" 利用AI技术提升信用评价精准度 推动信用生态向更人性化方向发展 [2] - 珠海建成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务平台 支持境外查询珠海市超40万家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推动信用数据双向融合 [2] 绿色金融创新 - 北京市通州区以碳信用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绿色信用评价体系 覆盖环境表现、经营合规性、资产流动性、社会信用评价 [3] - 通州区通过数据整合打造绿色信用"数字底座" 赋能金融机构精准识别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的企业 [3] 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 数字技术使信用从"难以量化"变为"可量化、可评价" 同时信用反哺数字产业助其获得融资资源 [4] - 建议加快建立以企业账款记录为核心的商务征信体系 解决企业间账款拖欠问题 [4]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赋能信用体系重塑 推动中小企业画像精准化和信贷风险识别智能化 [4] 征信行业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154家企业征信机构在人民银行备案 其中北京35家 [5] - 2024年北京征信行业累计提供服务222.51亿次 同比增长近7% 实现业务收入89.97亿元 同比增长28.6% [5]
前海打造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区 全国首个信用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在深发布,助力构建“信用大湾区”
深圳商报· 2025-07-04 00:50
国家标准发布 - 《信控服务机构分类及编码规范》(GB/T 45805-2025)正式发布实施 填补了我国信用服务行业分类与编码的空白 [1] - 标准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70)归口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 [1]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度参与并主导了标准制定工作 [1] 标准内容 -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信控服务机构进行科学、统一的界定与分类 [1] - 构建了包含5个大类、11个小类、32个细类的三级分类体系 并配以规范编码 [1] - 有效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定义模糊、分类标准缺失问题 [1] 对深圳的影响 - 为深圳建设全国信用服务高地 特别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打造全国首个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区提供了核心支撑 [1] - 作为落实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前海管理局《共建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区合作框架协议》的关键一步 [2] - 为深圳率先在前海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区开展信控服务机构经营范围标准化试点奠定坚实基础 [2] 试点工作 - 将梳理扩充信用数据服务、诚信评价服务、信控咨询服务等经营范围规范条目 [2] - 推动其与全国《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衔接 [2] - 显著提升前海信控服务机构的注册便利度和产业辨识度 [2] 区域发展 - 统一的分类编码体系为深圳在信用经济领域深化先行先试创建了有利条件 [2] - 推动粤港澳三地信用服务标准衔接与市场共建 [2] - 为构建"信用大湾区"、提升我国信用经济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核心支撑 [2] 长期影响 - 精准识别市场主体 吸引更多优质信用服务企业加速向深圳、向前海集聚 [2] - 实现经营范围与涉企政策的智能关联 [2] - 信控服务机构将获得更便捷的准入准营服务和政策支持 驱动深圳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
信用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16个新增试点携新经验“交卷”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09:48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3日讯(记者魏金金)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通报,北京市海淀区等16个文化和 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全部通过验收。这些地区在完善信用承诺制度、推进信用品牌建设、优 化信用消费环境、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方面形成和积累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对助力 当地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累计已有30个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相关典型经验破解了信用监管与市场 发展融合难题,提升了文旅市场诚信水平和消费信心,形成了可复制的信用经济模式,为文旅市场高质 量发展构筑了长效信用基石。 2021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首批试点(2021- 2022年)涉及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市武隆区、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等14个地区。这些 地区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提升信用监管效 能、探索信用交易模式、拓展信用应用范围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于2023年2月顺利通过验 收。 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2023—2024年)工作正式启动。经地方 ...
场景重构 信用增值 数字赋能 江西新余塑造文旅消费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4
文旅消费试点建设 - 江西省新余市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与"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双试点建设 [1] - 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25.58亿元建设26个重点文旅项目 [1] - 通过工业遗址转化、信用增值和数字赋能三大路径实现文旅升级 [1] 工业+文旅融合模式 - 依托工业企业和遗产创新推出"工业+文旅"融合模式 [1] - 新钢1958街区将矿渣山变身生态公园并开发钢铁文化研学产品 [1] 信用经济管理体系 - 建立"信用+服务"管理体系实现126家文旅企业信用动态评级 [1] - 对信用良好企业授信"文旅贷""文企贷" [1] 消费促进机制 - 建立"政策工具箱+数字平台"双轮驱动机制 [2] - 2023年发放1037万元文旅消费券撬动消费超1.2亿元 [2] - 联合抖音平台打造话题带动省外游客占比提升至39%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出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2] - 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重点培育沉浸式演艺、低空飞行体验等新业态 [2] - 力争2023年文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再上新台阶 [2]
3A认证政策与融资贷款?
搜狐财经· 2025-05-30 14:39
在信用经济时代,3A认证不仅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更成为打通融资贷款通道的"金钥匙"。 随着政策对信用体系的强化支持,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获取3A认证,可显著提升融资效率与额度。 一、政策支持:信用评级成融资核心指标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近年出台多项政策,明确将3A认证纳入企业融资贷款的评估体系。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 需优先为高信用等级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贴息补贴等支持。 此外,地方政府对通过认证的企业推出专项补贴,最高可覆盖80%的认证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信用升级成本。这类政策通过"信用换资本"模式,推动企业 主动构建信用资产,形成良性融资循环。 二、线下办理:传统路径的规范与效率 线下办理需选择央行备案的第三方信用机构或省级信用协会,流程包含材料审核、实地考察、信用评估等环节。企业需提交近三年财务报表、纳税证明、荣 誉资质等文件,审核周期通常为7—15个工作日。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权威性高,尤其适用于需要现场尽调的大中型企业。例如,某制造业企业通过线下认证后,凭借3A资质获得银行5000万元低息贷款,利 率较市场基准下浮15%。但需注意,线下机构资质参差不齐,建议优先选择发 ...
外贸企业3A认证:如何提升国际合作信任度?
搜狐财经· 2025-05-27 19:51
3A认证的价值 - 3A认证是国际通行的信用评价标准,能显著降低海外客户的合作疑虑,为跨境合作注入信任基因 [1] - 3A认证不仅是资质证书,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直观体现,帮助外贸企业敲开国际市场 [1] - 获得3A认证后,企业订单量可显著提升,例如一家浙江纺织品出口企业获得认证后德国客户订单量提升30% [2] 数字化工具的应用 - 传统3A认证申请流程耗时耗力,需线下提交材料和反复沟通 [2] - 通过吱富宝小程序"立客办",企业可在线完成认证申请、材料提交和进度查询,大幅缩短办理周期 [2] - 数字化工具尤其适合中小型外贸企业,无需额外人力成本即可快速提升信用资质 [2] 信用维护与管理 - 信用资质需持续维护,企业需注重合规管理、财务透明和履约记录,避免影响评级 [4] - 定期更新认证和参与行业信用评价活动有助于巩固企业市场形象 [4] - 3A认证可反推管理升级,帮助企业在质量控制、交付效率等环节实现系统性提升 [4] 行业趋势与竞争转型 - 数字化与信用经济的结合正在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5] - 外贸企业需以信用建设为核心,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5] - 3A认证的普及是中国外贸行业从"成本优势"迈向"品质承诺"的缩影 [5]